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格斯堡議會

奧格斯堡帝國議會(德語:Reichstage zu Augsburg)是神聖羅馬帝國在德國東南部奧格斯堡舉行的議會。自10世紀以來,該鎮既是帝國城市,也是奧格斯堡采邑主教的駐地,曾多次舉辦此類會議。1282年,奧格斯堡議會將奧地利的控制權分配給哈布斯堡王朝。16世紀,在奧格斯堡舉行了35次帝國會議中的12次,這是由於奧格斯堡銀行家族(如富格爾家族)與在位的哈布斯堡王朝的皇帝,特別是馬克西米利安一世和他的孫子查理五世之間密切的財務關係的結果。最著名的幾次奧格斯堡議會舉行於德國宗教改革時期,1518年、1530年、1547/48年和1555年舉行了多次會議,着力解決在宗教改革期間以及隨之而來的天主教皇帝派與新教施馬爾卡爾登聯盟之間的宗教戰爭,尤其值得注意。在1555年的奧格斯堡會議後,皇帝定立了《奧格斯堡和約》,規定了教隨君定拉丁語:cuius regio, eius religio)的原則,讓每個親王決定他的臣民的宗教信仰,不服從的居民可以選擇離開。

薩克森選帝候克里斯蒂安·拜爾在查理五世皇帝面前自白,奧格斯堡會議,153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