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登府
馮登府(1783年2月12日—1841年12月7日),字雲伯,號勺園,又號柳東,浙江嘉興梅裏人,清代經學家[1],浙西詞派後期的代表人物。出生於乾隆四十八年,卒於清宣宗道光二十一年十月二十五日(辛醜年,乙巳日)[2]。專長音律學、訓詁學、金石學。[3]以著書立說為主,對於經史百書無所不通。
早期
曾經跟隨阮元到處學習遊歷,阮元很看重他的學問,讓他加入學海堂做經學老師,固而融洽。亦與同鄉李富孫交往特別密切,亦在每寫了一本書之前都會與他商討。
中期
人到中年時,遊歷福建,期間修編《鹽法志》、《福建通志》,名聲大響整個海溫嶠。在清嘉慶二十三年( 1818 )中舉人,嘉慶二十五年( 1820 )再中進士,期後改任翰林院庶吉士。被任命爲福建將樂縣知縣,但不久以母親因病而辭官返鄉盡孝。
晚期
不久以母親因病逝而辭官。在服喪期滿後,任命寧波府教授。因為大吏看重他的才能,打算推薦他,可是馮極力推辭不就,後來告歸故鄉,得病,修築了勺園任命頤養天年。鴉片戰爭爆出發以後,寧波淪陷的消息傳回來,馮登府憂憤交加,病重而死。
後世影響
馮登府一生以著書立說爲業,雖然當官的過程很多挫折,但也不會因做官的道路上所羈牽絆。其對經史百家沒有不廣聽說博聞強記,而儒家經典的造詣尤深。登府古文宗桐城派,詩宗朱彝尊,兼工之詞。都是精銳的篆刻,喜歡聲律,他的興趣非常廣泛,尤其他熟悉金石掌故,又專心於訓詁之學。他所著的《石經補考》,對漢、魏唐蜀和本朝石經詳加甄錄用,成爲後代研究石經的參考的重要典籍。阮元等學者和陳登府有文字之交,曾分別爲登府刊行的《三家詩異文疏證》、《金石綜例》、《論語異文疏證》補遺等書。登府與同鄉李富孫友的感情是最祕密的密切,每次寫書一定會與他反覆商量。中年遊歷福建時,郭應聘修撰《福建鹽法志》、《福建通志》等,爲大多數福建人所推崇。馮登府一生著名的作品數量眾多,著作有《文集》 8 卷、《詩經》 4 卷、詞 4 卷,還著有《小被貶爲仙館摭言》10 卷、《斟酌史岩摘取談》十卷、《梵雅》1 卷、《金屑錄》4 卷、《石余錄》4 卷、《石經考異》12 卷、《浙江磚錄》4 卷等 ,均《清史列傳》並傳於世,並輯有《浙西後六家詞選》、《梅里詞輯》等書。[1][4]
在《三家詩異文疏證》和《三家詩違說》中,《三家詩異文疏證》被收入學海堂,被後世流傳;而《三家詩違說》則只有手抄本,至近年才被《續修四年全書》收印,才被廣泛讀者所參閱。而馮登府在《詩》學的思想因為《三家詩違說》的出印有了新的突破,又在《三家詩異文疏證》的基礎上互相對應,讓後人看着兩書間輯佚時觀點的變化,從而看出馮登府在《詩》學的思想如何演進。[5]
評價
「在大吏重其才,將薦之朝,力辭,賦詩見志雲:邱為奉母貧常樂,彭澤辭官老益堅。」[6]
「阮文達公為刻補考三家詩異文疏,徐辛庵侍郎士芬為刻金石綜例,李昶林宮贊泰交為刻論語異文疏證。」[6]
「 厚祿早看同舍貴,新書難得故人刊」[6]
「馮柳東生於詞人薈萃之鄉,承朱、李諸老之後,意欲獨樹一幟,故其詞輒戛戛生造,可謂有志之士矣。」[7][2]
「柳東先生博雅,工詩、古文,尤喜為詞。纏綿哀豔,綠意紅腔,直入竹垞、樊榭諸公之室。」[8][2]形容馮登府早期的寫作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