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陵之戰

桂陵之戰,是戰國時期齊國攻擊魏國以援救趙國(即圍魏救趙)的戰役。周顯王十五年(公元前354年),魏圍攻趙都邯鄲城,次年趙向齊求救。齊王命田忌孫臏率軍援救。孫臏認為魏以精銳攻趙,國內空虛,遂引兵攻魏都大梁(今河南開封)。果然誘使魏將龐涓趕回應戰。孫臏又在桂陵(今河南長垣,一說今山東菏澤市)伏襲,大敗魏軍,並生擒龐涓。而後魏國與韓國結盟,合攻另一支齊軍,是為襄陵之戰,最後在楚國秦國的介入之下,魏、齊簽署和約,孫臏釋放龐涓。

桂陵之戰
戰國時代的一部分
日期周顯王十五年前353年
地點
主戰場為桂陵,襄陵、邯鄲等地也有戰鬥爆發
結果 齊軍勝利
參戰方
田齊 魏國
指揮官與領導者
齊威王
田忌
孫臏
魏惠王
龐涓
兵力
80,000人(見《孫臏兵法》禽龐涓篇) 80,000人(見《孫臏兵法》禽龐涓篇)

諸國抗魏

魏國在戰國初期因魏文侯的改革而變得強大起來,因而引起了其他諸侯的戒備。公元前356年,趙成侯在平陸(今山東汶上)和齊威王宋桓侯相會以示好,並與燕文公(今河南南陽北50里)會盟。由此,魏國開始有被諸國聯合進攻的可能,因此魏國欲找機會突破,以解除這個危機。

魏趙交戰

公元前354年,趙國進攻衞國,奪取富丘兩地。這使魏國更感到威脅,因為衞國是魏國保護國,魏國無法坐視不理,於是立即聯合宋國出兵助衛反攻,魏衞宋三國聯軍直逼趙國首都邯鄲,趙國被逼閉門防守,並派人向齊國求救。聯軍於是包圍邯鄲,希望一舉殲滅趙國,以解除被諸國包圍之局。但是在同一時間,秦國乘魏軍主力不在,偷襲河西少梁之地並取之,魏國在這場戰爭裏被圍攻的危險反而變得更大。

齊國出兵

齊威王得知趙國被圍,本欲立即出兵,但將軍段干朋主張延遲出兵,以「承魏之弊」為戰略方針。即是先以少量的兵力向南攻擊襄陵,以製造假像,可以表示助趙,又可以牽制和疲憊魏國。再待魏軍攻陷邯鄲,魏、趙雙方均已無力再戰之時,再給予正面的攻擊。齊威王接受了這個提議,在趙魏兩軍相持一年多,邯鄲城快要失陷之時,方才委任田忌為主帥,孫臏為軍師,率領齊軍主力馳援趙國。[1]

圍魏救趙

孫臏謀劃

初時田忌計劃奔赴邯鄲,與魏軍主力決戰,解決邯鄲之圍。但孫臏認為這不利於齊國,於是提出了更為創新和可行的方法,即「批亢搗虛」與「疾走大梁」。「批亢搗虛」即是避實擊虛,攻其必救,使敵人出現後顧之憂,前線之圍便會自動解開。「疾走大梁」即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向魏國重城大梁進逼,以切斷魏國的運輸要道,並攻其所不備。這樣一來,魏軍定必回師自救,齊軍則可乘其疲憊於路,一舉擊敗魏軍,而趙國之圍則自動解除。

龐涓中計

孫臏這一招「批亢搗虛」使得田忌甚為拜服,立即採用。於是齊軍主力立即向大梁挺進。在此危急存亡之際,雖然邯鄲城已攻破,魏軍還是不得只以少數兵力留守邯鄲,並由主帥龐涓親率主力回馳大梁。但同時間,齊軍已於桂陵(今山東菏澤東北一帶)設伏,準備截擊魏軍。魏軍由於長期在外作戰,已疲態畢露,再加以長途跋涉之急速行軍,士兵皆戰意大降。於是齊魏一交戰,魏軍便被大敗,魏軍主帥龐涓被擒。趙國之圍解除,邯鄲亦失而復得。「批亢搗虛」這招由於在桂陵之戰裏被充份運用,因此後世以「圍魏救趙」來稱呼這道策略。

風雲未定

然而,公元前352年魏國卻扭轉局勢,與韓國結盟,合攻仍在包圍襄陵城的齊軍,齊軍在此戰大敗,齊威王於是收兵,並請楚國調停。而秦軍則乘魏齊對戰之際偷襲魏國,魏國因為秦國偷襲,只得與齊簽署和約。結果,公元前351年,魏國把邯鄲歸還趙國,齊魏戰爭暫時結束,但過了不久,在公元前342年,更為著名的馬陵之戰爆發,齊國在該戰決定性的戰勝魏國,那時齊國才真正取代魏國的霸主地位。

評價

毛澤東馮夢龍智囊》卷二十二《兵智部·制勝·孫臏》的批語說:「攻魏救趙,因敗魏軍,千古高手。」[2]

參看條目

參考

參考資料

  1. ^ s:戰國策/卷08#邯鄲之難
  2. ^ 围魏救赵,千古高手(读冯梦龙《智囊》). 毛澤東讀書筆記解析.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5-10) (中文(簡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