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江紅軍石刻標語群

通江紅軍石刻標語群位於四川省巴中市通江縣南江縣平昌縣巴州區恩陽區境內[1]。2006年5月,以「通江紅軍石刻標語群」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2012年7月,「川陝蘇區紅軍石刻標語群」列入第八批四川省文物保護單位[3]。2013年3月,「巴中紅軍石刻標語群」歸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通江紅軍石刻標語群[4]。通江紅軍石刻標語群包含63個文物點[5]

通江紅軍石刻標語群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
地址四川省通江縣
分類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
時代1933-1934年
編號6-1041
認定時間2006年5月25日
保護歷史

簡介

1932年12月至1935年3月,紅四方面軍在川北陝南創建了以通、南、巴為中心的川陝根據地,擁有24個市、縣蘇維埃政權,軍隊發展到5個軍8萬餘人,地方武裝10餘萬人。紅四方面軍成立各級「塞字隊」,陳昌浩張琴秋李先念傅鐘朱光劉瑞龍廖承志魏傳統等親自起草和書寫宣傳內容,在山崖、渡口、墓碑、石碑、牌坊、房基石、磨盤、水缸等載體上廣泛鑿刻文獻、標語、對聯。

其中最為知名的沙溪鎮景家塬村左側海拔800米的紅雲崖上「赤化全川」巨幅標語。字體最大的是至誠鎮九子坡村海拔1100米的佛爾崖上「平分土地」巨幅標語。

紀念

1958年詩人樑上泉以紅軍撤離川陝蘇區後,當地群眾奮力保護「赤化全川」標語為題材,創作敘事長詩《紅雲崖》,部分發表在《西南文藝》,1959年5月全文發表在《收穫》雜誌。[6]中國青年出版社出版發行了《紅雲崖》單行本,向建國十周年獻禮。1958年被中央實驗歌劇院重慶市歌舞劇團聯合改編成九場歌劇各自搬上舞台,在當時產生過轟動。[7]後經修改發表在《劇本》月刊。1962年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製作並公映動畫電影《紅雲崖》,片長40分鐘。1964年先後改編為同名現代京劇、滇劇川劇揚劇許多劇種數十個劇團演出了這個劇目。[8]

1984年,「赤化全川」石刻標語所在村更名為「紅雲崖村」。現為國家AAAA級景區川陝革命根據地紅軍烈士陵園組成部分。

參考資料

  1. ^ 通江红军石刻标语群 见证一段峥嵘岁月. 四川日報. 2021-04-06 [2023-03-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09). 
  2. ^ 国务院关于核定并公布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国发〔2006〕19号). 中國政府網. 2006-05-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06-13). 
  3. ^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的通知(川府函〔2012〕149号). 四川省人民政府. 2012-07-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5-03). 
  4. ^ 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中國政府網. 2014-07-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2-04). 
  5. ^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四川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的通知(川府函〔2014〕199号). 四川省人民政府網站. 2014-10-31 [2023-03-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7-24). 
  6. ^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谢颖 李兴罡 陈羽啸 钟雨恒:“‘赤化全川’气吞山河 通江红军石刻标语群见证一段峥嵘岁月”,来源《华西都市报》,发布时间:2021-07-01. [2022-09-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9-08). 
  7. ^ 馬拉:「走近老詩人樑上泉(下) 『紅雲崖』與『小白楊』」,《紅岩春秋》,2017年7期。
  8. ^ 樑上泉編劇 舒鐵民 曾繁柯作曲:《四川劇叢:紅雲崖(五場歌劇)》,四川文藝出版社,1985年08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