轟炸上薩爾斯堡山

1945年4月25日,英國皇家空軍轟炸機司令部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場落幕前夕轟炸上薩爾斯堡山,最終以四人陣亡並損失兩架轟炸機的代價重創部分目標建築,德方有31人喪生。上薩爾斯堡山位於巴伐利亞,山上有為阿道夫·希特拉納粹德國其他高層領導修築的住宅和掩體。盟軍炸毀許多建築,但對掩體群及希特拉的宅邸影響不大。

轟炸上薩爾斯堡山
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場的一部分

1945年4月25日,炸彈在阿道夫·希特拉位於上薩爾斯堡山的行館貝格霍夫附近爆炸
日期1945年4月25日
地點47°37′52″N 13°3′21″E / 47.63111°N 13.05583°E / 47.63111; 13.05583
結果 盟軍勝利
參戰方
 英國
 美國
 澳洲
 納粹德國
兵力
359架重型轟炸機
16架輕型轟炸機
防空炮火
傷亡與損失
四人陣亡
兩架轟炸機
31人喪生
部分目標建築重創
上薩爾斯堡山在Germany的位置
上薩爾斯堡山
上薩爾斯堡山
上薩爾斯堡山方位(1937年地圖)

歷史學家認為盟軍發動此次空襲的原因存在多種可能,如支援地面作戰,展示英國重型轟炸機部隊的戰鬥力,摧毀德國頑固派人士繼續戰鬥的意志,為戰爭爆發前的綏靖政策模糊焦點。盟軍共派出359架重型轟炸機組成的龐大部隊,希望一舉摧毀山下掩體群,杜絕德國政府高官在此經營高山要塞的可能。設法定位並標記目標後,轟炸機共發起兩輪攻勢。上薩爾斯堡山約有3000人躲入掩體,附近小鎮貝希特斯加登未受影響。希特拉此時正在柏林,山上僅有的納粹高官赫爾曼·戈林在空襲後生還。

此次行動當時引來大量媒體關注,但如今已基本被世界遺忘。大部分機組人員對能夠攻擊希特拉的私宅十分滿意,但因事實證明高山要塞純屬神話,戰後大部分歷史學家很少提及此次轟炸。

背景

納粹黨統治德國期間,巴伐利亞小鎮貝希特斯加登上薩爾斯堡山上為阿道夫·希特拉及其他納粹黨高層建起大量山間別墅和木屋[1],希特拉通常每年會在此居住四個月以上[2]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前,他多次在宅邸貝格霍夫款待他國領導人。1938年9月15日,希特拉和英國首相內維爾·張伯倫在貝格霍夫會晤,雙方的商談之後發展成《慕尼黑協定》。經過納粹宣傳,貝格霍夫已成為大部分德國人眼中希特拉領導地位的重要標識。[3]

戰爭爆發後,希特拉依然經常光顧上薩爾斯堡山,這裏也成為他的其中一個主要指揮中心。1944年上半年,希特拉大部分時間都待在這裏,但7月14日離開後就沒有再回來。[2]戰爭期間面對盟軍越來越猛烈的空襲,山下建起複雜的地堡和隧道群[4]。建築群受到高射炮保護,還有能產生煙幕全面掩護的機械裝置。1944年春,所有建築經過偽裝,確保敵人難以從空中定位。[5]

 
1938年9月15日,阿道夫·希特拉在貝格霍夫問候內維爾·張伯倫

盟軍在1945年4月前就曾考慮襲擊上薩爾斯堡山,但之後決定放棄。上薩爾斯堡山的位置舉世聞名,盟軍情報機構於1944年6月確定希特拉就是在貝格霍夫指揮抵抗諾曼第登陸的戰鬥。英國皇家空軍制訂襲擊上薩爾斯堡山的計劃,行動代號「地獄」(Hellbound)。美國陸軍航空軍偵察機在6月16至20日間拍下當地照片,美國第十五航空隊Fifteenth Air Force)規劃飛行路線,準備從盟軍在意大利境內控制的基地出發襲擊目標。[5]但是美國陸軍航空軍總司令亨利·阿諾德上將認為上薩爾斯堡山防禦嚴密,盟軍不大可能一舉斬首希特拉,還要承受重大損失,而且希特拉對德國軍隊的領導很無能,這對盟軍有利,最終阿諾德於6月20日決定不空襲目標。[6]他在日記中寫道:「希特拉是我們的秘密武器,因此不要轟炸他的城堡,不要傷着他,讓他繼續犯錯」[7]英國特別行動執行處曾於1944年中期制訂「福斯利作戰」計劃,打算動用特種部隊在上薩爾斯堡山刺殺希特拉,最終同樣沒有執行[8]

1945年2月,第十五航空隊提議轟炸貝希特斯加登地區,但陸軍航空軍認為精確擊中目標難度太大,而且希特拉繼續統領德軍對盟軍有利,所以沒有採納建議[9]。不久,盟軍制訂第八和第十五航空隊共同襲擊貝希特斯加登地區橋樑的計劃,但同樣沒有落實[9]

1945年4月的大規模轟炸前,盟軍僅在同年2月20日打擊過貝希特斯加登。當天,第十五航空隊的八架P-47戰鬥轟炸機因在意大利執行任務失敗轉道空襲貝希特斯加登地區。但是,領隊對當地戰略地位一無所知,飛機把火車定為空襲目標並遭遇強大的防空火力。[7][10]消息傳開後,得知貝格霍夫毫髮無損的盟國公眾頗感失望[7]

1945年4月,盟軍在德國幾乎已掌握絕對制空權[11]。英國皇家空軍轟炸機司令部從1944年下半年開始基本只在夜間作業,但隨着德國防空火力大幅削弱,又有盟軍戰鬥機遠程護航,轟炸機司令部也開始在日間打擊德國目標,並且越來越頻繁[12][13]。4月16日,英國參謀長委員會指示轟炸機停止區域轟炸德國城市,轉為「直接支持盟軍地面戰鬥部隊」,同時繼續打擊德國海軍殘部[14]。根據上述命令,轟炸機司令部襲擊盟軍進攻路線上的德國城市,並精確轟炸其他目標直至4月25日[15][16]

規劃

 
上薩爾斯堡山地堡入口,攝於2016年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場即將落幕,情報顯示德國政府高官和武裝黨衛隊在貝希特斯加登集結,此舉可能是要組建高山要塞Alpenfestung)延長戰爭,盟軍遠征部隊最高司令部對此高度關注[17][18]。之後的戰爭走勢證明上述情報不實,德國在戰爭結束幾周前才試圖在阿爾卑斯山修築防禦工事[19]。這年4月,希特拉把大部分幕僚派往貝希特斯加登,但本人留在柏林,大部分政府高官已逃往德國其他地區[20]。盟軍轟炸上薩爾斯堡山時,帝國元帥赫爾曼·戈林是當地僅有的納粹高官[18],但他此時已因4月23日發出的電報被希特拉軟禁並解除所有職務,電報提議由戈林接過德軍最高指揮權,希特拉認為此舉無異政變和叛國[21][22]

1945年4月,轟炸機司令部首長、空軍上將亞瑟·夏里斯爵士提議空襲上薩爾斯堡山並獲盟軍遠征部隊最高司令部批准[23]。夏里斯明確表示,行動目標是支援快速逼近慕尼黑,進而攻擊貝希特斯加登的美國陸軍第15軍XV Corps[18]。但美軍反對空襲,覺得山上陣地遭遇轟炸後反而更有利於德國人防禦地面進攻[17]。歷史學家指出,夏里斯是因其他原因提議轟炸上薩爾斯堡山。奧利華·哈勒(Oliver Haller)的著作認為,夏里斯1945年初打擊德國城市之舉惹來恐怖轟炸的罵名,他提議打擊上薩爾斯堡山是想展示轟炸機司令部的精確轟炸能力。[24]德斯皮娜·斯特拉迪加克斯(Despina Stratigakos)指出,盟軍希望通過摧毀貝格霍夫打破納粹狂熱分子對戰爭的幻想[3]。她還認為,此次空襲意在「從記憶中抹除」戰爭爆發前英國綏靖政策及《慕尼黑協定》的羞辱歷史,貝格霍夫正是《慕尼黑協定》的源頭[25]

空襲的主要目標是貝格霍夫和希特拉偶爾用來招待賓客的鷹巢,附近許多建築也是轟炸目標,如其他納粹高官的宅邸,醫院,以及負責拱衛上薩爾斯堡山的武裝黨衛隊駐紮營地[26]。次要目標包括薩爾斯堡的橋樑,由無法轟炸上薩爾斯堡山的飛機負責[26]

轟炸

4月25日清晨,轟炸機司令部喚醒機組人員告知任務安排,聲稱德國政府多名高官此時就在上薩爾斯堡山,甚至有些人聽說希特拉也在[27]。早上,轟炸機隊從英國基地起飛,其中包括第1No. 1 Group RAF)和第5聯隊No. 5 Group RAF)22個中隊抽調的359架蘭開斯特重型轟炸機[28][29],還有第8聯隊No. 8 Group RAF)的16架蚊式輕型轟炸機。輕型轟炸機主要負責使用雙簧管導航系統引導重型機飛往目標。此外還有13個英國戰鬥機中隊和美國第八航空隊的98架P-51野馬戰鬥機護航。[28]

轟炸機離開英國後經過巴黎附近[28],抵達康斯坦茨湖後直接朝上薩爾斯堡山進發[18]。沿途絕大部分路段都已落入盟軍之手,但最後400公里仍由德軍控制[23]。機隊逼近目標期間只有極短時間暴露在高射炮射程內,而且德國空軍此時基本全軍覆沒,所以沒有德軍戰鬥機試圖攔截[28]。部分野馬戰鬥機飛行員將發現的Ar 234偵察機擊落[30]

 
空襲期間上薩爾斯堡山的航拍照片

上午9點30分,首波轟炸機抵達貝希特斯加登但無法立即攻擊。受霧和雪阻擋,蚊式轟炸機難以定位目標。[31]與此同時,山上守軍因所需化學品耗盡無法放出煙幕屏障[32]。事實證明,雙簧管導航系統因無線電信號被山峰阻擋導致毫無用處。重型轟炸機只能持續盤旋直至蚊式轟炸機指明目標。部分轟炸機在此期間飛到附近的薩爾斯堡,受到該市強大的防空火力阻擊。[31]還有多架轟炸機差點相撞[33]

目標終於指明後,首波轟炸從9點51分開始並持續到10點11分[31][34]。精鋭第617中隊No. 617 Squadron RAF)率先發起攻擊,投下大型高腳櫃炸彈[35]。第二波轟炸從10點42分持續至11點[31][34]。盟軍共投下1400餘噸炸彈,而且非常精準[32],期望能有效摧毀山下掩體群[31]

德軍高射炮共打下兩架蘭開斯特轟炸機,其中來自澳洲皇家空軍第460中隊No. 460 Squadron RAAF)的一架投彈後不久被擊中,飛行員在德國特勞恩施泰恩附近迫降,所有機組人員被俘,但數天後便獲釋放[28][31]。另一架來自英國皇家空軍第619中隊No. 619 Squadron RAF),機上四人喪生,被俘的三人很快由盟軍部隊救出[36]。另外還有多架蘭開斯特轟炸機受損,其中一架在巴黎降落[28]

主要目標方面,鷹巢未受影響,三枚炸彈擊中貝格霍夫並造成中等程度破壞。武裝黨衛隊營地、戈林和全國領導馬田·鮑曼的宅邸被毀。[30]山上此時共駐紮約3000人,其中大部分躲進建築群下的掩體,但還是有包括多名兒童在內的31人喪生,掩體群未受嚴重破壞[34][37]。貝希特斯加登及鎮上居民基本毫髮無傷[32]

盟軍地面部隊準備攻擊蘇台德地區碧遜附近的斯柯達公司彈藥生產設施,以及奧地利境內很可能用於輸送德軍的鐵路。為配合作戰,美國陸軍航空軍於4月25日襲擊上薩爾斯堡山地區的交通基礎設施。[38]附近遇襲地點包括弗賴拉辛哈萊因巴特賴興哈爾、薩爾斯堡和特勞恩施泰恩,許多火車站、醫院和煤氣廠受到重創,死亡平民超過300人[39]

影響

 
赫爾曼·戈林在山上的宅邸淪成廢墟,攝於1948年

盟軍轟炸數天後,德軍放棄上薩爾斯堡山,武裝黨衛隊撤離前遵照希特拉的命令摧毀貝格霍夫[40][41]。5月4日,美軍第15軍佔領上薩爾斯堡山[18],在空襲中生還的戈林於5月9日被美軍俘虜[37][42]

盟軍佔領上薩爾斯堡山後,美國和法國軍人在山上大肆洗劫,嚴重程度遠超盟軍佔領的其他德國城鎮,這主要是因為當地與納粹領導人關係密切。斯特拉迪加克斯認為,此次空襲的目標是羞辱納粹政權,但軍人搶劫之舉對此起反作用,導致世界各地都有希特拉相關紀念品出售。[25][43]美國攝影記者李·米勒Lee Miller)在盟軍佔領當地後不久抵達上薩爾斯堡山,據他所言,山上被徹底洗劫一空,「甚至沒有半塊戰犯紀念品留給博物館,世界各地的人們手中從此掌握着餐巾環或鹹菜叉,據稱都是希特拉昔日用過的東西」[44]

對於大多數參與此次行動的中隊來說,轟炸上薩爾斯堡山都是他們的最後一次作戰任務[29]。大部分機組人員對能夠襲擊希特拉的私宅十分滿意,也有部分人對造成的人員傷亡感到遺憾[45][46]。4月25日夜間至26日凌晨,轟炸機司令部最後一次出擊,襲擊挪威境內的煉油廠[1],此後直到5月8日戰爭結束都只執行過戰俘運輸和食品投放任務[47]

空襲引來當時大量媒體關注,但如今已基本被世界遺忘。當代新聞報導認為行動戰略意義重大,上薩爾斯堡山不但是備用指揮中心,還是納粹政權象徵,甚至主張本次空襲乃壓倒希特拉和德國的最後一根稻草。[48]媒體針對轟炸的報導同樣提及1938年張伯倫到訪貝格霍夫[25]。事實證明所謂高山要塞純屬神話,戰後歷史學家很少回顧此次行動[48]

二戰結束後上薩爾斯堡山仍由美軍佔領,在此建起軍人娛樂中心。淪為廢墟的納粹建築引來新納粹分子膜拜,巴伐利亞政府為此在希特拉自殺七周年之際於1952年4月30日徹底摧毀建築。[49]1996年,美軍關閉娛樂中心,把上薩爾斯堡山移交巴伐利亞政府,山上其他建築在21世紀初拆除,為修建度假勝地騰出空間[50]。1999年,「上薩爾斯堡山檔案博物館」(Dokumentationszentrum Obersalzberg)開幕,介紹納粹統治時期上薩爾斯堡山的歷史[51]。2008年,貝格霍夫所在位置立起標識牌,告訴世人希特拉曾在此做出有關第二次世界大戰和猶太人大屠殺的重大決策[52]

參考資料

腳註

  1. ^ 1.0 1.1 Grant 2013,第22頁.
  2. ^ 2.0 2.1 Stratigakos 2015,第103頁.
  3. ^ 3.0 3.1 Stratigakos 2015,第265頁.
  4. ^ Haller 2011,第15–16頁.
  5. ^ 5.0 5.1 Mitchell 2007,第51頁.
  6. ^ Mitchell 2007,第51–52頁.
  7. ^ 7.0 7.1 7.2 Stratigakos 2015,第259頁.
  8. ^ Mitchell 2007,第53–54頁.
  9. ^ 9.0 9.1 Mitchell 2007,第52頁.
  10. ^ Mitchell 2007,第51, 53頁.
  11. ^ Haller 2011,第10頁.
  12. ^ Nichol & Rennel 2004,第247頁.
  13. ^ Richards 2001,第254頁.
  14. ^ Ellis & Warhurst 1968,第316–317頁.
  15. ^ Hastings 1999,第344–345頁.
  16. ^ Ellis & Warhurst 1968,第317頁.
  17. ^ 17.0 17.1 Haller 2011,第11頁.
  18. ^ 18.0 18.1 18.2 18.3 18.4 Grant 2013,第24頁.
  19. ^ Mitchell 2007,第67–69頁.
  20. ^ Evans 2008,第722頁.
  21. ^ Ring 2013,第274頁.
  22. ^ Evans 2008,第724頁.
  23. ^ 23.0 23.1 Richards 2001,第286頁.
  24. ^ Haller 2011,第6頁.
  25. ^ 25.0 25.1 25.2 Stratigakos 2015,第266頁.
  26. ^ 26.0 26.1 Haller 2011,第12頁.
  27. ^ Nichol & Rennel 2004,第366–368頁.
  28. ^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Haller 2011,第13頁.
  29. ^ 29.0 29.1 Middlebrook & Everitt 1985,第701頁.
  30. ^ 30.0 30.1 Haller 2011,第14頁.
  31. ^ 31.0 31.1 31.2 31.3 31.4 31.5 Grant 2013,第25頁.
  32. ^ 32.0 32.1 32.2 Ring 2013,第277頁.
  33. ^ Stratigakos 2015,第264頁.
  34. ^ 34.0 34.1 34.2 Stratigakos 2015,第260頁.
  35. ^ Nichol 2015,第312–313頁.
  36. ^ Haller 2011,第13–14頁.
  37. ^ 37.0 37.1 Haller 2011,第16頁.
  38. ^ Miller 2008,第488頁.
  39. ^ Haller 2011,第12–13頁.
  40. ^ Haller 2011,第15頁.
  41. ^ The Hitler Shrine.
  42. ^ Evans 2008,第728頁.
  43. ^ Givens 2014,第44–45頁.
  44. ^ Kaplan 2007,第265頁.
  45. ^ Nichol 2015,第313–314頁.
  46. ^ Nichol & Rennel 2004,第372頁.
  47. ^ Richards 2001,第286–287頁.
  48. ^ 48.0 48.1 Haller 2011,第17頁.
  49. ^ Kaplan 2007,第244頁.
  50. ^ Kaplan 2007,第244–245頁.
  51. ^ Dokumentation Obersalzberg - about us.
  52. ^ Hitler at home.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