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伐利亞級戰艦
巴伐利亞級戰艦(德語:Linienschiffe der Bayern-Klasse)是德意志帝國海軍所建造的四艘超無畏戰艦的船級。該級別包括有巴伐利亞號、巴登號、薩克森號和符騰堡號。艦隻的建造工程始於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夕;其中巴登號於1913年下水,巴伐利亞號和薩克森號隨後於1914年,而最後的符騰堡號則是於1915年下水。只有巴登號和巴伐利亞號最終完工,這是由於戰事的膠着使得造船業的優先級發生改變。U艇被確定為更有利於開展戰爭行動,因而新造戰艦工程的進展開始放緩,並最終完全停止。結果,巴伐利亞號和巴登號就此成為帝國海軍最後建成的戰艦[1]。
巴伐利亞號
| |
概況 | |
---|---|
使用者 | 德意志帝國海軍 |
前級 | 國王級戰艦 |
次級 | L20e α計劃(未建成) |
服役期 | 1915年-1919年 |
規劃數 | 4 |
完成數 | 2 |
損失數 | 2 |
技術數據 | |
船型 | 戰艦 |
排水量 | 滿載32,200公噸(31,700長噸) |
船長 |
|
型寬 | 30米(98英尺5英寸) |
吃水 | 9.39米(30英尺10英寸) |
動力輸出 | 34,521匹軸馬力(25,742千瓦特) |
動力來源 | 3 × 帕森斯蒸汽輪機,3軸,14鍋爐 |
船速 | 21節(39公里每小時) |
續航力 | 5,000海里(9,300公里)以12節 |
乘員 | 1187人-1271人 |
武器裝備 |
|
裝甲 |
巴伐利亞號和巴登號分別於1916年7月和1917年3月編入艦隊服役。但兩艘艦均來不及參加1916年5月31日至6月1日進行的日德蘭海戰。巴伐利亞號在1917年10月的阿爾比恩行動期間受委任從里加灣打擊俄羅斯帝國海軍的海上力量,但艦身卻因觸雷而受損嚴重,並不得不撤回基爾進行維修。巴登號則取代腓特烈大帝號成為公海艦隊的旗艦,卻未曾參與實戰。
巴伐利亞和巴登號於1918年11月康邊停戰協定生效後被扣押在斯卡帕灣。海軍少將路德維希·馮·羅伊特作為被扣押德國艦隊的指揮官,於1919年6月21日下令全數鑿沉己方艦船;巴伐利亞號被成功鑿沉,巴登號則獲英國水兵設法拖上岸以阻止自沉。但她還是在1921年被英軍作為靶艦被擊沉。薩克森號及符騰堡號則是在戰爭結束後雙雙被拆解。巴伐利亞號於1934年被撈起並在次年拆解。
設計
巴伐利亞級戰艦是德國第四部《海軍法》在1912年獲得通過的產物。海軍上將阿爾弗雷德·馮·鐵必制利用輿論抗議英國參與1911年的阿加迪爾危機,以迫使帝國議會撥付額外的資金用於帝國海軍。第四部海軍法將為三艘新的無畏艦、兩艘輕巡洋艦,以及海軍在1912年額外徵募的15000名官兵提供資金擔保。[2]由於在1912年下線建造的主力艦是德弗林格爾級戰鬥巡洋艦,巴伐利亞號和巴登號的資金只能在來年分配。[3][4]薩克森號的建造資金由1914年的財政預算劃撥,而符騰堡號的資金則來自戰爭預算。[5]沃爾特號作為最後剩餘的勃蘭登堡級前無畏艦將要被替換,同時應被替換的還包括兩艘較舊的德皇腓特烈三世級前無畏艦:德皇威廉二世號和德皇腓特烈三世號。其中巴登號是作為沃爾特號的繼任者所訂購,符騰堡號將取代德皇威廉二世號以及薩克森號將取代德皇腓特烈三世號;巴伐利亞號則被視為艦隊的增補,並在訂購時使用「T」作為臨時代號。[6]
艦隻的設計是在1910年至1912年之間擬定。[6]當局曾考慮為新艦裝備以往部署在國王級戰艦的305毫米口徑三聯炮塔,但在仔細研究了奧匈帝國無畏艦特格特霍夫級之後,明確了三聯炮塔仍然存在較多的問題。這些不足之處包括增加了重量,降低了彈藥補給和射速,以及倘若其中一座炮塔失效時所損失的作戰性能。因此,當局最終決定以八門380毫米炮取代十二門305毫米炮。[1]
整體特徵
巴伐利亞號和巴登號的水線長度為179.4米,全長為180米。薩克森號和符騰堡號則略長:水線長度為181.8米,全長為182.4米。所有四艘艦隻的梁寬均為30米,吃水深度介乎於9.3米至9.4米之間。巴伐利亞號和巴登號設計的正常排水量為28530噸,而在全作戰負載時,最大排水量可達32200噸。薩克森號和符騰堡號則稍重,正常和最大排水量分別為28800噸和32500噸。艦身以橫向及縱向的鋼結構框架建造,外側船殼鋼板則以鉚釘焊接。船體被分為17個水密艙室,其中包括長度占船體總長約88%的雙層船底。[6]
巴伐利亞號和巴登號被視為帝國海軍卓越的遠洋艦船。巴伐利亞號和它的姊妹艦穩定且非常易於操作。艦隻在遭遇巨浪僅有輕微的速度損失,在滿舵時最多損失62%的速度和7度傾側。憑藉着2.53米的穩心高度,[7]它們比英國的同級戰艦更大,艦隻在北海的狹窄海域擁有更穩定的火炮平台。[8]
巴伐利亞級乘員組編制1158人,其中包括軍官32人,軍官候補生4人,軍官見習學員33人,士官和水兵1083人,另有主廚3人和餐廳勤務兵3人。除此之外,艦上還有1個54人的預備軍官隊和118名機動替補人員。[9]船體內部還可攜帶一些小型船隻,包括一艘哨艇、三艘駁船、兩艘汽艇、兩艘高低桅帆船和兩艘小划艇。[7]
機械裝置
巴伐利亞號和巴登號在九個水密鍋爐艙內配備了14台舒爾茨-桑尼克羅夫特式(Schulz-Thornycroft)細管徑三鍋筒水管鍋爐,除最前部一排3台鍋爐為燃油爐外,其餘11台均為油-煤混燃爐。由3套帕森斯(Parsons)衝動式齒輪減速蒸汽輪機驅動的三葉螺旋槳直徑為3.87米。[10]巴伐利亞號和巴登號動力裝置的設計功率為35000匹軸馬力(26000千瓦)及主軸轉速為260轉/分鐘。在試航過程中更曾分別達到55967匹軸馬力(41735千瓦)和56275匹軸馬力(41964千瓦)。兩艦可勝任的最高速度為22節(41公里/小時)。兩艦最初設計可攜帶900噸燃煤和200噸重油,但在貯存設施改造後,攜帶能力提高為3400噸燃煤和620噸重油。這使得艦隻可以12節(22公里/小時)的速度巡航5000海里(9300公里)。若速度達到15節(28公里/小時),則航程縮短為4485海里(8306公里);而當全速至21.5節(39.8公里/小時)時,艦隻僅可續航2390海里(4430公里)。所有同級艦隻都搭載有八台發電機組,可供應總電功率為2400千瓦的220伏特電力。[6]
薩克森號和符騰堡號預期比前兩艘姊妹艦的最高速度提高1節。[11]符騰堡號獲得了更為強大的機械裝置,它將達到48000匹軸馬力(36000千瓦)的功率和22節的設計速度。在薩克森號,一台功率達12000軸馬力的MAN牌柴油發動機被安裝在中心軸上,而蒸汽輪機則為外側軸提供動力。聯合動力裝置將產生42,000匹軸馬力(31,000千瓦)的功率和22.5節的設計速度。[6]
武器系統
巴伐利亞級戰艦裝備有八門380毫米口徑的SK L/45型主炮,它們分佈在四座Drh LC/1913型雙聯裝炮塔中。這些炮塔可以自中心線瞄準任意一側達150度,[12]同時它們的炮管也可以壓低至-8度。由於德國人認為北海的形勢取決於短程行動,因此炮管最初只能提升16度,[8]即最大射程為20,400米。其後,炮塔基座又進行了修改,以滿足提升20度、最大射程增至23200米的需求。[12]
主炮可輸送總共720發或每炮90輪彈藥。[7]這些火炮具有每分鐘約2.5發的射速。由英國皇家海軍在戰後對巴登號進行的實驗表明,主炮在完成發射後只需23秒即可重新裝填完畢,這比英國同時代的伊利沙伯女王級的36秒顯著增快。[12]然而,德國武器的精準度與以往相比反而有所退步,並且能夠發射的炮彈重量也不及英國火炮。[8]德國的穿甲彈重750公斤,並通過一具277公斤的RPC/12型推進器輸送至黃銅藥筒。炮口發射的初速為800米/秒。每門炮預計可在需要更換炮管前發射300發彈藥。安裝於薩克森號和符騰堡號的火炮最終將使用遠射程的重型攻城炮,這款被稱為「朗格·馬克斯」的火炮已作為海岸炮應用於西線的法國和比利時佔領區,以及部分用作列車炮。[12]
這些艦隻也裝備有十六門150毫米口徑的SK L/45型速射炮作為副炮,分別佈置在頂部甲板兩舷的MPL C/13型炮廓內。[13]它們主要用作防禦魚雷艇,並總共供應2240發彈藥。該炮的射程範圍達13500米,而在1915年進行改良後,射程被擴大至16800米。該炮的持續射速為每分鐘5至7發。彈殼則重45.3公斤,並通過一具13.7公斤的RPC/12型推進器裝藥至黃銅藥筒。炮口發射的初速為835米/秒。每門炮預計可在需要更換前可發射1400輪彈藥。[13]
巴伐利亞號及巴登號則另外配備了一對88毫米口徑的L/45型高射炮,共可發射800輪。[7]炮體佈置在MPL C/13型底座上,這使得它可降低-10度和仰高70度。彈殼重為9公斤,並在70度仰角時的射程範圍達9150米。[14]
根據同時代主力艦的慣例,巴伐利亞級艦隻都裝備有五具600毫米口徑水下魚雷發射管。其中艦首一具,側舷各兩具。每艘艦各可攜帶20枚魚雷。然而,巴伐利亞號和巴登號均在1917年遭遇水雷襲擊,所造成的損害暴露出魚雷發射管的結構性缺陷,兩艦均移除了側舷炮管。[7]該魚雷為H8型,分別長8米,攜帶有210公斤的Hexanite彈頭。在速度設定為36節時,該魚雷的射程為6000米;而當速度下降至30節時,射程範圍則顯著增加至14000米。[15]
裝甲
巴伐利亞級的裝甲防護系統採用克虜伯生產的滲碳裝甲,這是同期德國軍艦的標準配置。艦隻中央的主防禦區包裹有350毫米厚的裝甲帶,它們大多位於艦隻最重要的部分。[16]這也包括彈藥庫和機械艙。次級防禦區的裝甲帶則有所減弱,至前部200毫米和尾部170毫米。艦首和末端則不受裝甲保護。防魚雷艙壁的裝甲隔板厚50毫米,縱貫整個艦體的長度,僅比主裝甲帶短若干米。主裝甲甲板在大多數區域都有60毫米厚,儘管涉及艦隻更重要區域的部分厚度增大至100毫米。[6]
前司令塔也受重型裝甲保護,兩側分別為400毫米厚和塔頂為170毫米厚。後司令塔則採用較薄的裝甲,其兩側分別只有170毫米厚和塔頂為200毫米厚。而各主炮塔兩側也有350毫米厚,塔頂為200毫米厚。150毫米口徑炮在炮廓上配備了170毫米厚的裝甲,炮本身則有80毫米厚的裝甲外筒,以對自身的船員進行彈片保護。[6]
建造
這一級別共計劃建造四艘艦。巴伐利亞號由基爾的霍瓦茲船廠以編號590建造,它於1914年進行龍骨架設,1915年2月18日下水,以及在1916年7月15日完工。巴登號由但澤的希肖船廠以編號913建造,它於1915年10月30日下水,並於1917年3月14編入艦隊。薩克森號在基爾的日耳曼尼亞船廠架設,生產編號為210。它於1916年11月21日下水,但並未完工。[17]薩克森號距離完工尚餘九個月。[18]符騰堡號由伏爾鏗船廠設在漢堡的船塢內建造,生產編號為19。它於1917年6月20日下水,但也同樣沒有完工。[17]在停工時,符騰堡號距離完工尚餘十二個月。[18]
巴伐利亞級艦隻
艦隻 | 造船廠 | 名稱來源 | 架設日期 | 下水日期 | 完工日期 | 結局 |
---|---|---|---|---|---|---|
巴伐利亞號 | 基爾霍瓦茲船廠 | 巴伐利亞王國 | 1914年1月22日 | 1915年2月18日 | 1916年3月18日 | 於1919年6月21日自行鑿沉,1934年撈起後報廢 |
巴登號 | 但澤希肖船廠 | 巴登大公國 | 1913年12月20日 | 1915年10月30日 | 1916年10月19日 | 於1921年8月16日作為靶艦被擊沉 |
薩克森號 | 基爾日耳曼尼亞船廠 | 薩克森王國 | 1914年4月7日 | 1916年11月21日 | 未完工 | 於1921年拆卸 |
符騰堡號 | 漢堡伏爾鏗船廠 | 符騰堡王國 | 1915年1月4日 | 1917年6月20日 |
服役歷史
1916年8月的艦隊出擊
在1916年8月18-19日的艦隊出擊行動中,第一偵察集群,這個由公海艦隊的戰鬥巡洋艦組成的偵察部隊,在艦隊司令弗朗茲·馮·希佩爾的指揮下對桑德蘭的沿岸城鎮實施炮擊,試圖引誘和摧毀由戴維·貝蒂中將率領的戰鬥巡洋艦編隊。由於毛奇號和馮·德坦恩號是在日德蘭海戰後仍可處於戰鬥狀態的僅有的兩艘德國戰鬥巡洋艦,因此有另外三艘無畏艦被分配至部隊參與行動,分別為巴伐利亞號、以及兩艘國王級戰艦邊疆伯爵號和大選帝侯號。賴因哈德·舍爾上將和公海艦隊的其餘15艘無畏艦則拖後及提供掩護。[19]但英國人已事先破譯了德國人的計劃,並派出大艦隊應戰。在19日14:35分,舍爾收到了大艦隊逼近的警告,他並不願意在難分伯仲的日德蘭海戰後僅11周便又與整個大艦隊交戰,於是下令全體艦隊掉頭撤回德國港口。[20]巴伐利亞號的主炮並沒有找到展表威力的時機。[21]
阿爾比恩行動
在1917年9月上旬,繼德國攻克俄國港口里加後,德國海軍決定驅逐仍殘留在里加灣的俄國海軍力量。為此目的,海軍司令部的行動計劃是奪取北海島嶼薩雷馬島,尤其是奪取瑟爾韋半島的俄國炮台。[22]9月18日,一次海陸空聯合進攻行動受命出發,以佔領薩雷馬島及穆胡島。海軍的核心組成部分是由旗艦毛奇號戰鬥巡洋艦率領的公海艦隊第三戰列分艦隊。第四分艦隊則包括四艘國王級戰艦,並在此時加入了巴伐利亞號。第五分艦隊也由五艘皇帝級戰艦組成。連同九艘輕巡洋艦、三艘魚雷艇編隊和幾十艘水雷艇,整個出戰規模約為300艘艦船,並有超過100架飛機和6艘飛艇提供空中支援。共有約24600名官兵參與此次入侵。[23]抗擊部隊的力量則包括原俄國的前無畏艦光榮號和太子號,裝甲巡洋艦巴彥號、馬卡羅夫將軍號和蒂亞娜號,26艘驅逐艦,以及若干魚雷艇和炮艇。而薩雷馬島的駐軍人數約為14000人。[24]
行動開始於10月12日,毛奇號、巴伐利亞號和國王號隨即開始轟擊塔加拉赫灣的俄國岸基炮台。同時,皇帝級戰艦用於攻擊瑟爾韋半島的炮台,目的是封鎖穆胡島和希烏馬島之間的航道,這將是俄國艦隻在海灣的唯一退路。然而,在移動至預定海域的射擊陣位時,大選帝侯號和巴伐利亞號都撞上了水雷;前者的受損程度較輕,並能繼續維持行動。巴伐利亞號則損毀嚴重,並且臨時修復被證明是無效的。該艦不得不撤回基爾進行維修,回程共耗時19天。[24]
1918年4月的艦隊出擊
1917年底,公海艦隊開始以輕型船隻在英國與挪威之間的北海航道進行反護航突襲。10月17日,德國布雷巡洋艦紅頭麗蠅號和牛虻號攔截了十二艘由一對驅逐艦護航的運輸編隊並將其摧毀,只有三艘運輸艦成功逃脫。12月12日,四艘德國驅逐艦又攔截及殲滅了由兩艘驅逐艦護航的五艘運輸編隊。這促使當時的大艦隊指揮官戴維·貝蒂將軍不得不分派出幾艘戰艦及戰鬥巡洋艦,以保護在北海的運輸隊。[25]此舉便給出了德國將軍賴因哈德·舍爾在整個戰爭期間一直等待的機會:即分離和殲滅大艦隊主力的機會。[26]
1918年4月23日5:00,包括巴伐利亞號和巴登號在內的整個公海艦隊離開港口,試圖攔截重兵護送的英國運輸隊。無線電通信被保持在最低限度,以防止英國截獲行動意圖。然而在4月24日5:10,戰鬥巡洋艦毛奇號遭受了嚴重的機械故障,不得不拖回威廉港。至14:10,運輸編隊仍未被找到,舍爾遂下令公海艦隊返回德國水域。事實上,4月24日當天並沒有運輸編隊出航,德國海軍情報部門算錯了船期。[26]
威廉港兵變
1918年10月,希佩爾上將作為當時整個公海艦隊的指揮官,正計劃與大艦隊決一死戰。時任海軍總參謀長的舍爾上將於10月27日批准了這項計劃,行動定於30日展開。[27]然而,當艦隊奉命在29日於威廉港集結時,厭戰船員開始逃跑或公開違抗命令。他們登上國王號、王儲號和邊疆伯爵號展示和平。圖林根號船員率先公開叛變,赫爾戈蘭號和皇后號也相繼加入。[28]至29日傍晚,象徵革命的紅旗已經飄揚在港口數十艘戰艦的桅杆上。儘管如此,希佩爾還是決定登上他的旗艦——巴登號召開最後一次作戰會議,與艦隊的高級軍官討論行動部署。次日清晨,在叛變者放棄抵抗並被帶走後,艦隊得以展開行動。然而海軍司令部卻不得不放棄其計劃,因為希佩爾認為船員的忠誠度再不可信賴。其中第三分艦隊為鎮壓基爾兵變而奉命返回基爾。[29]至11月5日,紅旗已遍插除國王號以外的港口所有戰艦,儘管後者在11月6日也被水兵委員會徵用。[30]
結局
當德國於1918年11月宣佈停戰後,公海艦隊的大部分艦隻將被扣留在斯卡帕灣的英國海軍基地。[31]巴伐利亞號被列為移交艦隻之一,而巴登號最初則不在此名單上。因為英國方面認為馬肯森級戰鬥巡洋艦即將完工,可以用作替代。然而當盟軍清楚認識到馬肯森級仍處於建造階段後,巴登號又奉命來取代它。[32]1918年11月21日,被扣押的艦隻在海軍少將路德維希·馮·羅伊特的指揮下,從它們的德國基地開始最後一次航行。艦隊先與加迪夫號輕巡洋艦會合,再在由370艘英國、美國和法國軍艦組成的大規模聯隊的監督下,開往斯卡帕灣。[33]巴登號則另行在1918年12月14日抵達斯卡帕灣。[34]
一旦艦隻被扣押,它們的火炮將通過移除其炮栓而停用。[32]在落實凡爾賽條約的談判過程中,艦隊一直被扣押。羅伊特少將獲悉英國方面將在談判到期而無法達成協議的情況下,會於6月21日夜間強行奪取扣押的德國軍艦。為了防止這種情況,他決定第一時間鑿沉己方艦隻。6月21日上午,英國艦隊離開斯卡帕灣進行訓練演習;11時20分,羅伊特向全體德國軍艦下達了他的命令。[35]巴伐利亞號於14時30分沉沒,但巴登號則在英國衛兵的阻攔下擱淺,它也成為了唯一沒有沉沒的主力艦。在浮起並進行徹底檢查後,巴登號開始作為靶艦使用,最終於1921年8月16日在樸茨茅夫西南部海域被擊沉。巴伐利亞號則於1934年9月1日被打撈上岸後報廢,次年在羅塞斯拆解。[7]
薩克森號和符騰堡號根據凡爾賽條約的第186條款被開除德國海軍序列。薩克森號於1920年在基爾船塢作為廢金屬售予拆船商。符騰堡號也隨後在1921年出售,並在漢堡拆解。[7]
腳註
- ^ 1.0 1.1 Hore,第70頁.
- ^ Herwig,第77頁.
- ^ Herwig,第81頁.
- ^ Sturton,第38頁.
- ^ Sturton,第41頁.
- ^ 6.0 6.1 6.2 6.3 6.4 6.5 6.6 Gröner,第28頁.
- ^ 7.0 7.1 7.2 7.3 7.4 7.5 7.6 Gröner,第30頁.
- ^ 8.0 8.1 8.2 Lyon & Moore,第104頁.
- ^ 軍事評論,第2頁.
- ^ 軍事評論,第5頁.
- ^ Greger,第37頁.
- ^ 軍事評論,第4頁.
- ^ 17.0 17.1 Gröner,第28–30頁.
- ^ 18.0 18.1 Herwig,第83頁.
- ^ Massie,第682頁.
- ^ Massie,第683頁.
- ^ 軍事評論,第7頁.
- ^ Halpern,第213頁.
- ^ Halpern,第214–215頁.
- ^ 24.0 24.1 Halpern,第215頁.
- ^ Massie,第747頁.
- ^ 26.0 26.1 Massie,第748頁.
- ^ Tarrant,第281–281頁.
- ^ Tarrant,第281頁.
- ^ Woodman,第237–238頁.
- ^ Schwartz,第48頁.
- ^ Tarrant,第282頁.
- ^ 32.0 32.1 Herwig,第255頁.
- ^ Herwig,第254–255頁.
- ^ Preston,第85頁.
- ^ Herwig,第256頁.
參考資料
- Bennett, Geoffrey. Naval Battles of the First World War. London: Pen & Sword Military Classics. 2005. ISBN 978-1-84415-300-8. OCLC 57750267.
- Greger, Rene. Battleships of the World. Annapolis: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97. ISBN 1-55750-069-X.
- Grießmer, Axel. Die Linienschiffe der Kaiserlichen Marine. Bonn: Bernard & Graefe Verlag. 1999. ISBN 978-3-7637-5985-9.
- Gröner, Erich. German Warships: 1815–1945. Annapolis: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90. ISBN 978-0-87021-790-6. OCLC 22101769.
- Halpern, Paul G. A Naval History of World War I. Annapolis: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95. ISBN 978-1-55750-352-7. OCLC 57447525.
- Herwig, Holger. "Luxury" Fleet: The Imperial German Navy 1888–1918. Amherst, New York: Humanity Books. 1998 [1980]. ISBN 978-1-57392-286-9. OCLC 57239454.
- Hore, Peter. Battleships of World War I. London: Southwater Books. 2006. ISBN 978-1-84476-377-1. OCLC 77797289.
- Lyon, Hugh; Moore, John E. The Encyclopedia of the World's Warships. London: Salamander Books. 1978. ISBN 0-517-22478-X.
- Massie, Robert K. Castles of Steel. New York City: Ballantine Books. 2003. ISBN 978-0-345-40878-5. OCLC 57134223.
- Preston, Anthony. Battleships of World War I: An Illustrated Encyclopedia of the Battleships of all Nations, 1914–1918. Harrisburg, PA: Stackpole Books. 1972. ISBN 978-0-8117-0211-9. OCLC 402382.
- Schwartz, Stephen. Brotherhood of the Sea: A History of the Sailors' Union of the Pacific, 1885–1985. New Brunswick: Transaction Publishers. 1986. ISBN 978-0-88738-121-8. OCLC 13792782.
- Sturton, Ian (編). Conway's All the World's Battleships: 1906 to the Present. London: Conway Maritime Press. 1987. ISBN 978-0-85177-448-0. OCLC 246548578.
- Tarrant, V. E. Jutland: The German Perspective. London: Cassell Military Paperbacks. 2001 [1995]. ISBN 978-0-304-35848-9. OCLC 48131785.
- Woodman, Richard. A Brief History of Mutiny. Carroll & Graf Publishers. 2005. ISBN 978-0-7867-1567-1.
在線來源
- 一战时德国巨舰:第一型重炮战列舰巴伐利亚级舰. 中華網. 軍事評論. 2014-05-21 [2015-06-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3-18).
- DiGiulian, Tony. German 38 cm/45 (14.96") SK L/45. NavWeaps.com. 2007-10-12 [2015-02-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2-24).
- DiGiulian, Tony. German 15 cm/45 (5.9") SK L/45. NavWeaps.com. 2007-07-06 [2014-12-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2-19).
- DiGiulian, Tony. German 8.8 cm/45 (3.46") SK L/45, 8.8 cm/45 (3.46") Tbts KL/45, 8.8 cm/45 (3.46") Flak L/45. NavWeaps.com. 2009-04-16 [2014-09-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9-14).
- DiGiulian, Tony. German Torpedoes Pre-World War II. NavWeaps.com. 2007-04-21 [2014-08-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