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溥 (十國)

吳睿帝楊溥(900年—938年),五代十國時期南吳君主,亦是唯一正式稱帝的君主,吳太祖楊行密四子,母王氏。烈祖楊渥、高祖楊隆演之弟。

吳睿帝
統治920年-937年
出生900年
逝世938年(37—38歲)
安葬
年號
武義:920年五月-921年一月

順義:921年二月-927年十月
乾貞:927年十一月-929年十月
大和:929年十一月-935年八月

天祚:935年九月-937年十月
尊號
高尚思玄弘古讓皇帝
諡號
睿皇帝
政權南吳

生平

楊隆演稱吳國王時,封楊溥為丹陽郡公。吳武義二年(920年)楊隆演去世,因其三弟楊濛年長且不為權臣徐溫所喜,楊溥為徐溫所迎繼吳國王位,明年(921年),改元順義。順義七年(927年),即皇帝位,改年號乾貞。乾貞三年(929年)改元大和。大和七年(935年),再改元天祚

南吳於楊隆演及楊溥在位時,軍政大權皆操之在徐溫徐知誥父子之中,之所以即國王位、帝位,只是為徐氏父子篡位稱帝之準備而已。

楊溥被徐溫的親信翟虔監視,王室用度都被翟虔限制。一次徐溫入朝,楊溥故意把「雨」說成「水」,說翟虔父名翟雨,自己習慣了避諱,意在表達自己身為君主卻對翟虔畏懼如此。徐溫謝罪,請求處死翟虔。楊溥說不必,流放即可。徐溫流放翟虔到撫州。

天祚元年,楊溥加中書令徐知誥為尚父、太師、大丞相、天下兵馬大元帥,進封齊王,以昇州潤州宣州池州歙州常州江州饒州信州海州為齊國。徐知誥置百官,以金陵府為西都。

天祚三年(937年)正月,徐知誥建齊國,立宗廟、社稷,改金陵府為江寧府,子城稱宮城,廳堂曰殿,冊王妃為王后,世子為王太子,太妃為王太后。置左右丞相、百官如天子之制。當年十月乙酉,楊溥讓位予徐知誥,南吳亡。

退位

楊溥被徐知誥尊號高尚思玄弘古讓皇帝[1],安置於江都宮殿居住,其宗廟、正朔、乘輿、服御、均從吳國舊制,宮殿名稱則從道教仙經中取名。楊溥在宮中多穿羽衣,習辟穀之術。渡江之際,賦詩:「煙凝楚岫愁千點,雨滴吳江淚萬行。兄弟四人三百口,不堪端坐細思量。」

南唐昇元二年(938年),徐知誥(改名李昪)改潤州牙城為丹楊宮,遷楊溥於其中,以嚴兵守護之。當年十一月辛丑,有使者來丹楊宮,楊溥方頌佛經於樓上,使者趨前,楊溥以香爐擲之,俄而去世,一說系遇弒,終年三十八歲。[2]李昪廢朝二十七日,追楊溥為睿皇帝

昇元六年,南唐聽宋齊丘之謀盡遷楊吳宗室於泰州,號「永寧宮」,守衛甚嚴,不使與外人通婚,久而男女自為婚配,國人哀憐。楊溥的兒子五歲,南唐遣中使拜官賜服,即日就去世。後周顯德三年,周世宗征淮南,下詔安撫楊氏子孫。南唐元宗李璟遣園苑使尹廷范將楊氏宗族遷置京口。尹廷范殺楊溥二弟及男口六十餘人,攜婦女渡江。李璟怒曰「小人以不義之名累我」,下令腰斬尹廷范於市。[2]後來宋齊丘也失勢被逼自殺,臨死感嘆這是自己獻計幽禁楊溥一族的報應。

家庭

皇后

子女

  1. 皇太子(弘農靖王)楊璉
  2. 江夏王 楊璘
  3. 宜春王 楊璆
  4. 楊某,五歲被南唐封官賜服,當天去世

  1. 上饒公主

參考文獻

  1. ^ 十國春秋》作高尚思玄弘古讓皇帝,《五國故事》作高尚思玄崇古讓皇帝
  2. ^ 2.0 2.1 《十國春秋》吳三·睿帝本紀
前任:
兄南吳高祖楊隆演
南吳君主
920-937
繼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