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山公園

位於故宮之南,東鄰天安門,原為明清兩代之社稷壇

北京中山公園位於北京市中心紫禁城南面,天安門西側,於故宮一牆之隔。它原是兩代的社稷壇,與太廟(今勞動人民文化宮)一起沿襲周代以來「左祖右社」的禮制建造。中山公園現佔地23萬平方米,是一座紀念性的古典壇廟園林。

中山公園
基本資料
類型城市公園
位置中國北京市
面積23公頃
建造1928年
所有者北京市公園管理中心
地圖
地圖
社稷壇
社稷壇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
地址北京市
座標39°54′30″N 116°23′18″E / 39.90833°N 116.38833°E / 39.90833; 116.38833
分類古建築及歷史紀念建築物
時代
編號3—81
認定時間1988年

歷史沿革

社稷壇建於明朝永樂十九年,一直作為明清兩代祭祀社稷的場所。清帝退位後,社稷壇閒置疏於管理,守壇的人在壇內飼養豬羊,許多地方被用來種植苜蓿作為飼料。

1913年中華民國政府接管了社稷壇,開始募集捐款,準備將其闢為公園。1914年10月10日社稷壇對普通民眾開放,稱中央公園,是北京最早成為公園的皇家園林之一。公園開放前,短時間內進行了大面積的整修,開闢了面對長安街的正門,鑿開了東壇門的圍牆,修成了月亮門的樣式。1915年以後,又在園中添建了河塘、疊石和其他建築,社稷壇的戟門也被改為殿堂。1925年孫中山的靈柩曾停放在園內的拜殿。1928年改中央公園為中山公園。在闢為中央公園後,除保留社稷壇外,先後營造了松柏交翠亭、格言亭、蕙芳園等景觀,還把習禮亭、蘭亭八柱亭、保衛和平坊及河北大名古剎的宋代石獅移入園中,園中還安放了多塊清代宮苑中的名石。1937年日本佔領北平後,改為北平公園,10月後又改成中央公園,1945年抗戰勝利後恢復中山公園的名稱,沿用至今。

1988年中山公園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在正在準備申請世界文化遺產

主要建築物

建築主要有社稷壇、拜殿、戟門、保衛和平坊、水榭、蘭亭碑亭、唐花塢、習禮亭、四宜軒、迎暉亭、花廊、宰牲亭、格言亭、投壺亭、松柏交翠亭、來今雨軒、音樂堂、長青園、愉園和蕙芳園、兒童運動場等。

社稷壇

 
社稷壇和拜殿(中山堂)

社稷壇,也叫「太社稷壇」或「太社壇」,位於公園的主軸上,是明清兩代祭祀社稷的祭壇式建築,北京社稷壇是現存的唯一一座祭祀社稷之用的廟壇建築。

社稷壇是北京九壇八廟之一,主體建築有社稷壇和拜殿(今中山堂),附屬建築有戟門、神庫、神廚、宰牲亭等,多是永樂年間(1420年左右)修建。因壇內有五種顏色的土,又被稱為五色土。

中山公園就是在原社稷壇的基礎上改建為公園的。

保衛和平坊

 
保衛和平坊

保衛和平坊位於中山公園的南門內,是一個四柱三間三樓石牌坊,上面題有保衛和平四個大字,為郭沫若所書。保衛和平坊的前身是設於東單北大街的克林德牌坊,原為四柱三間七樓。 一戰後,克林德牌坊被拆毀,運到中山公園重建,並改名為公理戰勝坊。1952年又更名為保衛和平坊。

孫中山銅像

孫中山銅像位於保衛和平坊的北面的廣場,是雕塑家曾竹韶創作,於1986年11月12日孫中山誕辰120周年時豎立,當時舉辦了隆重的落成典禮。

銅像矗立在黑色花崗岩基座上,基座正面有鄧小平親筆題詞「偉大的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永垂不朽」。銅像高3.4米,為孫中山立像,孫中山着中山裝,兩腿略微分開,一手下垂,一手撐在腰間,目視遠方,體現了革命先行者的風範。

蘭亭八柱亭

 
蘭亭八柱亭

蘭亭八柱亭也叫蘭亭碑亭,位於公園西南,唐花塢西側,為一座重檐藍瓦攢尖頂的八角石亭,內有一石碑。石碑陽面雕刻有王羲之的蘭亭修禊圖及曲水流觴圖,碑陰面刻有清乾隆皇帝所寫的《蘭亭序》。亭內的八根石柱上分別刻有歷代著名書法家摹寫王羲之的八冊《蘭亭貼》的真跡。分別是:唐代虞世南(第一柱)、褚遂良(第二柱)、馮承素(第三柱)、柳宗元(第四柱)、柳公權(第五柱)摹寫晉代王羲之《蘭亭序》,明代董其昌(第七柱)仿柳公權《蘭亭序》,清代于敏中(第六柱)、乾隆(第八柱)臨董其昌訪柳公權《蘭亭序》。現八柱上的字跡已經風化,但有原拓本碑帖流傳於世,收藏在故宮博物院,是書法史上的瑰寶。

蘭亭八柱亭原名蘭亭,也稱流杯亭,原位於綺春園西北部,是圓明園四十景之一坐石臨流的一部分。蘭亭建於雍正初年,當時是仿紹興蘭亭而建的流觴亭,長方形開間三間。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改建為八方形,並換成巨型石柱。1860年蘭亭被英法聯軍燒毀,石柱僅存。1917年,八根石柱遷入園內。1971年,利用這八根石柱建起蘭亭。

習禮亭

習禮亭也叫演禮亭,是一座六角亭,建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原在正陽門內兵部街鴻臚寺內。明清兩代初次進京的文武官員和外國使臣朝謁皇帝都要在習禮亭學習禮儀。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北京,鴻臚寺衙門被焚毀,習禮亭倖免,後遷入戶部街禮部衙門院內。清末,禮部改為典禮院。辛亥革命後,1912年典禮院由鹽務署占駐。1915年,鹽務署將此亭捐給中央公園。

唐花塢

 
唐花塢

唐花塢位於公園西南,蘭亭八柱亭以東。唐本作「煻」,意為用火烘焙;塢指臨水的建築。唐花塢意為臨水的花卉溫室。唐花塢建於1915年,於1936年將木結構改為鋼筋水泥結構,正中間改成重檐八方亭,平面形如如燕翅。這裏作為溫室花房,一年四季展出各種名貴花卉。

格言亭

 
格言亭

格言亭位於社稷壇北門外,是一座八根石柱的石亭。 1915年,在現保衛和平坊所在地建造了一座德式風格的亭子,亭子的每根柱上都刻着古代名賢格言。1918年格言亭遷到現址。在文革時期,格言亭是柱子上格言被毀。

八柱上格言分別是:

  1. 朱子之言曰:盡己之謂忠,推己之謂恕
  2. 孟子之言曰: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3. 子思之言曰:溫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禮
  4. 陽明之言曰:知是行之始,行是之知成
  5. 丹書之言曰:敬勝怠者吉,怠勝敬者滅
  6. 武穆之言曰:文官不愛錢,武官不惜死
  7. 程子之言曰:主一之謂敬,無適之謂一
  8. 孔子之言曰: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

愉園

愉園位於社稷壇東,「愉」取「魚」的諧音,是一座園中之園,1983年興建,遊廊內嵌有1983年記載建園始末的碑記。佔地面積6200平方米,由八角亭、垂花門、魚池、遊廊等構成。愉園的特色是在此觀賞金魚

音樂堂

 
音樂堂

音樂堂位於社稷壇櫺星門外東南方,最初為日本佔領時期(1942年)迫使中國人修建的露天舞台和磚砌的觀眾席,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將磚砌的觀眾席改為木板長條椅,成了一座露天劇場,用於室外演出。1980年後,露天劇場建為室內劇場,現在已成為一座現代化音樂廳,是北京著名的演出場所。

石獅子

中山公園的石獅子位於社稷壇南門外,明清時沒有這座門。這對石獅1918年發現於河北大名縣的一座古廟內,屬於宋朝文物。二獅神態活潑,據說用木棍敲打因石質不同而一隻出鐵音,另一隻出銅音。

惠芳園

惠芳園位於社稷壇西面,原是一片封閉的果園,於1990年9月建成的,佔地6000餘平方米。園內主要建築是一座仿古的宅院,匾額上的「蘭室」是朱德在1960年代為此地所題寫。惠芳園常年展覽蘭花,這裏養殖的蘭花無論是品種還是數量均為北方地區之冠。

松柏交翠亭

 
松柏交翠亭

松柏交翠亭位於社稷壇東壇門外,為一重檐六角攢尖亭,在松柏掩映之中,故得名。

該亭原建於1915年,是一座六角筒瓦涼亭,叫六方亭。1930年,筒瓦換成綠琉璃瓦,並改名為松柏交翠亭。

投壺亭

投壺亭位於社稷壇東壇牆外,松柏交翠亭以南,是一座十字形敞亭,始建於1915年,1926年重建。保存六隻古代銅質投壺

來今雨軒茶社

來今雨軒茶社位於中山公園東部,建於1915年,總建築面積549.4平方米,曾是少年中國學會文學研究會的活動地點,魯迅亦是該茶社的常客[1]。2005年1月3日在原址復設[2],2018年關閉整修。作為中國共產黨早期北京革命活動舊址之一,2021年6月1日起對公眾重新開放[3]

古樹花卉

中山公園裏的古樹很多,最早的是遼代古柏,栽種於遼代興國寺。其它有很多為明清時期栽種,樹木的形態也很有特色,松柏林立,蔓藤纏繞。其中槐柏相抱已成為代表性的景觀,有許多景點都是由古樹花卉的名稱而來,比如東壇門外的香雪海、松柏交翠亭等。這裏每年春天的花展更是花卉愛好者的天堂。

名石

社稷壇闢為公園之初,曾從圓明園遺址移來了一些名石,有青雲片、青蓮朵、繪月、搴芝。

圖集

爭議

在2020年4月29日的外交部記者會上,有《澳大利亞人報》的記者抱怨警察不允許外國記者進入該公園,卻沒有援引任何法律條文,經記者向外交部新聞司人員查詢,亦無相關規定。對此發言人耿爽表示其應該詢問警察,也可以找新聞司的同仁協助疏通障礙。[4]

參考文獻

引用

  1. ^ 重温“来今雨轩”. 人民政協報. 2005-03-27 [2022-02-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2-13). 
  2. ^ “来今雨轩”茶社重开张. 北京晚報. 2005-01-03 [2022-02-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2-13). 
  3. ^ 中山公园来今雨轩开放. 北京日報. 2021-06-03 [2022-02-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2-13). 
  4. ^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 2020年4月29日外交部发言人耿爽主持例行记者会. 2020-04-29 [2020-06-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7-25). 

來源

外部連結

參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