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玉珍 (朱德夫人)

朱德第三任夫人

陳玉珍(1899年—1967年11月),四川省南溪縣人,她是朱德元帥的第三位夫人,四川南溪簡易師範學校畢業。民國六年(1917年)6月[1]與朱德結婚。

朱德與夫人陳玉珍

生平[2]

  • 朱德在同美國女作家艾格尼絲·史沫特萊談論他的婚姻時講陳玉珍:「最吸引我的地方,大概是她的端莊,沉着和自信,此外,還因為她曾作為地下工作者參加過辛亥和1916年革命。她出身於一個小康讀書人家,很早就和革命運動有了接觸,我們在談話之中,發現彼此都讀過很多書,都愛好音樂」。後來,朱德應楊森遨請,1922年5月告別陳玉珍,來到重慶,夫妻分別,9月從上海乘法國郵船赴歐洲。
  • 1926年7月,朱德從海參崴乘船轉道日本回國。回到上海,即由陳獨秀派到楊森的川軍里做兵運工作,以策應國民革命軍北伐。朱德到萬縣見了楊森,向楊說明了國內大勢,要他脫離北洋政府,轉向國民革命。8月,朱德又抽空回到瀘州、南溪,回南溪家中與妻兒團聚。他與陳玉珍已分別四年多了,朱琦已在陳玉珍的悉心照料下度過了他的童年。朱德把陳玉珍和朱琦接到了萬縣,後來帶他們到了武漢,又由武漢到了南昌。1927年八一南昌起事前夕,朱德才派人把陳玉珍和朱琦送回了四川[3]
  • 1937年9月,朱德在山西抗戰前線回信給陳玉珍說:「知道你十年的苦況,如同一日。家中支持多賴你奮鬥,我對革命盡責,對家庭感情較薄亦是常情,望你諒之」。
  • 1950年,陳玉珍夫人在漢口與朱德相見。別後,朱德給她寫信說:
    「玉珍:自別後,你多受驚恐,無日不神飛左右,你的深情,我是深知的。謝謝你。我們分別是為了革命所需,不是其它。今日南溪已得到解放,你們是能家居做事的,當無他顧慮,努力從事生產,自能享受餘年,亦應努力參加革命工作,為人民服務,更多光榮。南溪當道,今日當然是我們的同志,無論軍政黨都是保護你們的,多與他們見面,如果在南昌時一樣態度對之,自然使你們逐步走上革命道路。你們家中串亦可如此好好解決。我今年六十又四,食少事繁,身體日弱,個人私情、家事等等.不能不使我置之度外,望你好自為之,自作主張。來信云,你事繁任重,希望你努力加餐,為國珍重,將我和家鄉忘掉好了,這是你真正的名言,是真知我愛我的。今後如有十分困難時,當托同志照顧一切,如能自立總以自立為是。你的侄兒女輩,如有革命志願,家中不依靠他們為生活的,我可介紹培植為社會服務的有用人才。祝你的身體好,並祝你的伯母健康。

    朱德(50年)二月十日夜」[4]

  • 1967年11月,陳玉珍在南溪病逝。

撫育朱寶書[5]

朱德與早逝的前妻肖菊芳的兒子朱寶書,尚在嬰兒期,隨着朱德在南溪官倉街安了家。朱德赴歐洲後,朱寶書在南溪,由繼母陳玉珍對之養育管教,這位受過師範教育,充滿個性化人格的媽媽,對孩子不歧視,也不驕慣,該教的就教,該管的就管。南溪一些與朱寶書同時代的人在八十年代時還談起,陳玉珍與朱寶書,當時根本就看不出是繼母子的關係。 五十年代中期,這位由陳玉珍撫育教養了十多年的兒子,曾到南溪的家中,陪伴母親住了幾十天,以盡人子之孝。中共南溪縣委黨史研究室主編的《中共南溪縣地方黨史大事記(1949-1966)》一書中是這樣記述的:「1956年12月,中央鐵道部鐵路管理司司長朱琪(即朱寶書)受父親朱德委員長之託,專程前往南溪拜會縣委、縣人委,特意走訪了朱德當年在南溪的舊居(現在南溪鎮官倉街103號),並安撫了後母陳玉珍」。

交糧[6]

朱德在滇軍當團長時,與南溪城內陳玉珍結婚,購置了一些房產和西關外一大片水田,在南溪城內頗有勢力和影響。征糧工作開始後,陳家所在的保內無人交糧,都以陳家為榜樣,她不交,別人也不交.縣政府為此專門組織一個小組去做工作,請陳家帶頭交糧。在此之前,劉元奎和川南行署副主任劉披雲專程去拜訪過她.經過縣政府和工作組的反覆宣傳,以及她娘家的表侄女曾曉玉做工作(曾曉玉後參軍,在宣傳隊工作,後在北京),陳家帶頭交了糧.其他糧戶也紛紛交糧,很快完成了任務。

南溪縣朱德舊居[7]

朱德在南溪的舊居,位於南溪縣城官倉街,復四合院式民居院落,建築面積776平方米,分為臨街房、堂屋和後院三幢,其屋面均為木結構單檐硬山頂。臨街房,面闊六間22.5米,開間為雙大門(俗稱朝門),各配兩暗間,進深10米,穿斗式五穿九柱樑架。堂屋房,梁架、間闊與臨街房同,素面台基高0.45米,垂帶式踏道三級。後院房,四穿五柱穿斗式梁架,進深7米,面闊22.5米。三幢屋面均覆以小青瓦,就其建築形制看,具有清代庭院式民居院落風格。其現狀保存基本完好。現住有居民10戶。民國五年(1916年),朱德隨蔡鍔入川討袁駐防瀘州,次年經人介紹與南溪的陳玉珍結婚,朱德住此達七年之久,其後陳玉珍即定居此地,直到1967年11月病逝。現故居後花園內還保存有朱德當年種植的茶花一株。1988年7月,南溪縣人民政府公佈為文物保護單位。

相關條目

參考資料

  1. ^ 或作民國五年12月,「朱德早期年譜(1886-1926年)」,《江陽文史資料 第1輯》,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瀘州市市中區委員會文史資料工作委員會,第19頁
  2. ^ 共和國領袖大辭典編委會.《共和國領袖大辭典·朱德卷》.成都出版社,1993年10月第1版.第4頁
  3. ^ 《永久的記憶:和爺爺朱德、奶奶康克清一起生活的日子》 朱和平著,當代中國出版社,第111頁
  4. ^ 「官倉街103號」,趙永康,《西部觀察》2003年第2期
  5. ^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四川省南溪縣委員會文史資料委員會編.《南溪縣文史資料選輯 總第31輯》,1998年12月第1版. 第108頁
  6. ^ 「回憶我在南溪縣工作的情況」,劉元奎,南溪縣政協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南溪縣文史資料總第21輯慶祝建國40周年專輯》,1989年09月.第2-3頁
  7. ^ 四川省宜賓地區文化局編.《宜賓地區文物志》,1992.10.第13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