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嗣恩(?—918年),本姓。本為吐谷渾部人[1]

李嗣恩十五時已精於騎射。侍奉李克用於振武,成為他的養子,十三太保中排行第七;及鎮太原,補為鐵林軍小校。跟從征討王行瑜,奉表獻捷,加為檢校散騎常侍,漸轉突陣指揮使,賜姓名為李嗣恩。

天佑四年(907年),驅逐康懷英於河西,解汾州之圍,加為檢校司空,充當左廂馬軍都將。柏鄉之戰王景仁有功,再加檢校司徒。解救河中府,與後梁軍接戰,應弦而戰斃者甚多,但是李嗣恩被槊打中其口;退軍後,李存勗親自檢視其傷,深加慰勉,轉為內衙馬步都將、遼州(治今山西左權縣)刺史。

天佑十二年(915年),從李存勗入魏州(治今河北大名縣),擊敗劉鄩有功,轉為天雄軍都指揮使。劉鄩軍從北面樂平突襲,李嗣恩急促倍程先入晉陽。當時城中無備,得知李嗣恩兵至,人佰其勇,劉鄩聞李嗣恩先至晉陽,乃遁走。以莘之戰之功為轉代州刺史,充為石嶺關以北都知兵馬使,稍遷振武節度使(鎮朔州,今山西朔州市)。天佑十五年(918年),追赴行在,卒於太原

天成初年,後唐明宗敦念舊勳,下詔贈李嗣恩為太尉

李嗣恩有二子,長子名為武八,騎射推於軍中。嘗有時輩臂飢鷹,矜其搏擊,武八持鳴鏑一隻,賭其狩獲,暮乃多之。與契丹戰於親州時歿。幼子名為從郎,累職為行軍司馬。

註釋

  1. ^ 《歐陽史》

延伸閱讀

[]

 舊五代史/卷52》,出自薛居正舊五代史
 新五代史/卷36》,出自歐陽修新五代史

參考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