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中等教育史

南京中等教育史介紹了清末以來南京中等教育的發展。南京最早的中學可以追溯到1890年匯文書院設立的成美館清政府頒佈癸卯學制後,新式學堂得到推廣。中華民國成立後,教育部及市教育局的有力措施發展中學,雖在日本佔領期間有所停滯,但戰後數量大幅增加。新中國成立後,南京中等教育雖在大躍進文化大革命時期盲目發展,但改革開放後進行改革,調整了中學的佈局。

南京中學數量[1]
年份 數量
1909年 20
1912年 10
1925年 32
1937年 28
1939年 17
1945年 19
1948年 74
1949年 61
1952年 39
1957年 60
1959年 86
1965年 117
1975年 267
1976年 572
1978年 557
1980年 334
1983年 397
1986年 405
1999年 306
2015年 223[2]

清末

鴉片戰爭後,西學東漸之風日盛,傳教士來寧日眾[3]。1888年,美以美會傅羅創辦匯文書院,並於1890年設立成美館(今金陵中學[4]。1899年,美以美會沙德納創辦的私立女佈道學堂添設中學部(今人民中學),基督會馬林創辦私立基督中學堂(今中華中學)。這是南京最早創立的一批中學,採用保送及考試的方式入學,學制為四年,先僅設英文為主要課程,後增設中文算學等課程[1]

辛丑條約》簽訂後,清政府在教育方面開展了近代化改革,推廣新式學堂,私人辦學風潮興起[5],1904年頒佈的《癸卯學制》規定學制為五年,仍設經學課程。1902年,改文正書院為江寧府學堂(今寧海中學),是南京第一所官辦中學堂。1904年,回族富紳曹家麟等人創辦私立鍾英中學堂(今三中),粵紳沈鳳樓等人創辦私立旅寧第一女學(後併入中華中學),皖籍汪菊友等人創辦私立安徽旅寧中學(今六中)。1905年,兩江師範學堂附屬小學堂改為附屬中學堂(今南師附中),養正學堂增設達材中學。1906年,設暨南學堂(今暨南大學),是南京第一所官辦僑生中學堂[1]

1907年,清政府承認女學的合法地位[6],南京興起官紳舉辦女學之風,繼旅寧第一、第二女學堂後,設惠寧、毓秀、江寧八旗第一女學等中學堂[1]

至1909年,南京共有20所中學堂[4],1912年剩餘10所,包括3所官辦學校(江寧府中學堂兩江師範學堂附屬中學堂暨南學堂)和7所私立學校(崇文中學堂明德女子書院匯文女子中學金陵大學附屬中學基督中學鍾英中學江南上江公學[1]

中華民國時期

民國初年

中華民國成立後,教育部改學堂為學校[7],廢除經學,頒佈的《壬子癸丑學制》將學制定為四年,直至1922年改為三年。南京中學堂一律稱中學校,一些公私立中學相繼創辦。1912年,江蘇省立工業專門學校江蘇省立第一農業學校設立中學部,基督教青年會創辦青年會求實中學(今五中)。1914年,周寄高創辦私立成美中學(後併入五中)。1916年,張李蕙創辦私立南京中學。1920年,江蘇省第一女子師範學校設女子中學科,楊匡設立私立正誼中學。1921年,南京女子師範學校增設女中,美以美會創辦華中中學。1922年,汪國塵創辦兩江民立中學,劉昌威創辦志成中學。1924年,金陵女子大學附屬實驗中學成立(今金陵中學),私立鍾南中學開辦。1925年,耶穌會創辦震旦大學預科部,盛永發創辦五卅公學,李士榮創辦成德中學,安徽旌德同鄉會創辦鳧山中學,長老會創辦建鄴中學。此外,湖南旅寧中學、勞山中學、平坦學團等相繼創辦。截至1925年底,南京共有32所中學[4][1]

1926年冬,受北伐戰爭影響,鳧山中學、益智中學、正誼中學、南京中學等紛紛停辦。截至1927年初,僅剩16所中學,包括3所公立中學(國立東南大學附屬中學省立南京第一中學省立南京女子中學)和13所私立中學(匯文女中金陵大學附中愛群中學明育女中基督女中鍾英中學金陵女子大學實驗學校青年會中學成美中學鍾南中學東方公學五卅公學成德中學[4][1]

國民政府建都時期

1927年,南京特別市教育局成立。南京實行實驗學區制,國立第四中山大學行政院和市教育局接收並改組南京的省立和縣立中學。大學行政院將江蘇省立南京第一中學、省立第四師範學校、省立工業專門學校附屬中學、省立第一農業學校附屬中學,合併為第四中山大學區立南京中學;將省立第一女子師範改組為省立南京女子中學。市教育局籌辦市立中區實驗學校附設初中部。1928年,設國立國民革命軍遺族學校[4][1]

市教育局制定私立學校補助方法,訂立私立學校董事會章程,以發展私立中學,彌補市立學校的不足。此後,私立中學的數量逐年增加。1930年,盧針壽創樂育中學。1931年,創立華南初級中學、中央中學、京華初級中學、文化學院附中、民治初級中學,葉紹棠創辦私立冶城初級中學。1932年,私立首都女子法政講習所附設首都女子初級中學(今新寧中學),創辦兩廣中學、行健初級中學、學藝初級中學、大公初級中學、九一八初級中學、大江初級中學。1933年,黃仁霖創立勵志中學。1937年,汪風章創辦培育中學[4][1]

截至1937年,南京共有28所中學,包括國立中學1所、省立中學1所、市立中學2所、私立中學24所,其中完全中學16所、高中1所、初中11所[4][1]

日本佔領時期

 
國立臨時中學籌備委員會學生登記處

1937年11月,日軍逼近南京,多數中學停辦,少數中學奉命西遷,或組織師生撤離。12月日軍佔領南京後,40餘所中小學校舍被毀,15所為軍警憲佔據[1]

1938年初,南京市自治委員會並無管理教育的機構。1938年春,維新政府督辦南京市政公署設立教育處,制定《南京市管理私塾暫行辦法》和《南京市私立中小學暫行辦法》,南京中等教育開始恢復,以日語成績決定學生畢業與否。1938年5月設市立初級中學,10月設市立第二中學。截至1939年底,共有市立中學2所、私立中學15所(鍾英中學、安徽中學、正始中學、建業中學,以及外國教會組織的補習班11所)[4][1]

1940年,汪精衛政權還都南京後,增設市立女子中學、國立模範中學和國立模範女中,設中央大學實驗學校。同年,私立匯文女中由上海遷回南京,金陵補習班(前金大附中,後改為私立鼓樓中學)、私立育德中學(前育群初中)、明德女中、冶城中學、培育中學、利濟中學(前震旦初中)、金陵耕讀學校、進德聖德女學校、進修中學補習班、金陵女子大學服務實驗科相繼開辦。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汪精衛政權接管了美國教會開設的學校,私立匯文女中與鼓樓中學被改為同倫中學,私立明德女中被改為專收日本官員子女的日本高等女子學校。1942年後,私立道勝初中、私立昌明初級中學、私立南方大學附中、私立新華中學相繼開辦[4][1]

1943年後,隨着抗日戰爭的戰事逆轉,南京的中等教育處於勉強維持的局面。截至1945年,南京共有19所中學,其中國立中學2所、市立中學3所、私立中學14所[4][1]

國民政府還都時期

抗戰勝利後,各中學相繼復校。貴陽國立十四中、重慶青木關中大附中、重慶沙坪垻中大附中分校合併為國立中央大學附屬中學,萬縣金大附中、成都分校、南京金大附中合併為金陵大學附屬中學,私立利濟中學更名為弘光中學,私立正始中學改為市立一中分校(後定名為市立第三中學),市立一中、二中、市立第一女中、私立明德女中、匯文女中育群、中華女中、鍾英、安徽、青年會成美、東方、鍾南、華南、冶城、道勝、勵志、首都女子初中等在原址復校[4][1]

1946年,國民政府還都後,市教育局接受國立第一、第二、第三臨時中學,改為市立第四、第五中學、第三女子中學,從四川遷寧的國立社會教育學院附中改為市立第六中學,增設市立第三女中、市立第一初級中學、第二初級中學[4][1]

由於戰後人口激增,失學青少年增多,市教育局指定各市立中學增設自費班。為鼓勵私立學校發展,對辦學成效顯著的私立中學核發獎勵金。截至1948年,南京共有74所中學,包括12所市立中學和62所私立中學。[4][1]

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

南京解放後

南京解放後,市軍管會成立文化教育接管委員會,陸續接管各類中學。公立中學按照原規模開辦,部分私立學校改為公立或與公立合併,少數停辦。韓戰爆發後,美國教會資助的學校財源斷絕,南京的教會學校全部改為公立學校[8]

1949年5月,將市立第一初級中學與私立空軍子弟學校合併為七中(今南航附中),籌建八中。1951年5月,私立弘光中學改為九中,私立金陵大學附中與私立金陵女子文理學院附屬中學合併為十中,私立育群中學併入市立一女中,私立道聖、惠民中學合併為私立下關中學。1952年,私立中華女中與原市立第二初級中學、私立鼓樓中學合併為市立第十一中學,私立下關中學改為十二中,私立匯文女中改為市立四女中,私立明德中學和私立青年會中學女生部合併為市立五女中,私立青年會中學男子部併入五中,私立協和、崇光中學合併合併為市立一初中,私立新民中學改為市立二初中,私立六藝中學改為市立三初中,私立育才中學改為市立四初中,私立澤普中學改為市立五初中,私立鍾南、復興、開明中學合併為私立城中中學,私立昌明、勵群中學合併改名為私立城南中學,私立冶城、大雄、培育中學合併改名為私立城西中學,新增上新河、燕子磯、孝陵衛、高橋門等市立初級中學和市立龍潭中學,創辦永利寧廠附設初中、兩浦鐵中。截至1952年底,南京有39所中學,其中27所公立中學、9所私立中學和2所廠辦中學[1]

1955年,仿照蘇聯十三中。1956年,新建12所中學,將剩餘9所私立中學全部改為市立中學。1957年,新建市立馬群、光華門、方家營、西善橋、雨花台、邁皋橋初中等6所中學,以及南京鐵路職工子弟中學、鳳凰山鐵礦子弟學校等廠辦學校,創立民辦建鄴初中。截至1957年,南京有60所中學[1]

大躍進時期

大躍進運動下,南京出現「大辦教育」局面。1958年2月,一周內辦起十月、牌樓、八卦洲等263所農業中學和各類職業中學,7月進行整頓後,年底尚有農、職業中學118所。同年,新辦挹江門、三汊河、卸甲甸、營防等市立初中及南京新生建築磚瓦廠學校、南化公司職工子弟第一中學等廠辦中學。1960年,增辦市立福建路、青島路、板橋、堯化門、長蘆等5所初中及鐵道部大橋工程局的、第四橋樑工程處鐵路職工子弟中學等廠辦中學[1]

1961年起,逐步調整教育事業發展規模。1961年3月,農村中學由43所調整為34所。1962年7月,市立師範停辦,原址創辦市寧海中學。1963年,南京大學附設工農速成中學停辦,原址創辦南京外國語學校,新建莫愁湖中學三十八中,河西初中改名為浦口初中。截至1965年,南京有117所中學[1]

文化大革命時期

文化大革命開始後,各中學遭到嚴重破壞。22所民辦中學和20所農業中學被撤銷或合併。1968年,七中九中寧海中學分別遷至鐵心橋八卦洲盤城七中原址改為朝陽中學、九中原址改為二十五中寧海中學原址改為向陽中學[1]。1969年起一年內,十中高中教學地點四次搬遷[8]

1970年,在鬧革命的同時盲目發展中學,新建下關中學六一中學瑞金路中學四十六中五十三中四十七中五十五中五十中四十八中,即39家廠辦中學。截至1975年,南京有267所中學[1]

改革開放初期

1985年起,南京開展教育改革,調整中學佈局,實行分級辦學,將城區59所中學的管理權下放至區,鄉鎮中學的管理區下放到鄉鎮。1987年,高中由1978年的265所減少到129所。同時,改革中等教育結構,一批中學改為職業學校。1993年,探索多種辦學模式,支持企事業單位辦學及各類學校聯合辦學,支持開辦私立南僑高級中學和民辦育英外國語學校[1][8]

現狀

截至2015年,南京共有中學223所,其中高中52所,初中171所[2]

參考資料

  1.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南京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南京市志(第9册)教育科技社科·卫生·体育. 北京: 方志出版社. 2009. ISBN 9787514408133. 
  2. ^ 2.0 2.1 南京市教育局. 南京市教育发展2015年数字报告. 南京教育. 2016-03-23 [2017-06-10]. [永久失效連結]
  3. ^ 南京大学校史. historymuseum.nju.edu.cn. [2017-06-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1-09). 
  4. ^ 4.00 4.01 4.02 4.03 4.04 4.05 4.06 4.07 4.08 4.09 4.10 4.11 4.12 楊穎奇; 經盛鴻; 孫宅巍. 南京通史·民国卷. 南京: 南京出版社. 2011 [2017-06-10]. ISBN 978780718716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8-13). 
  5. ^ 胡慶華. 清朝学校教育制度的变迁. 科教文匯. 2014, (25): 129-131 [2017-06-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12). 
  6. ^ 王杏雲. 清末民初女学兴起的多面图景. 中國社會科學網. [2017-06-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11). 
  7. ^ 栗洪武. 民国初年由学堂向学校嬗变过程中传统文化的断层及其补救. 華東師範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 2011, 29 (2) [2017-06-10]. doi:10.3969/j.issn.1000-5560.2011.02.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4-20). 
  8. ^ 8.0 8.1 8.2 李之榮, 董國強. 南京通史·共和国卷. 南京: 南京出版社. 2015 [2017-06-10]. ISBN 978755330806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