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特琴,也稱琉特琴,是一種曲頸撥弦樂器。一般這個詞主要指中世紀巴洛克時期歐洲使用的一類古樂器的總稱,在這個時期深受人們的喜愛。

巴洛克和古典時期的魯特琴

在廣義的樂器分類中,把類似的樂器統稱為「魯特屬」,此時就不限於年代國別,因此結他、中國琵琶日本琵琶等都可以包括在內。

歐洲魯特琴上可以演奏和弦旋律跑句、各式各樣的裝飾音,甚至對位樂曲;它是用作伴奏歌唱的獨奏樂器,也可用於重奏中,技藝嫻熟的演奏者可以奏出多姿多采的效果。只不過較難彈奏。

卡拉瓦喬油畫《魯特琴手英語The Lute Player (Caravaggio)
巴爾托洛梅奧·韋內托油畫《彈魯特琴的姑娘德語Lautenspielerin

起源

據考證,歐洲魯特琴和近東的oud都源自同一祖先烏德琴。魯特琴lute和oud都派生自阿拉伯語的al‘ud,意思為「木頭」。雖然最近Eckhard Neubauer的研究證明‘ud可能是波斯名rud的阿拉伯語化,原意為弦、弦樂或者魯特琴。歐洲的魯特琴,在圖書中最早可追溯到1270年的Cantigas de Santa Maria,大致上來說,中世紀的魯特琴無論在外型、演奏技法、乃至於音樂都與他的阿拉伯祖先十分接近,僅有五組琴弦,用羽毛製成的撥子彈奏,因此,大都是以合奏的方式演奏舞曲或作歌曲的伴奏。

直到15世紀末,歐洲的魯特琴才有它特有的發展,主要是由於技法的改變,人們開始使用手指彈奏,因此多聲部作品得以在魯特琴上演奏,新增了第六弦組,外型顯得修長而優雅,之前魯特琴常常用昂貴的材料製作,尺寸不一,做工精緻。

樂器描述

魯特琴由木頭製成,音箱形狀類似對半切開的梨,和古典結他一樣,正面有面板音孔,但音孔通常都有精美的鏤空雕花圖案,成為「rose」(意為玫瑰)。背面不是扁平,而是突出的圓弧狀,並有木片高低鑲嵌的肋骨狀結構。音箱中空,內部沒有支柱。

琴頸使用輕質木材製成,琴格的指板使用硬度較高的厚板,弦鈕箱向後彎成直角。文藝復興時期的琴頸是平直的,之後弧度逐漸增大,最終成為現在的曲頸形狀。

琴弦一般採用羊腸線,在17世紀初還曾經使用金屬來製造低音部分的弦,17世紀中期開始使用羊腸線的芯,並在外面卷上細密的金屬鋼絲。現代也有用尼龍合成纖維材料。

調弦

一般的魯特琴具有一根單弦和五組復弦,編號從最細的一個開始,第一組是單弦,稱為旋律弦(chantrelle,法語意思為歌手),之後是五組復弦。不過巴洛克魯特琴第二組也有單弦的。復弦一般八度重音。一般的調弦和結他一樣,以4度為基礎。

文藝復興調弦

6組弦的文藝復興魯特琴的常用調弦,從第一組開始為4度、4度、3度、4度、4度。注意3度的位置和結他不一樣。

到具體的音高,一般第一組定為g音,之後為 g-(d/d)-(A/A)-(F/F)-(C/C)-(G/G')。不過絕對音高在當時並不存在,魯特琴可因琴的尺寸,羊腸弦的供給情況,與合奏的場合等而改變其音高。目前最常見的調律,以G-tuning為主,但標準音A可以是440Hz,或早期音樂常用的A = 415Hz。

巴洛克調弦

巴洛克調弦是在追求魯特琴演奏技法的過程中,將上述文藝復興調弦法增加演奏難度,多使用2度音程的不協和音的「變則調弦」的一種。現在的巴洛克調弦法主要指d小調調弦法,這種方法從歷史上的17世紀開始盛行,已經成為一種事實標準。早期的變則調弦法有「山羊調」(ton de la Chèvre)、「水銀調」(ton du Mercure)等。

參見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