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欖菊花會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23年3月9日) |
小欖菊花會是中國廣東省中山市小欖鎮特有的民間傳統花會,鄉民在菊花會舉辦期間展示各式菊花,文人在菊花會上把酒吟詩、賞菊畫菊,期間還有菊花戲上演。小欖一直享有「菊城」的美稱,早在南宋,便有小欖人開始種菊,明朝已有不少人善於作盆栽的菊藝。1736年,小欖的一些文人舉行了比試各家菊藝的「菊試」,這成了菊花會最早的雛形。1782年,小欖舉行了首次的菊花會。現在每隔60年,逢中國傳統干支紀年的甲戌年都將舉行一次盛大的菊花大會,大會期間會每年或數年舉行一些小型的菊花會。1994年的菊花會是離現在最近的一次菊花大會,吸引了800萬遊客前來參觀。2006年,小欖的菊花會被列入中國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小欖菊花會 | |
---|---|
中華人民共和國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 |
申報地區或單位 | 廣東省中山市 |
分類 | 民俗 |
序號 | 492 |
編號項目 | X-44 |
在小欖鎮舉行 |
歷史傳說
相傳在南宋咸淳年間,失勢的皇貴妃胡妃(另一說為蘇妃)逃出皇宮,隱居在廣州府的南雄珠璣巷。後來消息走漏,咸淳九年(1273年),當時的皇帝宋度宗為追究此案,揚言要屠村滅口,於是發生南雄珠璣巷居民避禍南遷之役。咸淳十年甲戌(1274年)珠璣巷有部份難民逃至珠江支流西江江畔的順德縣,以打魚為生。相傳當時有一「通天橋」,連接順德與香山縣小欖。漁民都到對岸的「大欖」和「小欖」兩個丘陵上休憩、曬網。時值秋高氣爽,月白風清,漁民見這裏土地肥沃,氣候溫和,黃菊遍野,溢香流金,景物宜人,認為是上天賜予的福地,於是在這片黃花盛開的地方開村墾荒,建立家園,逐漸繁衍。從此,小欖人便與菊與花結下不解之緣。因為這段歷史,菊花在小欖成為一種圖騰,一種象徵。
小欖菊花文化的醞釀
自宋被元所滅之後,戰亂頻繁。及元至明代,民困稍蘇。小欖的名門望族者,應試科舉,踏上仕宦官途。榮歸故里者,多建府第辟園囿,以養花藝菊為樂。到了明代,小欖藝菊之風已盛,菊花的栽培已很普遍。據當時在南京城朝廷任禮戶兩部尚書的小欖人李孫宸所撰之《兩欖風景地勢圖說》文,已有「五松六路三丫水,洞梅花十二橋,歲歲菊花看不盡,詩壇酌酒賞花村」的讚美之句,足以說明那時的小欖人已好藝菊,每年菊花盛放之時,聚集三五知已,酌酒賞花,籍此遣興已成習慣。
至清軍入關,烽火又復四起,小欖亦難逃厄運,民不聊生。清康熙年間,社會逐漸穩定,小欖民間的菊藝水平有了進一步提高,在栽培上對菊花的整形摘心,養護管理等有了一套系統經驗。此時已開始從上海、江南等地引入新種,使品種花色增多,鄉中一些紳商官吏之家,閒情逸志之士,則效法陶潛寄懷東籬,藝菊之風業更盛於昔。此時,小欖已得稱「小柴桑」之美譽。
菊花會前身
清朝乾隆元年丙辰(1736年)欖鄉有一賽菊之舉。是年霜降以後,鄉內李姓和何姓祠堂前蓋搭花棚,置菊場,列名花,各姓氏中的文人雅士為菊花取名吟詩作對,品評吟詠,推魁首,別等第,按序頒獎。評菊以「三不」為標準,即不脫裙(葉)、不交枝、不跪腳。立菊技藝已為運用,以「三丫六頂」為式,品種則以「一捧雪」為極。試畢則分別次第獎給紗、緞巾、扇等物品。此即所謂的「菊試」(據清道光年間《香山縣誌》載,菊試就是在菊花「盛開時,集鄉人所植名種,設賞格,評高下」)。品菊試期間,還請戲班在花場內的戲棚演戲,非常熱鬧。
乾隆五年(1740年)後,「一捧雪」幾瀕失傳,而菊試亦不復舉行,繼而以各姓氏宗族為主,與廟宇、坊社結成各「菊社」。去評試之習,步前賢「以文會友」之遺風,每過重陽,移佳菊於社所,「聯二三知己,傾樽籬下,索句花前」(見《香山縣誌》)。關於菊社,清代小欖人何大佐(字章民,號力齋,為明末名宦何吾騶之孫)在《欖屑》一書中有這樣的記述:「菊社者,不先期而檄,不分幣以酬,與菊試不同,惟集裁菊同志友,將所有之佳妨,移至社所,星羅棋佈,爐香屏畫,晨夕相對,或飲酒賦詩,或按樂度勻曲,其興轉劇,夜則燈燭輝煌,至曉方滅,觀者忘倦,遠客騷人逸士,每至菊節,常拿舟而至,題詠甚多。散社後,有索花為贈者,滿船載而去。」之後會無常期,或十載或二十載舉行而不定。
乾隆四十七年壬寅(1782年),各姓菊社聯合首辦十年一屆的「黃華會」,將原日之菊社變作菊會參展之小團體,據《香山縣誌》,是屆乃小欖菊花會之「初會」。當時欖鄉各姓俱有擺設,各姓菊場不僅搭架擺菊,而且廣搭花台、花樓、花橋,還演戲助興,僅演戲就有十餘台。夜間則張燈結綵,通宵達旦,參觀者甚眾。當時的香山縣令彭竹林曾為小欖菊會給予「欖市花期韻欲仙」讚譽。
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再會,第二屆「黃華會」規模比初會更大。
甲戌菊花大會
清嘉慶十八年癸酉(1813年),是年黃華會之會眾,以祖輩自南雄珠璣巷來小欖時為甲戍之年,而明年正值甲戍,倡以黃華會擴大活動,集十姓菊社在全鄉舉行。
因而嘉慶十九年甲戍(1814年)為紀念開村而舉辦首屆菊花大會,並定以後逢甲戍年為小欖菊花大會之期,即距一甲子(六十年)為一屆。這便是流傳至今的小欖「甲戌菊花大會」。是屆,大小二欖,菊社花市,星羅棋佈,三千花圃,十二瓊樓,舟楫穿梭,人流簇金。據當年《菊經答記》記載:「自欖之東評海面,一路漂回至海洲,錦帆畫槳;絡繹不絕,客試推蓬露頂一觀,絕十二瓊樓,宛人天外,而乘航至者,真似海島浮山來赴餐英會也。」《香山縣誌》亦云:「四方來觀一次,雖農夫收豎,從芳酸中行亦旋改其面目。」所列者佳菊72名種。
清同治十三年甲戍(1874年),人們依例舉行第二屆小欖菊甲戌花大會。當年菊會,由何、李、麥三大宗族聯合組成,規模比上屆更大。適值同治皇帝崩,藉口國喪,禁止鼓樂,無梨園助興。為增加熱鬧氣氛,大會於九九重陽,集各地文人雅士,舉辦大型「斗菊筵」,開筵征詩,以壯其盛。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亦按六十年一屆舉辦第三屆小欖甲戌菊花大會。當時,正值日本侵華,東北淪陷,國難當前,且農村不景,經濟蕭條,曾擬停辦。但鄉人多認為盛會難逢,仍群策群力,最後如期舉行。此次,在全鎮分東西南北中五區同時展出,花街柳巷,群卉紛陳。各氏族以及各坊、廟、社等共有花棚廿四、花樓花街各十二、景棚花橋各八處、花塔六座、菊藝場九、戲棚十一;還專門開闢了一個省港小欖同鄉會遊藝場、老人健康比賽、征詩征聯、農業展覽、日夜「水色」、「魚燈」遊行等。遠近而來參觀者達百萬眾,無不交口讚賞。因而有「人生能閱歷兩屆,誠屬難能可貴」之說。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之菊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人們認為菊花會要六十年一屆實在為時太久,於是改為十年一屆。1959年,為慶祝建國十周年之建成,小欖舉辦共和國成立後首屆菊會。一些報刊連日大篇幅報道了菊會盛況,譽小欖為「菊城」,自此「菊城」之稱就廣為流傳。
共和國後第二屆菊花會因十年動亂未能於1969年如期舉行,後改於1973年舉行。此屆規模較少,少有傳統名菊參展。但小欖人發揮創新精神,大立菊之基礎上,首創各種造型菊藝,以立體與浮塑砌作藝術形式,塑造出飛禽走獸及蟲魚、人物造型數十款。在當時的時代背景下當然少不了政治插曲。菊砌精品「天女散花」,遭極左思潮者誣為「復舊」,橫加斥責。幸在展出前夕,經當時省長陳郁看後,熱情支持,始如期展出。此次花展,據入場統計,突破一百萬人次,創往屆最高紀錄。
1979年舉辦之菊會,花場跨大小二欖,仿擬傳統景色五十處。當時有中央級、省級以及香港的傳媒到小欖採訪播導此次盛會。小欖人熱情接待海外人士,乃「黃華傳友誼,盛會敘鄉情」,乘着改革之風的菊花會,為小欖在新時期騰飛揭開序幕。
1989年,鎮上正處在城鎮建設高潮中,菊會未作擴大活動,只按往常一年之「秋菊欣賞」形式展出,亦有一些創新內容。
第四屆甲戌菊花大會
1994年11月17日至12月5日,正是小欖傳統的第四屆甲戌菊花盛會之期,為承先啟後,順應民意,1992年2月小欖第九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作出了決議,決定以三年時間籌備,把1994年第四屆菊花大會辦成以菊花為主題的大型文化藝術節。
此次盛會,分三個展區、四個展場、五條馬路、景點 198個,總面積達10平方公里,展出各種菊花82萬多盆,菊花品種1568個。在展出的704盆大立菊中,單株着花1027朵(18圈)以上的有113盆。而其中兩盆大立菊王分別是43圈的「白牡丹」(品種名),單株着花5677朵和42圈的「綠衣紅裳」(品種名)單株花5419朵,均刷新了基尼斯世界大立菊單株着花數的最高記錄。(目前基尼斯官網的紀錄是2011年11月4日的4351朵[1])除大立菊技術外,值得一提的還有造型菊嫁接技藝與菊花吊扎技藝。本屆菊會之嫁接菊有分層塔形「高接菊」,以一株嫁接多個品種,每品種一層,成塔狀,一般為8-10層。有老莖蒼勁的嫁接盆景菊(樁菊)。此外,有四盆半球型嫁接菊,每盆單株嫁接60個菊花品種,並以大立菊扎形方式成五圈,花91朵,60個品種喻意小欖菊花大會60年一屆。一株菊花嫁接60個品種而開放一致,可堪稱菊藝中之珍品。本屆菊會展出的菊花吊扎造型,既有傳統的平面文字,圖案表扎及菊壁(斜面模紋壁),亦有集電動、燈光、聲響於菊藝的立體藝術景組,既有精緻的人物、龍、鳳等扎作,亦有粗獷的色映菊砌組合。整個菊會,共展出菊扎、菊砌題材造型景點134組。
此次盛會吸引了國內和來自23個國家、地區的遊客600多萬人次。
參考資料
- 蕭鳳霞:〈傳統的循環再生──小欖菊花會的文化、歷史與政治經濟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蕭鳳霞:〈文化活動與區域社會經濟的發展——關於中山小欖菊花會的考察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