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白尼隕擊坑
哥白尼隕擊坑(Copernicus)是火星上一座大型撞擊坑,它位於火星赤道以南,南緯48.8度、東經191.2度的法厄同區塞壬高地密佈隕坑的高地上[1],直徑接近300公里,其名稱取自波蘭天文學家尼古拉斯·哥白尼,1973年被國際天文聯合會正式批准接受。
行星 | 火星 |
---|---|
坐標[錨點失效] | 48°48′S 168°48′W / 48.8°S 168.8°W |
火星方格列表 | 法厄同區 |
直徑 | 約 300 公里 |
命名 | 尼古拉·哥白尼 |
描述
形成哥白尼隕擊坑的撞擊可能發生在30多億年前,在它的撞擊盆地內包含了較小的隕石坑和尤其值得關注的沖溝地形,這些沖溝被認為是過去液態水流動的跡象。該區域存在許多的小通道,它們是液態水進一步的證據。依據它們的形狀、外觀、方位和位置以及與被認為富含水冰特徵的明顯相互作用,許多研究人員認為,沖刷溝壑的過程涉及液態水。然而,這仍是一個需要積極研究的課題。
沖溝一經發現[2],研究人員就開始一遍又一遍地拍攝許多衝溝的圖像,以尋找可能的變化,到2006年,發現了一些變化[3]。後來,通過進一步的分析,確定這些變化可能是由乾燥顆粒流引起的,而非由流水所驅動[4][5][6]。隨着觀察的不斷深入,在加薩隕擊坑(Gasa)和其他地方發現了更多的變化[7]。隨着更多的重複觀察,發現了越來越多的變化。由於這種變化發生在冬季和春季,專家們傾向於相信沖溝是由乾冰形成的。之前和之後的圖像顯示,這一活動的時間與季節性二氧化碳霜凍以及液態水無法存在的溫度相吻合。當乾冰霜凍氣化時,它可以潤滑乾燥物質使其流動,尤其是在陡峭的斜坡上[8][9][10]。在某些年份,霜凍厚度可能達到1米。
塵暴痕跡
火星上的許多地區都經歷過巨大的塵暴過境,大部分火星表面都覆蓋着一層精細明亮的薄薄塵埃。當塵暴經過時,它會吹去覆蓋層,暴露出下方幽暗的表面。從地球和軌道上方都可以看到火星塵暴,他們甚至吹掉了火星上兩輛火星車太陽能電池板上的灰塵,從而大大延長了它們的運行壽命[11]。這一對孿生探測車設計壽命為3個月,但它們已經使用了數年,目前仍在使用中。機遇號火星漫遊車已使用了10多年,截至2017年8月,它仍在發回數據,其行駛軌跡每隔數月就會改變一次[12]。
圖集
-
哥白尼損擊坑的東側邊緣,火星勘測軌道飛行器背景相機拍攝。
-
哥白尼隕擊坑地表的塵暴痕跡,火星勘測軌道飛行器背景相機拍攝,註:這是前一幅圖像的放大版。
-
C背景相機顯示的哥白尼隕擊坑底部的一系列通道。
-
火星勘測軌道飛行器背景相機顯示的哥白尼隕擊坑坑底可能的岩脈,該直線可能是岩脈、斷層或接合處。
-
該地形圖是使用火星全球探勘者號探測器上火星軌道器激光高度計獲取的數據所繪製,這張圖片是RedMapper網站的屏幕截圖,顯示了哥白尼隕擊坑在火星塞壬區的地理位置。
-
哥白尼隕擊坑
橄欖石沙丘地形。
另請查看
參考文獻
- ^ Gazetteer of Planetary Names. [2021-08-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1-30).
- ^ Malin, M., Edgett, K. 2000. Evidence for recent groundwater seepage and surface runoff on Mars. Science 288, 2330–2335.
- ^ Malin, M., K. Edgett, L. Posiolova, S. McColley, E. Dobrea. 2006. Present-day impact cratering rate and contemporary gully activity on Mars. Science 314, 1573_1577.
- ^ Kolb, et al. 2010. Investigating gully flow emplacement mechanisms using apex slopes. Icarus 2008, 132-142.
- ^ McEwen, A. et al. 2007. A closer look at water-related geological activity on Mars. Science 317, 1706-1708.
- ^ Pelletier, J., et al. 2008. Recent bright gully deposits on Mars wet or dry flow? Geology 36, 211-214.
- ^ NASA/Jet Propulsion Laboratory. "NASA orbiter finds new gully channel on Mars." ScienceDaily. ScienceDaily, 22 March 2014. https://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14/03/140322094409.htm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 存档副本. [2021-08-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2-26).
- ^ 存档副本. [2021-08-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7-28).
- ^ 存档副本. [2021-08-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5-23).
- ^ 存档副本. [2021-08-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9-22).
- ^ Archived copy. [2017-08-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