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豐
凱豐(1906年2月—1955年3月23日),原名何克全,中國江西省萍鄉市人,中國共產黨前期領導人之一,二十八個半布爾什維克之一。
生平
何克全於1906年2月2號出生於老關三角池,母親金氏是何秋美(譜名:何啟期)的第三任繼室。[1]
何克全1925年畢業於萍鄉中學後,考入國立武昌大學(今武漢大學),1927年在校加入中國共青團,並被派往蘇聯莫斯科中山大學留學。1930年,何回國後加入中共,任共青團中央巡視員,後改任共青團廣東省省委書記,化名「凱豐」(開封的諧音)。
1931年,凱豐被國民政府逮捕,但不久即被營救出獄,出獄後任團中央宣傳部長。1933年,凱豐前往中央蘇區,次年當選為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兼團中央書記。長征開始後,凱豐擔任紅九軍團中央代表。在遵義會議期間,凱豐積極支持博古,結果在會後被撤銷職務。不久,凱豐表態倒向毛澤東,並支持毛澤東對抗張國燾,從而得以恢復職務。
1937年,凱豐出任中共中央宣傳部代部長,譜寫了《抗日軍政大學校歌》,在當年底當選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抗戰前期,凱豐隨周恩來在重慶開展統一戰線活動。1940年後,凱豐奉調回到延安,參加整風運動,再度出任中宣部代部長,並親自組建了中共中央編譯局。期間,凱豐曾制定宣傳毛澤東的計劃,但被毛澤東否決。1942年2月8日,中央宣傳部召集延安幹部會議,凱豐主持,毛澤東在會上作了題為《反對黨八股》的著名報告。
抗戰勝利後,凱豐被抽調到東北地區工作,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後,凱豐出任中共瀋陽市市委書記。1952年,凱豐回到中央,任中宣部副部長兼馬列學院院長,起草了《為動員一切力量把我國建設成為一個偉大的社會主義國家而鬥爭——關於黨在過渡時期總路線的學習和宣傳提綱》,這份文件成為了當時中共宣傳的綱領性文件之一。
1955年3月23日,凱豐在北京逝世。
紀念
在凱豐故里,萍鄉市老關鎮三角池村有何氏祠堂「何斌公祠」暨凱豐展覽館。
參考文獻
- 葉永烈:《歷史選擇了毛澤東》,四川人民出版社、華夏出版社,2014
- ^ 張學龍. 凯丰传. 百花洲文藝出版社. 2010: 4-5. ISBN 978-7-80742-9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