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韻鏡》是現存最古的韻圖,作者不詳,推測成書於五代時期。北宋時因避宋太祖祖父諱而改名"韻鑑"。南宋張麟之校正刊行(初刊1161年、第二刊1197年、第三刊1203年)。傳入日本後受日本學者詳細研究,產生所謂「韻鏡學」。

《韻鏡》
永祿本標題頁
繁體字 韻鏡
簡化字 韵镜

漢語音韻學研究一般將《韻鏡》視作晚期中古漢語(10至12世紀)音韻的精確反映。《韻鏡》的體例本身就代表着這一時期中國人對自身語言的認識的一次飛躍,據信受到了隋唐時期傳入中國的梵語音韻論述和悉曇文曼怛羅作品的影響。

內容

 

韻鏡基本遵從廣韻體系,將廣韻206韻分為16攝,根據韻頭的差異(等呼)分為43轉:通攝(4轉)、江攝(1轉)、止攝(7轉)、遇攝(2轉)、蟹攝(4轉)、臻攝(4轉)、山攝(4轉)、效攝(2轉)、果攝(2轉)、假攝(2轉)、宕攝(2轉)、梗攝(4轉)、流攝(2轉)、深攝(1轉)、咸攝(3轉)、曾攝(2轉)。每張圖根據轉與呼命名為「內轉第一開」等。橫軸根據聲母分為七音,又根據清濁各分為四類。縱軸依廣韻韻目及四等安排。表中每格填以廣韻中音節的代表字,不存在的音節以圈表示。

行(韻)

 
《韻鏡》第一表

《韻鏡》每張表都首先被分為4大行,對應四聲[1]:42。右圖中,第一行平聲即是平聲「東」韻,第二行上聲即是上聲「董」韻,第三行去聲即是去聲「送」韻。第四行入聲即是入聲「屋」韻(粵語:uk1)。

每個大行又分為4個等,其劃分依據似與其介音和主元音有關。[1]:42

列(聲)

每張表分為6大列,表示音節聲母的調音部位

  • 唇音
  • 舌音
  • 牙音
  • 齒音
  • 喉音
  • 舌齒音

大列以調音方法分為2~5個小列:[1]:43

《韻鏡》的表格只有23列,是部分列通過填補空缺的方式歸納音位形成的。其他韻圖,如《切韻指掌圖》就沒有這樣做,而是照原樣列出所有36列。[1]:43

另見

參考文獻

  • 張麟之《韻鏡》,張麟之子儀慶元丁巳重刊

閱讀更多

  • Coblin, W. South. "Northwest reflections on the Yunjing." T』oung Pao 82 (1996): 349-363.
  • 蒲立本. "Qieyun and Yunjing: The Essential Foundation for Chinese Historical Linguistic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 118.2 (1998): 200-216.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