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特馬爾申郡
此條目翻譯品質不佳,原文在en:Dithmarschen。 |
迪特馬爾申郡(Kreis Dithmarschen)是德國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州西部的一個郡,位於漢堡和北菲士蘭郡之間,臨北海、易北河、埃德河(Eider)和北海-波羅的海運河,首府海德。
迪特馬爾申郡 | |
---|---|
縣 | |
坐標:54°05′N 9°05′E / 54.08°N 9.08°E | |
國家 | 德國 |
聯邦州 | 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 |
縣府 | 海德 |
面積 | |
• 總計 | 1,428.13 平方公里(551.40 平方哩) |
人口(2015年12月31日) | |
• 總計 | 132,917 人 |
• 密度 | 93.1人/平方公里(241人/平方哩) |
時區 | CET(UTC+01:00) |
• 夏時制 | CEST(UTC+02:00) |
車輛號牌 | HEI |
政府地址 | Stettiner Straße 30 25746 Heide |
下轄市鎮 | 5個市、112個鎮 |
網站 | www.dithmarschen.de |
歷史
在中世紀,生活在迪特馬爾申沼澤地村莊的村民們享受着極大的自治權。周圍的王公們都試圖把迪特馬爾申納入自己的統治。
公元1180年後,不萊梅總教區親王主教齊格弗里德將本歸自己統治下的迪特馬爾申割讓給了自己的兄弟,新成立的薩克森公國的伯恩哈德三世。他治下的薩克森公國在易北河南岸同時擁有Land of Hadeln,和迪特馬爾申隔河相望。荷爾斯泰因伯爵阿道夫三世對伯恩哈德三世的阿斯坎尼家族十分仇視,並且事實上擁有對迪特馬爾申的鬆散所有權。伯恩哈德三世試圖重奪領地,但是失敗了,他也只能讓阿道夫接受他名義上對迪特馬爾申的宗主權。
迪特馬爾申因為在漢堡主教堂有主教團存在,所以在宗教上屬於不萊梅主教國,但在世俗權力上卻拒絕不萊梅的統治。因此親王主教哈德維希二世決心發兵攻打迪特馬爾申。他說服阿道夫三世放棄對迪特馬爾申的宣稱,以此換取可以在迪特馬爾申的臣民身上收稅。1187年和1188年,哈德維希二世和他的盟友奧登堡伯爵莫里斯一世率軍進攻迪特馬爾申。自由的農民們答應付稅,但哈德維希二世的軍隊剛剛離開農民們就反悔了。丹麥石勒蘇益格公國的主教兼財政總管瓦爾德馬在背後支持迪特馬爾申人。哈德維希二世現在欠着阿道夫三世的錢和莫里斯一世的軍餉,根本無力發起第二次戰爭。
1192年,不萊梅主教團選舉瓦爾德馬為新任大主教。瓦爾德馬很高興自己可以當選,並希望自己的當選可以幫助解決自己和石勒蘇益格公國瓦爾德馬公爵以及公爵兄長丹麥國王克努特六世的糾紛。在他進入不萊梅主教國前,他贏得了迪特馬爾申的支持。
15世紀,迪特馬爾申人組建了一個農民共和國。周圍的統治者們動用了自己的騎士和僱傭兵,多次試圖將這個獨立的小邦納入封建體制,但是,無一成功。1319年,荷爾斯泰因-倫茨堡伯爵格哈德三世在韋赫爾登之戰中被擊敗。在薩克森-勞恩堡公爵埃里克四世洗劫過迪特馬爾申後,迪特馬爾申人指責他的女婿荷爾斯泰因-倫茨堡伯爵阿爾伯特二世為共謀。阿爾伯特二世反而用此為藉口於1403年展開了一場不成功的征服,他本人也在戰爭中因傷死亡。1468年,迪特馬爾申和呂貝克自由市結為同盟來聯手保護他們在商業上的共同利益,並遏制在此地區傳播的封建制度。[1] 自15世紀起,基於漢薩同盟義務和特權,迪特馬爾申建立了同利沃尼亞以及波羅的海附近目的地的貿易路線。[1] 雙方多次續簽了盟約並一直持續到了1559年迪特馬爾申最後的失敗和被丹麥-荷爾斯泰因吞併。[1]
1484年,薩克森-勞恩堡公爵馬格努斯一世,[2]之後哈德恩之地的代理人,無法讓生活在沃斯滕之地的自由的菲士蘭農民們臣服。沃斯滕之地處威悉河河口的北海沼澤,處於不萊梅主教區的鬆散宗主權下,但事實上是一個自治地區。[3][4]這預示了將來一系列試圖將這些地區的自由農民納入封建體制的嘗試,對迪特馬爾申人和這一地區其他沼澤內的自由農民而言是一個警告。[5]
1499年四月,奧登堡伯爵約翰五世入侵威悉河和施塔德蘭及布特亞丁根的北海沼澤,以此試圖讓當地自由農民臣服,而不萊梅主教對後兩者有宗主權的宣稱。[4]不萊梅主教約翰·羅德之後試圖構建一個戰爭聯盟來驅逐入侵者和後續的進攻,他首先獲得了不萊梅,漢堡和施塔德等城市的支持。這些城市主要考慮到被侵犯的地區地處易北河和威悉河下游,對他們的海上貿易極為關鍵。羅德之後又於1499年五月一日讓迪特馬爾申同意參加對沃斯滕的防禦聯盟。[6]
八月一日,包括新加入的布克斯特胡德,聯盟共支持了1300人的戰士和裝備來防禦沃斯滕和進攻哈德恩。[4]之前在1498年十一月24日,薩克森-勞恩堡公爵約翰五世與其子薩克森-勞恩堡的馬格努斯就聯合了賓士域-呂訥堡公國公爵,沃爾芬比特爾親王亨利四世來征服Wursten。[3][4] 亨利四世按義務派出了3000德意志僱傭步兵,這些傭兵的報酬將由在Wursten的自由農民處洗劫來得到。[6]
1499年九月九日,羅德發動對薩克森-勞恩堡公爵約翰五世的攻擊。[7]包括迪特馬爾申在內的聯軍越過易北河,輕鬆攻佔了哈德恩,打敗了馬格努斯並將他趕出了哈德恩。[3][8]
儘管漢堡等城市們想要一個沒有強權干涉的環境,迪特馬爾申人更看重自由農民的利益。漢堡和迪特馬爾申出現了分裂。九月16日,一名漢堡的傭兵殺掉了Cordt von der Lieth,一個不萊梅的小貴族,導致了奧特爾恩多夫爭吵(Otterndorfer Streit)。[9]傭兵撒布謠言說一個迪特馬爾申人殺了von der Lieth然後逃跑了。漢堡的傭兵之後攻擊了無辜的迪特馬爾申人並在他們的奧特爾恩多夫軍營附近殺死了76人。[9]因此,迪特馬爾申人取消了和羅德,不萊梅以及漢堡的盟約,並返回了家鄉。[9]1407年至1481年,薩克森-勞恩堡為了一筆錢把哈德恩抵押給了漢堡,所以現在漢堡想要重建對哈德恩的統治。迪特馬爾申和漢堡之間的關係降至冰點,儘管之前漢堡和迪特馬爾申通過了救助船隻來獲取獎勵的約定,迪特馬爾申開始根據傳統的沉船習俗來俘虜漢堡在迪特馬爾申海岸損毀的船隻和貨物。雙方只在1512年和解。
至1499年十一月20日,馬格努斯僱傭了6000名殘忍暴力的所謂「大衛隊」或「黑衛隊」,他們主要由荷蘭人和東菲士蘭人組成,由Thomas Slentz率領,之前一直在奧登堡伯爵領行動。[3][7] 黑衛隊穿越並蹂躪了韋爾登主教國和呂訥堡主教國,開始入侵不萊梅主教國,留下一路的廢墟和洗劫一空的修道院。[10][11]
最終在平安夜,「黑衛隊」順流而下抵達了威悉河的不萊梅港,開始準備進攻Wursten,但是十二月26日,自由的農民們在不萊梅港附近將其驅逐。[12][13]所以衛隊向東北進發,沿路洗劫了Neuenwalde Nunnery,進入了哈德恩,鎮壓了缺乏不萊梅騎士和迪特馬爾申支援的羅德-城市聯軍,在1500年初為馬格努斯重奪哈德恩。
羅德之後說服亨利四世加入自己,亨利四世和其軍隊便開始追擊「黑衛隊」。[13]馬格努斯無力支付傭兵的軍餉,導致傭兵們對當地人民更加殘暴。至1500年一月中旬,丹麥國王約翰僱傭了黑衛隊,保證了其可以安全地往東南行進,經呂訥堡的溫森和Hoopte,通過Zollenspieker渡口過易北河到達漢堡-呂貝克間的Bergedorf和Vierlande。[12]
從這裏「黑衛隊」再次向西北進發,經過荷爾斯泰因,加入到約翰王在荷爾斯泰因和通過卡爾馬聯合徵集到的大部隊。這些部隊之後入侵迪特馬爾申,試圖使自由的迪特馬爾申人屈服。迪特馬爾申人立下誓言,如果可以戰勝入侵者,將為聖母瑪利亞建造一座修道院,後來聖母瑪利亞也成為國家的主保聖人。1500年二月17日,在黑明格斯特之戰中,由Wulf Isebrand率領的寡不敵眾的迪特馬爾申人,戰勝了侵略軍,並粉碎了約翰王征服迪特馬爾申的夢想。[9]
1513年,迪特馬爾申人在倫登建立了一座方濟各會修道院,兌現了他們的誓言。但是,持有宗教司法權的漢堡主教堂要求他們擁有對迪特馬爾申高級神職人員的任免權。[14]在數年的爭吵後,四十八人團,一個迪特馬爾申農民共和國選舉產生的執政機構,在1523年八月決定建立一個高盧主義的獨立迪特馬爾申天主教會,以此來拒絕漢堡的神職司法權。[15]漢堡的主教堂無法重獲司法權,包括從迪特馬爾申獲得宗教稅和罰金的權力。在暴力驅逐了第一批宗教改革的傳道者,並在1524年十二月殺害了Zutphen的亨利後,信義宗最終得到了迪特馬爾申人的支持。[16]1533年,四十八人團將迪特馬爾申天主教會改為路德宗國教會。[17]
黑明格斯特的勝利後,迪特馬爾申經常派出使節去漢薩同盟的集會。[1]1554年漢薩同盟會議確定,自由的迪特馬爾申農民們的生意不能和自由城市或自治城市的商人市民的混為一談,但是可以享受漢薩同盟全部的好處。[1]因此,迪特馬爾申的商人們,和條頓騎士團國的商人一起,是漢薩所有成員的受益人中,唯二沒有自治市民權或帝國自由城市背景的國家。[1]
直到1559年,隨着當時最出色的戰略家之一的約翰·朗索伯爵成功入侵,迪特馬爾申的自由農民們才最終向丹麥國王屈服,被迫放棄了自己的政治和宗教自治。從那時起,迪特馬爾申的紋章上開始出現一個騎馬的戰士,代表了朗索的一名騎士。後來這名騎士被認定為聖佐治,並被認為是迪特馬爾申的保護聖人。
征服者們,丹麥國王弗雷德里克二世,荷爾斯坦因-戈托爾夫公爵阿道夫和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哈澤斯萊烏公爵約翰二世將迪特馬爾申分為兩塊:南部成為荷爾斯坦因的一部分並與丹麥是共主邦聯,北部成為另一個荷爾斯坦因公國的領土。從1773年以來,荷爾斯坦因一直保持統一併與丹麥形成共主邦聯,直到1864年的普丹戰爭使得荷爾斯坦因公國和石勒蘇益格公國成為德意志邦聯的領土。兩年後,隨着普奧戰爭,普魯士王國吞併了荷爾斯坦因和石勒蘇益格,成為了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省,迪特馬爾申也成為了普魯士王國的一部分。
迪特馬爾申的中世紀狀態一直持續到19世紀。當基爾運河完工後,沼澤被排乾,農業的改革也進行開來。在德國聯邦的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州內,迪特馬爾申仍被分割成北迪特馬爾申和南迪特馬爾申,直到1970年它們才被重新併入一個完整的迪特馬申郡。
參考
- ^ 1.0 1.1 1.2 1.3 1.4 1.5 Philippe Dollinger, Die Hanse [La Hanse (XIIe-XVIIe siècles); German], see references for bibliographical details, p. 124. ISBN 3-520-37105-7.
- ^ 馬格努斯是公爵伯恩哈德三世的第八代子孫.
- ^ 3.0 3.1 3.2 3.3 Karl Ernst Hermann Krause, "Johann III., Erzbischof von Bremen", in: see references for bibliographical details, vol. 14, pp. 183–185, here p. 184.
- ^ 4.0 4.1 4.2 4.3 Michael Schütz, "Die Konsolidierung des Erzstiftes unter Johann Rode", in: see references for bibliographical details, vol. II: pp. 263–278, here p. 266. ISBN 3-9801919-8-2.
- ^ 例如北方的老地區(Altes Land)、哈德蘭、哈塞爾多夫·馬施、凱丁根和威爾斯特馬什,也稱為易北河沼澤、沃斯滕之地、布特亞丁根和斯塔德蘭(均為今天韋塞馬施沼澤的一部分),以及施泰丁根、維爾登地區,這兩個自由農民的沼澤也位於威悉河畔。 Cf. Karl Ernst Hermann Krause, "Johann III., Erzbischof von Bremen", in: see references for bibliographical details, vol. 14, pp. 183–185, here p. 184.
- ^ 6.0 6.1 Elke Freifrau von Boeselager, "Das Land Hadeln bis zum Beginn der frühen Neuzeit", in: see references for bibliographical details, vol. II: pp. 321–388, here p. 332. ISBN 3-9801919-8-2.
- ^ 7.0 7.1 Michael Schütz, "Die Konsolidierung des Erzstiftes unter Johann Rode", in: see references for bibliographical details, vol. II: pp. 263–278, here p. 267. ISBN 3-9801919-8-2.
- ^ Heinz-Joachim Schulze, "Johann III. Rode", in: see references for bibliographical details, vol. 10, pp. 480seq., here p. 480.
- ^ 9.0 9.1 9.2 9.3 Elke Freifrau von Boeselager, "Das Land Hadeln bis zum Beginn der frühen Neuzeit", in: see references for bibliographical details, vol. II: pp. 321–388, here p. 333. ISBN 3-9801919-8-2.
- ^ Karl Ernst Hermann Krause, "Johann III., Erzbischof von Bremen", in: see references for bibliographical details, vol. 14, pp. 183–185, here p. 185seq.
- ^ Michael Schütz, "Die Konsolidierung des Erzstiftes unter Johann Rode", in: see references for bibliographical details, vol. II: pp. 263–278, here pp. 267seq. ISBN 3-9801919-8-2.
- ^ 12.0 12.1 Karl Ernst Hermann Krause, "Johann III., Erzbischof von Bremen", in: see references for bibliographical details, vol. 14, pp. 183–185, here p. 185.
- ^ 13.0 13.1 Michael Schütz, "Die Konsolidierung des Erzstiftes unter Johann Rode", in: see references for bibliographical details, vol. II: pp. 263–278, here pp. 268. ISBN 3-9801919-8-2.
- ^ Thies Völker, Die Dithmarscher Landeskirche 1523–1559: Selbständige bauernstaatliche Kirchenorganisation in der Frühneuzeit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section 'Konfliktauslöser: Besetzung der Pfarrstellen und Klosterprojekt', posted on 16 July 2009 on: suite101.de: Das Netzwerk der Autoren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 Thies Völker, Die Dithmarscher Landeskirche 1523–1559: Selbständige bauernstaatliche Kirchenorganisation in der Frühneuzeit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section 'Gründung der Landeskirche 1523', posted on 16 July 2009 on: suite101.de: Das Netzwerk der Autoren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 Thies Völker, Die Dithmarscher Landeskirche 1523–1559: Selbständige bauernstaatliche Kirchenorganisation in der Frühneuzeit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section 'Heinrich von Zütphen 1524', posted on 16 July 2009 on: suite101.de: Das Netzwerk der Autoren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 Thies Völker, Die Dithmarscher Landeskirche 1523–1559: Selbständige bauernstaatliche Kirchenorganisation in der Frühneuzeit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section 'Sieg der Reformation 1533', posted on 16 July 2009 on: suite101.de: Das Netzwerk der Autoren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