赤灣站 (深圳地鐵)

深圳地铁车站

赤灣站深圳地鐵2號綫5號綫的一個轉乘站兼終點站,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廣東省深圳市南山區疏港路西側,赤灣山小南山之間的赤灣片區,赤灣六路港航路北側的倉儲地塊內,設置在垂直於港航路北側的規劃路地下,車站主體呈東南至西北向佈置。5號綫車站位於2號綫車站西側,與2號綫車站設有三條短通道連接,其中一條為付費區通道。

赤灣

Chiwan
赤灣站2號線月台
赤灣站2號線月台
位置 中華人民共和國
廣東省深圳市南山區招商街道
港航路66號前海宸灣西側地底
地理座標22°28′46″N 113°53′56″E / 22.47944°N 113.89889°E / 22.47944; 113.89889
營運者深圳地鐵營運集團有限公司
途經路線 深圳地鐵2號線
深圳地鐵5號線
車站構造
站體類型地下車站
出口數目4
車站色系  藍色
月台4
歷史
啟用日期 2號線:2010年12月28日
5號線:2019年9月28日
營運資訊
車站服務時間工作日周一至四:05:52-00:50
工作日周五:05:52-00:55
休息日:05:54-00:49
節假日:05:54-01:39
頭班車
  • 工作日往黃貝嶺:06:02
    休息日、節假日往黃貝嶺:06:18
尾班車
  • 工作日、休息日往鹽田路:23:00
    節假日往鹽田路:00:00
  • 工作日周一至四往赤灣:23:45
    工作日周五往赤灣:00:00
    休息日往赤灣:23:47
    節假日往赤灣:00:47
    工作日周一至四、休息日往黃貝嶺:23:00
    工作日周五往黃貝嶺:23:13
    節假日往黃貝嶺:00:00
    工作日周一至四、休息日往長嶺陂:00:23
    工作日周五往長嶺陂:00:45
服務
上一站 深圳地鐵 下一站
起訖站 2號線 蛇口港
荔灣 5號線 起訖站
站線配置圖
B2層,2號線
Up arrow 蛇口港
B2(2號線)
Down arrow 蛇口西車輛段
B2層,5號線
Down arrow 荔灣
位置
地圖

歷史

本站是2號線一期的車站,最初規劃沒有打算興建,但由於在蛇口港站連接蛇口西車輛段接軌方式比較困難,一期工程在實際修建時中提前建設赤灣站作終點站,並從赤灣站與蛇口西車輛段接軌,軌道呈U形。[來源請求]車站在2010年12月28日啟用。

隨着2015年4月6日動工的5號綫南延綫於2019年9月28日落成,本站目前作為2號線5號線兩線的轉乘站兼終點站。

5號線未來將規劃繼續向南伸延至蛇口郵輪中心一帶,可與12號線太子灣站轉乘。

車站結構

赤灣站是一個地下兩層11米雙島式月台車站,其中2號綫月台總建築面積為14900平方米[1]。赤灣站的結構共分兩層,其中兩個島式月台設於下層,而上層則為車站大堂。車站設有四條軌道。2號線月台西端設有兩條交叉渡線連接蛇口西車輛段,供2號線列車站後折返或返回車輛段,同樣在東端設有交叉渡線進行站前折返。5號線月台西南設有交叉渡線,供5號線列車進行站前折返,正線南端盡頭亦有預留繼續未來5號線往南延段延伸條件。2號線和5號線軌道中間則設有聯絡線。

樓層

地面-出入口
地下一層站廳站廳售票機
地下二層月台
 2號線落客月台 · 連接渡線至蛇口西車輛段 
島式月台 · 開左邊車門
 8號線小梅沙蛇口港 
 5號線黃貝嶺荔灣 
島式月台 ·
↑開左邊車門
↓開右邊車門
 5號線黃貝嶺荔灣 

出入口

本站有四個出入口。

編號 照片 建議前往目的地
        左炮台路北側、赤灣六路北側(東)、港航路北側(東)、港機大樓、龍瑞佳園山海津山海韻
        赤灣站C出入口興海大道西側(南)、羅湖保安公司地鐵安檢大隊、順生物流蛇口倉庫、港航路、赤灣村
      蛇口西站、興海大道西側(北)
      赤灣六路北側(西)、赤灣學校、山語海苑
註:  設有升降機

轉乘

2號綫月台和5號綫月台平排,如需轉乘,需先乘升降機、扶手梯或使用樓梯到車站大堂,經大堂中央的轉乘短通道前往另一綫的大堂,再乘升降機、扶手梯或使用樓梯到月台。

使用情況

由於本站附近是未開發土地,距離赤灣村亦比較遙遠,因此本站營運初期客量十分低。隨着C出口旁的巴士站啟用,也有巴士路線在地鐵站附近設站,2016年深圳巴士集團設立 B945(赤灣學校總站-赤灣地鐵站)巴士路線,大大提升眾多蛇口片區群眾乘車到赤灣,也吸引了赤灣村居民使用,加上鄰近的蛇口西車輛段上蓋項目-龍瑞佳園於2013年入伙,以及5號線南延至本站成為轉乘站後,令使用量得以提升。[來源請求]

2022年末,位於地鐵E口附近的升降機啟用,可直達赤灣學校和赤灣學校巴士總站。[來源請求]

註釋

參考文獻

  1. ^ 2号线(蛇口线)站点简介. [2008-08-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