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奕疇(1754年—1844年),字書年,河南夏邑人。清朝政治人物。

生平

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庚子恩科進士,選庶吉士散館檢討。大考成績不佳,改禮部主事,出典貴州鄉試,升郎中。五十七年,出為山西寧武府知府,調平陽府,頗有政績。歷官江蘇糧道、山東按察使。嘉慶十一年(1806年),因巡撫保薦屬吏違例牽連,左遷江南河庫道。

嘉慶十三年(1808年),遷安徽按察使,對冤獄多有平反,升布政使。嘉慶十八年(1813年),擢升浙江巡撫。不久,授漕運總督,在任五年,未有失誤。李奕疇對下屬寬厚,結果因下屬牽連,降四級,又降主事。嘉慶二十五年(1820年),宣宗即位,命奕疇以尚書頭銜守護昌陵道光二年(1822年),以原品休致。道光十九年(1839年),中舉已六十年,重赴鹿鳴宴,加太子少保。次年,重逢庚子恩科會試,子李銘皖又登第,父子同列恩榮宴,人稱盛事。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卒,享壽九十一歲。《清史稿》有傳。[1]

延伸閱讀

[]

 清史稿·卷359》,出自趙爾巽清史稿

參考文獻

  1. ^ 《清史稿·列傳一百四十六》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