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黨,在東亞歷史上泛指士大夫結成利益集團,這些利益集團之間的鬥爭稱為黨爭。在現今政治中,黨爭可解讀為黨派之間的鬥爭,常見於議會政治。

中國

中國歷代幾個巨型的黨爭如唐朝的,影響層面都很廣,常為反對而反對,淪為意氣之爭,唐文宗曾有「去河北賊易,去朝廷朋黨難」之嘆。

朋黨在中國歷史形成年代久遠,《戰國策·趙策二》記載:「臣聞明王絕疑去讒,屏流言之跡,塞朋黨之門。」但朋黨以東漢、中唐、北宋、晚明為劇,最終形成黨爭,為害數十年之久,乃至於亡國。《晉書·郤詵傳》記載:「動則爭競,爭競則朋黨,朋黨則誣誷,誣誷則臧否失實,真偽相冒,主聽用惑,姦之所會也。」歷代以來,朋黨屢禁不止。東漢有黨錮之禍。唐自高祖建國開始,黨爭即不斷出現[1],早年有太子李建成集團和秦王李世民集團之爭。高宗朝,有長孫無忌褚遂良李義府許敬宗之爭。中晚唐時,李德裕李宗閔各有朋黨,牛李黨爭,唐文宗感慨:「去河北賊易,去朝廷朋黨難。」

宋代朋黨之風盛行,士大夫為計較個人的恩怨得失,成群結黨,相互攻訐,爭訟不休,所謂「宋朋黨之禍,雖極於元祐紹聖以後,而實濫觴於二朝。其開之者,則仁宗時之爭」[2]。北宋朝的新舊黨爭呂夷簡曾使人對范仲淹說,「待制侍臣,非口舌之任」。范仲淹毫不示弱,聲稱,「論思,正侍臣職也」。最後范仲淹以「越職言事,薦引朋黨,離間君臣」而出知饒州(今江西波陽[3]梁啟超說:「宋之朋黨,無所謂君子小人,純是士大夫各爭意氣以相傾軋」。[2]

歐陽修在《朋黨論》稱「朋黨之說,自古有之,大凡君子與君子,以同道為朋;小人與小人,以同利為朋。」趙與時亦稱:「假紹述之説以脅持上下,立朋黨之論以禁錮忠良。」[4]

明朝朋黨亦烈,明初洪武年間即有淮西浙東之爭,如胡惟庸劉伯溫,後來的朋黨之爭,與內閣制度的矛盾有密切關係。至天啟年間,爆發的東林黨爭幾乎是東林黨與全國朋黨集團之爭,是指明末東林黨閹黨以及其他派別之間的鬥爭,「言事者益裁量執政,執政日與枝柱,水火薄射,訖於明亡。」

清朝初年的南北黨爭其實是東林黨爭的延伸。康熙四十年(1701年),康熙帝感慨地說:「朕聽政四十餘年,觀爾諸臣保奏,皆各為其黨。爾等致位宰輔,皆有可否人才之責,朕凡咨訪人才,當以實對。」[5]有作為的君王都會積極打擊朋黨,乾隆透過胡中藻案,以打擊鄂爾泰朋黨。

朝鮮王朝

註釋

  1. ^ 臺靜農. 《論唐代士風與文學》. 
  2. ^ 2.0 2.1 梁啟超. 《王安石傳》. 
  3. ^ 畢沅. 《续资治通鉴》 卷40. 
  4. ^ 趙與時. 《宾退录》 卷七. 
  5. ^ 《清圣祖实录》 卷205. : 17頁. 

參考書目

  • 王桐齡 著. 中国历代党争. 桑希臣 譯. 中國文史出版社. 2011-05-01. ISBN 9787503427695 (中文(中國大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