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一鯤
張一鯤(1533年—?年),字伯大,號見海,四川重慶府合州定遠縣人,明朝政治人物。
張一鯤 | |
---|---|
大明南京江西道監察御史 | |
籍貫 | 四川重慶府合州定遠縣 |
出生 | 嘉靖癸巳十一月十六日 |
逝世 | 卒年不詳 |
配偶 | 席氏 |
親屬 | 曾祖張太初,祖張守福,父張引, 母伍氏;繼母王氏 |
出身 | |
|
生平
由縣學生中式四川鄉試第十一名舉人,年三十九歲中式隆慶五年(1571年)辛未科會試第二百七十五名,第三甲第二百一十六名進士[1]。禮部觀政,初授臨潼縣知縣,調任石首縣知縣,萬曆五年七月考選南京江西道監察御史,十年十一月以病免職。十二年三月被丘橓論劾,禠職為民[2]。著有《戰國策校注》十卷,今江蘇省圖書館尚存有其原刻本[3]。
縣邑城東江岸山頂有一圓石,名天印山,又名東山,之陽有九洞相連屬,張一鯤讀書其中,自號九洞居士。建亭於外,題曰小魯,今廢棄,張撰有《東山謠》、《東山小魯亭記》,碑誌猶存。[4]
家族
曾祖張太初,八品散官;祖張守福;父張引,字升之,號縈河,贈文林郎南京江西道監察御史[5];母伍氏;繼母王氏。永感下,妻席氏,兄一鶚(八品散官),弟一鶴(歲貢生)。
註釋
- ^ 《隆慶五年辛未科進士登科錄》:民籍,治《易經》,年三十九歲中式隆慶五年辛未科第三甲第二百一十六名進士。十一月十六日生,行二,曾祖張太初,八品散官;祖張守福;父張引;母伍氏;繼母王氏。永感下,妻席氏,兄一鶚(八品散官),弟一鶴(歲貢生)。由縣學生中式四川鄉試第十一名舉人,會試中式第二百七十五名。
- ^ 《隆慶五年辛未科進士履歷便覽》:張一鯤,曾祖;祖守福;父引,御史。見海,易三房,癸巳十一月十六生。定遠縣人,鄉試十一名,會試二百七十五名,三甲二百十六名。禮部政,授臨潼知縣,調石首縣,丁丑選南京江西道御史,養病,致仕。
- ^ 《新修武勝縣誌·卷九》266-277頁
- ^ 《定遠縣誌·卷之三》:張一鯤,字鵬化,由進士官南京江西道監察御史,見聞博洽,著述甚伙,今僅存《戰國策》、《國語序》行世。
- ^ 王世貞《贈文林郎南京江西道監察御史縈河張公暨配伍孺人繼配王合葬志銘》:公諱引,字升之,世為蜀之定逺人,父曰樂潛公福。公壽六十有八,伍壽五十四,王則七十四,蓋長於公四歲焉。所謂三丈夫子者,一鶚為散官,娶於宋;次一鯤,即伯大,今方按行留倉,文學政紀重台端,娶於席,封如伍;又次一鶴,以特貢入太學。
這是一篇關於明朝人物的小作品。您可以透過編輯或修訂擴充其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