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昊
馬昊(1465年—1534年),本名鄒昊,字宗大,致仕定居西安後,因自號「東溪居士」。陝西都指揮使司寧夏衛(今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籍直隸江都縣人,明朝右都御史四川巡撫。
馬昊 | |
---|---|
大明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撫四川 | |
籍貫 | 陝西都指揮使司寧夏左屯衛 |
族裔 | 漢族 |
字號 | 字宗大,號東溪 |
出生 | 成化元年乙酉十一月二日 寧夏銀川 |
逝世 | 嘉靖十三年四月十四日 陝西西安 |
配偶 | 娶陳氏 |
出身 | |
|
家族
墓誌載其先世隨宋高宗南渡,定居句容縣來蘇郷。曾祖保保,洪武二十三年解馬長,受軍丁於寧夏,不能歸,遂從馬姓。曾祖馬庸。祖父馬豫,父馬俊。生母楊氏。永感下。兄馬昇、馬旻[1]。
生平
弘治乙卯科陝西鄉試第六十一名舉人,十二年(1499年)己未科進士,授行人,三年任滿改江西道監察御史,巡按山西。正德初年,升任山東按察司僉事,因事連坐謫真定推官,之後在因事連坐貶開州通判,因真定百姓伏闕請留,遂被免謫。之後,復升為四川按察司僉事,任期內訓練部隊,並跟從巡撫林俊擊退賊亂。升四川兵備副使,與總兵官楊宏擊敗曹甫義軍。此後代替巡撫高崇熙,升僉都御史、四川巡撫,平定民變,因功進右副都御史[2]。
正德十年,馬昊督參將張傑等修築墻柵抵抗亦不剌進犯。正德十二年,其督指揮曹昱等平定烏蒙、芒部府等番民暴亂,因功升右都御史。正德十四年,因民變勢力擴大,南京給事中孫懋與巡按御史盧雍、黎龍先後彈劾馬昊。正德十四年,明武宗遣官逮捕,行至河南時,其上疏稱疾篤,留於家中。明世宗即位後,方才逮捕,尋削籍歸還。楊一清、胡世寧等均舉薦,但為桂萼所駁回。其在家久之去世[3]。
嘉靖七年(1528年),馬昊上疏請求復姓鄒氏,得到允許。嘉靖十三年卒,享年七十。夫人陳氏,有子三人:鄒夢鶴、鄒夢龍、鄒夢陽。
參考文獻
- ^ 龔延明主編. 天一阁藏明代科举录选刊 登科录 点校本. 寧波: 寧波出版社. 2016. ISBN 978-7-5526-2320-8.
《天一閣藏明代科舉錄選刊.登科錄》之《弘治十二年己未科進士登科錄》
- ^ 《明史》(卷187):「馬昊,本姓鄒,字宗大,寧夏人。弘治十二年進士。由行人選御史。正德初,遷山東僉事,坐累謫真定推官。境內數有盜,昊教吏士習射,廣設方略,盜發輒獲。再坐累謫判開州。真定吏民伏闕請留,乃免。遷四川僉事。昊長身驍捷,善騎射,知兵。巨寇方四、曹甫等方熾,洪鐘討之久無功。昊至,閱所部,笑曰:「將不知兵,其何以戰?」於是擇健卒千人分數隊,隊立長,教之。會甫將襲江津,昊從巡撫林俊剿賊,大敗之,俘斬及焚死者二千餘人。明年,方四陷江津,破綦江,薄重慶。昊夜出百騎,舉火擊賊,賊驚潰。乘之,斬獲多,遂合羅、回土兵博賊。賊陳左而伏兵其右,昊以正兵當左,身率百騎搗其伏。伏潰,趨左,左亦潰,四奔婺川,與甫相攻,眾遂散。四變姓名走,為他將所獲。昊再被獎,進副使,與總兵官楊宏擊敗甫。甫降,而其黨廖麻子並其眾,連陷銅梁、榮昌。坐奪冠帶。時洪鐘已召還,巡撫高崇熙恇怯,復主撫。麻子等陽受約,崇熙遽罷諸軍,令副使張敏徙開縣臨江市民,空其地處之,許給復三年,為請於朝。昊力爭,謂臨江市蜀襟喉,上達重、敘,下連湖、湘,地土饒衍,奈何棄以資賊,自遺患。崇熙不從,昊乃益治兵觀變。其明年,賊果執敏叛。詔逮崇熙,而擢昊右僉都御史代之。賊圍中江,將趨成都。昊以五千騎與總督彭澤敗之。遊擊閻勛追斬麻子劍州,余眾走,推其黨喻思俸為主。總兵官陳珣追至富村,賊偽降。因北渡江,襲殺都指揮姚震,轉入巴山故巢。尋出走大安鎮,珣不敢前。而陝西兵與賊戰潰,賊遂越寧羌犯略陽。珣軍鼓譟,賊夜走,度廣元,為官軍所遏,還趨通、巴招余黨。諸將率稱病不擊賊,詔逮珣,且讓昊。昊乃與彭澤督諸軍獲思俸西鄉山中,復與澤平內江賊駱松祥,群盜悉靖。錄功,進副都御史。」
- ^ 《明史》(卷187):「十年,亦不剌寇松藩,番人磨讓六少等乘機亂,為之向導,西土大震。昊招土番為間,發兵掩擊之。千戶張倫等夜率熟番攻破賊,獲磨讓六少,亦不剌遁去。昊以松潘地險阻,番人往往邀劫饋運,乃督參將張傑等修築墻柵,自三舍堡至風洞關,凡五十裏。賜敕褒之。烏蒙、芒部二府壤接筠連、珙縣,圍亙千裏,山箐深阻。諸蠻僰人子、羿子、仲家子、苗子、倮、佫等雜居其中。有僰人子普法惡者,通漢語,曉符錄。妄言彌勒出世,自稱蠻王,煽諸夷作亂。流民謝文禮、謝文義應之。都指揮杜琮戰敗,文義奪其胄。十二年,昊督指揮曹昱進討,法惡敗,走保青山寨。昊分據水口,絕其汲道,闕南方圍待之。賊乏水渴,突南圍,官軍遮擊。法惡中流矢死,諸蠻大奔。以功,再進右都御史,蔭子錦衣世百戶。昊有才氣,能應變,揮霍自喜,所向輒有功。然官川中久,狎其俗,銳意立功名,卒以是敗。先是,亦不剌既遁,昊移兵攻小東路番寨未下,茂州群蠻懼見侵,遂糾生苗圍城堡。參將芮錫等討之,兵敗,指揮龐昇等皆死。又嘗遣副總兵張傑、副使吳澧擊松潘南北二路番,不利,亡軍士三千餘人,匿不以聞。僰蠻平,不置戍守,遽班師。請改高縣為州,設長吏,增高、珙、筠連田租千八百石,令指揮魏武度田奪降人業給之軍民。而珙縣知縣步梁窺昊意,誘殺降人阿尚。杜琮以亡胄故,怨文義,潛使人購其頭。於是文義乘群蠻怨,嗾之,遂大訌。攻高、慶符二縣,破其城。琮率兵禦之,又敗,死傷七百人。自黎雅以西,天全六番皆相繼亂。南京給事中孫懋暨巡按御史盧雍、黎龍先後劾昊。十四年遂遣官逮昊。行至河南,疏稱疾篤,留於家。世宗即位,始就逮,尋削籍歸。楊一清、胡世寧薦之,為桂萼所駁而止。久之,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