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鍾麟(1884年3月12日—1966年1月11日),瑞伯河北定州北鹿莊人,曾任國民革命軍高級將領。馮玉祥手下的「五虎將」之一(其他四位是張之江宋哲元鄭金聲劉郁芬)。

鹿鍾麟
出生(1884-03-12)1884年3月12日(光緒十年二月十五日)
 大清直隸省定州直隸州
逝世1966年1月11日(1966歲—01—11)(81歲)
 中國天津市
親屬同宗:鹿傳霖

生平

馮玉祥的部下

鹿出生於河北望族之家,早年考秀才未中,後因日俄戰爭而受到觸動,決定投筆從戎。1906年(光緒32年)他成為新軍第6鎮第1混成協士兵。1908年(光緒34年)他加入馮玉祥組織的武學研究會。1910年(宣統2年),他任第6鎮第40協第79標副官。

1911年(宣統3年)12月,他隨同馮玉祥參加革命派的灤州起義,最後起義失敗,他受到長官車震的保護,1912年(民國元年)2月,鹿鍾麟任第20師第39旅第2團副營長。1915年(民國4年),伍祥楨的第39旅擴編為第4混成旅,他留任副營長。

同年,袁世凱任命陳宧督理四川軍務。李炳之任旅長的第1混成旅,馮玉祥任旅長的第16混成旅和鹿鍾麟所屬的第4混成旅奉命隨陳宧入四川。同年12月,反對袁世凱稱帝的護國戰爭爆發,蔡鍔率護國軍第1軍進攻四川。第16混成旅和第4混成旅在瀘州迎擊蔡鍔,此時鹿鍾麟和馮玉祥在灤州起義五年之後終於重新相會。第4混成旅在護國戰爭中於四川敘府被護國軍劉雲鋒部擊潰,鹿鍾麟遂改歸馮玉祥的第16混成旅。

馮玉祥同情護國軍,設法促使陳宧通電反對帝制宣佈獨立。鹿鍾麟在其中出謀劃策。1916年(民國5年)5月,陳宧宣佈四川獨立。馮玉祥部改編為護國軍第5師,鹿任第5師第3團營長(護國戰爭結束後,該部復稱第16混成旅)。

國民軍基礎的奠定

 

同年6月袁世凱去世,段祺瑞勢力大增。段祺瑞罷免了馮玉祥的旅長職務,任命其部下第1團團長楊桂堂繼任旅長。此後,鹿鍾麟歷任軍械官、砲兵營長等職。1917年(民國6年)7月張勳挾天子以令諸侯,擁立前清皇帝溥儀,實行復辟,第16混成旅的鹿鍾麟、邱斌張之江李鳴鐘等要求旅長楊桂堂出兵討伐張勳楊桂堂反而到北京拜謁張勳。鹿鍾麟等遂推舉薛篤弼迎請馮玉祥回該旅。馮玉祥到廊坊後率該旅全體官兵通電討伐張勳。

1918年(民國7年)8月,馮玉祥任湘西鎮守使,駐湖南省常德。鹿鍾麟任砲兵團團長、教導大隊大隊長。當時鹿鍾麟負責訓練士兵,這對此後馮玉祥軍的精銳化起了很大作用,培養出了張自忠等優秀軍人。

1922年(民國11年),馮玉祥被任命為河南督辦,鹿任河南全省警務處處長。同年10月,鹿鍾麟任馮所率的第11師第22旅旅長。

1924年(民國13年)9月,第二次直奉戰爭爆發。10月19日,鹿鍾麟奉馮玉祥之命突襲北京,23日控制北京,史稱甲子兵變。因鹿迅速控制了局面,避免了大的混亂。11月5日,鹿鍾麟依照馮玉祥指令,與李石曾張璧率軍佔領紫禁城,自稱「奉攝行大總統黃郛命令」,要求溥儀取消皇帝尊號,並命令溥儀在兩天內收拾行囊,離開紫禁城;否則就用大砲把紫禁城夷為平地。溥儀被迫離城,後來在日本人協助之下,逃至天津。

馮玉祥組織國民軍,自任國民軍總司令兼第1軍軍長,鹿鍾麟任第1軍暫編第1師師長兼北京警備司令,在警備司令任內,鹿鍾麟也應聘加入「辦理清室善後委員會」,成為14名委員之一,對於故宮清室文物的點查、維持、保護等方面甚有貢獻,其廉潔也頗為公眾稱道;《北京社會日報》曾報導,謂清室代表本欲以1000兩宮內庫銀贈予鹿鍾麟,以犒賞其麾下士兵協助搬運庫銀發還溥儀,但鹿鍾麟認為此乃職責內應為之事,無犒賞之必要,堅不受贈。此事蔚為佳話。

段祺瑞政府成立後,年末同孫文交涉,邀請其訪問北京,馮命鹿負責孫文的接待及警備工作。1925年(民國14年)3月孫文在北京去世,鹿曾幫助孫中山靈柩移奉北京西山碧雲寺

同北方各派的戰鬥

民國15年(1926年)1月馮玉祥因爲被指「赤化」而下野(3月訪問蘇聯),張之江任國民軍全軍總司令,鹿鍾麟任國民軍前敵總司令(後任東路總司令)。4月段祺瑞與奉系的密約曝光,9日鹿驅逐段祺瑞,釋放曹錕

同月國民軍在北京戰鬥失利後從北京撤退到南口,鹿鍾麟、張之江和西路總司令宋哲元同直、魯(山東省張宗昌部)、奉聯軍抗衡。8月14日他們放棄南口,撤往綏遠包頭方向(參見南口大戰)。在馮玉祥訪問蘇聯不在國內,其他北方各派均為敵人的惡劣環境中,張、鹿、宋的運籌帷幄使國民軍得以存續。

此後馮玉祥歸國,9月17日五原誓師,馮玉祥任國民聯軍總司令,加入中國國民黨北伐,鹿鍾麟任總參謀長。鹿鍾麟奉馮的命令訪問蘇聯,會見斯大林,取得蘇聯援助。1927年(民國16年)4月歸國後,他任河南省民政廳廳長兼代理省政府主席。9月,他任馮所率國民革命軍第2集團軍第9方面軍總指揮,擊破直魯聯軍。此後他歷任右路總指揮、北路總司令,進行北伐。1928年末,鹿任國民政府軍政部常務次長。

反蔣介石路線的堅持

 
1961年10月13日,紀念辛亥革命50周年的活動時,在中國人民政治全國委員會第四會議室,鹿鍾麟(左)、溥儀(中)、熊秉坤(右)合影[1]

馮玉祥同蔣中正的矛盾激化,反蔣戰爭開始,鹿鍾麟參戰。1930年(民國19年)中原大戰反蔣軍敗北,鹿鍾麟通電下野,蟄居天津

1937年(民國26年)馮玉祥任第三戰區司令長官,鹿任該戰區參謀長。馮轉任第六戰區司令長官後,鹿鍾麟轉任同戰區副司令長官。1938年被任命為河北省主席,主持河北地區的敵後抗戰。在此期間,鹿率軍多次與當地八路軍發生衝突。1940年(民國29年),因蔣中正同中國共產黨路綫對立,鹿辭職,前往重慶

此後,鹿鍾麟受馮玉祥指示,從事聯共的政治活動。1944年,被任命為兵役部長。1946年7月31日國民政府令陸軍上將銜鹿鍾麟退為備役(即仍為陸軍中將加上將銜,不是晉升為二級上將),轉任華北宣撫使代理河北省主席。退役後,隱居天津。1948年馮玉祥去世,次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鹿鐘麟留在中國大陸。此後在天津義生里街道辦事處工作,1954年被任命為國防委員會委員,但未赴京任職,仍留在天津。

1966年1月11日,鹿鍾麟於天津患癌病逝,享年81歲。據大商賈謝家後人講,謝家為其料理後事。

參考文獻

   中華民國北京政府
前任:
王懷慶(京畿衛戌司令)
京畿警衛司令
1924年11月 - 1926年3月
繼任:
王懷慶
前任:
張之江
察哈爾都統
1926年4月 - 8月
繼任:
高維嶽
   中華民國國民政府
前任:
馮玉祥
軍政部部長(代理)
1929年3月 - 5月
繼任:
陳儀
前任:
陳儀
軍政部部長
1929年8月 - 10月
繼任:
朱綬光
前任:
(創設)
兵役部部長
1944年10月 - 1945年
繼任:
(廢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