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畫崩壞

作畫崩壞(又被稱為作畫劣化作畫墮落)是指動畫系列作品在製作過程中,因為某些因素導致作畫跟原畫風格相差太多,亦或是動畫中發生了不合邏輯的現象。

日語寫法
日語原文作画崩壊
假名さくがほうかい
平文式羅馬字Sakuga Hōkai

概要

作畫崩壞一詞是源自於2000年代日本電視動畫觀眾為主軸的網絡社團,大家約定俗成的一種俗語。它與播放事故造成的結果類似,但成因不同。

作畫崩壞的現象一般以個案存在於動畫之中,而其認定的基準取決於多數動畫觀眾的共識。隨着相關現象在電視動畫中的頻繁發生,「作畫崩壞」一詞逐漸盛行了起來。

大部分的作畫崩壞現象,在其後出版的周邊商品(如DVD-Video、或BD等)中會獲得修正;《MUSASHI -GUN道-》則是個特別的例外,直接把品質不佳的作品製成DVD發售而引起動畫愛好者的話題。

一些比較著名的日本動畫作畫崩壞作品有:1998年《失落的宇宙[1][2]、2006年《夜明前的琉璃色[2]

主要成因

  • 製作階段的預算和工期不足,負責補間或原畫的動畫師能力未達水準,或是到交貨為止負責品質管理的作畫監督疏失影響動畫品質的緣故[3][4],包括:
    • 登場人物的動作不自然[3][4]
    • 色彩或上色錯誤[3][4]
    • 不成比例和歪斜不正常的畫面[3][4]
  • 動畫的產業從惡劣的工作環境和收入,所以願意投入動畫業的人數減少、後繼者的能力無法獲得成長[5]
  • 少子化。特別是針對兒童的動畫作品,出資的贊助者抱着想要節省經費的窘境[5]。為了降低製作成本預算,外包給成本低廉的國家及人事費的「人海戦術[6][5]。因為地理距離和語言不通,負責品質統一的作畫監督很難做到品質管制[7][5][8]

後記

因為種種成因而造成的作畫崩壞現象,不僅僅帶給觀賞電視動畫的觀眾不滿,而且也嚴重影響到了動畫製作公司、製作團隊的信譽與名聲。但追究其深層原因,是突顯了動畫製作人才上的不足、以及動畫製作的人力成本過於低廉的問題。

動畫製作的技術逐年變化,觀賞動畫的觀眾眼光越來越高,通過網絡粉絲之間的交流也比以前更加活躍,對作畫的話題變得敏感也是作畫混亂容易被關注的原因之一[9]

相關條目

參考資料

  1. ^ 『オタク用語の基礎知識』オタク文化研究會(編)、マガジンファイブ、2006年6月9日、初版、25頁。ISBN 4-434-07396-6。
  2. ^ 2.0 2.1 『オタク語事典2』金田一「乙」彥(編)、美術出版社、2009年7月10日、初版。ISBN 978-4-568-22133-6。
  3. ^ 3.0 3.1 3.2 3.3 『オタク語事典2』金田一「乙」彥(編)、美術出版社、2009年7月10日、初版。ISBN 978-4-568-22133-6。
  4. ^ 4.0 4.1 4.2 4.3 『オタク用語の基礎知識』オタク文化研究會(編)、マガジンファイブ、2006年6月9日、初版、25頁。ISBN 4-434-07396-6。
  5. ^ 5.0 5.1 5.2 5.3 メガミマガジン2007年1月號
  6. ^ 『オタク語事典2』金田一「乙」彥(編)、美術出版社、2009年7月10日、初版。ISBN 978-4-568-22133-6。16頁。
  7. ^ 『オタク語事典2』金田一「乙」彥(編)、美術出版社、2009年7月10日、初版。ISBN 978-4-568-22133-6。、19頁。
  8. ^ 『オタク語事典2』金田一「乙」彥(編)、美術出版社、2009年7月10日、初版。ISBN 978-4-568-22133-6。16,19-20頁。
  9. ^ メガミマガジン2007年1月號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