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奧爾基·普列漢諾夫
格奧爾基·瓦連京諾維奇·普列漢諾夫(俄語:Георгий Валентинович Плеханов;格里曆:1856年12月11日—1918年5月30日,合儒略曆:1856年11月29日—1918年5月17日),俄國革命家、馬克思主義理論家。他是俄國第一位馬克思主義者,也是俄國社會民主主義運動的開創者之一,被稱為「俄國馬克思主義之父」,是列寧的導師,曾出版過馬克思、恩格斯共同作序的《共產黨宣言》。
格奧爾基·瓦倫蒂諾維奇·普列漢諾夫 | |
---|---|
出生 | 格奧爾基·瓦倫蒂諾維奇·普列漢諾夫 1856年12月11日 俄羅斯帝國坦波夫省古達洛夫卡 |
逝世 | 1918年5月30日 芬蘭王國特里約基 | (61歲)
教育程度 | 沃羅涅日軍事學院 聖彼得堡冶金學院(退出) |
配偶 | 羅扎利亞·博格勒-普列漢諾娃 |
時代 | 19世紀哲學 |
學派 | 馬克思主義 辯證唯物主義 唯物史觀 |
影響於 |
生平
1856年11月29日生於坦波夫省的古達洛夫卡,1918年5月30日在芬蘭的特里奧基逝世。他開始自己的革命生涯時,是一個革命民粹主義的信徒。他反對當時居支配地位的政治恐怖主義路線,是最早傾全力於城市工人工作的民粹派鼓動家之一。到1878年,他已公開地運用馬克思主義來捍衛自己的下述觀點:俄國公社的公社土地佔有制是,並將繼續是俄國的占統治地位的生產方式。1882年,他所翻譯並由馬克思作序的《共產黨宣言》出版,次年,他發表了他的第一篇反對民粹主義的長篇論文,並在日內瓦組建了勞動解放社。這個受普列漢諾夫才智支配的勞動解放社是19世紀晚期俄國馬克思主義的領導中心。它的權威出版物有助於確立俄國馬克思主義的正統觀念,並對列寧1914年前的思想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被恰當地譽為「俄國馬克思主義之父」的普列漢諾夫,在他所撰寫和編輯的書籍、小冊子和雜誌上,不僅對民粹主義作了廣泛的批判,而且使馬克思主義在俄國的知識界取得支配地位,並概略地提出了支配1914年以前的運動的長期戰略。由於認識到俄國多類型混雜的社會經濟結構具有獨特的和病態發展的特點,所以普列漢諾夫堅持革命必須分兩個階段進行。第一個階段應當是進行反對沙皇制度和封建殘餘的民主革命。這一民主革命將促進資本主義的發展,從而加速階級分化,並為第二階段,或社會主義革命的發展提供結社和出版自由的條件。這兩種革命雖然目的截然不同,但在時間上卻並不一定相隔很遠。普列漢諾夫還斷言,由於俄國資產階級的特殊軟弱性,無產階級及其政黨不得不領導這場民主革命,加之俄國無產階級政黨在人數上相對較少,在思想意識上又很落後,因此,它的任務就特別艱巨複雜。因而,普列漢諾夫要求社會民主黨的知識界發揮重要作用,使工人階級具有組織性、覺悟性和凝聚力。他一貫堅持,沒有「知識界這一革命疫苗」的堅定的能動作用,運動就不可能取得勝利。
作為一位具有創見和權威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家,普列漢諾夫在廣泛的和國際的範圍內所贏得的聲譽僅次於考茨基。他的《論一元論歷史觀的發展》,探討了近代哲學和社會思想的整個發展,並特別強調黑格爾和費爾巴哈對馬克思成熟思想的貢獻,普列漢諾夫是把馬克思成熟思想表述為辯證唯物主義的第一個人。他認為這種辯證的和唯物的方法闡明並統一了一切知識,他是把這種方法運用於政治學、經濟學和哲學,而且也運用於語言學、美學和文藝評論的一位先驅者。由於他相信以辯證方式加以運用的經濟決定論是一種完美的世界觀,是無產階級的整個使命所必需的,因而強烈反對任何用輸入其它哲學要素來「改良」馬克思主義的企圖。因此,他是使馬克思主義「一元論」不受伯恩斯坦及其支持者的折衷主義影響的主要捍衛者。
從1905年開始,普列漢諾夫作為俄國社會民主工黨的政治領導者的地位迅速下降了,這在一定程度上是由於他對1905年俄國革命持猶豫態度。於是他愈益獻身於歷史和哲學的研究。他在1914年成了毫無保留的「護國主義者」(即戰爭的支持者)。他在流亡35年後於1917年3月返回俄國。在其餘生中,他堅決反對他認為是無原則的布爾什維克的活動,並痛心地認為布爾什維克奪取政權為時過早並有可能導致災難性的後果。儘管如此,列寧仍極高地評價他的著作,認為它們是戰鬥唯物主義的,而且這些著作已成為共產國際和蘇聯幾代積極分子的主要讀物。
1914年,普列漢諾夫在俄國社會民主工黨內部建立「團結」派;1917年,該派成為獨立政黨;1918年,解散。
所謂「政治遺囑」
1999年11月30日,俄羅斯《獨立報》發表了普列漢諾夫的所謂「政治遺囑」, 在俄羅斯立即引起很大反響。圍繞「遺囑」的真偽問題,俄學者展開了熱烈討論[1]。據稱,「遺囑」是物理數學博士、副教授,當時在非洲博茨瓦納大學任教的俄僑尼·尼熱戈羅多夫交給俄羅斯《獨立報》的。他是從格·瓦·巴雷舍夫那裏得到的這一「遺囑」。巴雷舍夫自稱是普列漢諾夫姐姐柳博娃·瓦連廷諾夫娜的遠房親戚。普列漢諾夫博物館館長塔·菲利莫諾娃認為「政治遺囑」系偽造。普列漢諾夫的遺孀羅·馬·普列漢諾娃的檔案也保存在普列漢諾夫博物館,在她的檔案中對此隻字未提。普列漢諾夫的親戚們對「遺囑」也一無所知。普列漢諾夫的遺產繼承人,也就是他的妻子及兩個女兒都從未談起過這件事。菲利莫諾娃在她的《我們同時代人編造的文獻》一文中談到普列漢諾夫確實有個「遺囑」,但決不是《獨立報》上發表的所謂「政治遺囑」[2]。
《獨立報》的文章稱,普列漢諾夫於1918年4月重病時以半個多月時間口授,由列夫·捷依奇記下,全文約2.8萬字。普列漢諾夫將遺囑放在巴黎銀行保險箱禁止觀看,並囑咐當布爾什維克不再掌權的時候才可以公佈。「遺囑」中寫到[3][4]:
- 「馬克思所理解的無產階級專政無論現在還是未來,永遠不能實現。」隨生產力發展,知識份子隊伍將比無產階級增加得更快,在生產力中的作用躍居首位,在電氣時代馬克思主義無產階級專政理論將會過時。
- 布爾什維克的無產階級專政將迅速演變成一黨專政,再變為領袖專政;維持領袖權力的方式,會從「階級恐怖」到「全國恐怖」。布爾什維克不能給人民以民主和自由,因為他們一實施民主和自由,馬上就會喪失政權。
- 布黨將會依序遭遇四大危機:飢荒危機、崩潰危機、社會經濟危機、意識形態危機,政權土崩瓦解,這過程可能持續數十年,但誰也無法改變這結局。
- 20世紀是偉大發現的世紀,啟蒙和急劇人道化的世紀,將推翻和譴責布爾什維克主義。到那時布爾什維克的社會主義將像紙牌搭的小房子那樣坍塌。
- 國家的偉大,不在於其領土、歷史,而是民主傳統、公民生活水平。只要公民還承受貧窮,只要沒有民主,國家就難保不發生動盪,直至崩潰。
2000年3月4日,《獨立報》刊登了哲學博士葉列娜·彼得連科等人合寫的文章《真有這個「遺囑」嗎?》文章對是否存在這個遺囑提出質疑,並認為該遺囑是當代人編造的。他們認為,該「遺囑」的內容存在以下問題[5]:
- 「遺囑」中到處充斥着絕非普列漢諾夫式的談論當前迫切問題的語句和當代報刊上的套話。
- 《關於列寧及其他一目失明的領導人》這一部分,使人明顯感到受了列寧《給代表大會的信》的影響。
- 說普列漢諾夫在臨終前「恍然大悟」,從一個有着40多年革命生涯的人變成了徹底的進化論者,這是當今社會學家的觀點。
- 普列漢諾夫那個時代的馬克思主義者對未來從不作帶有任何具體時間的預測。
著作
- 《我們的分歧》Our differences 中的「勞動社的社會民主主義綱領」(1885)
- 《論一元論歷史觀的發展》The Development of the Monist View of History (1894)
- 《論藝術——沒有地址的信》(1899~1900)
- 《馬克思主義基本問題》Fundamental Problems of Marxism(1908),1969年英文版。
- 《論個人在歷史上的作用》On the Question of the Individual's Role in History (1898)
參考文獻
- ^ 潘世偉,徐黨哉主編. 世界社会主义研究年鉴 2013.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4.02: 415. ISBN 978-7-208-12024-2.
- ^ 歐陽向英. 普列汉诺夫“政治遗嘱”真伪辨. 馬克思主義研究. 2013, (07) [2018-02-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4-23).
- ^ 普列漢諾夫的《政治遺囑》. [2017-10-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4-24).
- ^ 靳樹鵬. 我看普列漢諾夫的政治遺囑 (PDF). 《二十一世紀》17期 (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 2003-08-30 [2017-06-05].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1-12-18).
- ^ 翟民剛. 俄学者彼得连科等认为普列汉诺夫的“政治遗嘱”是编造的. 國外理論動態. 2000, (06) [2018-02-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5-01).
書目
- A.阿舍爾:《巴維爾·阿克雪裏羅德和孟什維主義的發展》,1972年英文版。
- S.H.巴倫:《普列漢諾夫:俄國馬克思主義之父》,1963年英文版。
- 同上作者:《介於馬克思和列寧之間的格奧爾基·普列漢諾夫》,1962年英文版。
- L.H.海姆森:《俄國馬克思主義者和布爾什維主義的起源》,1955年英文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