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組化設計

模組化設計(英語:modular design),也稱模塊化設計,是門設計理論與實作方法,其旨在於將一個系統細分為許多小單元,稱為模組(module)或模塊(block),可以獨立的於不同的系統中建立與使用。模組化設計的特徵為將功能切分為抽象的、可擴充的、可重複使用的模組;模組需嚴格使用定義明確的模塊化接口,並以行業間標準作為接口規範。在這種情況下,模組化在組件級別實作,並且具有一個單一、固定且特殊的組件插槽。這種由組件單元組合而成的模組化系統,通常稱為使用模組化組件的平台系統。例如個人電腦上的USB

採用分塊施工法在建的31萬噸級油輪。由於是未上漆,每個塊的接縫可看見。加入前的塊存儲在圖的左前。

通常使用主程式、子程式子過程等架構將軟件的主要結構和流程描述出來,而非一般程式的編寫──逐條輸入電腦程式和指令。

簡介

模組化設計能針對相同或不同功能、性能、規格的產品,進行功能分析,並設計出一系列的功能模組。透過模組的多樣選擇將產品客製化,可以滿足市場許多不同的需求[1]

模組化設計也常應用於模組化生產,能使大量產品具有客製化、多樣化、低成本等之特性。

範例

在1963年,Motorola公司推出了第一款彩色電視。1967年也推出了其模組化品牌Quasar。在Moses Basin的管理下,1964年,在以色列的研發部公開發表了第一次的研究紀錄。在1974年Motorola將他的彩色電視生意賣給了日本的松下電器(Panasonic)。

參考文獻

參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