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巴嫩內戰

20世紀末期一場戰爭

黎巴嫩內戰(阿拉伯語:الحرب الأهلية اللبنانية‎;英語:Lebanese Civil War)是一場發生於1975年至1990年的內戰,內戰期間總共導致了12萬人喪生[6][7]黎巴嫩國內至今仍有7.6萬人因這場內戰流離失所[8],還有100萬人因這場內戰逃離至國外[9]

黎巴嫩內戰
冷戰以巴衝突阿以衝突伊朗—以色列代理人衝突英語Iran–Israel proxy conflict的一部分

由上至下,由左至右:1982年黎巴嫩內戰期間的烈士廣場;紐澤西號戰艦貝魯特海岸附近用Mk 7 16英寸艦砲齊射;1983年美國駐貝魯特大使館爆炸後;旅館戰爭後的貝魯特假日酒店法塔赫貝魯特集會。
日期1975年4月13日-1990年10月13日
(15年6個月)
地點
結果
領土變更
  • 敘利亞長期佔領黎巴嫩北部直到2005年4月30日
  • 以色列佔領南黎巴嫩直到2000年5月25日
  • 參戰方

    自由黎巴嫩軍 (至 1977 年)
    南黎巴嫩軍 (1976起)
     以色列(1978年起)
    猛虎民兵 (至1980年)
    黎巴嫩 黎巴嫩民族運動 (1975–1982)

    巴勒斯坦國 巴解組織 (1975–83)
    亞美尼亞解放祕密軍

     真主黨 (1985–1990)
     伊朗 (1980 年起,主要是伊斯蘭革命衛隊伊朗伊斯蘭共和國軍隊準軍事部隊)
     北韓[1]


    伊斯蘭統一運動(開始於1982年)
     敘利亞(1976, 1983–1991)
    阿邁勒運動
    巴勒斯坦民族拯救陣線
    馬拉達運動 (在1978年脫離黎巴嫩陣線,與敘利亞結盟)

    黎巴嫩 黎巴嫩政府軍
     聯合國駐黎巴嫩臨時部隊(開始於1978年)
    駐黎巴嫩多國部隊(1982年-1984年)
     美國
     法國


    阿拉伯威懾部隊(1976年-1982年)[2]

    列表
    指揮官與領導者

    巴希爾·傑馬耶勒 
    Amine Gemayel
    William Hawi 
    Elie Hobeika
    Samir Geagea
    Etienne Saqr
    Georges Adwan
    Saad Haddad
    Antoine Lahad
    梅納赫姆·貝京
    阿里埃勒·沙龍
    Rafael Eitan
    Avigdor Ben-Gal


    Dany Chamoun 

    Kamal Jumblatt 
    Walid Jumblatt
    Inaam Raad
    Abdallah Saadeh
    Assem Qanso
    George Hawi
    Elias Atallah
    Muhsin Ibrahim
    Ibrahim Kulaylat
    Ali Eid
    亞西爾·阿拉法特
    喬治·哈巴什
    Hagop Hagopian
    蒙捷·梅爾科尼揚


    Subhi al-Tufayli
    阿巴斯·穆薩維


    Said Shaaban
    哈菲茲·阿薩德
    Mustafa Tlass
    Nabih Berri
    Tony Frangieh 

    密歇爾·奧恩


    Emmanuel Erskine
    William O'Callaghan
    Gustav Hägglund
    Timothy J. Geraghty
    兵力
    25,000 名士兵(1976 年)[2] 1,200 名士兵[2]
    1,000 名士兵[2]
    1,000 名士兵[2]
    700 名士兵[2]
    700 名士兵[2]
    120,000-150,000人喪生[5]

    在內戰之前黎巴嫩是一個多元化的國家,在地中海沿岸遜尼派佔多數,在黎巴嫩南部什葉派佔主導地位,而黎巴嫩政府則由馬龍派基督徒佔主導[10][11]

    在1920年至1943年法屬敘利亞託管地時期,各黨派和教派之間的聯繫得到加強。但是,在黎巴嫩有大量的穆斯林人口以及許多泛阿拉伯主義分子和左翼派別,這些人反對親西方政府。以色列的建國以及大約十萬名巴勒斯坦難民湧入黎巴嫩使得黎巴嫩國內的政治平衡被打破,穆斯林群體的力量得到加強,冷戰對黎巴嫩產生了巨大的分裂性影響。

    在1958年黎巴嫩政治危機期間,各派的力量進一步對立。馬龍派基督教勢力站在西方國家陣營,而泛阿拉伯團體及左翼陣營站在與蘇聯結盟的阿拉伯國家陣營[12]

    巴解組織黑色九月事件之後被約旦驅逐到黎巴嫩,使得巴勒斯坦難民群體開始軍事化。這引發了黎巴嫩各政治派別之間的軍備競賽,並且為黎巴嫩長期陷入地區衝突創造了條件。馬龍派基督教團體和巴勒斯坦武裝派別在1975年爆發武裝衝突,之後左翼團體、泛阿拉伯團體和穆斯林團體與巴勒斯坦人結盟[13]

    在衝突中各聯盟之間頻繁且突然地轉變着,到戰爭結束時,幾乎每個黨派都已經相互結盟並最終互相背叛過一次。此外外國勢力,例如敘利亞以色列在內戰爆發後加入了進來並且與不同派別並肩作戰。維和部隊,例如多國駐黎部隊和聯合國駐黎巴嫩臨時部隊也都曾在黎巴嫩駐紮過。

    1976年經阿拉伯聯盟的調解,有過短暫的停火,但內戰又迅速再次展開;戰火集中在黎巴嫩南部,那裏自1969年起由巴解控制,後來南部由以色列佔領,北部由敘利亞控制。1980年代前景越發灰暗,貝魯特的大部份地方在以色列入侵並驅逐巴解武裝人員時被破壞了。戰爭更演變成民族宗教的屠殺。1983年貝魯特發生自殺式汽車炸彈襲擊,299名美國法國的維和部隊士兵被炸死。

    1989年塔伊夫協議的制定標誌着黎巴嫩內戰開始進入尾聲。但此時以色列仍然佔據黎巴嫩南部,扶植南黎巴嫩軍,將該地區作為一個防範反以色列武裝襲擊的緩衝區。以色列軍終在2000年撤離,南黎巴嫩軍隨即瓦解。直至2005年黎巴嫩反對派和有力的外交干涉(美、法、聯合國)連手以逼走敘利亞,敘利亞那時候才從黎國撤軍。

    1989年1月一個由阿盟指派的委員會開始着實制定結束衝突的方案。1991年3月黎巴嫩議會通過了一項大赦法案,赦免了法案通過之前黎巴嫩國內所有的政治犯。1991年5月除了黎巴嫩真主黨以外的各民兵武裝都被解散[14]黎巴嫩政府軍開始重建為一支黎巴嫩國內唯一的不屬於任何黨派武裝力量[15]。但黎巴嫩內戰結束之後,黎國內遜尼派和什葉派之間的關係依舊緊張。

    背景

    殖民地統治時期

    1840年埃及軍隊黎巴嫩撤退後,兩國為爭奪黎巴嫩的市場,不斷挑起基督教馬龍派伊斯蘭教德魯茲派之間的鬥爭。奧斯曼帝國乘機於1842年重占黎巴嫩,並將黎巴嫩分為兩個,北部由親法的馬龍派封建主管轄,南部則歸親英的德魯茲派封建主統治。1860年,黎巴嫩發生馬龍派教徒與德魯茲派穆斯林之間的大仇殺,法國出兵干涉。此後黎巴嫩成為得到國際承認和保證的自治區,由奧斯曼帝國政府任命並經法、英、等國同意的一個信奉基督教的行政長官統治。

    1918年,奧斯曼帝國對黎巴嫩以及敘利亞的統治被終結。這段時間對黎巴嫩來說是段艱難的時期。世界上大部分國家被捲入了第一次世界大戰,而黎巴嫩人正在遭受着持續將近4年的饑荒。

    在一戰之後,黎巴嫩與敘利亞被劃歸為法國委任統治,並成立了法屬敘利亞託管地。法屬敘利亞託管地分為六個州,分別是大馬士革、阿勒頗、阿拉維、德魯茲山、哈塔伊和大黎巴嫩(即獨立國家黎巴嫩的前身)。法國人將黎巴嫩建立成一個對馬龍派基督教很有利,但也包含着大量穆斯林的地區。1926年5月,黎巴嫩宣告成為共和國,頒佈了憲法,但仍保留法國的委任統治權。但在1932年,憲法因為一場動盪被暫停實施:黎巴嫩國內有些人要求與敘利亞合併,而大部分則希望脫離法國人的統治。[16]1934年,黎巴嫩進行了第一次,也是迄今為止唯一一次的人口普查

    1936年,皮埃爾·傑馬耶勒(Pierre Gemayel)建立了基督教馬龍派團體「黎巴嫩長槍黨」。

    獨立初期

    1941年11月,法國宣佈結束委任統治,黎巴嫩獲得形式上的獨立。英、法軍隊在1941年侵入黎巴嫩,以對付維琪政權的軍隊。直到1946年12月31日才全部撤出。

    1943年黎巴嫩獨立,並成立了第一屆議會,選出了總統,宣告黎巴嫩正式獨立。當年各教派之間曾簽署《民族憲章》,按照當時各教派人口比例分配權力,規定總統由基督教馬龍派教徒擔任,總理由遜尼派穆斯林擔任,議長由什葉派穆斯林擔任,議會席位按照三大派別的人口比率分配。但馬龍派基督教徒獲得了在全國範圍內以及經濟上的巨大影響力。

    在1948年第一次中東戰爭期間,大量的巴勒斯坦難民逃離家園抵達黎巴嫩。在之後的黎巴嫩內戰中巴勒斯坦人將扮演一個重要的角色。而與此同時,以色列的成立使得該地區的政治環境發生根本性的轉變,而黎巴嫩從中也發現了自己的地位。

     
    1958年,在貝魯特郊外,美國海軍陸戰隊駐守在掩體中

    1958年,黎巴嫩發生政治動亂,險些釀成馬龍派基督教徒穆斯林之間的內戰。時任黎巴嫩總統卡密拉·夏蒙試圖打破有傳統政治家族在黎巴嫩的政治統治地位。這些家族通過維持與當地社群的互惠互利的管理來維護自身在黎巴嫩政治選舉中的巨大影響力,但這種現象阻止了那些受到良好教育的政治階層進入議會。儘管夏蒙在1957年成功資助一些新的政治候選人角逐選舉,使得傳統的政治家族失去的一些席位,但這些家族之後開始發動了一場針對夏蒙總統的鬥爭,這場鬥爭被稱作「帕夏之戰」。但是,像以往一樣,由於黎巴嫩相對開放的媒體以及政治環境,地區緊張局勢被政治大佬們當做是煽動叛亂的藉口。

    在之前幾年,由於走中立路線的夏蒙總統在蘇伊士運河危機中沒有與攻擊埃及的西方國家斷絕外交關係而激怒了埃及總統納賽爾,黎巴嫩與埃及的關係在1956年更加緊張。雖然夏蒙總統通常被人們認為是親西方的總統,他還是和蘇聯簽訂了多項貿易合同。但是納賽爾還是抨擊夏蒙總統,一位他被懷疑支持由美國領導的巴格達條約組織。納賽爾認為巴格達條約組織對阿拉伯民族主義構成了威脅。儘管地區局勢不穩,但黎巴嫩只擁有一支只能起形式作用的小規模軍隊,無法維護黎巴嫩的主權完整。這也導致了巴勒斯坦解放組織在今後的幾年能夠很輕易的進入黎巴嫩並建立基地,並且能在1968年在黎以邊境佔領多個政府軍兵營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中東中心高級研究員耶西德·賽義格(Yezid Sayigh)發現的文件顯示在早期的衝突中政府軍除了丟失了一些兵營,也佔領了一些巴解組織的據點,但政府軍損失了很多士兵。而在此之前,由於意識到在外國軍隊面前黎巴嫩很脆弱,夏蒙總統希望簽訂一些地區條約以保證國家不被外國軍隊入侵。

    但是此時的黎巴嫩總理、遜尼派人士拉希德·卡拉米在1956年和1958年支持納賽爾的主張。黎巴嫩的穆斯林團體要求黎巴嫩加入新成立的阿拉伯聯合共和國,一個新成立的有敘利亞和埃及合併成的國家,但是黎巴嫩的大部分群眾,尤其是馬龍派基督教徒希望黎巴嫩維持為一個獨立國家並擁有一個獨立的議會。夏蒙總統害怕他的政府倒台,因此要求美國介入。此時美國正深深地捲入在冷戰之中。夏蒙總統呼籲美國給與援助,宣稱共產黨勢力正在席捲該國。但此時夏蒙總統不僅引起了前政壇大佬的反叛,也使得埃及和敘利亞有機會在黎巴嫩內部衝突中扶植自己的代理人。之後,由喬治·哈巴什領導的阿拉伯民族運動(之後該組織演變為解放巴勒斯坦人民陣線,並成為巴勒斯坦解放組織的一部分)在納賽爾的資助下在黎巴嫩境內發展。阿拉伯民族運動是一個地下武裝組織,在納賽爾的資助下於50年代涉嫌密謀推翻約旦的君主制以及伊拉克政府,法塔赫的創始成員,其中包括阿拉法特也來到了黎巴嫩。他們將暴亂作為一種手段,試圖引發一場針對以色列的戰爭。根據耶西德·賽義格的文章,在黎巴嫩第二大城市的黎波里,他們指揮武裝分子與政府軍及安全部隊作戰。

    在那個時期,夏蒙總統無法說服馬龍派的軍隊指揮官福阿德·謝哈布調集他的部隊鎮壓穆斯林示威者,因為福阿德·謝哈布害怕如果捲入捲入國內政治活動,他手上的這支規模又小戰鬥力又弱的多教派軍隊變得四分五裂。之後長槍黨的民兵成為了總統的得力助手,將橫亙在全國主要城市的路障一一清除。通過行動,長槍黨推翻了拉希德·卡拉米的內閣,並確保該黨領導人皮埃爾·傑馬耶勒在今後黎巴嫩成立的四人委員會擁有一個位置。

    但是根據耶西德·賽義格及其他學術研究,據估計長槍黨的成員只有數千人。其他非學術性的來源傾向與誇大長槍黨成員的規模。人們應該記住這一點,那就是穆斯林群體的暴亂遭到了很多不希望黎巴嫩捲入地區事務的黎巴嫩人的反對,很多黎巴嫩年輕人幫助長槍黨鎮壓穆斯林的暴亂,尤其是很多示威者如同那些被阿拉伯民族運動以及法塔赫的創始人乃至先前被擊敗的政治大佬僱傭的代理人一般。

    國內的緊張局勢

    在60年代,黎巴嫩國內相對平穩,但很快就發生了變化。法塔赫和其他巴解組織派別在黎巴嫩難民營中的40萬巴勒斯坦難民中已經活動了很長時間。在60年代。巴勒斯坦武裝組織主要在約旦活動,但在黑色九月事件後,他們被約旦國王侯賽因·本·塔拉勒驅逐出約旦,被迫重新找個地方進行活動。法塔赫和其他巴勒斯坦組織試圖通過在約旦軍隊內部製造分裂來進行一場政變,這一活動在納賽爾的資助下阿拉伯民族運動已經在10年開展了。然而最終約旦對此作出了回應,將巴勒斯坦武裝組織趕到了黎巴嫩。當他們來到黎巴嫩之後,他們建立了一個國中之國。這種行為並不受到黎巴嫩政府的歡迎,並且衝擊了黎巴嫩國內脆弱的政治環境。

    黎巴嫩國內的遜尼派穆斯林希望和巴勒斯坦人團結一致,但遜尼派是希望通過與巴勒斯坦人的合作改變黎巴嫩的政治格局,即將黎巴嫩國內各派別相對平衡的政治格局變為遜尼派佔主導地位的政治格局。黎巴嫩民族運動中的某些團體希望在黎巴嫩國內建立一個更為世俗和民主的政治環境,但隨着伊斯蘭主義團體在巴解組織加入之後日趨強大,黎巴嫩國內的面向進步的政治議程在1976年1月停滯了。伊斯蘭主義者不支持黎巴嫩擁有一個世俗的社會環境,希望通過伊斯蘭教法來統治該國。耶西德·賽義格記錄了這些事件,尤其是法塔赫及的黎波里的伊斯蘭組織「塔瓦迪運動」在改變政治進程中扮演的角色,這一進程有黎巴嫩國內多個派別推崇,其中也包括了黎巴嫩共產黨。這個鬆散的聯盟通常被認為是左翼的,但這一伊斯蘭主義聯盟推崇的很多理念包含着非常保守的宗教思想,完全無法包容其他的主義和理念。此外,他們僅僅因為推翻已經建立的政治格局這一短期目標而走到一起,對於短期的相互妥協每個團體都有不滿的地方。

    這股政治力量使得巴解組織(此時法塔赫的成員佔整個巴解組織成員數的80%,並且法塔赫的游擊隊幾乎掌控了整個巴解組織機構)能夠將貝魯特西部變成巴解組織的根據地。在70年代早期,巴解組織已經佔領了賽達和提爾市的中心地帶,這使得巴解組織在南黎巴嫩擁有很大的一塊地盤,這使得當地土生土長的什葉派飽受巴解組織的困擾。他們不得不被迫到貝魯特謀生。巴解組織通過來自利比亞和阿爾及利亞的所謂志願者的協助達成了這一成果。這些志願者通過巴解組織控制的港口來到黎巴嫩。巴解組織還得到了一些遜尼派黎巴嫩組織的幫助,這些組織接受巴解組織的訓練,並且巴解組織還武裝了他們,並鼓勵他們宣佈自己是分離組織。但是在Rex Brynen關於巴解組織的著作中,這些民兵武裝對於法塔赫來說不過是起到一些裝飾作用,這些武裝團體沒有接受政治教育,對於巴解組織來所也沒有什麼關鍵作用,而個別人僅僅存在於法塔赫的工資單上。

    1975年2月賽達市漁民的抗議活動可以被看做是引起敵對衝突大爆發的序幕。這次襲擊有一個很特定的因素:前總統夏蒙(同時也是,馬龍派主導的自由國民黨的領導人)意圖壟斷黎巴嫩沿海地區的捕魚業。漁民遭受的不公正待遇激起了很多黎巴嫩人的同情,同時使得黎巴嫩人對政府的不滿以及對政府以及經濟上的壟斷現象的反感。針對漁業公司的抗議活動很快便演變成了由黎巴嫩左翼勢力及其盟友巴解組織支持下的針對政府的一次政治行動。黎巴嫩政府試圖平息抗議活動,據報道一名狙擊手射殺了賽達市的一名著名人士,前賽達市市長馬羅菲·賽德(Maarouf Saad)

    許多非學術性的消息都宣稱一名政府軍狙擊手射殺了馬羅菲·賽德,但是沒有證據證明,但是似乎射殺了馬羅菲·賽德的兇手打算將起初小規模且平和的抗議活動演變成更加大規模的抗議示威。狙擊手在抗議示威活動結束人群正在散去時射殺了他,法利德·哈津援引賽達市當地學院以及目擊者的資料,對那天發生的撲朔迷離的事件進行了整理並撰寫了綱要。根據當地學院的記載,哈津還發現了其他令人感興趣的事實。這其中包括賽德並沒有與有南斯拉夫政府組建的漁業公司有過爭執。事實上,駐黎巴嫩的南斯拉夫代表以及與漁民聯合會協商是漁民能夠入股該公司。該公司向漁民提供現代化的捕魚設備,並買進漁民的漁獲,並給予漁民年度補貼。當時正作為漁民聯合會代表的賽德(而不是通常人們認為的時任賽達市市長)還將提供公司旗下的一塊土地。據推斷賽德正試圖縮小漁民與漁業公司之間的差距,而他的所作所為使得他成為那些密謀使小規模示威愈演愈烈的人的目標。賽達市的形勢再也無法被控制。在1975年政府開始失去了對局勢的控制。

    黎巴嫩內戰中的政黨和民兵組織

     
    1976年的黎巴嫩實質上被三個不同勢力劃分:深綠色是敘利亞的勢力範圍,紫色是基督徒民兵,淺綠色是巴解武裝

    基督徒在憲法上有權利控制政府,但在1960年代,卻惹起愈來愈多的穆斯林和世俗派的左翼分子不滿;在1969年黎巴嫩國民運動也捲入了進來。黎巴嫩國民運動提出新的人口普查(上一次在1932年),以反映國內人口分佈的真實情況,然後根據數據計劃一個新的政府架構。它被視為對基督教勢力的一種致命的威脅(尤其是馬龍派)。雖然聯盟的組合比馬龍派首領和許多觀察者說的「伊斯蘭教對基督教」更為複雜得多。

     
    1983年的形勢:深綠色是敘利亞的勢力範圍,紫色是基督徒民兵,黃色是以色列,藍色由聯合國維和部隊控制

    由於雙方都無法解決他們的利益衝突,各方便開始組織民團。這些民兵組織本來是用作自衛,但形勢進一步惡化的時候,他們已經與軍隊無異。中央政府的權力被迅速破壞,他們維持秩序的能力亦因為黎巴嫩軍隊的性質而大大減弱。黎巴嫩軍隊的人數是中東多支軍隊中最少的其中一隊,而且他們軍隊內的人口比例是與國內種族的人口比例相同的。當軍人轉投民團之時,軍隊就無法再控制那些民團、巴解,或管制外來干預。而且,由於政府,包括那些軍官和高官,是由基督徒領導的;穆斯林人口對於政府或軍隊的信任相當低。黎巴嫩軍隊的瓦解最終引致穆斯林民兵組織宣佈他們不再聽命於黎軍。

    在戰爭的準備階段以及初期,各民兵武裝試圖將自身打造成以政治目標為導向的、非教派性的武裝力量,但是由於黎巴嫩社會本身教派矛盾的存在,各民兵武裝不可避免的從領導人所來自的社團獲得支持。到最終,幾乎所有的民兵武裝都帶有了各自的社團屬性。這些黎巴嫩國內的民兵武裝可以劃分為兩個聯盟:黎巴嫩陣線和黎巴嫩民族運動。黎巴嫩陣線主要由馬龍派組成,反對巴勒斯坦人在黎巴嫩的軍事存在。而黎巴嫩民族運動由親巴勒斯坦的左翼勢力組成。黎巴嫩民族運動在1982年以色列入侵黎巴嫩之後解散,其地位由黎巴嫩全國抵抗陣線取代。 在這場內戰中幾乎所有民兵武裝都基本無視人權,並且由於某些戰役帶有的教派色彩,平民經常遭受攻擊。

    民兵武裝的財政來源

    隨着戰爭的持續,民兵武裝逐步演變成類似黑手黨性質的組織,許多民兵的指揮官開始將從事犯罪活動而不是戰鬥作為主要任務。戰爭中各派別的財政來源主要由以下某一點或者所有:

    外界支援:這其中最顯著的就是敘利亞和以色列。其他阿拉伯國家和伊朗也提供了可觀的資金。各國家支援的對象經常在變。

    當地群眾:各民兵武裝及其背後的政黨相信自己有正當的道德上的理由通過增收稅費來包圍他們的社區。設立檢查站是其中頗為常用的一種收取所謂稅費的方法。這些稅費在社區居民看來在原則上是合理的。但是很多民兵組織的成員把這些稅費名目當做是進行敲詐時的託詞。此外許多人並不認同民兵組織有徵稅的權利,並且把民兵組織所有的斂財方式都看做是黑手黨一般的敲詐和盜竊行為。

    走私:在內戰期間,黎巴嫩變成了全球最大的毒品來源國,許多大麻種植業集中在貝卡谷地。但更為猖獗的是走私活動。黎巴嫩並沒有放棄之前作為歐洲與阿拉伯之間商業中間人的地位。內戰中的很多戰鬥是為了爭奪黎巴嫩的港口,以奪取通過海路進行走私的通道。

    民兵武裝私設的政區

    由於中央政府已經四分五裂,不同的黨派和民兵開始在自己的地盤上設立全方位的行政管理機構。這些行政區劃被稱作「州」(類似瑞士的行政區劃命名)。這其中最出名的是長槍黨和黎巴嫩政府軍控制的「馬龍斯坦」。黎巴嫩社會進步黨的領土是「黎巴嫩山民政區(Civil Administration of the Mountain)」,通常人們稱其為「傑拜爾德魯茲(Jebel-el-Druze)」。茲加爾塔附近的馬龍派區域被稱為「北部州」

    各黨派和民兵武裝的概覽

    基督教馬龍派的民兵武裝

     
    黎巴嫩長槍黨的標誌

    馬龍派基督教民兵武裝從羅馬尼亞保加利亞西德比利時以色列獲取武器,並且在黎巴嫩北部人口眾多的馬龍派基督教徒中獲取支持。在政治上,他們是通常屬於右傾勢力,並且在所有主要的基督教民兵組織中馬龍派都佔有主導地位,其他的基督教派別都屬於次要角色。

    在起初,馬龍派民兵武裝中實力最強大的是黎巴嫩長槍黨下屬的武裝部隊。這支部隊一直在其卓越的領導人William Hawi領導之下,直到他在針對Tel el Zaatar難民營發動最後進攻時陣亡。在貝魯特東部的巴勒斯坦難民營被攻陷後,在巴希爾·傑馬耶勒領導下這支部隊與幾支規模較小的民兵團體合併,並組建成一支職業化軍隊「黎巴嫩力量」。在以色列的幫助下,黎巴嫩力量將自身打造為一個馬龍派的堅固陣營,並且很快從一隻缺乏組織、裝備落後的武裝轉變成了一支令人望而生畏的武裝部隊,並且擁有自己的裝甲部隊、炮兵、突擊隊、一支小規模的海軍以及一個非常先進的情報機構。同時,在黎巴嫩北部,馬拉達旅變成了在茲加爾塔和弗朗吉亞家族的私人部隊,在與黎巴嫩陣線決裂後與敘利亞結盟。

    1980年黎巴嫩力量與自由國民黨下屬的「猛虎部隊」決裂。1985年,黎巴嫩力量在伊萊亞·荷拜卡(Elie Hobeika )和薩米爾·賈賈(Samir Geagea)的領導下完全從黎巴嫩長槍黨剝離出來已建立一支獨立的武裝部隊並且在大部分馬龍派地盤佔據主導地位。之後軍事委員會選舉荷拜卡為黎巴嫩力量的司令,荷拜卡任命賈賈為總參謀長。1986年1月,賈賈和荷拜卡的關係破裂,因為荷拜卡支持簽訂對敘利亞較有利的三方協定。雙方關係破裂後黎巴嫩武裝部隊發生了一場內部衝突,導致大約800到1,000人喪生。衝突以賈賈獲勝告終。賈賈保住了黎巴嫩武裝部隊領導人的地位而荷拜卡被迫流亡。荷拜卡建立了黎巴嫩武裝部隊執行委員會,直到內戰結束都一直與敘利亞保持盟友關係。

    猛虎部隊是黎巴嫩國家自由黨的軍事派別。這支部隊與1968年在薩迪亞特組建,由卡米勒·夏蒙指揮。之後又交由卡米勒·夏蒙的兒子丹尼·夏蒙指揮。在1975年內戰爆發之後,猛虎部隊手上有3,500名成員。他們與黎巴嫩民族運動及其巴勒斯坦盟友交戰。

    世俗派的團體

    雖然有多個黎巴嫩的民兵組織宣稱自己是世俗派的,但這些組織基本上都是為了教派利益。不過,仍有一些不帶宗教色彩的組織存在,主要但不只限於左翼團體和泛阿拉伯主義團體。

    這些團體中比較典型的是「黎巴嫩共產黨」以及更加激進和獨立的「黎巴嫩共產主義行動組織」。還有一個典型例子是泛敘利亞主義的「敘利亞社會民族主義黨」。該政黨贊成「大敘利亞」主義,而不是泛阿拉伯主義或黎巴嫩民族主義。敘利亞社會民族主義黨主要和敘利亞政府合作,儘管在意識形態上並不認可敘利亞的阿拉伯復興黨政權(不過最近該政黨已經改變了對巴沙爾·阿薩德領導下的敘利亞政府的態度,該政黨也被允許在敘利亞進行政治活動)。包含多個教派人士的敘利亞社會民族主義黨由天主教徒伊納姆•拉德(Inaam Raad)和希臘東正教徒阿卜杜拉•賽迪赫(Abdallah Saadeh)領導。該黨主要在北部省(Koura和Akkar)、貝魯特西部的Hamra大街附近地區、黎巴嫩山省(High Metn、Baabda、Aley 和Chouf)、南部省(Zahrani、Nabatieh、Marjayoun和Hasbaya)以及貝卡谷地(Baalbeck、Hermel和 Rashaya)活動。

    另一個世俗主義的團體是薩阿德·哈達德領導下的南黎巴嫩軍。南黎巴嫩軍在黎巴嫩南部活動,主要與以色列合作,並且為以色列支持下的地方割據政權「自由黎巴嫩政府」服務。南黎巴嫩軍起初是從黎巴嫩政府軍內部一個馬龍派派別「自由黎巴嫩軍」分離出來的一個團體。他們起初的目標是成為一個對抗巴解組織針對加利利地區襲擊的屏障,但之後他們逐步將矛頭轉向黎巴嫩真主黨。南黎巴嫩軍的軍官們比較傾向基督教徒,並許諾要擊敗南黎巴嫩軍的敵人。而大部分普通士兵是什葉派穆斯林,他們基本上只是為了工資而加入南黎巴嫩軍,並且時常不能保證參加南黎巴嫩軍針對巴解組織和黎巴嫩真主黨的戰鬥。在內戰結束之後,南黎巴嫩軍繼續維持活動,但在2000年以色列從南黎巴嫩撤離後解散。許多南黎巴嫩軍士兵逃往以色列,其餘人被逮捕並被指控與以色列合作以及叛國罪。

    有兩個相互敵對的阿拉伯復興黨運動在內戰初期被捲入。一個屬於阿拉伯民族主義黨派。該黨派通常被認為是親伊拉克的,由遜尼派人士Abdul-Majeed Al-Rafei和希臘東正教人士Nicola Y. Ferzli領導。還有一個是馬克思主義黨派,被認為是親敘利亞的,有什葉派人士Assem Qanso 領導。

    在那一時期庫爾德工人黨在黎巴嫩也有訓練營,在那裏他們接受來自敘利亞和巴解組織的援助。在以色列入侵黎巴嫩時,所有庫爾德工人黨被要求與以色列軍隊作戰。在內戰中有11名庫爾德工人黨成員喪生。 Mahsum Korkmaz是所有在黎巴嫩的庫爾德工人黨成員的指揮官。[17][18][19]

    亞美尼亞人佔主導的馬列主義民兵武裝「亞美尼亞解放祕密軍」(ASALA)於1975年在貝魯特西部巴解組織控制區成立。該武裝由美籍亞美尼亞人蒙捷·梅爾科尼揚及該組織創始人Hagop Hagopian領導。該組織與巴解組織有密切聯繫,在多次戰鬥中與黎巴嫩民族運動和巴解組織並肩戰鬥,在內戰第三階段戰鬥對象大多為以色列國防軍及其右翼盟友。在這些戰鬥中梅爾科尼安一直是該組織的戰地指揮官,而該組織也幫助巴解組織保衛貝魯特西部這一巴解組織重要據點。[20][21]

    巴勒斯坦人的武裝組織

     
    1979年貝魯特城內的法塔赫武裝分子

    在1970年年末由於黑九月事件,巴勒斯坦解放運動被約旦政府驅逐出境。巴勒斯坦解放運動在黎巴嫩重整力量,其大部分武裝部隊都被轉移到了黎巴嫩。這一運動的代表性組織巴勒斯坦解放組織—該組織認為自己是黎巴嫩最有戰鬥力的一支隊伍—其實不過是一個鬆散的聯盟。但巴解組織領導人亞西爾·阿拉法特通過收買巴解組織旗下各派別的忠誠來控制這些派別。阿拉法特不允許任何對巴解組織資金的監督行為,使其在所有資金使用事務上擁有絕對權力。阿拉法特對資金的控制以及與那些石油生產國家如沙特阿拉伯伊拉克利比亞有直接的資金支援渠道使得阿拉法特在巴解組織內沒有任何在領導地位上能挑戰他的對手,儘管表面上看在巴解組織內部有反對派存在。這使得巴解組織長時間以來對阿拉法特有着表面上的忠誠,而他也能夠向那些他的追隨者以及巴解組織的游擊隊員們分撥資金。與黎巴嫩人不同的是,巴勒斯坦人內部沒有因教派不同而產生不團結。信仰基督教的巴勒斯坦人在內戰期間也支持阿拉伯民族主義並且與黎巴嫩的馬龍派民兵武裝交戰。

    巴解組織中的主流派別是阿拉法特領導下的法塔赫。該組織致力於游擊戰,但其實除了尋求解放巴勒斯坦外沒有什麼核心的意識形態。因此,他們能夠在巴勒斯坦難民中那些擁有保守伊斯蘭價值觀、抗拒世俗意識形態堅持的人群中擁有廣泛支持。其他還有一些意識形態色彩更重的派別包括「解放巴勒斯坦人民陣線」(PFLP)及從中分裂出來的「巴勒斯坦民主解放陣線」(DFLP)。

    在巴勒斯坦民主解放陣線從解放巴勒斯坦人民陣線分裂出來的過程中,法塔赫起到了一定作用。這樣可以減小PFLP對法塔赫的爭議和批評。成員更少的派別包括極端的「巴勒斯坦解放陣線」(PLF)和另一個從PFLP分裂出來的組織解放巴勒斯坦人民陣線總指揮部(該組織與敘利亞政府合作)。頗為複雜的是,兩個阿拉伯復興黨執政的國家敘利亞和伊拉克在巴解組織內部都有傀儡組織。「閃電突擊隊」是敘利亞控制的民兵武裝,而阿拉伯解放陣線接受伊拉克的指揮。敘利亞政府 還擁有巴勒斯坦解放軍旗下的「敘利亞旅」,該武裝是一支正規的武裝力量,但並不是巴勒斯坦解放軍中的正規軍。有一些埃及支持的巴勒斯坦解放軍派別聽命於阿拉法特。

    德魯茲派的武裝組織

    黎巴嫩國內的德魯茲派人口較少,主要聚居在黎巴嫩中部的喬福區。該地區戰略位置很重要,因此對於德魯茲派來說處境很危險。德魯茲派沒有天然的盟友,所以他們被迫竭盡全力尋找合作對象。在瓊布拉特家族的領導之下(起初是黎巴嫩民族運動領導人卡邁爾·瓊布拉特(Kamal Jumblatt),之後是他的兒子瓦利德·瓊布拉特(Walid Jumblatt)),黎巴嫩社會進步黨(Progressive Socialist Party,PSP)演變成了一支有力的德魯茲民兵組織,主要與蘇聯保持着密切的合作關係,在以色列撤退至南黎巴嫩時與敘利亞也有密切聯繫。但是,當時黎巴嫩的很多德魯茲派教徒都是一個非宗教性質政黨「敘利亞社會民族主義黨」的成員。在卡邁爾·瓊布拉特的領導下,黎巴嫩社會進步黨成為了黎巴嫩民族運動中的重要成員。德魯茲派建立了一支很強大的私人武裝,在黎巴嫩內戰期間是最強大的一支武裝力量之一。該武裝攻佔了黎巴嫩山省的很多地方,以及整個喬福區。他們的主要對手是黎巴嫩長槍黨,以及之後的「黎巴嫩力量」民兵。在1977年PSP遭受了一次重大挫折,卡邁爾·瓊布拉特遇刺身亡。他的兒子瓦利德·瓊布拉特接任了該黨的領導人。在1983年以色列從喬福撤離至內戰結束,PSP在其控制區下還維持了一個非常高效的民政管理機構「黎巴嫩山民政區(Civil Administration of the Mountain)」。PSP的軍事檢查站收取的過路費成為了行政管理的主要收入來源。

    在瓦利德·瓊布拉特領導下PSP在所謂「黎巴嫩山戰爭」中扮演了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這場衝突是在以色列撤離黎巴嫩山之後PSP與馬龍派民兵之間的一場重要戰鬥。PSP的武裝分子被控在衝突期間犯下多起屠殺事件。

    在黎巴嫩,迄今為止PSP依舊是一個活躍的政治黨派,現領導人依舊是瓦利德·瓊布拉特,該黨派主要由德魯茲派教徒支持和領導。

    什葉派穆斯林的武裝組織

     
    阿邁勒運動的旗幟

    什葉派民兵武裝很晚才組建並加入到內戰。起初,許多什葉派穆斯林對巴勒斯坦人表示同情,還有人被黎巴嫩共產黨所吸引。但在1970年黑九月事件之後,那些武裝的巴勒斯坦人突然湧入了什葉派的聚居點。黎巴嫩南部主要居民是什葉派穆斯林,但巴勒斯坦人很快在那裏建立基地以用來襲擊以色列軍隊。巴勒斯坦解放運動很快就把在什葉派穆斯林中的影響力揮霍一空,因為一些激進派別使用武力統治什葉派聚居的黎巴嫩南部,而在當地很多巴勒斯坦難民營被建立起來。而主流派別巴解組織既無意願也無能力約束這些派別。

    這些巴勒斯坦人的激進宗教觀念和行為使其與當地傳統什葉派社群開始疏遠。什葉派居民不想為巴解組織從黎南部向以色列發動火箭彈襲擊付出代價。巴解組織在黎南部建立了國中之國,這在黎巴嫩的什葉派中激起了憤怒。什葉派佔主導的黎南部在60年代成為了以巴衝突的戰場。黎巴嫩政府因為害怕激怒以色列,所以基本上對黎南部棄之不管。當地很多居民被迫逃到貝魯特郊外,該地區眾所周知是黎巴嫩的貧困地區。這些移民中的年輕人無法融入到內戰前黎巴嫩的繁榮,使得他們不得不加入到名目繁多的黎巴嫩或巴勒斯坦武裝組織。在沒有獨立的政治團體很多年後,在1974年至1975年他們突然發起了阿邁勒運動。該運動的伊斯蘭主義意識形態很快吸引了那些缺乏政治代表的人群,這使得阿邁勒運動的軍事地位快速上升。在早些時候,阿邁勒運動與巴解組織交戰。之後阿邁勒運動中的一個強硬派別脫離該組織建立了黎巴嫩真主黨。黎巴嫩真主黨是一個伊斯蘭主義武裝組織,認為阿邁勒運動太過世俗化了。該組織與以色列為敵,該組織迄今為止仍舊是黎巴嫩乃至中東地區最具戰鬥力和組織性的武裝組織。該組織成立之初的目標是在黎巴嫩建立一個伊斯蘭國家。

    在黎巴嫩內戰期間,由於同屬什葉派,黎巴嫩真主黨和阿邁勒運動獲得了伊朗的大力支持。黎巴嫩真主黨及其領導人受到伊朗伊斯蘭革命的鼓舞,因此在1982年他們開始作為一支抵抗以色列對黎巴嫩佔領的一支武裝派別存在,並且該組織接受一支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特派團的訓練和組織。同軍事培訓一樣,伊朗還大力提供財政支援。

    黎巴嫩的阿拉維派群體(該派別是什葉派的一個分支)以阿拉伯民主黨為代表,比較親敘利亞,因為在敘利亞阿拉維派站主導地位。該黨派以黎北部的黎波里周邊為主要活動區域。

    遜尼派穆斯林的武裝組織

    一些遜尼派團體接受來自利比亞和伊拉克的主要,並且擁有一些小規模的民兵武裝。這些武裝組織主要以世俗的納賽爾主義或其他泛阿拉伯主義和阿拉伯民族主義作為意識形態,但也有一些是伊斯蘭主義派別,例如「塔瓦迪運動」。遜尼派佔主導的組織中最主要的是「穆拉比特」,一個主要以貝魯特西部為基地的組織。穆拉比特由Ibrahim Kulaylat領導,在1982年以色列入侵黎巴嫩期間與巴勒斯坦人並肩作戰。另一個親巴勒斯坦的民兵組織是「二月六日運動」,該組織以納賽爾主義為意識形態,在「難民營戰爭」中與巴解組織並肩作戰。

    亞美尼亞人的武裝組織

    總體上來說,亞美尼亞人的政黨由於宗教原因比較傾向基督教團體。對與戰鬥中的各陣營來說很難保證亞美尼亞人會站在哪一邊。在亞美尼亞人政黨嘗試之下,亞美尼亞的民兵武裝成功保持中立狀態。他們的民兵武裝只有在需要包圍亞美尼亞人社區是才會加入到戰鬥。但是不同尋常的事,個別亞美尼亞人選擇站在「黎巴嫩力量」那一邊,而有少數亞美尼亞人站在黎巴嫩民族運動/黎巴嫩全國抵抗陣線陣營中。

    貝魯特郊外的Bourj Hamoud和Naaba處於亞美尼亞的達什納克黨控制之下。1979年9月,這兩個地區遭到黎巴嫩長槍黨攻擊,因為黎巴嫩長槍黨試圖將所有基督教聚居區都納為巴希爾·傑馬耶勒控制之下。達什納克黨的民兵擊退了長槍黨的進攻,保住了對這兩個地區的控制權。這場戰鬥導致40人喪生。

    黎巴嫩的「亞美尼亞革命聯盟」在衝突中拒絕選邊站,雖然他們的武裝派別「Justice Commandos of the Armenian Genocide」[22] 和「解放亞美尼亞秘密軍」在內戰中進行了多起暗殺活動。[23]

    內戰的第一階段

    教派衝突與屠殺

    在1975年整個春季,黎巴嫩國內的小規模衝突使得黎巴嫩逐步滑入全面內戰的泥潭中。黎巴嫩民族運動與黎巴嫩長槍黨陷入爭鬥,而此時的黎巴嫩政黨每況日下,在維持社會秩序和滿足選民要求之間搖擺。在1975年4月13日,在以基督教徒為主要居民的貝魯特東部郊區,坐在一輛疾駛轎車中不明身份的槍手向一處教堂開火,導致4人喪生,其中包括兩名長槍黨成員。數小時後,為了報復這一暴行,長槍黨採取了以牙還牙的措施。長槍黨成員在傑馬耶勒的帶領下伏擊了一輛載有30名巴勒斯坦人的公共汽車,將其乘客全部殺害。作為對這一屠殺的回應,貝魯特全城爆發了衝突。而所謂「旅館戰爭」的衝突在1975年10月爆發,持續到1976年3月。

    1975年12月6日,這一天被後人稱作黑色星期六。四名長槍黨成員的被殺導致長槍黨在整個貝魯特市內快速並臨時建立了檢查站。在檢查站,長槍黨成員檢查過路人的身份證以驗證過路人的宗教信仰。許多路過檢查站的巴勒斯坦人或黎巴嫩穆斯林被隨意殺害。此外,在貝魯特東部,長槍黨成員扣押人質並攻擊穆斯林。穆斯林群體和巴勒斯坦民兵作為報復手段,開始使用武力回擊。雙方的衝突導致大約200到600名平民和武裝分子喪生。在此時之後,各民兵武裝之間開始爆發全面戰鬥。

    在逐步升級的教派衝突中,平民成為了易受攻擊的目標。1976年1月18日,在卡朗迪納街大屠殺中,大約1,000人被馬龍派民兵武裝殺害。而很快巴勒斯坦民兵開展報復行動,襲擊了達穆爾鎮。這兩場大屠殺導致大量穆斯林和基督教徒逃離家園,因為他們害怕遭到報復所以他們選擇逃往那些屬於各自教派控制之下的地區。而貝魯特市居民區的宗教和民族格局加速了這一進程,貝魯特東部和西部很快便轉變成了貝魯特基督教區和穆斯林區。此外,馬龍派中選擇與黎巴嫩民族運動合作的左翼人士以及政府中的伊斯蘭保守主義人士的人數迅速減少,因為此時這場衝突已經完全成為了教派衝突。這一系列的大屠殺還造成了另一後果,那就是阿拉法特手下裝備精良的法塔赫乃至整個巴解組織選擇站在黎巴嫩民族運動陣營,使得巴勒斯坦人現在完全與馬龍派武裝敵對起來。

    敘利亞的介入

    1976年6月,在全國範圍內都有戰鬥發生,而馬龍派團體已經到了戰敗的邊緣。黎巴嫩總統蘇萊曼·弗朗吉亞以貝魯特港將會被關閉而敘利亞進出口貨物很大一部分是通過貝魯特港為理由呼籲敘利亞介入到黎巴嫩內部衝突。馬龍派的恐慌情緒在達穆爾屠殺(這場屠殺奪取了將近700名馬龍派基督徒的生命)之後愈發加劇,而敘黎雙方都認為衝突所涉及的利益不僅僅只限於政治權利方面。作為回應,敘利亞終止了與先前盟友「巴勒斯坦拒絕陣線」的合作關係,轉而支持馬龍派主導的黎巴嫩政府。從理論上來說,這使得敘利亞看上去和以色列站在同一陣營,因為以色列已經從1976年5月開始向馬龍派武裝提供槍支、坦克和軍事顧問。[24]敘利亞在黎巴嫩有自身的政治和領土上的利益,因為黎巴嫩是伊斯蘭主義者和反對阿拉伯復興黨的穆斯林兄弟會的避風港,而且黎巴嫩也是進攻以色列的一條路線。

    在總統的要求下,敘利亞政府軍開進了黎巴嫩,佔領了的黎波里和貝卡谷地,輕鬆掃清了黎巴嫩民族運動 和巴勒斯坦人的抵抗。之後雙方停火,[25]但最終依舊沒有阻止衝突,因此敘利亞施加了更大的壓力。在大馬士革方面提供的軍火支持下,馬龍派武裝成功突破了貝魯特東部Tel al-Zaatar難民營的巴勒斯坦防禦,該難民營已經被圍困了很長時間。之後難民營內發生了大屠殺,導致大約2,000名巴勒斯坦人喪生。這場大屠殺激起了阿拉伯國家對敘利亞的強烈譴責。

    1976年10月19日,阿什亞戰役爆發。當時巴解組織和一支共產黨民兵組織組成的聯軍進攻了穆斯林區域內一個孤立的馬龍派村莊阿什亞(Aishiya)。以色列國防軍使用美國提供的M107自走炮向進攻者發射了24枚炮彈(每發炮彈重達66公斤),擊退了第一次進攻。但是聯軍在夜間重返戰場,較低的能見度使得以色列炮兵的效率大大降低。村裏的馬龍派逃離了家園,直到1982年才重返該村。

    1976年10月,敘利亞在沙特首都利雅得接受了阿盟的提議。這使得敘利亞獲得授權,在黎巴嫩以「阿拉伯威懾部隊」的名義駐紮40,000名軍隊以分隔衝突各方並回復黎巴嫩的和平。除了敘利亞之外還有別的阿拉伯國家參與了阿拉伯威懾部隊,但他們很快就沒興趣了。敘利亞再次重獲對這支部隊的獨立控制權,並且讓阿拉伯威懾部隊成為了抵禦國際社會指責的外交盾牌。內戰在此時正式結束了,貝魯特乃至整個黎巴嫩引來了久違的平靜。然而在黎巴嫩南部,局勢隨着巴解組織成員的陸續返回而愈發惡化,這些人在利雅得協定的要求下離開黎巴嫩中部地區。

    在內戰的頭兩年,有6萬人喪生。

    難得的平靜

     
    1982年,分隔貝魯特東部和西部的綠線

    在此時黎巴嫩已經被完全分裂了。黎巴嫩南部和貝魯特西半邊是巴解組織和穆斯林游擊隊的大本營,而基督教徒控制着貝魯特東部和黎巴嫩山省的基督教徒聚居區。雙方劃分貝魯特的界線被被稱為是「綠線」。

    1976年,在貝魯特東部,馬龍派政黨黎巴嫩自由國民黨、黎巴嫩長槍黨和黎巴嫩革新黨加入了黎巴嫩陣線,該組織是黎巴嫩民族運動的敵對派別。他們旗下的民兵組織加入了被稱作是「黎巴嫩力量」的鬆散聯盟,該組織是黎巴嫩陣線的軍事派別。從此開始,黎巴嫩長槍黨及旗下的民兵組織在巴希爾·傑馬耶勒的領導下主導了黎巴嫩陣線。1977年至1980年,通過吸收或擊敗較小規模的民兵組織,他穩固了自身的領導地位並將黎巴嫩陣線打造成了黎巴嫩馬龍派中佔主導地位的一支力量,

    同年3月,黎巴嫩民族運動的領導人卡邁爾·瓊卜拉特遇刺身亡。對於這次暗殺,人們普遍認為敘利亞政府是元兇。卡邁爾·瓊卜拉特的黎巴嫩社會進步黨領導人職位出乎意料地順利傳遞給他的兒子瓦利德·瓊布拉特。而黎巴嫩民族運動在他死後陷入混亂。雖然這個發動黎巴嫩政府的、由左翼人士、什葉派、遜尼派、巴勒斯坦人和德魯茲派的聯盟還維持了一段時間,但是由於利益的巨大差異,各方終究反目為仇。敘利亞總統哈菲茲·阿薩德察覺到了這一機會,開始在這場分裂與征服的博弈中與馬龍派和穆斯林分道揚鑣。

    第二階段

    百日戰爭

    百日戰爭是黎巴嫩內戰期間的一次較大規模衝突,發生於1978年2月至4月間,地點是黎巴嫩首都貝魯特。這場衝突發生在馬龍派民兵組織「黎巴嫩力量」(該組織處於黎巴嫩長槍黨主席巴希爾·傑馬耶勒領導之下)與阿拉伯威懾部隊(主要以敘利亞軍隊為主)之間。衝突導致160人喪生,400人受傷。

    這場衝突最終使得敘利亞軍隊撤出了貝魯特東部,還中斷了敘利亞和黎巴嫩陣線之間的盟友關係。

    1978年南黎巴嫩衝突

     
    聯合國駐黎巴嫩臨時部隊基地

    在1977年至1978年之間,巴解組織頻繁從黎巴嫩出發襲擊以色列,這使得兩國關係日趨緊張。1978年3月11日,11名法塔赫武裝分子在以色列北部一處海灘登陸,隨後在連接海法與特拉維夫的公路上劫持了兩輛滿載乘客的巴士,並從巴士上射擊過往車輛。這起襲擊事件之後被人稱為是「海濱公路大屠殺」。再被以色列軍隊擊斃之前,法塔赫武裝分子打死37人,打傷76人。四天之後,以色列發動「利塔尼」行動,入侵黎巴嫩。以色列軍隊佔領了利塔尼河以南的大部分區域。聯合國安理會3月19日通過第425號決議,呼籲以色列立刻撤出黎巴嫩,並決定向黎南部地區派駐4,000人的聯合國駐黎巴嫩臨時部隊(UNIFIL),負責維護當地秩序。

    安全區

    以色列軍隊在1978年年末撤出黎巴嫩,但依舊通過建立一條沿黎以邊境的19公里寬的安全區來控制黎南部區域。這些安全區內駐有南黎巴嫩軍,這支部隊有基督教徒和什葉派穆斯林支持,接受薩阿德•哈達德將軍的領導。以色列總理貝京將黎巴嫩南部基督教人口(這些人僅佔南黎巴嫩軍控制下領土內人口的5%)的處境比作是二戰期間的歐洲猶太人。在停火期內巴解組織仍舊頻繁攻擊以色列,光有檔案記載的就有270次之多。面對頻繁的襲擊,加利利河谷內的居民經常不得不離開家中。以色列從繳獲自巴解組織總部的文件證明這些襲擊來自黎巴嫩。[26]阿拉法特以停火協議只和黎巴嫩政府有關為由拒絕譴責這些襲擊事件。[27] 1981年7月17日,以色列戰機轟炸了貝魯特的一座多層建築物,據信這座建築物內住有巴解組織相關機構的官員。黎巴嫩駐聯合國安理會代表宣稱在空襲中有300名平民喪生,800人受傷。這起空襲引發了世界範圍內的抗議活動,還一度影響了美國向以色列出口飛機的進程。[28]

    1981年8月,以色列國防部長沙龍開始制定攻擊貝魯特西部巴解組織軍事設施的計劃,該地區擁有巴解組織的總部和指揮堡壘。[29]

    「長刀之日」

    1980年7月7日,在貝魯特北部濱海小鎮薩夫拉發生一起屠殺事件,這一天後來也被人成為「長刀之日」。當時巴希爾·傑馬耶勒正試圖將所有馬龍派武裝分子統一在他指揮的「黎巴嫩力量」旗下。黎巴嫩長槍黨的武裝分子對「猛虎部隊」發動突然襲擊,而「猛虎部隊」是隸屬於前總統卡米勒·夏蒙的自由國民黨的一支500人規模的民兵組織。襲擊導致83人喪生。

    扎赫勒戰役

    扎赫勒戰役發生於1980年12月至1981年6月之間。在這七個月的時間內,扎赫勒遭受了很多政治上和軍事上的磨難。這場戰鬥有兩個關鍵的對手。一方是黎巴嫩力量」,他們得到了Zahlawi鎮居民的幫助。而另一方是打着「阿拉伯威懾部隊」旗號的敘利亞軍隊,他們得到了一些巴解組織派別的幫助。[30]從人口上來說,扎赫勒是黎巴嫩國內以基督教徒為主的城鎮中最大的一座城鎮之一。扎赫勒郊外毗鄰的貝卡谷地基本涵蓋了整個敘黎邊境。由於扎赫勒緊鄰貝卡谷地,敘利亞軍隊擔心以色列和黎巴嫩力量會聯合起來對付敘利亞。這個潛在的聯盟不僅會威脅到駐紮在貝卡谷地的敘利亞軍隊,從敘利亞政府的角度來看,這也是對敘利亞國家安全的重大威脅,因為扎赫勒緊鄰通往大馬士革的高速公路。[30]

    因此,作為一個威懾戰略,敘利亞軍隊控制了通往該市的主要道路,並加強了在貝卡谷地的軍隊部署。大約在1980年12月,駐紮在Zahlawi鎮的「黎巴嫩力量」和擁有敘利亞支持的左翼民兵武裝之間的關係愈發緊張。從1981年4月至6月,在這4個月的時間內,一些黎巴嫩力量的成員在Zahlawi鎮當地抵抗力量的幫助下對抗敘利亞軍隊並保衛該城免受敘利亞軍隊的襲擾及潛在的入侵。雙方共有將近1,100人在衝突中喪生。這場衝突為巴希爾·傑馬耶勒在1982年就任黎巴嫩總統鋪平了道路。

    第三階段

    以色列入侵黎巴嫩

    1982年6月3日,一個從法塔赫分裂出來的恐怖組織「阿布·尼達爾組織」試圖在倫敦刺殺以色列駐英國大使施洛摩·阿爾戈夫(Shlomo Argov)。以色列發動報復行動,空襲了位於貝魯特西部的巴解組織和解放巴勒斯坦人民陣線的目標,導致超過100人喪生。[31] 作為回應,巴解組織使用火炮及火箭彈從黎巴嫩襲擊以色列境內。雙方從事已經完全違背了停火協議。

    6月5日,聯合國安理會一致通過了第508號決議,要求衝突各方立刻停止所有在黎巴嫩境內及跨越黎以邊境的軍事行動,且不得遲於當地時間1982年6月6日6:00。[32]

     
    1982年6月黎巴嫩南部的以色列軍隊

    1982年6月6日,以色列發動代號「加利利和平」的軍事行動,向黎巴嫩境內的巴解組織基地發動攻擊。很快,以色列軍隊深入黎巴嫩境內40公里,在馬龍派民兵組織的戰術支援下快速推進至貝魯特東部。當以色列內閣召開會議討論這項軍事行動時,沙龍如下描述計劃:以色列軍隊在黎巴嫩境內推進40公里,之後摧毀巴解組織的據點並建立一個範圍更大的安全區,使得以色列北部處於巴解組織火箭彈射程之外。以色列國防軍參謀長拉斐爾·埃坦以及國防部長沙龍下令以色列軍隊直撲貝魯特,與1981年9月制定的計劃相一致。

    在入侵開始的當天,聯合國安理會通過進一步決議即第509號決議,要求以色列將軍隊撤回至國際公認的黎以邊境的以色列一側。[33] 6月8日,美國否決了一份要求以色列撤軍的協議。[34]

    貝魯特圍城戰

     
    1982年以色列轟炸後的一座體育場的航空照片,這座體育場被巴解組織用作彈藥補給庫

    1982年6月15日,以色列軍隊已經開進到了貝魯特外圍。美國政府要求巴解組織撤出黎巴嫩,而沙龍開始下令針對位於貝魯特西部、已經退守到堅固據點內的16,000名巴解組織武裝分子進行轟炸。與此同時,阿拉法特試圖通過談判來從政治上挽救巴解組織。這次嘗試最終成功了,多國部隊的到來使得巴解組織得以撤出。

    停火談判

    1982年6月27日,聯大第七次緊急特別會議通過決議,要求「以色列立即撤出駐紮在貝魯特四周的部隊,將部隊撤至離貝魯特10公里遠的地方,以此作為以色列完全從黎巴嫩撤軍的第一步。而與此同時,巴勒斯坦武裝人員必須撤出貝魯特,撤往已有的難民營。」[35]美國否決了這一決議,因為這項決議「很顯然將會使巴解組織保存繼續進行活動的實力」。[36]然而里根總統強烈要求以色列總理貝京下令結束圍城。貝京數分鐘後通知里根總統,聲稱他已經下令以色列軍隊停止進攻。[37]

    最終,伴隨着逐步升級的暴力衝突和平民傷亡,美國國務卿菲利普·哈比卜再次受命進行恢復當地局勢的斡旋。在以色列國防軍對貝魯特西部持續整整一天的猛烈轟炸之後,在8月12日,哈比卜完成了斡旋。哈比卜斡旋下的完成的停火協議要求以色列和巴解組織撤離貝魯特,而由美國海軍陸戰隊、法國軍隊和意大利軍隊組成的多國部隊將會派往當地以確保巴解組織撤離並保護手無寸鐵的當地平民。

    多國部隊的介入

     
    1982年,美國海軍的兩棲車輛抵達黎巴嫩

    多國部隊中的第一批人員在1982年8月21日來到貝魯特,以監督巴解組織撤離黎巴嫩。而美國的調解也使得敘利亞軍隊和巴解組織成員撤出貝魯特。協議也為由美國海軍陸戰隊、法國軍隊、意大利軍隊和英國軍隊部署到當地做好了準備。然而,以色列方面報道大約2,000名巴解組織武裝分子正藏匿在貝魯特郊外的巴勒斯坦難民營中。

    在8月23日,巴希爾·傑馬耶勒當選黎巴嫩總統。然而在9月14日,傑馬耶勒被敘利亞社會民族主義黨成員Habib Tanious Shartouni暗殺身亡。其兄阿明·傑馬耶勒(Amine Gemayel)繼任總統。

    薩布拉和夏蒂拉難民營大屠殺

    暗殺傑馬耶勒的兇手Habib Tanious Shartouni事後被查明是敘利亞特工,但是沙龍當時卻指責巴勒斯坦人為兇手。為了報復這一行為,1982年9月16至18日,長槍黨進入貝魯特西區的薩布拉和夏蒂拉難民營,製造了貝魯特大屠殺,殺害人數從不到400到3萬估計不等,雖然兇手是長槍黨,阿里埃勒·沙龍和以色列軍隊卻成了譴責的對象。

    5月17日停火協議

    1983年5月17日,黎巴嫩總統阿明·傑馬耶勒、以色列和美國簽署協議,協議規定以色列將以敘利亞撤軍為條件進行撤軍。之後據報道,為達成協議以色列和美國向傑馬耶勒施加了很大壓力。協議聲明「以色列與黎巴嫩將停止戰爭」。因此,事實上這份協議僅僅是黎巴嫩政府與以色列之間的和平協議,而且被很多黎巴嫩穆斯林看作是以色列試圖永久控制黎巴嫩南部的一次嘗試。[38]這份協議在阿拉伯世界被廣泛描述為是一個黎巴嫩的投降協議,並且阿明·傑馬耶勒被指責是賣國賊。黎巴嫩國內的局勢陡然緊張了起來。敘利亞強烈反對該協議,並拒絕討論撤軍問題,這使得衝突各方繼續陷入僵局。

    1983年8月,以色列從貝魯特南部的喬福區撤出,使得德魯茲派和馬龍派之間沒有了緩衝區。這引發了又一輪慘烈衝突,即「黎巴嫩山戰爭」。以色列並沒有插手這場衝突。到了9月,德魯茲派控制了喬福區的大部分,而以色列軍隊從除了黎巴嫩南部安全區以外的黎巴嫩大部分地區撤出。

    暴力衝突的重現

     
    1983年貝魯特美國海軍陸戰隊遭襲事件的照片

    在1984年2月,在許多政府軍中的穆斯林和德魯茲派成員叛逃到民兵組織之後,黎巴嫩政府軍已經從實質上解體了,這對黎巴嫩政府來說是非常大的打擊。由於看到美國海軍陸戰隊正準備撤離黎巴嫩,敘利亞和黎巴嫩國內的穆斯林團體正在施加對傑馬耶勒總統更大的壓力。3月5日,黎巴嫩政府廢止了5月17日停火協議,而美國海軍陸戰隊在數週後撤離了黎巴嫩。

    這一個混亂時期,黎巴嫩開始發生針對美國及西方目標襲擊活動,例如1983年4月18日針對位於貝魯特西部美國大使館的自殺式襲擊。這次襲擊導致63人喪生。

    9月,在以色列撤軍以及接踵而至的黎巴嫩政府軍與敵對派別在「黎巴嫩山戰爭」中為爭奪有利地勢而大打出手之後,美國政府批准使用海軍對德魯茲派和敘利亞的陣地進行炮擊,以支援和保護正飽受威脅的黎巴嫩政府軍。[39]

    1983年10月23日,一場由伊朗人資助的、毀滅性的自殺式爆炸襲擊了貝魯特的美軍和法軍駐地,導致241名美軍和58名法軍喪生。[40]1984年1月18日,貝魯特的美國大學校長馬爾科姆·克爾被殺害。在1984年2月美軍完全撤離黎巴嫩之後,針對美國人的襲擊仍在繼續,其中包括1984年9月20日針對貝魯特東部美國大使館附屬設施的炸彈襲擊。這場襲擊導致24人喪生,其中包括兩名美軍士兵。黎巴嫩的形勢已經十分嚴峻,以至於在1987年美國國務院強制終止辦理美國公民前往黎巴嫩的旅行護照,這個旅行禁令直到10年之後的1997年才被廢止。

    1982年,在黎巴嫩敘利亞軍隊駐紮的貝卡谷地,伊朗建立了一座基地。在這座基地內,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建立、資助、訓練和武裝了黎巴嫩真主黨,使其成為了一支伊朗的代理人武裝」。[40]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通過從正在抵抗以色列佔領的什葉派組織以及黎巴嫩主要的什葉派組織「阿邁勒運動」中徵募成員來組建黎巴嫩真主黨。這個組織受到了1979年伊朗伊斯蘭革命的鼓舞。在伊朗人的扶持以及廣大對現實不滿的什葉派難民的支持下,黎巴嫩真主黨很快成長為一支強有力的武裝力量。

    第四階段

    難民營戰爭

     
    1984年6月9日,美國海軍「新澤西」號戰列艦炮轟位於喬福區的德魯茲派武裝的陣地

    從1985年到1989年,黎巴嫩國內的教派衝突愈演愈烈,而各方試圖調停戰爭的努力都失敗了。在1985年至1986年的「難民營戰爭」中,戰鬥十分慘烈。敘利亞支持的一個由「阿邁勒運動」領導的聯盟試圖將巴解組織從他們位於黎巴嫩的根據地中驅趕出去。許多巴勒斯坦人喪生,而薩布拉、夏蒂拉以及布爾吉·阿爾·巴拉吉奈難民營遭到嚴重破壞。[41]

    在1987年,貝魯特再次發生大規模衝突。巴勒斯坦人、左翼分子和德魯茲派組成聯盟,一起對抗阿邁勒運動,最終導致敘利亞進一步介入黎巴嫩國內衝突。在1988年,貝魯特再次爆發武裝衝突,衝突雙方為同屬什葉派的阿邁勒運動和黎巴嫩真主黨。黎巴嫩真主黨很快奪取了城內多個阿邁勒運動的地盤,並且第一次作為一支強大的武裝力量在貝魯特亮相。

    奧恩的軍政府

    在同一時期,1987年6月1日,黎巴嫩總理拉希德·卡拉米在乘直升機到他的家鄉的黎波里休假時被一顆裝有定時裝置的塑料炸彈炸死,終年66歲。人們指責這次暗殺事件是由薩米爾·賈賈和黎巴嫩政府軍聯合所為,但這種說法缺少證據。傑馬耶勒總統的任期在1988年9月期滿。9月22日,傑馬耶勒在離職前任命基督教派的軍隊司令米歇爾·奧恩(Michel Aoun)將軍(2021年現任黎巴嫩總統)組成「過渡政府」,這一行為與1943年通過的民族憲章相悖。穆斯林團體反對奧恩政府這一違反民族憲章的機構,許諾支持繼任拉希德·卡拉米的遜尼派人士薩利姆·胡斯(Selim al-Hoss)。此時黎巴嫩政府被分裂為兩個相互敵對的政府,即位於貝魯特東部的馬龍派軍政府和貝魯特西部的政府。

    這一時期的衝突在伊拉克政府捲入後進一步惡化。薩達姆在黎巴嫩尋找一個兩伊戰爭的代理人戰場。為對抗伊朗支持的阿邁勒運動和黎巴嫩真主黨,伊拉克開始支持馬龍派團體。在1988年至1990年,薩達姆支持奧恩將軍以及薩米爾·賈賈領導的「黎巴嫩力量」。[42]

    1989年3月14日,奧恩將軍發動了一場被他稱為是「解放戰爭」的軍事行動,針對的是敘利亞及其在黎巴嫩的盟友。雙方展開了持續半年之久的激戰,造成數以千計的人員傷亡和難以估量的經濟損失。這場衝突於1989年9月23日宣告停息。這次軍事行動導致敘利亞對奧恩將軍領導下的黎巴嫩政府軍及貝魯特東部的被包圍的民兵武裝施加更大的壓力。儘管如此,奧恩將軍仍堅持進行「解放戰爭」,公開指責敘利亞政府並宣稱他是在為了黎巴嫩的獨立而戰。由於他的「解放戰爭」獲得了馬龍派的很大支持,所以他被那些反對他的穆斯林群眾視為是一個教派心強的領導人。他還飽受那些來自薩利姆·胡斯政府的對其合法性的挑戰。從軍事上來說,這場衝突沒有達到他的目標。相反,這場衝突對貝魯特東部造成嚴重破壞,並導致大量基督教人口移居到別的地方。

    塔伊夫協定

    1989年9月30日,在由摩洛哥沙特阿拉伯阿爾及利亞3國元首組成的阿拉伯3方最高委員會的調解下,來自黎巴嫩議會的33名基督教派議員和30名穆斯林派議員在沙特的塔伊夫市舉行會議,商討黎巴嫩政治改革以及敘利亞在黎巴嫩駐軍等問題。經過3周的艱苦討論,與會者最終於10月22日通過了黎民族和解的最後妥協文件。在議員會到黎巴嫩之後,在11月4日正式通過了這份協議,並在之後幾天選舉勒內·穆阿瓦德為黎巴嫩總統。這份協議被後人稱為塔伊夫協議。這個協議的制定標誌着內戰開始進入收尾階段。

    根據這份協議,敘利亞將在黎巴嫩事務中扮演很關鍵的角色。文件規定,黎巴嫩將對1943年起實行的黎教派政治制度進行改革,以便重新建立有利於穆斯林的權力平衡。文件要求將黎議會議員的席位從原來的99個增至108個,基督教和穆斯林的席位對等。文件還要求敘利亞軍隊在兩年內協助黎巴嫩正規軍恢復主權,在選出總統、建立和解政府、實行政治改革後從貝魯特及其周圍地區撤到黎東部貝卡谷地,然後再同黎新政府談判全部撤軍問題。

    由於沒有明確規定敘利亞撤軍的具體時間,塔伊夫協議一直遭到黎基督教領導人奧恩的抵制。但協議得到絕大多數黎巴嫩人和國際社會的普遍支持,被認為是當時形勢下「唯一可以為各方接受的現實方案」。

    在勒內·穆阿瓦德上任僅僅17天後,11月22日遭到暗殺身亡。當時他剛剛參加完巴嫩獨立日慶典,他的車隊遭到了汽車炸彈襲擊。繼任他的是埃利亞斯·赫拉維,他擔任總統直到1998年。奧恩將軍再次拒絕接受總統任命,並解散了議會。

    貝魯特東部基督教團體的內訌

    1990年1月16日,奧恩將軍下令所有黎巴嫩媒體對赫拉維及其他參與塔伊夫協定製定的人員使用類似「總統」或「部長」之類的詞彙。此時已成為貝魯特基督教黨派中與奧恩政府敵對黨派的「黎巴嫩力量」通過暫停其旗下所有廣播以表示抗議。黎巴嫩力量與奧恩的關係愈發緊張,而奧恩擔心「黎巴嫩力量」會正在計劃與赫拉維政府聯合起來。

    1990年1月31日,在奧恩將軍宣佈統一所有武裝力量是黎巴嫩政府的國家利益(換而言之,黎巴嫩力量必須向奧恩將軍屈服)之後,黎巴嫩政府軍與黎巴嫩力量發生衝突,導致貝魯特東部爆發激烈戰鬥。儘管黎巴嫩力量起初在貝魯特東部取得進展,最終這場馬龍派的內訌大幅削弱了參與內鬥的民兵組織。

    1990年8月,並沒有服從奧恩解散命令的黎巴嫩議會以及新任總統同意修改憲法,表明黎巴嫩正在按照塔伊夫協定的內容進行政治改革。黎巴嫩議會擴展到128個席位,並且歷史上第一次基督教和穆斯林的席位對等。

    由於薩達姆將注意力轉向了科威特,伊拉克減少了對奧恩政府的援助。

    10月13日,敘利亞政府動用陸軍和空軍(這是自扎赫勒戰役以來的第一次)以及黎巴嫩盟友(主要是埃米爾·拉胡德領導下的黎巴嫩軍隊)針對總統官邸周邊奧恩政府的據點發動進攻。行動導致數百名奧恩的支持者喪生。之後聯軍還清除了殘餘勢力,穩固了他們對貝魯特的控制。奧恩逃往貝魯特的法國領事館,之後流亡巴黎,直到2005年3月才返回黎巴嫩。

    如果美國和敘利亞不達成某種協議,敘利亞是不會採取這次軍事行動的。作為交換,敘利亞在海灣戰爭中反對薩達姆政權,而美國說服以色列不要攻擊飛往貝魯特的敘利亞戰機。在1990年,奧恩將軍聲稱美國「將黎巴嫩出賣給了敘利亞」。

    內戰的結束

    1991年3月,黎巴嫩議會通過了一項大赦法案,赦免了法案通過之前黎巴嫩國內所有的政治犯,不過赦免法案覆蓋的範圍不包括那些襲擊外國外交人員的罪犯以及某些特定罪犯。1991年5月,除了黎巴嫩真主黨以外的各民兵武裝都被解散。黎巴嫩政府軍開始緩慢重建為一支黎巴嫩國內唯一的不屬於任何教派的武裝力量。

    但黎巴嫩國內依舊有暴力衝突發生。1991年12月末,一輛估計載有220磅TNT炸藥的轎車在穆斯林聚居的巴斯塔社區被引爆,導致至少30人喪生,120人受傷,其中包括前總理沙菲克·瓦贊。當時他正乘坐着防彈汽車,因此能逃過一劫。

    內戰後敘利亞對黎巴嫩的長期佔領對馬龍派人口造成很大不利,尤其是政治上的,因為他們的領導人要麼被流放,要麼被暗殺或者監禁。[43]

    2005年,拉菲克·哈里里遇刺案引發的雪松革命導致敘利亞軍隊撤離了黎巴嫩。如今黎巴嫩的政治聯盟以及地緣政治格局和內戰期間的政治聯盟有很多類似之處。「3月14日聯盟」由遜尼派為主導的「未來陣線」、伊斯蘭團體和基督教馬龍派主導的黎巴嫩長槍黨、「黎巴嫩力量」、黎巴嫩自由國民黨、「獨立運動」組成。而「3月8日聯盟」由什葉派主導的黎巴嫩真主黨、阿邁勒運動以及一些馬龍派政黨和遜尼派政黨、阿拉伯復興社會主義政黨和納賽爾主義政黨組成。敘利亞內戰也對黎巴嫩的政治根據產生了重大影響。

    後續

     
    2006年,受到內戰破壞的建築依舊矗立在貝魯特市內

    自內戰結束以來。黎巴嫩已經進行了多次選舉,大部分的民兵組織不是被削弱就是遭到解散。而黎巴嫩政府軍使得中央政府的權利能夠覆蓋到全國三分之二的地方。在2006年黎以衝突結束後,黎巴嫩政府軍30年以來第一次進入了黎巴嫩南部地區。

    迄今為止黎巴嫩依舊飽受內戰帶來的傷痛。內戰總計導致15萬人喪生,[44]還有10萬人因傷永久致殘。大約90萬人(這相當於戰前人口的五分之一)流離失所。大約有25萬人永久地定居海外。

    在之前雙方爭奪的地區還留有數以千計的地雷。一些在80年代中期被綁架的西方人質直到1992年6月才獲釋。[45]而黎巴嫩因綁架和戰時「失蹤」的受害者大約有數萬人。

    在為期15年的內戰中,至少有3641起汽車炸彈襲擊事件,導致4,386人喪生,數千人受傷。由於黎巴嫩內戰期間汽車炸彈被頻繁使用,並且經常起到有效作用,汽車炸彈在黎巴嫩內戰後全世界範圍內的各衝突中成為廣泛使用的一種襲擊手段。

    參考文獻

    1. ^ The Hizballah-North Korean Nexus (PDF). Small Wals Journal. [2023-10-16].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3-10-20). 
    2. ^ 2.0 2.1 2.2 2.3 2.4 2.5 2.6 Mays, Terry M. Historical Dictionary of Multinational Peacekeeping. Lanham, MD: Scarecrow Press, 1996, pp. 9–10
    3. ^ The Taif Agreement (PDF). [9 August 2017].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17 April 2018). 
    4. ^ Ranstorp, Magnus, Hizb'allah in Lebanon: The Politics of the Western Hostage Crisis,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1997, p. 105
    5. ^ World Political Almanac, 3rd ed., Chris Cook.
    6. ^ UN Human Rights Council. "IMPLEMENTATION OF GENERAL ASSEMBLY RESOLUTION 60/251 OF 15 MARCH 2006 ENTITLED HUMAN RIGHTS COUNCIL"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7. ^ Commission of Enquiry on Lebanon, 23 November 2006, p.18.
    8. ^ CIA World Factbook. "CIA World Factbook: Lebanon: Refugees and internally displaced person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CIA World Factbook, 10 September 2012.
    9. ^ "Things Fall Apart: Containing the Spillover from an Iraqi Civil War" By Daniel Byman, Kenneth Michael Pollack, Page. 139
    10. ^ Islam and 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ies, Marcia C. Inhorn, Soraya Tremayne - 2012, p 238
    11. ^ Who are the Maronites?. [2014-03-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9-22). 
    12. ^ "Beware of Small States: Lebanon, Battleground of the Middle East", p.62
    13. ^ Halliday,2005: 117
    14. ^ Ex-militia fighters in post-war Lebanon (PDF). [2014-03-16].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5-09-23). 
    15. ^ Lebanon's History: Civil War - Ayman Ghazi. [2014-03-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1-04). 
    16. ^ 存档副本 (PDF). [2009-02-26].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09-03-19). 
    17. ^ In the Spotlight: PKK (A.k.a KADEK) Kurdish Worker's Party. Cdi.org. [2012-02-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8-13). 
    18. ^ Abdullah Öcalan en de ontwikkeling van de PKK. Xs4all.nl. [2012-02-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12-15). 
    19. ^ 存档副本. [2012-02-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3-14). 
    20. ^ Lebanon – Armenian Parties. Countrystudies.us. [2012-02-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10-11). 
    21. ^ Melkonian, Markar (2005). My Brother's Road: An American's Fateful Journey to Armenia. New York: I. B. Tauris. p. x. ISBN 978-1-85043-635-5.
    22. ^ Francis P. Hyland, Armenian Terrorism: the Past, the Present, the Prospects, Boulder-San Francisco-Oxford: Westview Press, 1991, pp. 61–62; Yves Ternon, La Cause arménienne, Paris: Le Seuil, 1983, p. 218; The Armenian Reporter, 19 January 1984, p. 1.
    23. ^ Verluise, Pierre, Armenia in Crisis: The 1988 Earthquake, Wayne State University Press: 143, April 1995 [2014-03-16], ISBN 0-8143-2527-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1-05) 
    24. ^ Charles D. Smith, Palestine and the Arab Israeli Conflict, p. 354.
    25. ^ Fisk, pp. 78–81
    26. ^ Jillian Becker, The PLO, (London: Weidenfeld and Nicolson, 1984), pp. 202, 279.
    27. ^ Smith, op. cit., p. 376.
    28. ^ The Bombing of Beirut. Journal of Palestine Studies. 1981, 11 (1): 218–225. doi:10.1525/jps.1981.11.1.00p0366x. 
    29. ^ Smith, op. cit., p. 377.
    30. ^ 30.0 30.1 Menargues, Alain. Les secrets de la guerre au Liban : du coup d'Etat de Bachir Gémayel aux Massacres des Camps Palestiniens. Albin Michel. 2004: 106–107. 
    31. ^ Smith, op. cit., p. 378.
    32. ^ "United Nations Security Council Resolution 508"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Jewish Virtual Library
    33. ^ "United Nations Security Council Resolution 509"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Global Policy Forum
    34. ^ "United Nations Security Council Draft Resolution of 8 June 1982 (Spain)"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United Nations
    35. ^ "United Nations Security Council Revised Draft Resolution of 25 June 1982 (Franc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United Nations
    36. ^ New York Times, 27 June 1982, cited in Chomsky, op. cit., p. 198
    37. ^ Ronald Reagan on War & Peace. Ontheissues.org. [2012-02-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1-27). 
    38. ^ "Israel and South Lebanon"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Washington Report on Middle East Affairs, 5 March 1984, Page 3
    39. ^ Geraghty, Timothy J.; Alfred M. Gray Jr. (Foreword) (2009). Peacekeepers at War: Beirut 1983—The Marine Commander Tells His Story. Potomac Books. ISBN 978-1-59797-425-7. pp. 64–72.
    40. ^ 40.0 40.1 Geraghty, Timothy J.; Alfred M. Gray Jr. (Foreword) (2009). Peacekeepers at War: Beirut 1983—The Marine Commander Tells His Story. Potomac Books. ISBN 978-1-59797-425-7. pp. 165–166.
    41. ^ (Fisk, 609)
    42. ^ "Doctrine, Dreams Drive Saddam Hussein"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Washington Post, 12 August 1990
    43. ^ Baroudi and Tabar 2009
    44. ^ The New York Times (2012). "After 2 Decades, Scars of Lebanon's Civil War Block Path to Dialogu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45. ^ "Lebanon (Civil War 1975–1991)"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GlobalSecurity.org

    外部連結

    Primary sour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