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建鋒(9世紀—896年5月17日),有的史書作劉建峰劉建封劉鋒,字銳端唐朝末年軍閥,自乾寧元年(894年)控制武安軍直至三年(896年)去世。

劉建鋒
出生9世紀
唐朝
逝世896年5月17日
唐朝
職業武安軍節度使

家世

劉建鋒生年不詳,是蔡州朗山人。他曾任忠武軍龍驤指揮使,與決勝指揮使孫儒一同在奉國軍節度使秦宗權帳下戍蔡州以抵抗黃巢的大規模農民軍,彼此關係也好。[1]後來秦宗權叛唐僖宗,自己稱帝,他們也繼續追隨。[2][3]

效力孫儒

光啟二年(886年),秦宗權命孫儒率軍攻唐廷治下的河陽;孫儒敗河陽留後諸葛仲方,奪取河陽。雖然取勝,十二月,孫儒帳下行軍司馬張佶卻秘密對劉建鋒說:「秦公剛鷙而猜忌,很快會滅亡,我們早晚被朱全忠(宣武軍節度使)所滅,必須設法自免!」劉建鋒正自危,從中看出了張佶的智慧,於是和他交友。[3]孫儒也認同張佶所言。[4]

秦宗權遭朱全忠大敗後,孫儒撤離河陽。三年(887年)十月,秦宗權派弟弟秦宗衡進軍淮南爭奪其控制權,以孫儒為副,劉建鋒為前鋒。當時淮南正陷入兩敗俱傷的內戰,一方為自稱淮南節度使秦彥和左廂都知兵馬使畢師鐸,另一方為廬州刺史楊行密。張佶、馬殷也都在秦宗衡軍中。他們到淮南軍部揚州時,楊行密已將其佔領並迫使秦彥和畢師鐸逃遁。秦彥和畢師鐸也加入了秦宗衡軍。不久,當秦宗權面臨朱全忠的軍事壓力試圖召回秦宗衡軍時,孫儒殺秦宗衡,奪取軍隊,與劉建鋒、左軍判官許德勛等盟誓,又殺秦彥、畢師鐸。孫儒不久敗楊行密,奪取揚州,自稱淮南節度使。[5]劉建鋒成為孫儒別將。楊行密隨後佔有寧國軍,並成為其節度使。[5][6][7]龍紀元年(889年)十二月,孫儒命劉建鋒從楊行密馬步都虞候田頵手中奪取常州,守之,又驅逐杭州刺史錢鏐部下潤州制置使成及,取潤州。大順元年(890年)二月,楊行密部將安仁義、牙將劉威、田頵等敗劉建鋒於武進,取常州,劉建鋒又驅逐潤、常州之間的楊行密諸將。閏九月,劉建鋒再攻常州,[1]殺制置使張行周,圍楊行密部將李友控制的蘇州。十二月,孫儒親自攻拔蘇州,殺李友。[7]

大順二年(891年)春,孫儒展開先滅楊行密再滅朱全忠的初步計劃。他引全軍進軍宣歙軍部宣州[7]劉建鋒率軍隨軍。孫儒軍起初取勝,景福元年(892年)二月,圍宣州。但他不能攻陷宣州,很快陷入困境,五月,楊行密又出奇兵斷其糧道。孫儒的軍隊又為大雨和疫病所苦,自己也染上了瘧疾,只得派劉建鋒和馬殷分兵劫掠鄰近諸縣以求食。六月,楊行密得知孫儒染瘧疾,攻之,擊潰孫儒軍,殺孫儒。孫儒軍大多投降楊行密。劉建鋒和馬殷為孫儒而哭,互相說:「公常有志被立廟祭祀,等吾等有了領地,當為他立廟以報德。」[1]率七千士兵南下向鎮南軍進軍;士兵推劉建鋒為帥,馬殷為先鋒指揮使,張佶為謀主。這支軍隊劫掠洪州虔州吉州等數州,不久達到十餘萬人。[2][6][8][9]

奪取武安軍

劉建鋒軍沒有攻打鎮南軍,而是繼續向西南朝當時在鄧處訥治下的武安軍行進。乾寧元年(894年)五月,劉建鋒兵到醴陵,鄧處訥派邵州指揮使蔣勛鄧繼崇龍回關以阻劉建鋒進軍。馬殷到關下,派出使者,使者說服蔣勛、鄧繼崇:劉建鋒的到來是有星象預兆的,他們的軍隊不足以抵抗之。在使者建議下,蔣勛、鄧繼崇解散了軍隊。劉建鋒命部下士兵穿上蔣勛、鄧繼崇士兵的軍服,很快進軍到武安軍軍部潭州。他們兵到後,潭州守軍誤認他們為蔣勛、鄧繼崇的軍隊,不做防備。劉建鋒軍直入軍府,鄧處訥正在飲宴,被擒,劉建鋒殺之,在張佶等推戴下自稱留後,[9][10][11][12][13]上表京師。當年,劉建鋒等舉唐世旻永州刺史。[14]當時受命宣撫南方各藩鎮的諫議大夫孫偓從衡州、永州前往潭州安撫劉建鋒。[15]

二年(895年)四月,唐昭宗任劉建鋒為武安軍節度使,拜檢校尚書左僕射。[2]劉建鋒以馬殷為內外馬步軍都指揮使。[6][16][17]同入武安軍的還有許德勛、姚彥章秦彥暉王環李瓊等。[18]

身亡

劉建鋒答應賞賜蔣勛,卻未及行動。同年十一月,蔣勛求為邵州刺史,劉建鋒不許,蔣勛就和鄧繼崇起兵反劉。他們很快攻陷邵州,試圖壓迫潭州。三年(896年)正月,劉建鋒派馬殷討蔣、鄧,取得初步勝果。[6][12][13][16]

但是,戰事還在進行,劉建鋒自從奪取武安軍後就變得驕傲嗜酒。他本是庸人,經常和部曲飲酒歡呼,還和新息小史長直兵牽櫳官陳贍美艷的妻子私通。陳贍被同僚戲言,以為恥,四月,怒而用蒺藜鐵撾殺了劉建鋒。士兵起初迎張佶為留後,但張佶拒絕了,三軍最終推立權知邵州刺史馬殷,[2][10][11][13][16]並誅殺陳贍。[6]馬殷上任之際,誅殺謀害劉建鋒者數十人,[8]並從此禁用蒺藜。[19]

劉建鋒生前官爵為武安軍節度使、檢校司空彭城郡侯,邑千戶。馬殷後來以湖南為根據建立楚國,很感恩劉建鋒,屢次上表請求追贈,使其得以累贈太傅後唐末帝清泰二年(935年)十二月,因楚國所請,贈劉建鋒太尉[20]其妻厙狄氏,贈韓國夫人。[21]

註釋及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