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黎朝

越南朝代

後黎朝越南語Nhà Hậu Lê茹後黎),越南的一個朝代,由黎利於1428年(天慶三年;明宣德三年)創立,國號大越,又稱黎朝[1][2]皇黎[3][4][5]。後黎朝可以分為前期和後期兩部份。前期與占城對峙;到了後期,阮主鄭主分據南北對峙,後黎朝皇帝僅為鄭主的傀儡。

黎思誠治下的後黎

部份越南的歷史學者,先將1428年至1527年的前期稱作黎初朝越南語Nhà Lê sơ茹黎初),後將1533年至1789年的後期稱作黎中興朝越南語Nhà Lê trung hưng茹黎中興),以示區別。

歷史

抗明建國

黎利出生於越南陳朝清化省,其家族為當地豪族。1407年,中國明朝南下消滅越南胡朝,併吞越南,郡縣其地,史稱「大虞與明戰爭」。但在安南屬明時期,中國官吏多貪污腐敗,苦役當地百姓,使得越南反明衝突不斷[6][7][8]

1418年,黎利在藍山鄉起義反明,自稱「平定王」,史稱藍山起義。黎利聽從少尉黎隻建議的「乂安險要,地大人眾,……今宜先取茶隆,略定乂安,以為立腳之地」,先佔領越南中部地區,再佔領東都(今河內)。1427年(明宣宗宣德二年),黎利在支棱昌江之戰大敗明軍,陣砍主將安遠侯柳升、副將保定伯梁銘(一說病死)、參將都督崔聚、兵部尚書李慶等,又俘虜工部尚書黃福。黎利命阮廌撰《與王通書》,以「夫大廈將傾,非一木之所能支;長堤將潰,非杯土之所能障」,勸成山侯王通退兵,並告知王通明朝援軍已經幾路覆沒的事實,威脅「倘若猶豫不決,吾之將士,疲於攻㦸,廢其農桑,決意兼攻」[9]。王通最終被迫議和,領兵退回廣西,黎利軍最終在長達十年的抗明戰爭中獲勝,使越南再次恢復獨立。

明朝放棄直接管轄越南後,改封黎利於1426年所立之傀儡君主陳嵩為安南國王。黎利將明軍驅逐之後,便對陳嵩不利,陳嵩死因眾說紛紜,一說是遁逃時被朝廷所獲,便飲毒藥而死;一說是他「潛駕海船而卒」;一說是潛逃時被黎利令人追殺。1428年,黎利建立後黎朝,定都東京(今河內),並頒佈《平吳大誥》。

黎初政局與諒山篡弒

黎利於1428至1433年在位。在位之初,明朝不承認其地位,要求立陳朝後裔為安南國王。1431年,黎利表明遍尋不着陳朝宗室後裔之後(或將他們全部屠殺),明宣宗妥協,封黎利為「權署安南國事[10][11]。黎利即位後,即大封追隨他藍山起義功臣,建立了中央集權的體制。

黎利建國後,朝廷內部陷入立儲之爭,分成長子黎思齊和幼子黎元龍兩派。最初,黎利採取折衷的方式,下旨「若思齊方臨朝聽政,則元龍監國撫軍,一遵趙宋故事」[12],以黎思齊為國王,以黎元龍為皇太子[13]。後來,黎利病逝前還是把黎思齊廢黜,降為郡王[14],黎元龍被正式定為皇位繼承人。

 
黎初名臣阮廌 (1380年—1442年)

黎利死後,其子黎元龍(1433年9月5日至1442年9月7日在位)即位,是為黎太宗。當時黎太宗僅十歲,因此國事皆由黎察裁決。1438年,黎察因濫權而遭處決,黎思齊也遭到誣衊殺害。黎太宗時期對國家禮制和科舉多有完善,史稱「典章文物,粲然大僃」,也是其統治時期後黎朝君主正式被明朝正名為「安南國王[15]。黎元龍的皇后本為楊氏賁,原有一子黎宜民被封為皇太子。楊氏賁被廢後,黎太宗改立黎邦基為皇太子,而黎宜民則被降為諒山王,埋下後來黎宜民發動兵變殺黎仁宗之因。黎太宗其人耽心酒色,1442年強迫侍奉阮薦的婢女阮氏路隨駕伺候,不久黎元龍意外以虐疾暴斃,阮薦家族亦遭牽連。

黎元龍死後,由其子黎邦基(1442至1459年在位)即位,是為黎仁宗。黎仁宗與其父一樣是年幼繼位,因此由其母宣慈太后阮氏英攝政,國政則由阮氏英及大臣鄭可(越南語Trịnh Khả鄭可?)把持。黎仁宗在位初期,越南內部相對和平繁榮,史稱「十七年間天下太平,安居樂業」,同時後黎朝開始向占城擴張。大和九年(1451年),宣慈太后阮氏英殺鄭可,但1453年仁宗親政時,便赦免了鄭可的罪名,並給其家人官田。仁宗名義上親政時只有十二歲,阮氏英仍掌大權。延寧六年(1459年),諒山王黎宜民勾結都指揮黎得寧[16],發動兵變進入皇宮,殺死仁宗,太后阮氏英為免被擒獲或被叛軍所殺,使一僕人將自己殺。

諒山王黎宜民為仁宗之兄,於1459年發動兵變殺仁宗,即位為皇帝。不久,大臣阮熾丁列殺黎宜民,改立太宗四子黎思誠為帝。黎宜民在位僅243天(1459年10月7日至1460年6月6日)。

聖宗與憲宗治世

 
黎聖宗 (1460年—1497年在位)

黎思誠(1460至1497年在位)是一個深受儒教影響的人,黎仁宗年間被封為平原王,後改封為嘉王。勛臣們廢立黎宜民後,便以「嘉王明睿雄略,非諸王比,人心咸屬,天意可知」,擁立黎思誠為帝,是為黎聖宗。黎聖宗即位後,以中國宋朝理學為樣本着手改變越南,改革了官制和行政區劃[17]。此外,他認為政務應由有學問品德的人而非出身豪門的人來主掌,當時越南科舉僅斷斷續續地舉行,為了使更多豪門之外的人入仕,聖宗重啟了科舉制度,定製為會試三年一科。聖宗也在各地進行普查,在各省廣設文廟以尊儒教,停止興建新的佛教、道教寺院,並限制僧侶購置新的田產。同時,黎聖宗又頒佈了《洪德法典》(1483年),並下令吳士連編寫的《大越史記全書》成為官方史書。聖宗本人也喜好詩書,在宮中闢有「九歌瓊苑」,常與文人唱和,其擅長用喃字創作,也擅長漢文,本人也著有許多作品。

黎聖宗的治世是越南極盛的時期,史稱「四夷賓服,八極傾風,三十八年,天下安治」。後黎朝先後對外討伐了北方山夷、琉球海盜、哀牢、瀾滄以及占城等國[18]。1469年,越南佔領盆蠻 (今老撾孟潘),設鎮寧府。1471年,越南佔領占城的首都毘闍耶(Vijaya),俘虜占城國王槃羅茶全(Bàn La Trà Toàn或Pau Kubah),占城人民大批向柬埔寨馬六甲移民,自此占城北部阿摩羅波胝(Amaravati)、中部毘闍耶均被越南佔領 (越南設為廣南承宣道),越南在這些新征服的土地上讓軍人及農民屯田,而占城僅剩南部賓童龍(Panduranga)保有部分獨立,成為越南的保護國。1477年,侵佔明朝雲南納更山以南地區,設廣陵州。1479年,越南又攻打瀾滄王國(今老撾)。越南攻陷瀾滄首都琅勃拉邦,殺國王刀板雅,自此使得瀾滄向越南朝貢。黎聖宗征伐四克,志得意滿,甚至繼續向西征討了蘭納王國(今泰北地區),但被擊敗損兵折將,加上在老撾的快速擴張使得後黎朝不勝重負,最終黎聖宗決定引兵回國。

黎聖宗死後,其子黎鏳即位,是為黎憲宗,在位時間為1497至1504年。憲宗為人仁慈溫和,存心圖治,屢行善政[19],政事照太祖及聖宗之例而無甚更張,但其於農業民政上特別關注[20],大修堤防水車以備水旱[21]。憲宗在位期間國內無有盜賊作亂,國外亦無戰事攻伐,越南處於太平時期。

黎運中衰

憲宗死後,其子黎敬甫即位,是為黎肅宗。黎肅宗主政後展現出賢君形象[22],似乎他就要把黎聖宗、黎憲宗的事業發揚光大,但不料其在位僅六個月(1504年)便暴斃而亡。這一意外使得黎憲宗生前認為「不德」的皇子黎濬繼承皇位[23]

肅宗死後,肅宗之兄黎濬即位,是為威穆帝,在位時間為1505至1509年。威穆帝好酒色,行暴政,專用外戚[24],雄猜好殺,使得許多後黎朝宗親皆有反意[25]。明朝使臣許天錫與威穆帝見面後,作詩以「安南四百運尤長,天意如何降鬼王」形容其人。威穆帝雇有一批侍衛保護自己,其中之一便是後來篡位建立莫朝的莫登庸,他與威穆帝非常親近,並升到了天武衛都指揮使之位,最終逐漸坐大。威穆帝的堂弟簡修公黎瀠原來被威穆帝關於獄中,後來賄賂守衛得以脫逃,隨後便與其他大臣一起舉兵推翻威穆帝。威穆帝的死因說法不一,大越史記全書所載說法有二,一說被黎瀠所俘後飲酖自殺,一說逃亡時被殺,明史外國傳二則說阮種逼黎濬自殺後立其弟阮伯勝為帝,黎廣誅阮伯勝,再立黎晭為帝。

簡修公黎瀠借大臣廢立威穆帝,是為襄翼帝,在位時間為1509至1516年。即位之初,襄翼帝銳意「恢太祖立極之圖,弘聖宗覿文之治」,不但開啓經筵,又頒治平寶範五十條於國內,敷敎愼罰,似乎要有所作為。但他在位不久後本性盡露,優游不斷[26],大興土木[27],史稱「更之築之,年年無窮」,頻繁的工程使得民眾困苦,士卒疲勞。襄翼帝更被明朝使臣潘希曾嘲以「貌美而身傾,性好淫,乃豬王也,亂亡不久矣」 。

洪順八年(1516)年,國中民變日益頻繁,襄翼帝先親征平定陳公寧等,又值陳暠造反,襄翼帝再次親征,不料被陳暠擊敗,官兵死傷慘重。大臣鄭惟㦃以往多次勸諫襄翼帝而被罰廷杖,心懷不滿,於是與黎廣度,程志森等人同謀廢立,領兵入宮在太學門弒殺襄翼帝[28]

莫氏代黎

鄭維㦃殺襄翼帝後,立黎光治為帝。僅三天,又立錦江王黎漴的長子黎椅為帝,改元「光紹」,是為黎昭宗。陳暠一度攻入首都,昭宗短暫出逃,鄭維㦃收復首都後,昭宗復位。之後,鄭維岱殺黎光治。昭宗在位的時期,權臣互鬥,政非己出,一派為莫登庸,另一派則是鄭氏與阮氏兩個有權勢的家族。

光紹七年(1522年),黎昭宗越加憚忌莫登庸威權日重,於是與大臣航獻、范恕等密謀,趁內亂逃離首都投靠鄭綏,莫登庸則以「光紹皇上被奸人脅遷於外」為由,改立昭宗之弟黎椿即位,改元「統元」,是為黎恭皇。黎昭宗雖然成功逃出,但其號召的勤王勢力旋即被莫登庸擊敗,昭宗又淪為被鄭綏挾制。統元四年(1525年),莫登庸擊敗鄭綏於清華 (今越南清化省),擒黎昭宗,次年殺之。統元六年(1527年),莫登庸被封為安興王,加九錫,數月後便迫使黎恭皇禪位於自己,又逼恭皇母子自殺[29]

黎氏再興

 
鄭主第一代領袖鄭檢的畫像

莫登庸篡黎後,黎氏宗室和忠於黎氏的舊勲功臣屢有起義[30],例如莫大正元年(1530年),黎意起事於清華 (今越南清化省)[31],甚至兩度大破莫軍,軍聲大振。但黎意最終因兵勝心驕,被莫國楨突襲擒獲,而其他黎氏舊部一些留在清華繼續對抗莫朝,另一些則轉投在哀牢的安清侯阮淦。莫大正三年(1532),阮淦扶持昭宗之子黎寧 (有爭議,一說為冒充,明朝亦有質疑[32]) 復位,改元「元和」,是為黎莊宗[33]。自此黎氏再興,莫朝佔據着紅河三角洲,而黎氏則佔據着清華(今越南清化省) 以南,與莫南北對峙,史稱黎中興朝

黎莊宗復位後,曾經多次派大臣北上明朝,請求明世宗出兵討伐篡位的莫登庸[34][35]明世宗一度打算討伐莫登庸,但最終考慮到「益兵繼餉,必舉天下全力」、「登庸父子悔罪革心」、「議者尚以黎氏為疑」等[36][37],最終轉而決定接受莫登庸的請降,但也革去王號,只冊封莫登庸為從二品的「安南都統使」,這時期黎氏政權並不得到中國的承認。

 
鄭主政權軍隊的畫像

元和十三年(1545年),阮淦意外被莫朝降將楊執一毒殺,其婿鄭檢繼承其權柄,出任太師諒國公、節制各處水歩諸營,繼續扶黎滅莫,是為鄭主之始。黎英宗正治二年(1559年),鄭檢成功收復太原、諒山等大片領地。正治十三年(1570年),鄭檢去世,其子鄭檜繼承其位,但不久後便被鄭松取代。鄭松在黎世宗光興十五年(1592年)成功收復東都(今河內),使黎天子得以還京,光復舊物,並取代莫朝明朝冊封為「安南都統使[38]。自此中興黎朝名義上重新統一越南,而莫朝就拒守高平一隅之地。

這時期,前太師阮淦的次子阮潢因為被鄭檢猜疑,阮潢請教阮秉謙怎麼辦,阮秉謙回答「橫山一帶,萬代容身」,因而阮潢決定自請出鎮南方,得到鄭檢的允許。這時期阮潢仍向後黎朝朝廷效忠,每年向朝廷上繳白銀400斤、絲帛500匹,並屢次出兵支援鄭氏進攻莫朝。但後來阮主逐漸割據自雄,成為鄭主政權的大患。

黎皇鄭主

 
鄭阮紛爭於1650年的形勢。粉紅色為莫朝,粉紫色為鄭主,黃色為阮主,綠色為占婆

權臣鄭松比其父鄭檢更加專權跋扈[39],先後廢立黎英宗黎敬宗,並能隨意干預皇嗣繼承。在收復東都(今河內)後,鄭松便被其黨羽推舉為「平安王」,史稱「國家事權皆自裁之,財賦兵民悉歸王府」,他在世時黎世宗黎敬宗黎神宗俱傀儡天子,只是「端拱受朝謁而已」。這時期鄭氏儘管掌握國家實際的核心權力[40],但其面臨着高平莫朝和宣光裒主的威脅、廣南阮主的崛起與中國潛在干涉可能,故而鄭主並未像莫登庸行篡位之事,使得當時越南的政局形成一種微妙的平衡,出現「黎氏為皇、鄭氏執政」的二元格局[41]

在這時期,黎朝皇室的手中財力僅夠日常開支,禁軍宿衛也全是鄭氏指派,黎世宗以降的全部黎朝皇帝只作為一個象徵式的虛位元首[42],其除了祭祀、外交、科舉、禮節性活動外並無存在感[43]。鄭松以後的歷代鄭主逐漸完善這一種「黎皇鄭主」的格局,鄭主設座於黎朝皇帝旁邊,穿紫色龍袍,臨政視事[44]。朝廷大事由鄭主決斷,庶務由「府僚越南語Phủ chúa Trịnh」負責,府僚以「六番」虛化了朝廷的六部職能。

在名義統一越南後,廣南的阮主逐漸坐大,又允許葡萄牙商人建立商業港口費福(Faifo,今會安),雖然其名義上仍奉黎氏為主及使用中興黎朝年號,但已然成為威脅鄭氏政權的存在。鄭松之子清都王鄭梉非常憚忌阮福源,於是他便在永祚九年(1627年)要求阮福源入朝拜謁[45],但被阮福源拒絕,鄭梉因而決定南征阮主,自此開啟了鄭阮紛爭的時代。這時期鄭主雖然擁有紅河三角洲的富裕領土和更龐大的人口,但是阮主修建長育壘柴壘和任用陶維慈阮有鎰等名將抗衡,鄭阮兩家對戰不休,最終雙方的分界線大致定在今廣平省的𤅷江上。

內政

黎初朝

黎利時期,他沿習了陳朝舊制和明朝體制[46],朝中設左右相國、內閣密院、中書黃門和三省門下等,大力強化了中央集權[47]。地方上,黎利把全國分為「五道」,西道轄三江、宣光、興化、嘉興等鎭;東道轄洪州、南策、安邦等衛;北道轄北江、諒江、太原等鎭;南道轄快州、蒞仁、新興、建昌、天長等路;海西道轄淸化、乂安、新平、順化等衛。每道設「衛軍」、「行遣」,每衛置「總管」、「都總管」、「同總管」等職[48]

諒山王黎宜民時,仿傚明朝設六部、六科等,官職均從明制。黎聖宗時,又增設六寺,並改「五道」為「承宣十三道」,道的民政由「承政」管理,軍事由「都總兵」領導,刑罰由「憲察」主持,中央另設「監察御使」來督察各道事務[49]。少數民族地區則設立「團練」、「守御」、「知州」、「大知州」等職位,由邊區酋長擔任[50]

黎初朝時期的官員「自一品至三品著紅衣、四五品着綠衣、餘著青衣」[51],俱用烏紗圓領。官服補子則是「食獸法象,公、侯、伯、駙馬竝文武正品畫一,從品畫二,風憲堂上司畫一,分司畫二,雲、河、山、水、葩木諸樣,繁殺不拘。以五彩彰施於五色絺繡金線,聽各從宜」。

 
黎聖宗時期的行政區劃

中興黎朝

中興黎朝時期,朝廷的軍政、財政、內政盡歸世襲的鄭主裁決,鄭氏的「主府」成為越南的最高權力中心,黎朝天子只是一個虛位元首,與朝鮮半島歷史上的武人政權、日本歷史上的幕府很相似。最初時,中興黎朝官制參照黎初朝,設立宰相,官職有左相、右相、平章等,後來鄭氏廢除宰相,改設「參從越南語Tham tụng」、「陪從越南語Bồi tụng」、「府僚官」等宰相機構以輔佐鄭主施政[52],又有賜給年老者「國老」的顧問職位,打造相互牽制的「群相制」。鄭主又以吏,戶,禮,兵,刑,工爲「六番」,行使和取代原來朝廷六部的核心職權[53]

地方上,因應當時南北對峙的長期戰爭環境,鄭氏將黎初朝地方行政區劃的「道」改為「鎮」。鎮設鎮司,改以高級武官鎮守,又設「督同」(四、五品)、督視(三、四品)、巡守等管理地方事務。各鎮又有文官負責的「承司」、「憲司」,地方俱低於武官主持的鎮司。「承司」主官是左右承政,又設參政、參議等負責民政,「憲司」則設有承宣按察使、按察付使等負責考課理訟。地方在府州縣下設有「社」的基層行政和司法機構,每社有社長、社吏、社胥等職協助地方治理和收納租庸,由村民自己推舉,全國有八千到一萬餘個大小不等的社,大社有一、二百口人,小社只有幾十人[54]

外交

明朝王通撤軍並朝議放棄安南後[55],明朝和後黎朝關係仍然緊張。黎利通過頻繁朝貢和放還俘虜的明朝軍民1萬3587人,使得中越關係逐漸正常化,最終明宣宗決定放棄黎利歸還兵器和擁立陳朝後裔的要求,轉而冊封黎利為「權署安南國事」,正式結束了長達二十餘年的中越敵對狀態[56]

此後,後黎朝基本上和明朝維持了相對穩定和友善的宗藩關係[57][58],後黎朝前三代君王亦以「國王」自居而不稱帝國內[59],以免刺激明朝。直至正統元年(1436年)九月,明英宗才正式冊封黎利之子黎元龍 (對明稱為黎麟)為「安南國王[60],賜以駝紐塗金銀印[61]。這時期中越文化交流頻繁,後黎朝的使者梁如鵠從中國引進雕版刻書技術,對於越南文化出版產生重大影響[62]

後來在黎聖宗的治理下,當其時後黎朝「自負國富兵強,輒坐大」[63],積極侵略占婆和老撾,並越境廣西欽州、土司安平州等地,與明朝爭訟不已[64]。黎聖宗本人亦在光順八年(1467年)十二月恢復「外王內帝」,制皇帝受命之寶,並對外採取「北和南征」的策略,一邊修好明朝,一邊向南擴張。其又仿傚中國朝貢制度,要求周邊小國朝貢後黎朝[65][66][67],讓後黎朝成為中南半島的「小天朝」[68]

按照中國禮法,以小事大者必須使用真名[69],但後黎朝沿用自李朝的做法,自黎利以降均以偽名奏報明朝,較李氏朝鮮尚氏琉球等其他中國藩屬為異。越南史料中也往往把向明朝貢形容為「報聘」、「如明」、「交鄰」等[70][71],而不像李氏朝鮮採用「朝天」等宗藩意味比較強的字眼[72]。日本學者山本達郎認為這是因為中國禮制對「內帝外王」的越南君主而言是巨大的恥辱,因此越南以偽名朝貢的另類方式來盡可能不傷害「對等」形式[73]

經濟

文化

歷代君主

黎初朝

黎初朝君主年號  編輯
廟號 諡號 姓名 在世 在位時間 年號及使用時間 陵號
高上祖
(後黎朝朝廷追尊)
明皇帝
(後黎朝朝廷追諡)
黎誨 ?年-?年
顯祖
(1428年太祖黎利追尊)
昭德至仁澤皇帝
(歷代累諡)
黎汀 ?年-?年 來聞陵
宣祖
(1428年太祖黎利追尊)
憲文睿哲福皇帝
(歷代累諡)
黎曠 ?年-?年 佛皇陵
太祖
(1433年太宗黎元龍尊上)
統天啟運聖德神功睿文英武寬明勇智弘義至明大孝高皇帝[74]
(歷代累諡)
黎利 1385年-1433年 1428年-1433年 順天 1428年-1433年 永陵
太宗
(1442年仁宗黎邦基尊上)
繼天體道顯德聖功欽明文思英睿仁哲昭憲建中文皇帝
(歷代累諡)
黎元龍
(黎麟)
1423年-1442年 1433年-1442年 紹平 1433年-1439年 祐陵
大寶 1440年-1442年
仁宗
(1460年聖宗黎思誠尊上)
欽文仁孝宣明聰睿宣皇帝
(歷代累諡)
黎邦基
(黎濬)
1441年-1459年 1442年-1459年 大和 1443年-1453年 穆陵
延寧 1454年-1459年
- 厲德侯
(1460年聖宗黎思誠定)
黎宜民
(黎琮)
1439年-1460年 1459年-1460年 天興 1459年-1460年
聖宗
(1497年憲宗黎鏳尊上)
崇天廣運高明光正至德大功聖文神武達孝淳皇帝
(歷代累諡)
黎思誠
(黎灝)
1442年-1497年 1460年-1497年 光順 1460年-1469年 昭陵
洪德 1470年-1497年
憲宗
(1504年肅宗黎敬甫尊上)
體天凝道懋德至仁昭文紹武宣哲欽聖彰孝睿皇帝
(歷代累諡)
黎鏳
(黎暉)
1461年-1504年 1497年-1504年 景統 1498年-1504年 裕陵
肅宗
(1505年威穆帝黎濬尊上)
昭義顯仁溫恭淵默惇孝允恭欽皇帝
(歷代累諡)
黎敬甫
(黎㵮)
1488年-1504年 1504年 泰貞 1504年 敬陵
- 愍厲公
(1510年襄翼帝黎瀠定)
黎濬
(黎諠)
1488年-1509年 1504年-1509年 端慶 1505年-1509年 安陵
威穆帝
(1517年昭宗黎椅諡)
德宗
(1517年昭宗黎椅追尊)
配天裕聖溫良光明文哲寛弘彰信綏休睦孝建皇帝
(歷代累諡)
黎鑌 1466年-1502年 受節陵
- 靈隱王
(1516年鄭惟㦃定)
黎瀠
(黎晭)
1495年-1516年 1509年-1516年 洪順 1509年-1516年 元陵
襄翼帝
(1517年昭宗黎椅諡)
- - 黎光治 1509年-1516年 1516年 洪順 1516年
明宗
(1517年昭宗黎椅追尊)
哲皇帝
(1517年昭宗黎椅追諡)
黎漴 ?年-1509年 康陵
- 陀陽王
(1523年莫登庸定)
黎椅
(黎譓)
1506年-1527年 1516年-1522年 光紹 1516年-1522年 永興陵
昭宗
(後黎朝朝廷尊上)
神皇帝
(後黎朝朝廷諡)
- 恭王
(1527年莫登庸定)
黎椿
(黎懬)
1507年-1527年 1522年-1527年 統元 1522年-1527年 華陽陵
恭皇帝
(後黎朝朝廷諡)

黎中興朝

黎中興朝君主年號  編輯
廟號 諡號 姓名 在世 在位時間 年號及使用時間 陵號
莊宗
(1548年中宗黎暄尊上)
裕皇帝
(1548年中宗黎暄諡)
黎寧
(黎㫬)
?年-1548年 1533年-1548年 元和 1533年-1548年 景陵
中宗
(1556年英宗黎維邦尊上)
武皇帝
(1556年英宗黎維邦諡)
黎暄
(黎寵)
1535年-1556年 1548年-1556年 順平 1549年-1556年 延陵
孝宗
(後黎朝朝廷追尊)
仁皇帝
(後黎朝朝廷追諡)
黎維絖 ?年-?年 華岳陵
英宗
(1573年世宗黎維潭尊上)
峻皇帝
(1573年世宗黎維潭諡)
黎維邦 1532年-1573年 1556年-1573年 天祐 1557年 布衞陵[75]
正治 1558年-1571年
洪福 1572年
世宗
(後黎朝朝廷尊上)
積純剛正勇果毅皇帝
(後黎朝朝廷諡)[76]
黎維潭 1567年-1599年 1573年-1599年 嘉泰 1573年-1577年 華岳陵[77]
光興 1578年-1599年
- 簡輝帝
(1619年鄭松初諡)[78]
黎維新 1588年-1619年 1599年-1619年 慎德 1600年 華巒陵[79]
敬宗
(1632年神宗黎維祺尊上)
顯仁裕慶綏福惠皇帝
(1632年神宗黎維祺改諡)
弘定 1600年-1619年
神宗
(後黎朝朝廷尊上)
淵皇帝
(後黎朝朝廷諡)
黎維祺 1607年-1662年 1619年-1643年 永祚 1619年-1629年 群玉陵
德隆 1629年-1635年
陽和 1635年-1643年
1649年-1662年 慶德 1649年-1653年
盛德 1653年-1658年
永壽 1658年-1662年
萬慶 1662年
真宗
(後黎朝朝廷尊上)
順皇帝
(後黎朝朝廷諡)
黎維祐
(黎維禔)
1630年-1649年 1643年-1649年 福泰 1643年-1649年 花浦陵[80]
玄宗
(1671年嘉宗黎維禬尊上)
豁達睿聰剛毅中正溫柔和樂欽明文思允恭克讓穆皇帝
(1671年嘉宗黎維禬諡)
黎維䄔
(黎維禧)
1654年-1671年 1662年-1671年 景治 1663年-1671年 果盛陵
嘉宗
(1675年熙宗黎維祫尊上)
寬明敏達英果徽柔克仁篤義美皇帝
(1675年熙宗黎維祫諡)
黎維禬
(黎維𬓆
1661年-1675年 1671年-1675年 陽德 1672年-1674年 福安陵
德元 1674年-1675年
熙宗
(1716年裕宗黎維禟尊上)
聰敏英果敦豁寬裕偉度徽恭章皇帝
(1716年裕宗黎維禟諡)
黎維祫
(黎維禛)
1663年-1716年 1675年-1705年 永治 1676年-1680年 富寧陵
正和 1680年-1705年
裕宗
(1731年昏德公黎維祊尊上)
純正徽柔溫簡慈祥寬惠遜敏和皇帝
(1731年昏德公黎維祊諡)
黎維禟
(黎維祹)
1680年-1731年 1705年-1729年 永盛 1705年-1720年 金石陵[81]
保泰 1720年-1729年
- 昏德公
(1732年純宗黎維祥定)
黎維祊 1709年-1735年 1729年-1732年 永慶 1729年-1732年 青池縣金縷社
永慶帝
阮朝改定)[82]
純宗
(1735年懿宗黎維祳尊上)
寬和敦敏柔遜謹恪沈潛坦易簡皇帝
(1735年懿宗黎維祳諡)
黎維祥
(黎維祜)
1699年-1735年 1732年-1735年 龍德 1732年-1735年 平吳陵
懿宗
(1759年顯宗黎維祧尊上)
溫嘉莊肅愷悌通敏寬洪淵睿徽皇帝
(1759年顯宗黎維祧諡)
黎維祳
(黎維禕)
1719年-1759年 1735年-1740年 永佑 1735年-1740年 扶黎陵
顯宗
(1786年愍帝黎維祁尊上)
永皇帝
(1786年愍帝黎維祁諡)
黎維祧
(黎維𥚻)
1717年-1786年 1740年-1786年 景興 1740年-1786年 盤石陵
佑宗
(1786年愍帝黎維祁追尊)
衍皇帝
(1786年愍帝黎維祁追諡)
黎維禕 ?年-1771年 同陵
- 愍皇帝
(1884年阮朝朝廷追諡)
黎維祁
(黎維 
1765年-1793年 1786年-1789年 昭統 1787年-1789年 盤石陵

世系圖

參考文獻

  1. ^ 胡士楊《大越黎朝帝王中興功業實錄》
  2. ^ 大越史記全書》(本紀卷之十六):「玉寶生子鄭松,才德超群,英雄蓋世,能續父志,賛成帝業,黎朝中興之功,實基於此。」
  3. ^ 阮儼《景興二十七年丙戌科進士題名記》:「慶今磐奠炎圖,泰開文運。欽惟皇上握乾符。申巽命...皇黎景興二十七年嘉平節立。」
  4. ^ 皇黎一統志》:「話說皇黎朝莊宗裕皇帝中興於馬漆江,時世祖明康、太王鄭檢為輔,誅耡逆莫,還於故都。」
  5. ^ 《皇黎抑齋相公遺集》
  6. ^ 明史》(列傳第二百九):「中官馬騏以採辦至,大索境內珍寶,人情騷動,桀黠者鼓煽之,大軍甫還,即並起為亂。陸那阮貞,順州黎核、潘強與土官同知陳可論、判官阮昭、千戶陳忷、南靈州判官阮擬、左平知縣范伯高、縣丞武萬、百戶陳已律等一時並反。彬皆遣將討滅之,而反者猶不止。」
  7. ^ 明史》(列傳第四十二):「交人苦中國約束,又數為吏卒侵擾,往往起附賊,乍服乍叛,將帥益玩寇。」
  8. ^ 《欽定越史通鑑綱目》(正編卷之十三):「明李彬奏請戶部頒給交州戶帖。州縣修定賦役黃冊,里長、甲首周年圖樣。大率每一百一十戶爲一里,每年裏長一人、甲首十人應役,周而復始。當里甲者,鞭箠不勝其苦。」
  9. ^ 《抑齋集敘傳》
  10. ^ 大越史記全書》(本紀卷之十):「冬十一月初一日,明使章敞、徐琦來至京,賫印命帝權署安南國事。二十日,敞琦等還,帝遣審刑院副使阮絢,御史中丞阮宗贄隨敞等如明謝恩,並觧歲貢金五萬兩,乞依洪武三年貢例,自後常貢不絶。明帝賜文絢等鈔幣遣還。」
  11. ^ 《抑齋集》(謝冊封表):「安南權署國事臣黎某誠惶云云,謹上言宣德五年十月十一日伏睹欽差天使右侍郎張敝,通政使徐琦橐捧詔書一道,印章一顆,命臣權署安南國事
  12. ^ 《抑齋集》(令思齊攝事詔)
  13. ^ 大越史記全書》(本紀卷之十):「七日,遣入內檢校平章事黎問入內,大司馬黎銀入內,少傅黎文靈賫金冊立右將國開郡公思齊爲國王,攝行國事。遣入內司㓂黎察、司空黎仁澍入內,司馬黎理入內,少尉黎國興賫金冊立梁郡公元龍爲皇太子。」
  14. ^ 《抑齋集》(命降思齊為郡王次子元龍承統詔):「癸丑六年八月,降思齊為郡王...」
  15. ^ 《抑齋集》(謝冊封國王表):「安南權署國事臣黎某謹上言,正統二年正月十三日,伏睹欽差天使李郁李亨持節橐捧詔勅金印,封臣為安南國王。」
  16. ^ 大越史記全書》(本紀卷之十一):「時黎得寧以都旨揮典禁兵當直,不能率先衛社,乃擁兵助逆,故宜民得僣位號,而文武臣僚飲恨茹痛,四方百姓如䘮考妣。」
  17. ^ 欽定越史通鑑綱目》正編卷之十九 光順六年三月
  18. ^ 《大越史記全書》(本紀卷之十四):「然臣竊見前年征山夷,占城,琉球,老撾之時,淸選效力各衞軍旗有膂力者,先登得馘,除用未盡及被選汰,退充五府軍與無得馘同,無有分別。」
  19. ^ 大越史記全書》(卷之十四):「遣使往四方,追勘貧乏老弱在軍者,饒汰之,賦役工程偏重者,輕減之,放眚災,伸冤屈,錄失職,褒有功,歸逋負,寛刑罰,旌節義,賑孤貧,擢廉濴,進賢才,中外大悅。帝在東宮三十六年,德業日進,仁孝聞於天下,故初政藹有可觀。」
  20. ^ 欽定越史通鑑綱目》(正編/卷之二十四):「帝加意農事,敕承、憲、府、縣官巡行勸課,築堤防,濬𤱶澮,立田界,以備水旱。每社置社長一人,專督農桑。凡外官以事赴京及朝使有外至者,必召問年榖豐歉,百姓樂苦。其軍匠之上番者,各分遣歸農。」
  21. ^ 欽定越史通鑑綱目》(正編/卷之二十四):「春正月,旱。敕備水車以衛農。」
  22. ^ 大越史記全書》(卷之十四):「是月初八日,帝弗豫。初帝卽位,出囚人,放宮女,停不急之務,減偏重之役,抑貢獻,省力役,任勲舊,攬威權,抑戒外戚,友篤親藩,凡經綸大經,建立大本,無所不用其極。天下臣民,皆拭目以觀初政,以爲成康文景復見於今日。」
  23. ^ 欽定越史通鑑綱目》 (正編卷之二十四) 景統二年十二月
  24. ^ 大越史記全書》(卷之十四):「帝斥逐皇宗功臣回淸華地方,幷殺女史,內臣,占人。時外戚姜種,阮伯勝等擅作威福,權傾中外...」
  25. ^ 大越史記全書》(卷之十四):「帝自卽位之後,毎夜與宮人酣酒無量,醉卽殺之。時權歸外戚,東則華陵,養父郷。西則仁睦,帝妃郷。北則扶較,帝母郷。皆擅怙權勢,沉溺臣僚,有以私意而屠戮生民,有以密體而誅求錢貨,凡民間六畜生花等物,一切掠取,及民家有奇財奇貨,標字取之,萬民嗟怨,而帝弗悛。又心懷猜忌,凡前日臣下之不立己者,往往誅之。又密使內人阮廷科往體察諸叔父兄弟凡二十六王,而荊王以叔父逃遁,不知所之,獨簡脩公以叔伯之子,繫獄得脫,由是人人自危,益思作亂。」
  26. ^ 大越史記全書》(本紀卷之十五):「是日帝御光治殿,觀象鬪虎。」
  27. ^ 大越史記全書》(本紀卷之十五):「帝崇興土木,築廣城大數千丈,包圍祥光殿,眞武觀,金鼓千花寺...使畫工畫圖,命女史裸身,把棹於西湖,帝與之遊...匠人武如蘇作大棧殿百餘屋,罄竭國中財力...」
  28. ^ 大越史記全書》(本紀卷之十五):「鄭惟㦃弒帝於太學門。先是惟㦃以數諫帝忤旨被杖,惟㦃乃與黎廣度,程志森等同謀廢立,整飭船艘器械,在太極津,聲言討賊。初六日,夜二更,將金吾護衛三千餘人入北辰門,帝聞之,疑有賊至,乃出幸寶慶門外。七日,昧爽,有承旨阮瑀從帝間行,過太學門,至碧溝坊朱雀池,帝遇惟㦃,問曰:「賊在何方。」惟㦃不答,顧他大笑,帝揮馬而西,惟㦃使武士名幸者,橫箝剌帝墜馬弒之,阮瑀亦死之。將帝屍歸於北使館,以寘衣火葬之」
  29. ^ 《欽定越史通鑑綱目》(正編卷之二十七):「登庸廢椿爲恭王,與皇太后鄭氏幽於西內數月,逼令自盡。」
  30. ^ 《欽定越史通鑑綱目》(正編卷之二十七):「辰登庸僭逆,謀求功臣子孫,以官爵餌之。碧溪侯公淵以功臣孫,義忿不屈,乃與阮我、阮壽長等謀,起兵攻朱雀門,不克。走入淸化,招集人民,竪諸將旗。」
  31. ^ 《欽定越史通鑑綱目》(正編卷之二十七) 莫登瀛大正元年
  32. ^ 《議處安南事宜》:「至若黎寧雖自稱為黎利子孫,然臣等節據諸司查勘蹤跡,委的難明。鄭惟憭一向潛住該國上、下朗石林州峒寨附近。廣西土官地方,黎寧面貌初不相識,故或稱黎寧,或稱黎憲,或稱光紹,或稱元和,或又以為阮塗之子, 或又以為鄭氏詐稱。而近據云南布政司開報,會審夷人鄭垣口詞,稱漆馬江峒雖有黎寧,而來歷宗派不可得詳。所列事情、年貌,又與鄭惟憭原報互異,俱難憑據。」
  33. ^ 《欽定越史通鑑綱目》(正編卷之二十七) 〉〉莊宗裕皇帝元和元年
  34. ^ 《大越史記全書》(本紀卷之十六) :「帝遺鄭惟僚如明,奏稱,莫登庸潛亂,竊據國城,阻絕道路,以致久廢職貢。」
  35. ^ 《大越史記全書》(本紀卷之十六) :「帝遣鄭垣如明,備陳莫氏篡弒,及帝播遷於淸華事由。」
  36. ^ 《議處安南事宜》
  37. ^ 《安南奏議》
  38. ^ 《大越史記全書》(本紀卷之十七):「先是,使臣馮克寛等齋貢物及代身金人沉香象牙至燕京,上表乞脩職貢。明帝見表大悅,復詔封帝爲安南都統使司都統使,管轄南國土地人民,及賜安南都統使司銀印一顆,使馮克寛等齋勑書回國。」
  39. ^ 《欽定越史通鑑綱目》(正編卷之二十九):「檢雖擅權,而惡未甚著。松則莽、操之徒也。」
  40. ^ 《大明神宗顯皇帝實錄卷之二百九十八》:「安南之事,雖一切移文稱名黎維潭,而其實權臣鄭松主之。」
  41. ^ 張文亮《越南後黎朝後期的「黎皇鄭主」體制》
  42. ^ 潘輝注 《歷朝憲章類志》(卷二十)「當是時也,天子蓋特為寄位之君者。」
  43. ^ 《欽定越史通鑑綱目》(正編卷之三十一):「黎自中興以後,太阿倒持,下陵上替,厥有自來,君臣之禮蕩然矣。惟南郊祀天,尊卑之分尙在。」
  44. ^ 欽定越史通鑑綱目》(正編/卷之三十三):「西王(鄭)柞入朝不拜、章奏不名,設座於御座之左」
  45. ^ 大越史記全書》(本紀卷之十八) 永祚九年春
  46. ^ 《欽定越史通鑑綱目》(正編卷之十五) :「太祖設官,多因陳胡舊制,參用明典」
  47. ^ 陳仲金的《越南通史》頁443
  48. ^ 《欽定越史通鑑綱目》(正編卷之十五) 順天元年三月
  49. ^ 陳仲金的《越南通史》頁441
  50. ^ 陳仲金的《越南通史》頁442
  51. ^ 《大越史記全書》(本紀卷之十二):「六月、定文武服色、自一品至三品著紅衣、四五品着綠衣、餘著青衣。」
  52. ^ 欽定越史通鑑綱目》(正編/卷之三十三):「參從、陪從,前黎未有,中興後,政歸鄭氏,始設之,以參陪政府。神宗辰,鄭柞以禮部尚書范公著、吏部尚書楊致澤竝參從。自是參從爲首輔,而陪從次之。」
  53. ^ 《欽定越史通鑑綱目》(卷之三十五):「鄭府舊設兵、戶與水師三番,至是增置吏、禮、刑、工,與兵、戶爲六番。又並徵收各號,分爲六宮。凡屬宮租庸簿籍,六番以本職分掌之。諸鎭財賦,兵民之政竝屬焉。令文臣知番,內監與文屬充副僉〈官名〉,屬吏六十人。自此政權盡歸六番,而部寺徒爲虛社矣。」
  54. ^ 張文亮《越南後黎朝後期的「黎皇鄭主」體制》頁24-26」
  55. ^ 《明史列傳第二百九》:「詔未至,通已棄交阯,由陸路還廣西,中官山壽、馬騏及三司守令,由水路還欽州。凡得還者止八萬六千人,為賊所殺及拘留者不可勝計。」
  56. ^ 陳文源《明朝與安南關係研究》
  57. ^ 《震澤集》(卷11):「昔在宣宗,始命安南自為國,而安南奉正朔益虔,間歲則貢,繼世則請」
  58. ^ 《屠康僖公文集》(卷5):「(安南)數十年來,職貢必修,傳世必請,君命之臨必畏,天使之辱必敬,亦不敢踵宋元之故轍。」
  59. ^ 《欽定越史通鑑綱目》(卷之二十一):「凡詔器皆稱大王,則太祖辰之未稱帝已明。至如太宗、仁宗稱號,雖無明文,然聖宗卽位,至是八年矣,羣臣始請上帝號,則太宗、仁宗以前皆稱王號可知也。」
  60. ^ 《明英宗睿皇帝實錄卷之二十二》:「朕祗膺天命,統御下民,覆載之間,咸圖康靖,矧爾安南,密比疆場。其權署安南國事黎利子麟繼承以來,克勤克慎,事上撫下,罔有怠違,今特封為安南國王,授以印章,俾永綏爾一國之人,以副朕一視同仁之意。」
  61. ^ 《大越史記全書》(本紀卷之十一):「印重百兩,紉象駱駝,以金為之」
  62. ^ 《梁大王》抄本,越南漢喃院館藏,編號 VHv.1845,頁 2
  63. ^ 《明史列傳第二百九》(外國二 安南):「灝雄桀,自負國富兵強,輒坐大。」
  64. ^ 陳文源《明朝與安南關係研究》頁59-75
  65. ^ 《大越史記全書》(本紀卷之十二):「初七日、玉麻府土官琴麗來朝、進貢方物、蓋倣古者方岳之禮。」
  66. ^ 《大越史記全書》(/本紀卷之十三):「哀牢貢方物。」
  67. ^ 《欽定越史通鑑綱目》(正編卷之二十二):「帝旣平占城,威震絕域,西方諸酋莫不率服。哀牢遣使臣郎儷齎方物來獻。鎭寧府土官琴公、順平州土官道貳及其弟道童、攸樸峒知州道慮,各以雄象、方物來貢。」
  68. ^ 陳文源《明朝與安南關係研究》頁60-61
  69. ^ 《議處安南事宜》:「黎龍偽名浚,黎口口牽偽名敬,黎璇偽名誼,黎瀅偽名晭,黎掎偽名譓。的名以事神祇,偽名以事中國,習相悖謬,致成亂階,竟至微弱。」
  70. ^ 《大越史記全書》(本紀卷之十二):「十一月、遣使如明、楊文旦、范鑑、黃仁等歲貢。」
  71. ^ 《大越史記全書》(本紀卷之十二):「九月二十一日,遣陪臣丁蘭、阮復、阮德輶等如明奏事」
  72. ^ 《李朝實錄成宗實錄》:「臣嘗聞姜希孟朝天而還,馳到義州,夜半猶不閉城門...」
  73. ^ 陳文源《明朝與安南關係研究》頁149
  74. ^ 黎貴惇的《大越通史》中,「至明」作「至仁」。
  75. ^ 英宗是黎除後人,繼位之前,家族定居東山縣布衞社。自英宗開始,黎朝皇帝不再葬在藍山,而是葬在布衞社及其附近。
  76. ^ 引《黎朝帝王事業》·例祭奉事·顯光殿
  77. ^ 華岳陵在東山縣布衞社,阮朝明命年間所立石碑稱為「華嵩陵」。
  78. ^ 《越史續編》卷二十<敬宗惠皇帝>:「……(鄭松)次日早召諸臣曰:『天變不虛生,不意今日乃見此事,當如之何?』諸臣皆曰:『聖上至德,帝行不道,自絕於天。葬祭禮宜減削。』王曰:『我心不忍。』命仍用天子禮。廷議不當入廟,立別殿享祀,諡為簡輝帝,葬布衛陵。」
  79. ^ 華巒陵在東山縣布衞社,又稱「布衞陵」,阮朝明命年間所立石碑稱為「華蠻陵」。
  80. ^ 花浦陵在東山縣布衞社富穀村,又稱「富穀陵」,阮朝明命年間所立石碑稱為「華浦陵」。
  81. ^ 原葬古都陵,後遷至金石陵。
  82. ^ 非諡號,仿中國《明史》稱明惠宗朱允炆為「建文帝」、明代宗朱祁鈺為「景泰帝」的例子,在《後黎時事紀略》中稱「永慶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