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經濟會議
倫敦經濟會議(London Economic Conference,或譯倫敦世界經濟會議、倫敦國際經濟會議),1933年6月在英國倫敦的地質博物館召開,匯集了來自66個國家的與會者,商討如何應付全球經濟衰退,振興國際貿易,以及穩定國際貨幣。可是在會議召開之前,當時正乘遊艇在北太平洋度假的美國總統富蘭克林·德拉諾·羅斯福,向倫敦發出無線電報,對於會議希望找出穩定貨幣的方案表達反感,同時間接宣佈美國將不參加該會議的協商。[1][2]代表白銀利益集團的美國參議員畢德門作為美國代表參加會議,成功推動推動8國簽訂《倫敦白銀協定》。
事件背景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世界經濟崩盤,惟獨美國不受影響,使得世人都相信美國將會是下一個世界霸權。此次會議的進程是6大主要國代表1932年在日內瓦商討後擬出的。進程中強調,各國政府間的債務應該儘早解決,以免成為各國從大蕭條復甦過程中的絆腳石。
歐洲相信「解決債務對全世界是件好事」[3],而美國眾專家如參議員威廉·博拉認為「世界當前的難題是因為那場世界大戰、是因為歐洲堅持要維持龐大的軍備、是因為資金管理不當」。因此他不願意讓歐洲債務國暫緩、減少或取消債務償還,「讓他們之後可以推行一個已經讓全世界陷入這般田地的計劃」。[4]
美國的前後矛盾
羅斯福總統在就職的隔天,頒佈了1933年緊急銀行法,讓所有期望美國能繼續奉行金本位制度的人希望破滅。在頒佈該法令的同時,羅斯福總統也宣佈通過第12711號總統令禁止黃金的出口。從此,美國貨幣流通量不再被金本位制度束縛。之後,羅斯福總統在5月簽署了埃爾默·托馬斯的1933年農業調整法,該法令需要總統「通過印製紙鈔來推動適度通貨膨脹」。[5]
羅斯福在他1933年的就職演說中告訴大家:「我將不遺餘力,通過國際經濟重整來恢復世界貿易,但是我們自家門前的危急狀況不能排在世界貿易狀況之後」,直接了當地讓倫敦經濟會議的與會者知道,若他國擬定的經濟復甦計劃不利於美國,他將全面抗拒。[6]
倫敦經濟會議的美國代表團由羅斯福的國務卿科德爾·赫爾率領。羅斯福原先命赫爾不得參與任何關於穩定貨幣的協商。但是,就在會議召開之際,羅斯福改變初衷,想要通過操控貨幣來提高物價。於是他派了兩名美國金融專才奧利弗·斯普拉格(Oliver Sprague)和詹姆斯·華寶(James Paul Warburg)去與英法兩國的金融代表通過非正式管道討論穩定貨幣方案課題。[7]
羅斯福的否決
當倫敦經濟會議在1933年6月12日召開,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場外的穩定貨幣非正式三方會談。到了6月15日,美國的非正式代表已經和英格蘭銀行的蒙塔古·諾曼(Montagu Norman)以及法蘭西銀行的克萊門特·莫內(Clement Moret)一起擬好了一份暫時性穩定計劃。
縱然官方努力保密,計劃內容卻在正式發官方新聞稿前曝光。美國股市與期貨市場應聲暴跌,美元匯率扶搖直上。
雖然羅斯福曾考慮改變他的美元兌英鎊中位匯率通貨外交政策,但是他最終決定不和任何國家達成任何短期或長期的貨幣協議。
6月17日,由於擔心英法兩國會要求操控他們自己的通貨匯率,羅斯福否決了美國代表與英法代表所達成的協議。縱使美國代表一再強調協議是暫時性的,並且充滿允許美國日後反悔的有利條文;他們的努力嘗試說服最終還是沒有改變羅斯福的決定[8]。
羅斯福否決協議的決定引發了英法兩國以及美國國內的國際主義者廣泛的批評聲浪。英國首相拉姆齊·麥克唐納表示擔心「羅斯福的決定將破壞經濟會議的成果」。法國幣制調查委員會特派報告員喬治·博內(Georges Bonnet)則據說因此而「氣炸了」。
政治評論員斷定羅斯福最終做出否決協議的決定,主要原因是美國的經濟民族主義。而美國的這項決定也間接導致倫敦經濟會議的徹底失敗[9]。
參考資料
- ^ Baily, Thomas A.; & Kennedy, David M. (1994年). The American Pageant (10th ed.). D.C. Heath and Company. ISBN 0-669-33892-3.
- ^ Foreign News: London Economic Conference【國外新聞:倫敦經濟會議】. 時代雜誌. 1933-06-19 [2009-12-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12-25).
- ^ 國際聯盟, Draft Annotated Agenda, Official Number: C.48.M.18 (Conference M.E.1) II(日內瓦:國際聯盟,1933年)第7-9頁; 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1933 I (華盛頓:政府印刷局,1950年)第453頁,第462-466頁.
- ^ Herbert Samuel(1933年7月),The World Economic Conference, International Affairs (Royal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1931-1939), 第12卷第4冊第445頁。
- ^ Elmus Wicker(1971年3月),Roosevelt’s 1933 Monetary Experiment,The Journal of American History【美國歷史期刊:羅斯福在1933年的金融實驗】, 第57卷第4冊第867頁。
- ^ M. A. Fitzsimons(1945年7月),Roosevelt: America's Strategist, The Review of Politics 【政治的評論:羅斯福-美國的策略家】,第7卷第3冊第283頁。
- ^ Julius W. Pratt(1966年1月),The Ordeal of Cordell Hull, The Review of Politics【政治的評論:科德爾·赫爾所經歷的磨難】,第28卷第1冊第83頁。
- ^ Jeannette P. Nichols(1951年1月),Roosevelt's Monetary Diplomacy in 1933, The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美國歷史評論:羅斯福在1933年的通貨外交】,第56卷第2冊第313頁。
- ^ Rodney J. Morrison(1993年7月),The London Monetary and Economic Conference of 1933: A Public Goods Analysis, American 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Sociology【美國經濟學與社會學期刊:1933年的倫敦通貨與經濟會議-關於公共財的分析】,第52卷第3冊第312頁,第314頁。
外部連結
- Foreign News: London Economic Conference【國外新聞:倫敦經濟會議】. 時代雜誌. 1933-06-19 [2009-12-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12-25).
- 赫伯特·喬治·威爾斯在他1933年的預言式小說 《未來互聯網紓 '》(The Shape of Things to Come)詳細描述了此次經濟會議,取笑各個與會者的無能與笨拙,也同時表達了作者對於會議失敗的深切失望,並且反思了會議失敗後可能出現的嚴重後果。這一切都在作者給有關章節所起的標題可看出來:《倫敦會議:舊時代政府的偉大失敗;獨裁主義與法西斯主義的蔓延》("The London Conference: the Crowning Failure of the Old Governments; The Spread of Dictatorships and Fascis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