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深鐵路黃埔支線

廣深鐵路黃埔支線,又稱「黃埔港鐵路」,是廣深鐵路通至黃埔舊港的支線,位於中國廣東省廣州市

廣深鐵路黃埔支線
(黃埔港支線、黃埔線)
概覽
營運範圍 中國廣東省廣州市黃埔區
服務類型普速鐵路專用線
技術數據
長度5.367公里
最高速度80km/h
正線數目單線鐵路
車站數目3
軌距標準軌(1,435毫米)
營運資訊
開通營運1938年
營運者中國鐵路廣州局集團有限公司

歷史

黃埔港支線

在黃埔支線建設前,便有多次建設連接廣州至黃埔鐵路、開闢黃埔港的計劃,唯因各種情況未能成事。

1905年,華僑張振勛曾計劃修築廣州至廈門的鐵路,並擬先建造廣州至黃埔一段,以開闢黃埔港;但因工程浩大,加上清政府未及時發還海外僑商投資粵漢鐵路的股金,導致張氏放棄計劃[1]孫中山隨後亦提出開闢黃埔港的計劃,但因時局動盪而未能繼續研究。1925年省港大罷工後,廣州各界人士成立築路委員會和中華各界開闢黃埔商埠促進會,但因缺乏資金,僅在修成公路後便結業[2]

1936年,粵漢鐵路全線貫通,英方推動與廣九鐵路接軌,但因此前遭各界群眾反對未能成事,而改變策略,以向廣州市興辦市政建設提供貸款為誘餌,開闢黃埔港並修建黃埔支線,以避民憤。同年8月,粵漢鐵路管理局正式成立,並在9月成立黃埔港鐵路支線測量隊,在同年完成勘測。經研究決定新建西聯站,由此站出岔,經沙河至石牌跨廣九鐵路至魚珠。因黃埔港區規劃未定,未勘測魚珠至黃埔段[2]

1937年1月,黃埔港支線正式開工。同年7月抗日戰爭爆發,故將該線改作廣北聯絡線,同年8月22日完成西聯至石牌段鋪軌,而石牌至魚珠段已建成的路基橋涵全部廢棄[2]

黃埔支線

廣州淪陷後,日軍為打通海陸聯運的交通線,於1939年着手修築廣九鐵路黃埔支線,但並未採用國民政府此前設計的石牌出岔方案。該線自吉山站出岔,經魚珠至黃埔港區。期間日軍強征當地鄉民千餘人參與修築,通車後因軌道陷入淤泥地區,故強拆民房磚瓦填充以維持通車。日本投降後,路線設備破損嚴重,但國民政府未進行修正,便勉強維持通車[3]

1949年後,人民政府多次對該路線及設備進行維修。1967-68年為全線更換了新的軌道,1975-76年將沿線橋樑更換為鋼筋混凝土梁,1981年再進行了較為全面的整修。而在1979年,該線停止了客運服務[2]

路線

黃埔支線由廣州市天河區吉山站(即現天河東站貨場)東端出岔,經由魚珠站至黃埔港區,正線長5.36公里[3]

黃埔支線共設魚珠黃埔兩站。當中魚珠站原為無人站,1956年魚珠貯木場建成後開站。1959年至1966年期間,相繼建成魚珠煤場、魚珠糖倉後,該站逐漸擴建為近郊客運站;1979年停止客運。截至2000年,魚珠站設有4股站線,設有連接臨近企業和軍隊的專用線;黃埔站共有站線8股[3]

參考資料

  1. ^ 李松庵. 华侨对兴办祖国铁路的贡献. 嶺南文史. 1983, (02): 127-132 [2023-08-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8-01) –透過廣東文史網. 
  2. ^ 2.0 2.1 2.2 2.3 廣東省地方史志編撰委員會 (編). 第九节 支线及专用线 (PDF). 广东省志·铁路志. 廣州: 廣東人民出版社. 1996: 88 [2023-07-29]. ISBN 7-218-02309-6.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3-07-29). 
  3. ^ 3.0 3.1 3.2 《廣東省志》編撰委員會 (編). 一、铁路支线 (PDF). 广东省志:1979-2000 11 交通卷. 北京: 方志出版社. 2014: 276 [2023-07-31]. ISBN 9787514410310.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3-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