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透明反光鏡
半透明反光鏡(Pellicle Mirror,或簡稱半透鏡)是一種輕薄半透的光學材料,用於將一束光線分為兩道獨立的光束,屬於分光鏡的一種特例。其可以安裝在單鏡反光機中,取代原本的反光鏡且不進行動作而獲得額外的拍攝優勢。
因為這類材料十分輕薄,也被稱作半透膜。
概述
單鏡反光機設計中,為了消除旁軸取景視差,達到「所見即所得」效果而設置了反光鏡,將鏡後光束反射到取景器總成中;拍攝時,反光鏡抬起,光線直接匯聚到膠片平面(或傳感器平面);曝光完成後,反光鏡降下,方可繼續取景以進行下一張拍攝待機。
半透明反光鏡應用於單鏡反光機中取代反光鏡,鏡後光束可以在分光後直達取景去與膠平面。這樣的設計一開始用於減小反光鏡作動帶來的機震,後來則在各類高速拍攝用相機中應用,因為固定式設計不需要等待反光鏡還原動作的時間而可以直接連續拍攝。
歷史
最早應用該技術的機型為佳能Pellix,於1965年發佈;其目的為實現鏡後測光(TTL),因為稍早的1963年,日本 Tokyo Kogaku KK 公司發佈了實現該功能的Topcon RE Super機型。為此,佳能Pellix在半透膜後安放了CdS元件感測光線。PELLIX上的半透膜為厚約0.02mm的Mylar材質軟片,約2/3的光線通過半透膜,而其餘則反射到取景器中[1]
小修小補的PELLIX QL之後,下一台半透明反光鏡機型為佳能 F-1 High Speed,目標定位在1972年奧運會檔期的高速相機,因為固定式半透膜設計連拍時不會有取景中斷(英文作blackout),所以在高速拍攝中十分有用。1984年的 New F-1 High Speed 也是基於相同理由,而此時連拍速度也來到了14張/秒。
尼康公司的 F2H 則在1976年登場,相比普通的F2機型,沒有了T,B與1/2000秒檔位,也不具備可更換的Type B對焦屏。
進入了自動對焦時代,佳能推出了EOS RT與ROS-1N RS,RT為基於EOS 600/630機身的改型,而1N RS則是從頂級機型1N變化而來。
早期固定式半透膜的發展也促進了反光鏡的演進,今天的單鏡反光機需要將鏡後光線分作鏡後測光、自動對焦與取景用途,主反光鏡已經為半透明材質,且其後還安排了副反光鏡。而反光鏡的結構也進行了加強,一些旗艦機型可以在反光鏡作動下進行10張/秒的連續拍攝。
索尼SLT機型
數碼時代,越來越多的用戶對單反類型相機的實時取景功能提出了要求。奧林巴斯曾經在2006年於E-330上使用取景器總成內的分光鏡實現了取景與高速相位對焦,索尼公司稍後在2008年的α300/α350上也嘗試過副傳感器進行Live View。而2010年,索尼推出了以α33/α55為代表的SLT機型(Single-Lens Translucent),其使用名為Translucent Mirror Technology的半透膜技術,實現了透過半透膜的光線在主傳感器進行取景,反射光線用於自動對焦。
而在2012年推出的α99上,主傳感器上也內嵌了相位對焦點,可以與原本的AF傳感器一同實現混合對焦[2];2014年推出的α77 MarkII還額外搭載了4D對焦技術。
半透明反光鏡機型
參見
參考與引用
- ^ Ivor Matanle. Collecting and using Classic SLRs. Thames & Hudson. 1996. ISBN 0-500-27901-2.
- ^ 全片幅半透光鏡旗艦 Sony SLT-A99 測試報告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DC Fever
- ^ PELLIX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佳能相機博物館(中文)
- ^ PELLIX QL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佳能相機博物館(中文)
- ^ F1 高速馬達驅動相機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佳能相機博物館(中文)
- ^ New F-1 高速馬達驅動相機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佳能相機博物館(中文)
- ^ EOS RT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佳能相機博物館(中文)
- ^ EOS-1N R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佳能相機博物館(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