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滅蜀之戰

東漢滅蜀之戰東漢建武十一年(35年)春至建武十二年(36年)十一月,漢光武帝劉秀平定益州北部(今四川、陝西漢中成家皇帝公孫述,完成東漢統一的戰役。

建武四年(28年),公孫述進攻關中失敗,退守漢中巴蜀隗囂反漢後,公孫述曾數次救援隴西,意圖幫助隗囂阻止漢軍從武都(郡治武都道,今甘肅省西和縣西南)入蜀。建武九年(33年)三月,隗囂滅亡之前,公孫述又派田戎、任滿、程汛率兵由江關(今重慶市奉節縣東北瞿塘峽口)東下,取巫縣(今巫山北)、夷陵(今湖北宜昌東南)、夷道(今湖北宜都),佔據長江天險的荊門、虎牙(今湖北宜昌東長江兩岸)兩山,漢軍沿長江西進。北面派王元、環安據守河池(今甘肅省徽縣西北),防漢軍由天水下入蜀。

建武十一年(35年)三月,光武帶採取南北水陸並發的作戰方略,命大司馬吳漢率荊州兵六萬,五千匹,於荊門與岑彭會合,沿長江西上入蜀。來歙蓋延率諸軍自隴西南下攻河池入蜀。南線岑彭軍沿長江西上,攻克荊門,俘獲程訊,斬殺任滿,田戎退守江州(今重慶市北嘉陵江北岸),岑彭由三峽,長驅直入江關。沿途郡縣降附東漢,大軍逼近江州,同年六月,北路岑彭軍大敗王元、環安軍,攻破下辨(今甘肅省成縣西北)、河池,挺近蜀中。公孫述派人刺殺來歙,劉秀於是派將軍劉尚繼續率軍南下。江州城固糧多,不易攻破,岑彭留兵圍困,自率主力直指墊江(今重慶合川),攻破平曲(今合川東)。公孫述令其將延岑呂鮪、王元、公孫恢率軍拒守廣漢郡(郡治梓潼縣)、資中(今四川資陽),另派侯丹率2萬人拒守黃石(今四川涪陵縣東北橫石灘),岑彭留下臧宮在平曲拒延岑,自率大軍折回江州,沿江西上,襲破黃石,兼程二千餘里,迂迴到岷江中游,佔領武陽(今四川彭山東),進擊廣都(今四川成都市岷江東北岸)。公孫述派人刺殺岑彭,劉秀命吳漢率兵三萬趕到軍前,接替岑彭指揮。

建武十二年(36年)正月,吳漢敗成家軍於負成(今四川眉山之岷江渡口)進圍武陽,殲滅成家軍五千餘人。西上再破廣都,逼近成都。吳漢求勝心切,率2萬步騎進攻成都,兵敗。吳漢於是改變戰術,夜間撤到錦江南岸與副將劉尚合兵,並力對敵,轉敗為勝。此後,吳漢與蜀軍戰於成都、廣都之間,消滅公孫述大量有生力量,兵臨成都城下。十一月,臧宮攻克繁縣(今四川彭縣西北)、郫縣(今四川郫縣)與吳漢會師,合攻成都。公孫述招募五千敢死隊交給延岑指揮,準備決戰。延岑在市橋(今四川成都市南郊)大敗吳漢。吳漢隱藏精銳,示弱誘敵。公孫述貿然出擊,蜀軍大敗,公孫述重傷而死。延岑見大勢已去,率成都守軍降漢[1]

參見

參考文獻

  1. ^ 資治通鑑》卷四十一 漢紀三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