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歷史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17年3月3日) |
上海歷史最早可溯及距今6000餘年前的馬家浜與崧澤文化。至泰伯奔吳及周天子分封后,此地被納入中原版圖。隨後的上海,由於氣候溫潤、瀕臨大海,遂逐漸發展成為鹽業的產區之一。東吳立國後,境內發展愈速。至唐宋時期,境內在行政區劃上有了長足進展,出現了獨立的縣治華亭縣。上海作為行政區域名稱也出現在這一時期。入元後,華亭縣升格為松江府,上海鎮升級為上海縣。明代,隨着上海地區棉紡技術的改進,松江府成為全國主要的棉布生產地而被譽為「衣被天下」。黃浦江成為上海地區最大河流也形成於明代。清末,由於第一次鴉片戰爭的失利,上海成為最早開放的通商口岸之一,也由此開啟現代化的進程。至1920年代,上海成為遠東首屈一指的國際都會,堪稱亞洲金融之都。到1945年後內戰以及之後中共當政,貨幣急速貶值百物騰貴,上海流走150萬難民,包括人才和財富,涌往香港[1]。1978年改革開放後,上海又重新發展,成為中國大陸對外展示的重要窗口之一。
上古時期
上海陸地形成於地質史的近期。6000多年前,上海市域內只有西部的青浦、松江、金山三地基本成陸。這些陸域都屬於古太湖淤淺後形成的湖沼(特別是青浦、松江一帶)與湖濱平原。從那時一直到中原的西周時代中後期,期間的陸地都形成得非常緩慢,距今3000年前,嘉定、閔行、奉賢三地的西部大部或局部形成。此時,包括市中心區在內其他區域仍處在海平面之下。
史前時期主要依靠考古發掘來了解當時的人類生活與文明發展。根據現有的考古成果,上海最早的文明是馬家浜文化(距今6000年)。接着是崧澤文化(據今5500年),2004年春季的青浦崧澤文化墓葬考古發掘中[2],發現了上海最早的人類遺骸。然後是良渚文化(距今4200年),它的晚期已經相當發達,以玉器最為著名。馬家浜-崧澤-良渚文化,有着傳承的關係。良渚文化已經到了原始社會的晚期。良渚文化衰亡得很快,衰落原因假說目前主要有:
- 洪水說;
- 發展受阻或遭受入侵說。
最後是馬橋文化(距今3200年)。這種文化的出土文物較良渚文化相比,數量和精細程度都下降了,而且文化風格上更加受到閩江流域考古文化以和山東岳石文化(東夷)的影響。
值得注意的是,1999年,專家在松江的考古中發現了廣富林文化,據近期研究[3] 這是一個來自中原的人群,大約在距今4000年前到達了太湖流域,並在隨後的幾百年內漸漸融入當地而消失。
上海早期成陸地區的文明,作為江南地區文明有機整體的一部分,具有着一定的發展水平。由後來春秋時期的歷史情況推測,在史前時期的末期,這些文明很可能已經逐漸地納入南面的越或西面的吳這兩個地區強權的勢力範圍,甚至某種程度的統治之下。
相關年代參考:夏(距今約4100年-3700年);商:(距今約3700年-3150年);西周:(距今約3150年-2850年)
周至隋末
上海春秋屬吳越兩國邊境,戰國時期,周元王三年(越王勾踐二十四年,公元前473年),越國滅吳,上海地區屬越。戰國中期,楚滅越,又歸屬楚。楚考烈王十五年(公元前248年),戰國四公子之一春申君黃歇受封於吳,上海屬於其封地,貫穿現代上海的黃浦江也稱春申江,故上海別稱為「申」。
秦統一後,置會稽郡於吳縣(治今江蘇省蘇州市)。今嘉定區西部屬於婁縣(治今江蘇省崑山市東北),今松江縣、青浦縣及閔行區岡身以西地區在由拳縣(治今浙江省嘉興市南)境;今金山區及奉賢縣岡身以西地區屬海鹽縣(治今金山區張堰鎮南)。
西漢初期,上海地區曾分屬於楚王韓信、荊王劉賈、吳王劉濞領地。兩漢時期歸屬婁、由拳、海鹽3縣。三國兩晉時期,上海地區分屬吳郡婁、嘉興、海鹽3縣。東漢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東吳名將陸遜曾被封為華亭侯,是正史第一次出現「華亭」地名,也往往被視為上海地方史的開端。[4]
南北朝時期建制變動頻繁,上海地區均隸屬於揚州。隋朝滅南朝陳,上海地區分屬蘇州和杭州。今嘉定區、青浦縣大部、松江縣西北部屬崑山縣。今松江縣大部、金山縣西北部、青浦西南等地屬吳縣。今金山縣大部、奉賢縣部分地區屬鹽官縣。
唐宋元時期
到唐代中葉,今上海地區的農業、漁業和鹽業已經有一定的發展,於天寶十年(751年)設立華亭縣(縣城即今松江區松江鎮),屬於蘇州管轄,是上海地區建縣之始。華亭縣轄境約在上海地區吳淞江故道以南,川沙—惠南—大團一線以西地區。上海地區隸屬崑山、華亭兩縣。
北宋初年,蘇州南部分設秀州(州治在今浙江省嘉興市),華亭縣即歸屬改屬秀州管轄。這時華亭縣以東的海灘,已經成為重要鹽場,「人煙浩穰,海舶輻揍」,商業日益發達。北宋宣和元年(1119年),隨着松江(吳淞江,即蘇州河)航道重新疏浚,縣城以北松江南岸的青龍鎮發展成為繁華一時的商業中心(今青浦區境內)。據宋詩人梅堯臣在《青龍雜誌》中記載,青龍鎮有二十二橋、三十六坊,還有「三亭、七塔、十三寺,煙火萬家」,時人譽稱「小杭州」。但當年作為華亭一個海口的上海,仍然是個荒涼的漁村。到南宋末年,由於吳淞江上游的淤淺,青龍鎮逐漸喪失了作為長江口良港的地位,而日趨蕭條冷落。這時,貿易中心轉移到華亭縣東北部,青龍鎮下游70公里處的一條小河上海浦的西側,那裏由漁村變成初具規模的小鎮。南宋咸淳三年(1267年),正式設立上海鎮,並派鎮將駐守。
此後不久,蒙古軍隊攻入江南,南宋滅亡。1277年(至元十四年),元朝在上海鎮設立市舶司,與廣州、泉州、溫州、杭州、慶元(寧波)、澉浦(海鹽)合稱全國七大市舶司。本埠市舶司的衙門設在後來的上海縣署內,即今小東門內方浜中路以南的光啟路上。同年,又將華亭縣升格為松江府。
1291年(至元二十八年)8月19日,元朝批准設立上海縣,縣治在今天上海市中心原南市區(今屬黃浦區),隸屬於松江府,這是上海建縣的開始。
明代上海
明代,上海地區沿吳淞江故道分屬松江府與蘇州府。松江府所轄的上海地區起初設有華亭縣和上海縣,後來於嘉靖、萬曆年間,增設了青浦縣。蘇州府所轄的上海地區則設有嘉定縣及崇明縣。
明永樂年間(15世紀初),為了解決吳淞江長期淤積、通航不暢的問題,政府主持進行了一項稱為「黃浦奪淞」的大型水利工程,即拓寬黃浦江和吳淞江的下游,原來吳淞江的下游成為黃浦江的入海水道。隆慶三年,海瑞主持吳淞江水利工程,吳淞江此後徹底成為黃浦江的一條支流。從此以後,黃浦江成為這一地區主要的航運通道。
到弘治年間(1488年-1505年),上海縣已經是「人物之盛、財賦之多,蓋可當江北數郡,蔚然為東南名邑。」,縣治形成5條主要街道:新衙巷、新路巷、薛巷、康衢巷、梅家巷[6],到嘉靖年間,縣治的街坊已經增加到61個,形成縱橫交錯的道路網[7]。上海地區商肆酒樓林立。
上海設縣後240多年中,一直沒有城牆。直到1553年(嘉靖年間),為抵禦倭寇,才趕工在2個月內修築了橢圓形的上海城牆,全長4.5公里,高7米,開有6個城門,其中東面臨黃浦江開3個城門:寶帶門(俗名小東門)、朝宗門(大東門)、朝陽門(小南門),這3座城門和西面的儀鳳門(老西門)都設有水門。城外開鑿有寬約20米的護城河。城內與其他太湖流域城市一樣,河網密佈,街道大多臨河而建。城內最主要的河道是直通大東門與老西門的肇嘉浜,東通黃浦江(在今外馬路與復興東路南面的白渡路口),西面可達松江府城。此外尚有方浜、薛家浜等。
明代,松江府轄境為全國最大的棉紡中心。
清代上海
1830年代以前
1685年(康熙廿四年),於1683年攻下台灣後,於上海設置關稅司,分攤取代部份福建泉州關稅司功能。清初,上海的行政區又進行了沿革,逐步形成了今天上海的規模。清朝沿襲明制歸屬江南省松江府,設江海關。
鴉片戰爭前後
在鴉片戰爭後期,1842年,英國軍隊曾經佔領了上海,然後沿長江西進,奪取京杭大運河與長江交匯處的鎮江,切斷清朝政府來自南方的財源,迫使道光皇帝同意談判。1842年8月29日,中英《南京條約》在南京簽訂,規定除原有的廣州口岸外,新開闢上海、寧波、福州、廈門四處為對外通商口岸(簡稱「五口通商」),允許英國僑民前去居住、經商(後來又有10多個國家陸續取得此項權利)。
開埠早期
1843年11月17日,首任英國駐滬領事巴富爾抵達上海到任,標誌上海正式開埠。當年從廣東來了最早的一批英國洋行:怡和洋行、寶順洋行、和記洋行等,他們發現上海是五口中最靠近絲綢和茶葉產地的一個港口,看好它的發展前景。當時中國主要的供出口的生絲是產於浙江省湖州南潯鎮附近的輯里絲,從南潯到上海的內河航運極為便利。英國領事和上海道台經過協商以後,劃給英國商人經商居住的地段是縣城以北的黃浦江西岸,從洋涇浜(1916年填沒成為愛多亞路,即今延安東路)向北到李家莊(今北京東路)的一片荒灘——外灘,不久,沿着江邊供縴夫拉縴的泥濘的道路旁,建成了最初的一批洋行建築,一般為2層外廊式建築。李家莊以北到蘇州河的地塊上則建起了英國領事館。在上海開埠的第一年,除了商人和領事以外,1843年,屬於倫敦會的英國傳教士也迅速進入上海。
清朝政府希望根據以往在廣州的慣例,在上海也同樣實行華洋隔離居住的政策,於是在1845年11月29日,由上海道台和英國駐滬領事共同商定了第一次土地章程(也稱「地皮章程」)。這份土地章程被視為上海租界存在和運作的依據法理。次年,在上海的英國僑民成立了自治機構——道路碼頭委員會,並修築界路(今河南中路)以明確租界的西部界限。上海開埠初期,英租界內嚴格實行華洋分居,界內只有少數世居此地的中國農民,英美等外國僑民共有約300人,其中絕大部分是英國人。界內修築成方格形的道路網。
1848年,倫敦會的英國傳教士前往青浦縣傳教,引起糾紛。作為補償,11月27日,英租界第一次擴充,西界從界路(河南中路)擴充至周涇浜(今西藏路),面積也相應擴展到2800多畝。
1844年,中美《望廈條約》簽訂,內容參照了中英《南京條約》。此後,美國的傳教士和商人也開始前來上海。與英國僑民以商人為主不同,美國僑民中傳教士的比重較高,包括1845年來到上海的美國聖公會、1847年來到上海的美南浸信會、1848年來滬的美南監理會、1850年來滬的美北長老會等。由於傳教士的目的是向中國居民傳教,所以他們並不聚居在租界,而是分散居住在縣城內外的各個角落,如美南浸信會的晏馬太立足於老北門外護城河邊,美南監理會立足於不遠處的鄭家木橋,美北長老會立足於大南門外。美國聖公會在城內立足後,1848年,主教文惠廉又請求上海地方官府允許美國僑民在虹口開闢租界,但並未正式劃定界限。上海開埠初期,虹口美國租界由於有蘇州河的阻隔,甚為荒涼,只在江邊建成少數的船塢、碼頭,和為水手們服務的娛樂場所。1846年,第一名美國商人吳利國(Ltentry G.Wolcott)進入上海,被委任為代理領事,在英租界九江路自己的洋行升起美國國旗,這是租界內第一面升起的外國國旗(當時英國領事館還設在上海縣城內),此事引發了英國領事的干涉。此後,絕大多數美國洋行都設在蘇州河以南的英租界內。19世紀美國在上海最著名的商業機構是旗昌洋行。
1844年10月,中法《黃埔條約》簽訂。1848年,法國領事開始駐紮上海。1849年4月6日,上海道台宣佈將緊鄰縣城北門外,北到洋涇浜的986畝土地闢為法租界。不過,法國來華經商的商人始終寥寥可數。因此,開埠初期的法租界雖然擁有良好的區位條件,卻幾乎沒有什麼開發。只在江邊有一兩個法國的洋行(主要經營瑞士鐘錶),法國領事館寄居在天主教會的一處中國式平房內(四川南路),縣城北門外的小街上(河南南路)有兩排中國人的房屋。其他地方則仍然保持着鄉村本色。
與之相比,來自法國的天主教傳教機構則顯得相當龐大。耶穌會早在上海開埠之前的1842年,鴉片戰爭尚未結束時,就已經秘密潛入上海附近浦東、松江等地的鄉村。1847年,他們選中上海西郊的村莊徐家匯建立天主教江南傳教區的總部,此後在附近地段陸續建成包括大、小男修道院,2所女修道院(拯亡會和聖衣會),藏書樓,氣象台,土山灣印書館,男子中學,女子中學,育嬰堂等數十個教會機構,形成一大片教會區。以此為基地,將教務開展到江蘇、安徽2省。1851年建立了一座公用的中型教堂聖依納爵座堂,外形屬於希臘風格,可能是中國第一所西式教堂,教堂以耶穌會的創始人依納爵命名。[a]
租界發展
1853年9月7日,活躍於廣東和福建籍水手中間的秘密會社小刀會發動起義,佔領上海縣城,燒毀了上海縣衙和海關等處,殺了上海知縣,囚禁了上海道台。1855年2月17日,小刀會退出上海縣城。
1853年3月,太平天國佔領南京。4月12日,上海租界內的外國人迅速做出反應。在英、法、美三國領事的倡導下,召開上海租地西人大會,通過由僑民組織萬國商團(義勇隊)的決議,實行武裝中立,以維護租界的安全。1854年4月4日,清軍企圖通過租界進攻佔領縣城的小刀會起義軍,萬國商團在英、美海軍的協助下以武力強行阻止清軍過界,史稱泥城之戰。
1854年7月11日,上海外國租地人舉行大會,通過第二次土地章程,成立獨立的市政機構——工部局,建立警察武裝。
1860年8月17日,太平天國軍隊首次攻打上海。1862年1月11日,太平天國軍隊第二次攻打上海。1862年8月,太平天國起義軍第三次攻打上海;太平軍僅攻至今日城隍廟及石庫門一帶即攻擊受阻,無功退返。
1862年5月1日,上海法租界公董局成立,為了保全上海法租界的獨立性,法國駐滬領事愛棠宣佈法租界退出工部局,代之以上海法租界公董局。
1862年11月,在滬外國商人提出將上海開闢為自由市的計劃,不受制於任何國家。此項計劃由各國領事報呈各國駐中國的公使,最後被各國公使以不得干涉中國內政為由駁回。1863年9月21日,美租界與英租界正式宣佈合併。
1864年5月1日,上海會審公廨成立。1869年,洋涇浜設官會審章程公佈。
租界的初步繁榮
從1860年以後,上海開始進入初步繁榮的時期。《北京條約》簽訂以後,隨着長江和中國北方沿海口岸向外商的開放,上海地處長江口、居中國南北海岸線中點的區位優勢日益明顯,更多的外商——以英國商人為主,其次是美國商人,後來又加上歐洲大陸普魯士、丹麥、荷蘭、瑞典、比利時等國的商人,以及1871年以後的日本商人,都紛紛選擇上海作為他們在中國的貿易基地,並設立了領事館。在這一時期來滬最著名的外商機構,如英資太古洋行。
自1858年《天津條約》簽訂到1906年,鴉片買賣合法化,上海成為當時中國最主要的鴉片輸入港。
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重要轉折
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爆發,上海形勢也趨於緊張,礙於各國在上海的勢力,日本暫對外宣佈上海為中立區域,並許諾不將戰火蔓延到上海。中國戰敗後,日本不僅得到了朝鮮的宗主權和台灣,也得以成為在華列強之一,在漢口、天津乃至重慶、蘇州、杭州開闢了一批租界,但是其在上海開闢租界的企圖歸於失敗。此外,根據戰後的《馬關條約》,外國人可以在中國開辦工廠,此後,日本、英國等國在黃浦江下游的楊樹浦地區陸續開設眾多的近代企業。上海也迅速發展成中國最大的工業中心。
1893年,上海美租界正式劃定。1900年上海法租界擴展。1900年8月17日,上海進入警備,爆發了義和團運動,影響不斷擴大,在上海的外國勢力開始組織自己的防禦力量。
中外衝突事件
十九世紀七十年代後,上海法租界的發展日趨加快,對土地的需求劇增,四明公所位於法租界的邊緣地段,是旅滬寧波人的同鄉會兼公墳。1874年 ,法租界認為有礙衛生,計劃將其遷出租界,原址開闢道路,於是強行收繳四明公所的地產,發生暴動,死傷數人,為四明公所事件,此後築路一事逐擱置。1898年,上海發生鼠疫,法租界當局重提築路一事,與公所民眾發生衝突,死十二人,形成第二次四明公所事件。
1905年,由於公廨錯審黎黃氏案件,上海民眾發生暴動,圍攻巡捕房。
民國時期
民國初期
1911年 辛亥革命,清朝迅速滅亡,上海一時變得無政府化,會審公廨的司法權遂完全操縱在領事手中。 1912年1月1日,中華民國成立。由於改朝換代,清朝的遺老遺少有不少人選擇避居上海租界。民國的新勢力尚且稚嫩,從中央到地方,軍閥當道,社會呈現出一片無序混亂的狀態。然而就在同時,上海的租界卻有如國中之國,獨享着一份特別的平和,甚而,租界在經濟、人口等各方面都進一步加快了其發展的速度,由1912年開始至1936年可謂上海租界高度繁榮的一個階段。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雖然戰場遠在歐洲,但在上海租界內,列強原有的均衡狀態被打破了,在上海租界佔據優勢的英法等國迅速將德奧排擠出租界的權利機構和社交生活,英國在亞洲的盟友日本則得到允許,獲得德國人留下的空位。1917年8月14日,中國對德宣戰。並且宣佈廢除德、奧在華的一切特權,收回兩國在漢口、天津的租界,並關閉駐在各地、包括上海公共租界內的領事館。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協約國勝利告終,在上海也舉行了盛大的慶祝儀式。
自從1899年上海公共租界大擴展之後僅僅十餘年,由於上海經濟的飛速發展,新發展的北區(商業區)、西區(住宅區)和東區(工業區)的絕大部分地段已經建成新興的市區。1915年1月27日,公共租界工部局又推出《推廣租界草案》,3月4日刊登在《工部局公報》上。然而由於第一次世界大戰戰事趨於擴大化的影響,此次的擴張計劃被擱淺。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召開的巴黎和會上,中國代表提出租界問題,未果。1919年5月7日,上海的抵制日貨運動爆發,義勇隊戒備租界。
1920年代
1920年8月,中國共產黨在上海法租界秘密成立。1921年7月23日召開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
民國初年,上海雖然在行政上屬於江蘇省,但駐防上海的歷任松滬護軍使事實上受治於浙江督軍,先楊善德,後盧永祥,均屬於皖系。1924年9月,直系江蘇督軍齊燮元,聯合福建孫傳芳、安徽張文生,向盧永祥發動進攻。9月18日,齊燮元的軍隊攻陷杭州及浙江全省,盧永祥退往上海。10月,兩軍在上海近郊發生激戰。13日,盧永祥下野東渡日本,江浙戰爭結束。這次戰爭破壞相當嚴重,造成規模不小的難民潮湧入上海租界。
1925年1月齊燮元又被奉系軍閥邢士廉趕走。10月孫傳芳又將邢士廉趕走。上海處於孫傳芳控制之下。1927年2月下旬,孫傳芳與奉系聯合對抗北伐軍,讓奉軍畢庶澄部駐防上海,孫退守揚州。
1925年5月,上海日資內外棉紗廠第八廠廠主槍殺罷工工人代表顧正紅。5月30日,上萬名工人、學生、群眾前往租界組織大示威,部份學生在上海最繁華的商業街南京路被捕。其餘學生及群眾涌到老閘捕房門前交涉,印度巡捕向群眾開槍,打死13人,打傷40多人,工部局宣佈戒嚴。造成五卅慘案。事件引發中國社會各界對外國在華勢力的不滿情緒,各地普遍發生學生罷課、工人罷工、商人罷市,提出廢除不平等條約,收回租界,取消列強在中國的各種特權的要求。在上海,由於中國各界人士的強烈反對,上海公共租界的大規模越界築路宣告終止。
3月21日,北伐軍逼近上海時,國民黨員鈕永建和共產黨員周恩來等組織上海工人糾察隊暴動,佔領了租界以外的上海市區,成立了上海特別市臨時市政府。
1927年初,中國國民黨右派對左派控制的武漢政府的容共政策和鼓勵工農群眾運動的做法日益不滿。3月24日,北伐軍攻入南京時,發生殺害外僑和英美軍艦炮擊南京的南京事件。4月2日,蔡元培、張靜江、吳稚暉、李石曾等國民黨元老在上海召集中國國民黨中央監察委員會會議,要求阻止共產黨人在國民黨內部勢力膨脹,進行「清黨」。而上海青幫頭目黃金榮、張嘯林、杜月笙等組織右派工會「中華共進會」和「上海工界聯合會」,與中共領導的上海總工會對抗。上海兩租界也深恐1月份收回漢口英租界和九江英租界的事件和3月24日南京事件在上海重演,在蔣保證不以武力改變租界現狀後答應提供援助。4月11日夜,杜月笙誘捕並殺害上海總工會負責人汪壽華。4月12日凌晨,「中華共進會」和「上海工界聯合會」成員從上海租界衝出,攻擊華界的上海總工會糾察隊。白崇禧的國民革命軍第26軍對工人糾察隊強行繳械,殺傷300多人。4月13日,上海總工會召開工人大會,聲討蔣介石。會後,10萬多工人、學生到寶山路國民革命軍第26軍第二師周風歧司令部請願。士兵向人群掃射,當場打死100多人,傷者不計其數。接着,蔣介石下令解散上海特別市臨時市政府、上海總工會和一切共產黨組織,搜捕共產黨員及支持者,逮捕千餘人,並將首要份子槍決。至15日,有300多人被殺,500多人被捕,5000多人失蹤。史稱四·一二事件。
此後,中國共產黨(1921年在上海法租界秘密成立)的中央機關仍然隱藏在公共租界中區鬧市的雲南路達數年之久,直到1933年江西蘇區穩固後才遷往那裏。1931年6月22日,中國共產黨第三任最高領導人向忠發在上海被捕,隨即叛變並被殺。
1930年代
在1930年代,上海的繁榮達到鼎盛時期。在1920年代,漢口、廣州、香港幾大商埠都因為受到政治風潮的衝擊,繁榮大為減色,不少中外商人轉往上海發展。1928年,南京被確定為中華民國首都,原來大批聚集於北京、天津的政客又紛紛南下,其中很多都選擇在上海租界中定居。
自1925年以後,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停止了越界築路,上海租界的平面擴張態勢受到扼阻,於是租界內開始大規模興建高層建築。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中國民間的反日情緒高漲,日本方面聲稱將採取自衛手段保護日僑利益。1932年1月18日,在毗鄰上海公共租界東區(楊樹浦)的華界馬玉山路三友實業社門外,發生了日本僧人被工廠糾察隊毆打致死的事件,日本僑民大肆報復,焚毀三友實業社,砍死租界華人巡捕,襲擊華人商店。1月28日23時30分,日軍海軍陸戰隊從北四川路向西佔領淞滬鐵路防線,在天通庵車站遇到國軍十九路軍的猛烈抵抗。1月29日凌晨,日機轟炸閘北華界,寶山路584號商務印書館及東方圖書館(中國最大的私人圖書館,藏書超過三十萬冊)均被炸毀。中日兩國在上海閘北區激烈的軍事衝突持續時間長達一個多月,日方投入總兵力達三個師團七萬人,中國方面,張治中指揮的第五軍也加入上海作戰,甚至南京國民政府也暫時遷移到洛陽,以示決不屈服(年底才遷回南京)。直到3月2日,由於日軍在太倉瀏河登陸,中國軍隊形成腹背受敵的局面,於是開始撤軍,次日宣佈停戰。5月5日,中日簽署《淞滬停戰協定》。日軍返回戰前防區(上海公共租界北區、東區及其越界築路地帶),國軍暫留現駐地(滬寧鐵路上的安亭鎮至長江邊的滸浦一線),交戰區劃為非武裝地區。閘北華界的商號被毀達4204家,房屋被毀1.97萬戶。
在兩國正式簽署停戰協定前,日人在4月29日於虹口公園舉行閱兵,慶祝日本天皇長壽的天長節及日軍勝利。韓國人反日人士尹奉吉混入人群中,向主賓席投擲炸彈,結果白川義則被炸死,日本駐華公使重光葵被炸斷一腿,海軍中將野川吉三郎被炸瞎一目。尹奉吉後來被捕,在日本被處死。史稱虹口公園爆炸案。
1937年8月13日,蔣中正調動大約70萬中國軍隊(包括他的大部分精銳部隊),在上海附近與日軍展開長達3個月的淞滬會戰,雖然中國軍隊付出了極大的代價,但最終實力佔優勢的日本軍隊擊敗了中國軍隊,武力佔領上海除租界以外的全部地區。在淞滬會戰期間,閘北華界幾乎全部被毀,而上海公共租界的北半部,即今虹口、楊浦兩區作為日軍防區和日本勢力範圍,和華界一樣受到重創。同濟大學(吳淞)、復旦大學(江灣)、上海法學院等均遭轟炸。
自從1937年淞滬會戰到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上海法租界和蘇州河以南的半個上海公共租界則開始了長達四年多的孤島時期。
1930年代,大批文化名人聚集在上海。魯迅從1927年起,定居虹口公園附近(上海公共租界北區越界築路區域,所謂「半租界」)達十年之久,發表許多雜文和翻譯作品,與內山完造等一批日本僑民結為好友,直到1936年病逝。此外還有一批左翼作家,1930年代,美國荷里活影片在上海大行其道,公共租界靜安寺路上的大光明電影院和法租界霞飛路上的國泰大戲院(Cathay Theatre)都開設於這一時期,設備豪華,專門放映荷里活影片。二三流影院也放映國產片,當時中國的電影業基本上集中於上海,其中影響較大的有5個公司:明星影片公司、天一影片公司、聯華影業公司、藝華影業公司、新華影業公司。同時也出現了一批知名的明星,如周璇、阮玲玉等。周璇的名曲《何日君再來》後來被許多歌手一再翻唱,直到1980年代由鄧麗君翻唱時,又在台灣和中國大陸再度掀起熱潮[8]。當時的著名舞廳集中在靜安寺路,包括仙樂斯舞廳(Ciros)、百樂門舞廳(Paramount)等。
1940年代
1941年12月7日,日軍襲擊珍珠港,對英美宣戰。次日清晨,日軍自虹口經過蘇州河上各橋樑開進公共租界。中區(西藏路以東)由日本海軍管轄;西區(西藏路以東)由陸軍管轄。為了維持上海國際都市的形象,日軍讓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照舊運轉。此後陸續將英美等敵國僑民拘捕至集中營,工部局也完全由日本控制。待情勢穩定之後,日軍又解散了萬國商團。由於當時法國維希政府已經向德國投降,因而日軍並未佔領法租界。
1943年2月23日,法國維希政府宣佈,同意放棄在華租界。6月5日,汪精衛政權先收回天津法租界、漢口法租界和廣州法租界。7月30日,汪精衛政權收回最為重要的上海法租界,改稱第八區。上海法租界宣告結束,歷時近百年。(8月1日,汪精衛政權收回上海公共租界)。10月10日,更改原租界地區240條路名。
1943年8月,日本將已有百年歷史的租界「交還」給汪精衛政權,美英也宣佈放棄租界。
1945年,蔣中正政府從日軍手中接管上海。次年,國民政府統領的國民革命軍和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國人民解放軍之間爆發大規模內戰,戰鬥起初在北方地區進行,對上海尚未造成影響。但是隨着戰事擴大,國民政府統治區的經濟逐步崩潰。1949年5月27日,解放軍擊敗國軍後控制上海全境,此間,許多與國民政府及海外機構有關的人員和機構追隨國民黨撤離上海。
1948年12月蔣介石親自下令查封由知名人士儲安平創辦的上海《觀察》雜誌和逮捕《觀察》工作人員,這就是中國近代史上著名的「《觀察》事件」。此後,著名「七君子」之一的王造時先生親自出面,多方奔走以自己的影響力給當局施壓。並於次年2月親自擔保和營救了包括美術家朱宣咸在內的數位《觀察》進步人士出獄。《觀察》是宣傳「第三條道路」的代表性刊物,是當時中國進步民主運動的一面重要旗幟。《觀察》的被查封,標誌着近代中國自由主義悲歌啼鳴至此。標誌着近代中國一些民主人士希望在中國實行西方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制度(被稱為第三條道路)的徹底破滅。
1949年,中華民國政府從大陸撤退至臺灣。
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
初期
1949年5月27日,陳毅(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十大元帥之一)率領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野戰軍(簡稱三野)攻佔上海。陳毅擔任第一任上海市市長。1950年代,原有的直轄市陸續被裁撤,最後只剩下上海和北京2個直轄市。1950年代上海的另一項重要變化,就是在1958年,將江蘇省的松江專區的上海、嘉定、寶山、松江、金山、川沙、南匯、奉賢、青浦9縣以及南通專區的崇明縣,共10個縣劃歸上海市,使上海市轄區範圍從636平方公里增加到5910平方公里。
1957年1月1日開始,上海市區的每人豬肉定量只有每十天125克,在三年困難時期的1961年8-12月間的每月下旬,全市無豬肉供應。[9]
文化大革命
1967年1月上海率先成立了「上海工人革命造反總司令部」,由王洪文領導。1967年1月6日,在王洪文、張春橋等策動下召開「打倒上海市委大會」,上海市委倒台,即「一月風暴」,奪權運動席捲全國。
改革開放後
1980年代,中國大陸改革開放後,上海作為經濟中心的地位受到南方許多城市,尤其是經濟特區的挑戰。在1989年六四事件,上海各界市民和學生也積極參加了反腐敗,爭取民主自由的運動,多次舉行遊行示威活動。6月5日,上海學生發起示威遊行並且開始擺設路障,工廠工人亦發起大規模的罷工抗議行動。鐵路與道路交通陷入癱瘓,同時早上許多大眾交通工具也無法正常提供服務。當天晚上8時30分,來自北京的161次列車撞死在光新路道口5名嘗試要封鎖火車來往的群眾,晚上10時時現場便聚集超過30萬人並導致造成交通中斷,而群眾也開始毆打火車司機以及工作人員並且焚毀數輛火車車廂以表達不滿。上海出版的《世界經濟導報》也因為發表激進文章,而被當時的上海市委書記江澤民下令關閉。
進入1990年代後,上海重新成為中國最重要的經濟,金融及貿易中心。1993年,浦東開發開放,加快了城市發展速度。目前保持年人均GDP6%以上的增長。目前,上海正向建成國際經濟、金融、貿易和航運中心之一的目標邁進。浦東與浦西連接通道的建造進程也標誌着上海的發展進程,為浦江兩岸的共同繁榮奠定了基礎。1991年12月1日,上海第二座跨黃浦江大橋南浦大橋通車,1993年10月,楊浦大橋竣工通車直到2003年6月28日盧浦大橋的建成,黃浦江上已經有了6座大橋;同時1970年9月,打浦路隧道建成;1989年10月24日延安東路越江隧道通車至2003年9月29日大連路隧道通車。越江通道的發展,使得處在市中心金融貿易區的陸家嘴發生着顯著的變化,1994年11月,東方明珠電視塔完工;1999年3月18日,金茂大廈正式開張營業;1999年8月,上海國際會議中心開業。
21世紀
上海自從浦東開發後承辦過許多重要國際會議,增加了其國際影響力,同時也顯示了中國大陸經濟、社會的迅速發展。
2001年10月21日,上海承辦了亞太經合組織(APEC)第九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
2006年6月15日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六次會議在上海舉行。此外,每年還有各種主題的大小展會在上海大量舉行。會展業已經成為上海的重要產業之一。
2006年,上海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局長祝均一違法挪用32億社會保障基金,借給民營企業家張榮坤旗下的福禧投資公司用於收購滬杭高速公路。因此北京中央政府100多名調查人員前往上海,調查非法挪用社會保障基金的大案。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上海市委書記陳良宇因此被撤職查辦。
2008年,已平頂的上海環球金融中心成為當時中國大陸地區最高大廈(後被趕超)。
2009年11月4日,上海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宣佈上海迪士尼樂園項目申請已獲國家有關部門核准。次年開始動工建設。
2009年11月15日,美國總統奧巴馬首次訪問中國,第一站即上海。在上海期間,奧巴馬發表演講,並與中國青年對話。
2010年4月30日,世界博覽會在上海開幕,這是在中國舉辦第一次世界博覽會,至10月31號結束。
2010年11月15日,靜安區膠州路728號一幢28層的公寓大樓發生一起火災,共造成58人死亡[10] ,71人受傷[11]。事發後,市民自發舉行哀悼[12]。
2013年8月,當前世界第二高摩天大樓、也是現時中國第一高樓的上海中心大廈結構封頂。
2014年12月31日(跨年夜),外灘陳毅廣場之台階處因大規模人流對沖發生重大踩踏事故[13],共造成36人死亡,49人受傷。
2016年6月16日12時,位於上海浦東的上海迪士尼樂園正式開幕。同年8月22日,《上海市城市總體規劃(2016—2040)(草案)》面世[14]。
2017年12月31日,黃浦江兩岸合計45公里濱江岸線公共空間全線貫通,正式向市民開放。
2018年12月30日,上海地鐵已開通運營16條線路、460座車站[b],運營里程772公里[c],是全球範圍內線路總長度第二長的城市軌道交通系統。
2022年,上海封城。
註釋
參考文獻
- ^ 彭博:中共40年代當政上海盛極而衰今港恐重複滬命運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rfi 2019-12-07
- ^ 上海考古新发现:6000年前上海第一人惊现_科学探索_科技时代. 新浪網. [2006-02-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03).
- ^ 考古发现表明上海最早移民确系豫东人. 新華網. [2006-02-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4-21).
- ^ 王健民,「上海的歷史究竟有多長」,《上海地方志》,1989年第三期。
- ^ Kircheri, Athanasii. China Illustrata. apud Jacobum à Meurs. 1667: p.164.
- ^ 明弘治《上海縣誌》卷一,疆域志
- ^ 明嘉靖《上海縣誌》
- ^ 《周璇之謎》 趙國慶著 ISBN 7535425887
- ^ 上影节展映片|看沪语版《大李小李和老李》,想起“老底子”. [2022-01-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1-03).
- ^ 1= 楊金志. 上海"11•15"火灾遇难人数上升到58人. 新華網. 2010-11-19 [2010-11-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11-20) (中文(中國大陸)).
- ^ 上海市政府召开"11·15"特别重大火灾新闻发布会通报. 中央人民廣播電台. 2010-11-17 [2010-11-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11-22) (中文(中國大陸)).
- ^ 悼念的队伍,从胶州路排到了延平路,又排到了昌平路. 網易. 2010-11-22 [2010-11-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6-18) (中文(中國大陸)).
- ^ 上海外灘發生踩踏事件多人受傷(圖)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新浪新聞2015年1月1日01:37
- ^ “上海2040”规划:提升人的幸福感. [2022-01-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