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政治學會 (中華民國)
中國政治學會(英語:Chinese Association of Political Science,簡稱CAPSTaipei、中政會),是目前中華民國(臺灣)全國最大規模的政治學學術研究學會,具有指標性意義的象徵地位,成立於民國21年(1932年),是當時中國第一個全國性政治學專業團體,後該會因第二次國共內戰遷往台北,並於1953年在台復會[註 1],更在1989年正式成為國際政治學會團體會員,目前已有90年以上的歷史。該學會自第28屆起迄,秘書處目前設在國立台灣大學政治系系辦。現任理事長為國立東華大學首席副校長朱景鵬歐盟莫內講座教授。
成立時間 | 1932年 |
---|---|
創始人 | 杭立武 |
類型 | 社團法人 |
地址 | |
重要人物 | 理事長:朱景鵬 秘書長:葉國俊 財務長:賴昀辰 |
網站 | [1] |
學會簡史
中國政治學會(CAPS)於1932年成立。時值日本侵華「九一八事變」之後,政治學界有感於內外局勢艱難,乃有高一涵、劉師舜、楊杏佛、薩孟武、梅思平、田炯錦、程天放、端木愷、雷震、周鯁生、王世杰、羅隆基、錢端升、蕭公權、陶希聖、浦薛鳳、杭立武等四十五位政治學者發起,於是年9月1日假南京國立中央大學召開成立大會,選舉杭立武教授為第一屆幹事會總幹事(即日後理事會之理事長),並於11月24日向南京市政府社會局立案,成為中華民國第一個全國性政治學專業團體。
該會於1936年7月3日召開了第二屆年會。第二屆年會密集討論了《五五憲草》。另有「外交政策」案則因涉密,不見於會議記錄。1942年11月6日在重慶召開的第三次年會,建議蔣中正領導的國民政府應於抗戰勝利後儘速實施民主憲政,且對聯合國制度設計做出建言與實務貢獻。
該會第三屆理監事最後一次會議於1948年3月8日於南京舉行後,由於第二次國共內戰擴大,導致學會會員離散四方,至1953年5月方由來臺會員集議召開第四屆年會,仍由第三屆理事長王世杰當選連任第八屆理事長,但第四至七屆理事資料已遺失。是年修改章程,開放學生會員參加。
中政會在臺灣恢復召開年會迄今,除了以年會推廣政治學的研究成果和政策討論,復於1970年創辦《政治學報》,迄今已出版多期。《政治學報》傳承該學會早期先進的博雅思學,精進編務。嚴謹編審下刊載之成果,遍及臺灣政治學基礎與前沿議題,使《政治學報》始終保持着中文政治科學最佳期刊之一的地位,並長期收錄於臺灣國科會臺灣社會科學引文索引核心(TSSCI)。該學會另一任務是代表中華民國參與國際政治學會(IPSA)。1989年4月國際政治學會年會在法國巴黎召開。中政會理事長魏鏞、秘書長蔡政文、理事曹俊漢等於IPSA執委會介紹該會情況與參加意願。經IPSA執委會審議通過,中政會正式成為IPSA團體會員(collective member),此後中政會皆派遣正式代表出席IPSA執委會履行權利義務迄今。
學會組織及展望
中國政治學會每年召開會員大會一次,每兩年改選理監事,設理事15人、監事5人,並由理監事選舉理事長。另由理事長經理監事會議通過後任命秘書長及財務長各一人。
該會近期工作目標,依照其章程與近期會議決議,包括:
- 擴大會員參與。
- 設立政治學各次學門研究小組,依各小組召開專業學術研討工作坊。
- 深化國際參與,確保國際政治學會之會籍。
- 促進與社會科學其他學門專業學會良性互動,推動科際整合,共同追求具本土特色的社會科學典範。
國際參與
1989年國際政治學會員年會在法國巴黎召開,經IPSA執委會審議通過,該會正式成為其團體會員(collective member)。
2016年IPSA年會於波蘭波茲南(Poznań)舉行,執委會提出「學術自由聲明」(Statement of Academic Freedom)議案。中國政治學會將聲明草案提交二十八屆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審議,獲得通過,並向執委會提供中文譯件。[1]
會員
分為一般會員、學生會員、名譽會員,及團體會員。
歷任理事長
- 1-10屆:杭立武(一、二屆:國立中央大學政治系)、王世杰(三、四屆:國立武漢大學法律系)、五至七屆紀錄佚失、杭立武(八、九、十屆:東海大學政治系)。
- 11-20屆:連戰(十一屆:國立臺灣大學政治系)、朱建民(十二、十三屆:國立政治大學外交系)、雷飛龍(十四屆: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系)、魏鏞(十五、十六屆:國立臺灣大學政治系)、包宗和(十七屆:國立臺灣大學政治系)、黃德福(十八屆:國立政治大學政治系)、袁頌西(十九屆:國立臺灣大學政治系)、何思因(二十屆:國立政治大學政治系)。
- 21-30屆:明居正(二十一屆:國立臺灣大學政治系)、朱雲漢(二十二屆:國立臺灣大學政治系)、王業立(二十三屆:國立臺灣大學政治系)、周育仁(二十四屆:國立臺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系)、趙永茂(二十五屆:國立臺灣大學政治系)、傅恆德(二十六屆:東海大學政治系)、高永光(二十七屆:國立政治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吳玉山(二十八屆:中央研究院政治學研究所)、陳欣之(二十九屆:國立成功大學政治系)、徐斯勤(三十屆:國立臺灣大學政治系)。
- 31-40屆:朱景鵬(三十一屆:國立東華大學公共行政系)、黃旻華(三十二屆:國立臺灣大學政治系)。
學術刊物
學會目前發行之刊物為《政治學報》。《政治學報》創刊於1971年9月,刊載國內外政治科學學者的研究成果,文章主題包括政治思想與哲學、比較政治、國際關係、公共行政與政治學研究方法等主要領域,並收錄於科技部臺灣社會科學引文索引核心(TSSCI)期刊。《政治學報》每年6月及12月出版,迄今已出版至第六十五期。[2]
學術活動
每年下半年舉辦「中國政治學會年會暨學術研討會」,為每年學會最重要之學術活動。歷年之研討會主題如下:
- 2004年:「台灣2004年總統大選後的政治走向」學術研討會,於9月18日至19日在台南市假國立成功大學舉行。
- 2005年:「多元社會、和解政治與共識民主」學術研討會,於10月1日至2日在台北市假中央研究院舉行。
- 2006年:「憲政、民主與人權」學術研討會,於9月16日至17日在台北市假國立政治大學舉行。
- 2007年:「制度、治理與秩序」學術研討會,於11月17日至18日在台北市假國立政治大學舉行。
- 2008年:「2008:變局與挑戰」學術研討會,於9月27日至28日在嘉義縣假國立中正大學舉行。
- 2009年:「金融海嘯下的全球化、民主化與民主治理」學術研討會,於11月6日至7日在台北縣假國立臺北大學公共事務學院舉行。
- 2010年:「能知的公民?民主的理想與實際」學術研討會,於11月6日至7日在高雄市假國立中山大學舉行。
- 2011年:「百年民國-自由民主與兩岸和平之際遇」學術研討會,於10月15日至16日在台中市假東海大學舉行。
- 2012年:「劇變中的危機與轉機:全球治理的發展與困境」學術研討會,於11月17日至18日在台北市假東吳大學舉行。
- 2013年:「全球政經局勢的變與不變:國家vs社會/環境vs 發展/分配vs正義」國際學術研討會,於11月16日至17日在台中市假國立中興大學舉行。
- 2014年:「國際政經劇變與民主治理挑戰」國際學術研討會,於11月8日至9日在台北市假國立政治大學舉行。
- 2015年:「東西方文明衝突下的政經多樣性與政經發展」國際學術研討會,於10月3日至4日在台北市假中國文化大學舉行。
- 2016年:「新政局下的內外挑戰與政經治理:區域發展、分配正義、族群政治」國際學術研討會,於11月25日至26日在花蓮縣假國立東華大學舉行。
- 2017年:「危機中的自由主義國際秩序:對思想脈動、政權輪替、區域整合、公共治理及族群政治的影響」國際學術研討會,於10月13日至14日在台北市假中央研究院舉行。
- 2018年:「智慧國家的崛起:科技對安全、治理與發展的衝擊與契機」學術研討會,於10月20日至21日在台北市假國立臺灣大學社會科學院舉行。
- 2019年:「民粹主義的挑戰:民粹主義對民主、全球治理與國際安全的衝擊與契機」國際學術研討會,於10月26日至27日在台南市假國立成功大學社科院舉行。
- 2020年:「新媒體時代下的解構與重構:公共治理、民主政治與國際安全」國際學術研討會,於10月31日至11月1日在台北市假世新大學管理學院舉行。
- 2021年:「板塊挪移下的新世局:全球疫情、科技革命、強權爭霸國際學術研討會」,於11月6日至7日在台北市假國立臺灣大學社會科學院舉行。
- 2022年:「全球政經脫鈎趨勢下的公共治理、國際關係與風險分散策略」,於10月28日至29日在假花蓮縣國立東華大學管理學院舉行。
- 2023年:「新常態、新政局、新冷戰時代下之民主治理與轉型」,於10月21日至22日在新北市假國立臺北大學公共事務學院舉行。
註釋
參考文獻
- ^ IPSA學術自由聲明 – 中國政治學會. www.capstaipei.org.tw. [2017-11-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0-12) (中文(臺灣)).
- ^ 政治學報 – 中國政治學會. www.capstaipei.org.tw. [2017-11-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1-09) (中文(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