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維城(1720年—1772年),字宗盤,號紉庵。江南武進(今江蘇常州)人。
父錢人麟。生於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十歲能為詩。乾隆十年(1745年)狀元。[1]授翰林院修撰。官至刑部侍郎,入值南書房。擅長作畫,最初師從族祖母女畫家陳書,後又得董邦達真傳,[2]有《雁蕩圖》傳世。與張宗蒼、方薰等人供奉宮廷而稱為畫中十哲。《石渠寶笈》收錄其作品達160多幅,可知乾隆帝對錢維城作品的賞識。素有消渴疾,至是增劇,身體羸弱。[3]
乾隆三十四年(1769),赴貴州,查審威寧州知州劉標虧帑案。參與鎮壓古州苗民起義。
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正月以丁父憂歸鄉,不久亦卒,諡文敏。
著有《茶山集》。[4]
家庭及關聯
- 胞弟錢維喬(字樹參,號竹初,1739-1806),乾隆二十七年(1762)舉人,工書善畫,著《竹初詩鈔》、《竹初文鈔》。
- 正室:金氏(1720-1782)。官至貴州按察使吳縣金祖靜之女。
有子女三人。
註釋
- ^ 《清實錄·高宗純(乾隆)皇帝實錄》卷之二百四十
- ^ 《清史稿·列傳·錢維城》
- ^ 《文鈔》卷四《三弟竹初詩稿序》:「予今年五十有三矣,髭發半就白,牙齒亦多動搖,復苦消症(糖尿病),偶一構思,竟夕不得寐,即欲精進,而精神衰落。……時乾隆壬辰六月望後一日。」
- ^ 《中國人名異稱大辭典(綜合卷)》1262:錢維城,字幼安,一字宗磐,號紉庵,一號茶山,又號稼軒,謚文敏。清江蘇武進(今江蘇常州)人。乾隆十年一甲一名進士,由修撰累官刑部左侍郎。工繪事,擅書法。著有《茶山集》。
- ^ 《段莊錢氏族譜》(咸豐五年重修)卷八·西五房世表·葉六十三。
參考文獻
- 王昶,《資政大夫刑部左侍郎贈尚書錢文敏公維城神道碑銘》
- 李桓輯《國朝耆獻類征初編》卷八十八《卿貳四十八·錢維城傳》,周駿富輯《清代傳記叢刊》宗錄類七,第十九冊,1985年台灣明文書局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