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易斯·亞米斯德
路易斯·艾迪生·亞米斯德(英語:Lewis Addison Armistead,1817年2月18日—1863年7月5日)為美國南北戰爭中邦聯軍隊中的著名將領之一,後於1863年7月3日的蓋茨堡之役中負傷,死於同年7月5日。
路易斯·艾迪生·亞米斯德 Lewis Addison Armistead | |
---|---|
暱稱 | Lo(Lothario的縮寫) |
出生 | 美國北卡羅萊納州新伯爾尼 | 1817年2月18日
逝世 | 1863年7月5日 美國賓夕法尼亞州葛底斯堡 | (46歲)
墓地 | 舊聖保羅墓園 美國馬里蘭州巴爾的摩 |
效命 | 美國 美利堅聯盟國 |
軍種 | 美國陸軍 聯盟國陸軍 |
服役年份 | 1839–61(美國) 1861–63(美利堅聯盟國) |
軍銜 | 加銜少校 準將 |
部隊 | 美國第六步兵團 |
統率 | 維吉尼亞州第五十七步兵團 第一兵團皮克特師Armistead's Bde |
參與戰爭 | 美墨戰爭 |
生平
家族
路易士的故鄉為北卡羅萊納州的新伯爾尼,家族不乏政治家及軍人:父親沃克·基思·亞米斯德是1812年戰爭中的指揮官;祖父約翰·斯坦利係美國眾議院的議員,而1841年成立的斯坦利縣是為了紀念他的功績;路易士的一名叔叔愛德華·斯坦利亦為北卡羅萊納州的一名政治家,曾擔任北卡羅萊納州東部的軍政府首長。但最為矚目的是其叔叔佐治·亞米斯德,1812年戰爭期間在巴爾的摩之役升起了一面大大的星條旗挑釁英軍,被美國律師法蘭西斯·斯科特·基看到後作了聞名的星條旗歌。
軍人生涯
路易斯入讀西點軍校後與大多數當時的學生一樣在法文遇上困難,再加上一次在事件中傷了一名同學具伯·爾利,令路易斯不能畢業。不過得到他父親的幫忙後路易斯於1839年擔任少尉,1844年又擔任上尉,並參加了美墨戰爭,表現出色而獲晉升為少將。
同居住北卡州的路易斯與溫菲爾德·漢考克都是朋友,直至內戰爆發前都有交往。路易斯決定留在故鄉,效力南方的邦聯政府,漢考克則決定舉家北遷,效力北方的聯邦政府。離別當晚他們和其他軍人朋友出席了晚會,這時路易斯就對漢考克說,若有朝一日他要舉刀與漢考克廝殺,「願主先將我擊殺掉」(May God strike me dead)。
戰爭開始後,路易斯在維吉尼亞州西部擔任上校,指揮維吉尼亞州第五十九步兵團,但很快又到了東線效力李將軍麾下的北維吉尼亞軍團,於七松之役及第二之馬納沙斯之役中指揮一個旅作戰。直至弗雷德里克斯堡之役期間他加入了喬治·皮克特的第二師,組成正式的亞米斯德旅。
1863年7月2日為蓋茨堡之役次日,路易斯的亞米斯德旅遲至黃昏才到達,沒有上戰場。7月3日,李將軍命令皮克特率部下攻擊北軍防線中央,共12,500名南軍,多來自維吉尼亞州,其中包括了亞米斯德旅,位於右翼後方,負責支援及加強攻勢。北軍防線中央的指揮,正正是路易斯最不希望的他的好友漢考克。當天下午3:00左右,南軍跨出工事,衝向1200公尺以外的墓園山脊。推進間雖然遇上猛烈的炮轟,但處於後方令亞米斯德旅的傷亡較輕,故不久,路易斯的部隊是唯一能夠衝破了前方聯邦守軍的防線的隊伍,獲譽「high-water mark of the Confederacy」。但最後因為沒有更多支援,亞米斯德旅無法抗擊愈來愈多的北軍,路易斯本人亦中彈倒臥北軍火炮一旁,由北軍抬往醫院。
7月5日,路易斯死於北軍醫院,死因不明。一般誤解路易斯於3日身負重傷而5日不治,但其實據醫師所指,路易斯只是手臂和腿部中彈,傷口並不算嚴重,可能與敗血性休克、中暑或肺栓塞有關。
路易斯葬於叔叔佐治旁邊,位於巴爾的摩的墓地。
亞米斯德旅
自弗德堡之役到蓋茨堡之役期間,亞米斯德旅麾下的步兵團包括:
參考
外部連結
- Lewis A. Armistead in Encyclopedia Virginia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在Find a Grave上的路易斯·亞米斯德
- Confederate Veteran article about Armistead from November 1914.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This article is substantially the same text as Poindexter's Southern Historical Society pap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