孜牙·賽買提

孜牙·賽買提(俄語:Зия Самеди,1914年—2000年),維吾爾族作家、政治人物。

生平

1914年生於哈薩克斯坦阿拉木圖附近,小學和中學在蘇聯完成。1930年搬遷至新疆伊犁,從事教育工作。[1]

約在15世紀初,民間故事《艾里甫與賽乃姆》經維吾爾族詩人玉素甫·阿吉寫成敘事長詩。1936年,《艾里甫與賽乃姆》的故事首次被孜牙·賽買提改編為劇本,在伊犁由伊犁維吾爾族文化促進會藝術社「薩那伊奈底斯」藝術團第一次上演。[2]

三區革命時期,1947年2月,伊犁的東突厥斯坦共和國政府公安部召開公安會議。民族軍總司令部政治部主任孜牙·賽買提到會講話,公安部領導乃比江(據說為蘇聯人)作報告。1947年3月,阿不都克里木·阿巴索夫來到烏蘇前線司令部,在其住處召集五、六個人開會,傳達他在南京參加國民大會期間,經中國共產黨代表董必武同意,在三區成立「人民革命黨」。人民革命黨中央設在伊犁,書記是阿巴索夫,委員有賽甫拉也夫伊敏諾夫艾斯海提·伊斯哈科夫、孜牙·賽買提、賽福鼎·艾則孜等(當時未提到阿合買提江·哈斯木)。[3]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50年10月,新疆歌舞團團長孜牙·賽買提率歌舞團演員康巴爾汗等人參加了在北京中南海懷仁堂舉行的中國各族人民慶祝國慶文藝晚會演出。[3]後來,孜牙·賽買提曾任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文化廳廳長。[4]

1957年,中共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三干會反地方民族主義時,有人揭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文化廳廳長孜牙·賽買提、新疆大學教授波拉提·阿里木,說他們持有蘇僑證,是蘇聯人,白天參加中國共產黨會議,晚間到蘇聯領事館匯報會議情況。[3] 在1957年5月25日—31日召開的中國作家協會新疆分會(新疆作家協會)成立大會上,孜牙·賽買提當選為主席。[5] 1957年12月16日至1958年4月26日,中共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擴大會議在烏魯木齊召開。會上開展了對黨內地方民族主義的揭露批判,中共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各常委分別發言。會議通過了《關於反對和克服地方民族主義的決議》和《關於賽甫拉也夫、伊敏諾夫、艾斯海提等同志錯誤的處分及開除孜牙·賽買提、依不拉音·吐爾地阿不都熱衣木·艾沙阿賽德阿不列孜·卡里等黨籍的決定》。中共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第一書記王恩茂在會議結束時作了題為《為黨的解決民族問題的馬克思列寧主義路線而鬥爭》的總結報告。[6]

1960年代初,玉素甫·別克·莫合里索夫阿西爾·瓦依提、孜牙·賽買提等曾經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擔任過領導職務者被蘇聯克格勃策反,持蘇聯僑民證離開中國到蘇聯。[7]有說法稱,孜牙·賽買提是在1961年離開中國到蘇聯。[8]但據格爾夏回憶,孜牙·賽買提是1957年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開展反地方民族主義運動時,持蘇聯僑民證去蘇聯。[3]1962年4月,經蘇聯策動,中國新疆發生約6萬邊民外逃蘇聯的伊塔事件三區革命時期曾獲蘇聯扶植、1960年代初離開中國到蘇聯的馬爾果夫祖農·太也夫、孜牙·賽買提等人利用逃往蘇聯的新疆邊民成立了扶貧委員會,為分裂活動奠定人員基礎。1964年,他們率領一些逃到蘇聯的新疆籍人士聯名上書蘇聯政府,要求成立東突厥斯坦流亡政府。不久,經蘇聯政府支持,馬爾果夫、祖農·太也夫、孜牙·賽買提等人成立了「東突厥斯坦復興委員會」,在蘇聯公開開展東突獨立活動。[7]

1967年,在蘇聯克格勃授意下,孜牙·賽買提牽頭在蘇聯哈薩克斯坦首府阿拉木圖創建「東突厥斯坦救國委員會」。這是東突勢力在中亞成立的第一個政治性組織。該組織直接聽命於蘇聯克格勃,是蘇聯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展開東突活動的政治工具。1972年,蘇聯要求從中國新疆逃到蘇聯中亞的東突人士將「東突厥斯坦救國委員會」更名為「東突厥斯坦民族愛國陣線」,以適應「鬥爭需要」。[8][7]

1980年,孜牙·賽買提牽頭在印度舉辦由達賴艾沙以及內蒙古流亡人士參加的聯席會議,希望成立新疆、西藏、內蒙三區民族統一聯盟。1984年,孜牙·賽買提到印度達蘭薩拉參加了西藏和中亞問題學術討論會,此次會議令艾沙、孜牙·賽買提等人與達賴交往更為密切,他們共同商定組成反華聯盟。[7]

玉素甫·別克·莫合里索夫、孜牙·賽買提逃到蘇聯後,繼續作為作家、歷史學家活動。玉素甫·別克·莫合里索夫寫出《歷史是時代的審判者》、《東突厥斯坦文學光輝的歷史、目前的悲劇和今後的前景》等著作,孜牙·賽買提寫出《伊犁河畔》、《壓迫者的滅亡》等談歷史的小冊子,在蘇聯中亞及中國新疆散發。其基本觀點是:自古以來直至1949年,東突厥斯坦一直為獨立國家,從未劃入中國版圖。[7]

1992年,孜牙·賽買提等人在中亞策劃「維吾爾解放組織」,企圖成立「維吾爾斯坦國」,進而在中國南疆地區組織暴動。[9]

參考文獻

  1. ^ Ziya Samedi, Famous Uyghur Writer and Revolutionary, Succumbs. [2021-04-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28). 
  2. ^ 韓芸霞,從《艾里甫與賽乃姆》看維吾爾劇的藝術特徵,戲曲藝術2007年03期
  3. ^ 3.0 3.1 3.2 3.3 格爾夏,歷史的回聲:格爾夏回憶錄,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出版社,2012年
  4. ^ 李丹慧:新疆苏联侨民问题的历史考察(3). 歷史研究2003年第3期. 共識網. 2011-11-07 [2015-03-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5).  參數|journal=與模板{{cite web}}不匹配(建議改用{{cite journal}}|website=) (幫助)
  5. ^ 新疆作家协会简介. 中國作家網. 2016-07-14 [2021-04-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25). 
  6. ^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大事记》1957年,兵团网,2011-02-14. [2015-03-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6-29). 
  7. ^ 7.0 7.1 7.2 7.3 7.4 东突分裂主义势力研究,北方教育,2008-09-28. [2015-03-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4-02). 
  8. ^ 8.0 8.1 程敏:80年代是新疆地区最为稳定的时期. 共識網. 2014-05-01 [2015-03-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5). 
  9. ^ 夏從亞、李娜,「疆獨」恐怖主義分子犯罪的原因探析,中國石油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