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利卡塔大區
巴西利卡塔(意大利語:Basilicata,意大利語發音:[basiliˈkaːta])亦稱盧卡尼亞(Lucania),是意大利南部的一個大區,東、西分別與坎帕尼亞、普利亞相鄰,南邊是卡拉布里亞,有小段海岸線連接第勒尼安海,另一段則在東南方—塔蘭托灣—與伊奧尼亞海相連。全區面積9,995平方公里,人口597,768(2001年數據),人口密度為60人/平方公里。大區首府波坦察,區內分波坦察和馬泰拉兩省。
巴西利卡塔 Regione Basilicata | |
---|---|
坐標:40°30′N 16°30′E / 40.5°N 16.5°E | |
國家 | 意大利 |
首府 | 波坦察 |
政府 | |
• 首腦 | Marcello Pittella (民主黨) |
面積 | |
• 總計 | 9,995 平方公里(3,859 平方英里) |
人口(2012-10-30) | |
• 總計 | 575,902人 |
• 密度 | 57.6人/平方公里(149人/平方英里) |
時區 | CET(UTC+1) |
• 夏時制 | CEST(UTC+2) |
GDP | €114[1]億(2008) |
人均GDP | €19,100[2] (2008) |
NUTS地區 | ITF |
網站 | www.regione.basilicata.it |
地理
區內多山,約佔全區面積的47%。多由亞平寧山脈南段的山系分支構成,其中:最高峰多爾切多梅峰(2,267米)、波里諾峰(2,248米)、帕帕峰(2,000米)、塞拉內塔峰(1,472米);還有位於區內西北角的一座死火山—烏爾圖雷峰—海拔1,836米。
因所覆土壤多為粘土,加之腐蝕作用,山泥傾瀉和泥石流現象時有發生。全區平原面積只佔1.8%,最大的平原位於轄區南部的伊奧尼亞海沿岸。
該區氣候分沿海地中海式氣候和沿亞平寧山脈的大陸式氣候兩種類型。
歷史
該區在古羅馬時期被稱為盧卡尼亞,與位於其北面的布魯蒂姆地區作為同一政區管理。「盧卡尼亞」一詞來源於對生活在該地區盧卡尼人的稱呼,他們大約於公元前5世紀時來到此地,並迫使當地原著民(希臘人稱為Oenotrians人、Chones人和Leuterni人)遷徙進深山中,後定居於此,後該地區作為希臘殖民地而成為大希臘的一部分。
此後盧卡尼人捲入與希臘殖民者的對抗中,公元前326年希臘人請來伊庇魯斯國王亞歷山大協助其管理,由此伊庇魯斯人開始干涉希臘的政務。
據蒂托·李維記載,公元前298年盧卡尼人與羅馬結盟,於是羅馬的勢力擴展到了希臘所轄的殖民地範圍,包括維努西亞(公元前291年)、帕埃斯圖姆(於公元前273年重建)、及他林敦(於公元前272年重建)。其後,於幾個半島上發生的戰爭,由於盧卡尼人都選擇了中失敗的一方羅馬而受盡苦頭。他們有時候與羅馬結盟,但於薩姆奈特戰爭中更多時間會與羅馬交戰。當皮洛士公元前281年登陸意大利的時候,他們是第一個宣佈支持皮洛士的部落,而皮洛士突然的撤離,令他們與羅馬的十年戰爭後被迫成為羅馬的附庸(公元前272年)。盧卡尼人對羅馬的怨恨繼續加深;他們於第二次布匿戰爭(公元前216年)期間支持漢尼拔,而盧卡尼亞地區在兩軍交戰的幾個戰役之中受到嚴重破壞。盧卡尼亞自經歷這些災難從此都未能復甦,於羅馬政府統治下逐漸衰落。於同盟者戰爭(公元前90年 - 公元前88年)之中,盧卡尼人與薩謨奈人合作對抗羅馬是對盧卡尼人的最後一擊。
經濟
由於地勢多山的原因,使得該大區的對外聯繫,長期以來都十分落後,被視為是全意大利經濟發展最遲緩地區之一。但自千禧年以降,該區亦開始陸續發展出工業園,有汽車、石油和機械生產。
參考文獻
- ^ Eurostat - Tables, Graphs and Maps Interface (TGM) table. Epp.eurostat.ec.europa.eu. 2013-06-14 [2013-07-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1-04).
- ^ EUROPA - Press Releases - Regional GDP per inhabitant in 2008 GDP per inhabitant ranged from 28% of the EU27 average in Severozapaden in Bulgaria to 343% in Inner London. Europa.eu. [2013-07-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2-12).
公有領域出版物的文本: Chisholm, Hugh (編).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第11版).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11.
本條目包含來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