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包蒙古語ᠣᠪᠤᠭ᠎ᠠ鮑培轉寫oboγa西里爾字母овоо),是蒙古語音譯,也譯為腦包鄂博,意思是石頭堆,是用石頭堆積的蒙古族人祭祀建築。祭拜來自薩滿教傳統,被黃教吸收。

內蒙古的敖包

蒙古草原上,很多地方沒有山丘、河流、樹林之類的地標,到處都是草原,鄂博最初的作用,就是防止牧民迷路,讓放羊的人們找到回家的路。後來鄂博常被用作路標或界標[1]。最後演變為地方祭祀、敬神、祈雨、重要民俗活動的地點,著名歌曲《敖包相會》、包頭附近的礦區白雲鄂博等皆源於此。

祭敖包

祭敖包(達斡爾族沃其貝)
中華人民共和國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申報地區或單位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塔城市
分類民俗
序號488
編號項目X-40

祭敖包或敖包祭祀,至今仍是蒙古族重要的民俗活動。在阿拉善盟的蒙古族穆斯林雖信仰伊斯蘭教,卻仍保留類似於祭敖包的習俗,用以祈雨

一般多在6、7、8月,此時水草豐美、牛羊肥壯。祭祀時,敖包上插上樹枝,掛上五顏六色的布條或紙旗,旗上寫有經文。可分為血祭、酒祭、火祭、玉祭等4種。血祭是指宰殺牛、羊、馬等牲畜,供奉在敖包前面;酒祭是指將鮮奶、奶酒、奶油和白酒等,一滴滴灑在敖包前面,以希望風調雨順,幸福平安;火祭是指在敖包前燒一大堆乾柴火或羊糞塊,各家各戶紛紛走近火邊,念着自家的姓氏,供上祭品,把肉丸子投向 火里燃燒,越燒得旺越好;玉祭是指將玉器作為供品,只有王公貴族才用得上,因此現已不存。

其他民族

 
中國雲南省麗江納西族東巴文化嘛呢堆

藏族的叫瑪尼堆裕固族的也有。

參見

參考文獻

  1. ^ 【鄂博】的意思是什么?. 漢語大詞典. [2017-11-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