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茂蘭James Mamullan,1860年—1916年9月23日),19世紀末、20世紀初英國在華傳教士、企業家。

1860年,馬茂蘭出生在北愛爾蘭,自幼篤信基督。1884年,他參加了專門向中國傳教的中國內地會,來到江蘇揚州、四川重慶等地傳教。1888年,馬茂蘭在重慶與女傳教士Lily結婚。1890年,馬茂蘭夫婦調往山東煙臺。

1893年,馬茂蘭向內地會辭職,在煙臺大馬路創辦仁德洋行(James Mamullan&Co)。經營花邊、發網、繭綢、印刷等。同時,馬茂蘭夫人與美國長老會傳教士海爾濟的妻子梵妮合作,開辦了一家花邊講習班,教授煙臺婦女學習花邊編織技術。次年,海爾濟夫婦回國,馬茂蘭夫婦將講習班擴建為培真女校,校址在煙臺三馬路南山路口,2層樓的校舍為當時煙臺頗為壯觀的建築。學校採用半工半讀的形式,上午念書、學習聖經,下午學習花邊編織,月收入有5000至8000文。因此吸引了許多女孩到培真女校學藝,最多的時候學生人數達到500多人。由於馬茂蘭打開了美國市場,培真女校生產的花邊已無法滿足需求,大部分花邊產品由周圍膠東各縣的農村婦女進行編織。棲霞等縣也創辦了花邊學校。至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夕,膠東地區以此謀生的婦女達數十萬人。

到20世紀初,仁德洋行的資金積累已達五六萬海關兩,成為山東資金勢力最大的洋行,馬茂蘭也因此一度被推選為煙臺的外國商會主席。

1902年,馬茂蘭又在煙臺三馬路南山路口建奇山會教堂(Cheefoo Industrial Mission),該堂至今還在使用。

1916年9月23日,馬茂蘭在煙臺病逝,1923年,仁德洋行由其長子羅拔(大馬茂蘭)接管。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戰爭爆發,日本人立刻查封了仁德洋行和培真女校、培真小學,並將他們一家關押在濰縣集中營,羅拔則在青島被殺。

傳記

慕馬快樂(Gladys Mamullan Murray,馬茂蘭之女):《快樂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