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羲(?—249年),字昭叔[1]三國時期魏國之臣,魏國重臣曹真之子,大將軍曹爽之弟,曹訓曹彥之兄,封安鄉侯[2]

曹爽專權,曹羲有所規勸,但曹爽不聽。249年,曹爽出行高平陵,曹羲勸他保持警惕,曹爽仍不聽,遂遭太傅司馬懿政變奪權。大司農桓範建議曹爽反對司馬懿,曹爽卻遲遲無法下決心起兵;桓范又勸曹羲,曹羲也不聽。曹爽最終束手就擒,自以為能保富貴,卻最後被公卿廷議滅三族。

曹羲曾和鄭沖孫邕荀顗何晏一同集合各家為《論語》作的注,擇其善者,編成《論語集解》,並奏於魏帝。

有作品《至公論》[3]

註釋

  1. ^ 通典引曹昭叔述孝詩敘曰:「餘年三十,遷中領軍,總六軍之要,秉選舉之機。」即曹羲
  2. ^ 《三國志·方技傳》裴註:安鄉侯者,曹羲。
  3. ^ 《晉書·王接傳》:父蔚,世修儒史之學。魏中領軍曹羲作《至公論》,蔚善之,而著《至機論》,辭義甚美。

參考文獻

  • 《三國志》卷九·諸夏侯曹列傳
  • 《晉書》卷三十三·鄭沖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