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拉盛大地球儀
40°44′47″N 73°50′41″W / 40.746426°N 73.844819°W
大地球儀 Unisphere | |
---|---|
藝術家 | 吉爾莫爾·大衛·克拉克 |
年份 | 1964年 |
類型 | 裝置藝術 |
收藏地 | 美國紐約州紐約市皇后區 法拉盛草原可樂娜公園內 |
大地球儀(英語:Unisphere)是位於美國紐約皇后區法拉盛草原可樂娜公園內的大型裝置藝術,是一座巨型不鏽鋼地球儀;球體高140英尺(43米),直徑120英尺(37米),為世界上最大的地球儀。地球儀下方則圍繞着96座噴泉。[1]
大地球儀由景觀設計師吉爾莫爾·大衛·克拉克設計,由於美國當時處於二次大戰後經濟與科技發展的顛峰,登陸月球的夢想即將實現,為了慶祝太空時代的開始,這座大地球儀被構思及構建為1964-1965年紐約世界博覽會的標誌建築。世博會的主題是「通過理解實現和平」(Peace Through Understanding),大地球儀則代表了全球相互依存的主題,其寓意為「人類在膨脹的宇宙中不斷縮小的地球上所取得的成就」,也象徵了世界和平。[2][3]
目前大地球儀已被視為皇后區以至於全紐約市的重要地標,多部電影均曾在該地取景,1995年5月10日,紐約市地標保護委員會授予該地球儀官方地標地位[2]。
歷史
建造
法拉盛草原可樂娜公園以前是皇后區一座垃圾堆,後用於1939年紐約世界博覽會。世博會結束後,它改作公園使用。[5][6]1959年,法拉盛草原獲選為1964年世界博覽會的場地。[7]上次世博會的佈局設計師吉爾莫爾·大衛·克拉克和米高·拉普阿諾(Michael Rapuano)被留下來,為新的世博會,對1939年原始的公園佈局進行量身定製。[8][9]:3紐約市公園的專員羅伯特·摩西是世博會公司(World's Fair Corporation)的總裁。在世博會結束後,該公司從市里租下了公園,一直租到1967年。[10]
1961年2月,摩西宣佈了大地球儀計劃,[11]並於次年發佈了擬議工作的模型。[12]在最初的概念性設計中,景觀設計師將其設計為鋁製、帶金屬網格的物體。它由彼得·穆勒-芒克合伙人的工業設計師進行了進一步的工業設計,細化為不鏽鋼構件,並由美國鋼鐵公司的子公司美國橋樑公司進行工程製造。
該球體在110天內建成。[13]最後一塊陸地在1963年8月13日安裝。[14]
世博會
在1964年世博會上,夜晚的夢幻燈光帶來的日出效果在整個地球表面移動。此外,各國的首都以燈光標示出來。其中一盞燈放置在卡納瓦克印第安人保留地的位置,莫霍克的工人要求放在這裏,以紀念他們的勞動。[15]
1966年,世博會結束後,美國鋼鐵公司捐贈了100,000美元,使大地球儀成為法拉盛草原可樂娜公園的永久景點。[16]
修復
1989年,紐約市公園休閒局宣佈投資數百萬美元,對法拉盛草原可樂娜公園進行修復。工程包括完全修復大地球儀。1993年工程動工,包括大量的結構修復,以及清除鋼結構上多年積聚的污垢。自1970年代起關閉的噴泉也進行更換,並安裝了新的泛光燈。[17]此外,旁邊的兩個草坪為玫瑰花園。[18]修復工作於1994年5月完成。當年,皇后區的年度建築獎將最佳修復獎授予了大地球儀。[19]
1995年5月,紐約市地標保護委員會將大地球儀確認為正式的城市地標。[2][20]
在斥資200萬美元對泵、閥和油漆進行修復後,大地球儀的噴泉於2010年8月12日重新開放。[21]此外,其它網站稱,地球儀及其周圍環境,包括其倒影池和噴泉,已進行了翻新,費用為300萬美元。[2]在2010年布魯克林/皇后區龍捲風中,代表斯里蘭卡的陸地從大地球儀上被吹落;那一塊在第二年又重新安裝。[22]
設計
球體
大地球儀是世界上最大的地球儀,直徑120英尺(37米),高140英尺(43米),重700,000英磅(317,515公斤)。[來源請求]但有些來源稱,大地球儀的重量為900,000英磅(408,233公斤),[18]其中包括了100短噸(91公噸)的倒三腳架底座。球體由304L型不鏽鋼構造而成。位於水牛城的剛性金屬公司(Rigidized Metals Corporation)使用特殊的紋理圖案製作了球體上的各大洲。[23]該紋理是專為這個建築項目而開發的,命名為「1 UN」,代表「1 Unisphere」。
三個大型的不鏽鋼軌道環以不同的角度環繞着大地球儀。這些軌道環被認為代表着第一個進入太空的人尤里·加加林、第一個繞地球軌道的美國人約翰·格倫和第一個主動通訊衛星電星1號的軌道。實際上,早期的設計是,世博會時所有的十二顆人造衛星,每顆都有一個環。但事實證明這不切實際,不僅因為衛星數量和它們的軌道高度,還因為對地靜止衛星並不存在一條軌道。結果,出於美學原因選擇了象徵性的數字3。[24]
水池和噴泉
大地球儀位於一個大的圓形倒影池的中心,周圍環繞着一圈噴泉。96個噴頭成對佈置,設計是用來遮擋地球儀的三腳架底座的。該設計想要達到的效果是,使大地球儀看起來好像漂浮在太空中。[9]
結構基礎
大地球儀建在支撐1939年紐約世界博覽會封閉球的結構基礎上。1937年,在最初的封閉球建設期間,需要特別考慮法拉盛草原的沼澤土質。封閉球和後來的大地球儀使用的是同一個平台,其基礎使用了528根95至100英尺(29至30米)長的壓力礦物雜酚油花旗松木樁。在建造大地球儀之前,對三根木樁進行了結構完整性測試,結果發現它們在整個長度上結構都是完好的。[25]
類似地球儀
馬里蘭休閒世界的正門有一座類似的金屬地球儀。[26]巴基斯坦伊斯蘭堡使館區的憲法大道上也有一座類似的地球儀。法國的聖特羅佩也有一座。
攀爬大地球儀
1976年,喬治·威利格(號稱「飛人」[Human Fly],後來又爬上了世界貿易中心)和傑瑞·休伊特(Jerry Hewitt)共同爬上了大地球儀,這是由保羅·霍恩斯坦(Paul Hornstein)執導的名為《第三塊石頭》(The Third Stone)的短片的一部分。之後沒有人再爬上大地球儀,直到2019年9月6日,氣候活動家組織反抗滅絕的成員格倫·施萊爾(Glen Schleyer)爬上大地球儀,懸掛橫幅以抗議2019年亞馬遜雨林野火。他選擇大地球儀是因為,它慶祝了世博會的主題——「通過理解實現和平」。[27]
在流行文化中
大地球儀已作為許多電影和電視劇的背景,包括電影《黑超特警組》、《法律與秩序:犯罪意圖》第6季的一集、《風琴飛行》的音樂號[28],《黑雨》的開頭和美國處境喜劇《皇后之王》的開場白。世博會的場地和一些展覽是加里·辛尼斯的系列劇《CSI犯罪現場:紐約》在幾集中反覆出現的一個主題,最後一次出現是在第6季第9集《曼哈頓懸日》中,而大地球儀則被作為顯著特色。在漫威電影宇宙的《鐵甲奇俠2》、《美國隊長:復仇者先鋒》和《蜘蛛俠:強勢回歸》中,都在大地球儀舉辦了史塔克博覽會(Stark Expo)。
圖集
-
2018年夏
-
大地球儀於1964年世界博覽會
-
當時新建的大地球儀在1964–1965年世博會期間
-
非洲特寫
參考文獻
- ^ 大地視野. 國家地理. 2017-08 [2020-03-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29).
- ^ 2.0 2.1 2.2 2.3 Jackson, Kenneth T. (ed.), (2010) The Encyclopedia of New York City (2nd edition).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ISBN 978-0-300-11465-2
- ^ Unisphere: Built by US Steel as the symbol of the 1964-5 New York World's Fair [大地球儀:由美國鋼鐵公司打造的1964-1965年紐約世博會象徵]. 地方事項. 2010-02-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9-24) (英語).
- ^ Unisphere (under construction) [大地球儀(建設中)]. NYPL Digital Collections. [2016-11-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08) (英語).
- ^ Ready to Turn Fair Into Park; Moses Tells Mayor His Plans Are Set [準備把世博會變成公園;摩西告訴市長他已經制定了計劃] (PDF). 太陽報. Fultonhistory.com. 1940-08-15: 14 [2017-03-27].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2-10-09) (英語).
- ^ Flushing Meadow [法拉盛草原] (PDF). Long Island Star-Journal. Fultonhistory.com. 1949-07-13: 4 [2017-03-27].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2-10-09) (英語).
- ^ La Guardia International Airport and John F. Kennedy International Airport, Port Authority of New York and New Jersey Airport Access Program, Automated Guideway Transit System (NY, NJ): Environmental Impact Statement [拉瓜迪亞國際機場和約翰·甘迺迪國際機場,紐約與新澤西港務局機場准入計劃,自動過境系統(紐約州、新澤西州):環境影響聲明]. 紐約與新澤西港務局、美國運輸部、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紐約州交通廳. 1994-06: 1.11 [2020-03-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07) (英語).
- ^ Flushing Meadows-Corona Park: Historic Preservation Studio [法拉盛草地-科羅納公園:歷史保護工作室]. 哥倫比亞大學建築、規劃與保護研究生院. 2015-05-03 [2017-03-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4-01) (英語).
- ^ 9.0 9.1 The Unisphere [大地球儀] (PDF). 紐約市地標保護委員會. 1995-05-16 [2019-11-04].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9-11-04) (英語).
- ^ Schumach, Murray. MOSES GIVES CITY FAIR SITE AS PARK; Flushing Meadows in Queens Becomes the 2d Biggest Recreation Area Here [摩西將世博會場地變為城市公園;皇后區法拉盛草原成為這裏第二大休閒區]. 紐約時報. 1967-06-04 [2019-11-04]. ISSN 0362-43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07) (英語).
- ^ A 120-Foot Steel 'Unisphere' Will Be Symbol of the '64 Fair [一座120英尺高的鋼鐵「大地球儀」將成為「64世博會」的標誌]. 紐約時報. 1961-02-15 [2019-11-04]. ISSN 0362-43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08) (英語).
- ^ Unisphere at 1964 World's Fair to Be 12 Stories High [1964年世博會的大地球儀將有12層樓高]. 紐約時報. 1962-04-24 [2019-11-04]. ISSN 0362-43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08) (英語).
- ^ Unisphere, 1960 - Photos - New York: The 1960s [大地球儀,1960 - 照片 - 紐約:1960年代]. 紐約每日新聞. [2016-11-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25) (英語).
- ^ Section Added to Unisphere [加到大地球儀上的部分]. 紐約時報. 1963-08-13 [2019-11-04]. ISSN 0362-43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08) (英語).
- ^ Unisphere: Built by US Steel as the symbol of the 1964-5 New York World's Fair [大地球儀:由美國鋼鐵公司打造,是1964-1965年紐約世博會的標誌]. 地方事項. 2010-02-05 [2011-01-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9-24) (英語).
- ^ U.S. Steel Donates A Fund to Maintain Unisphere at Fair [美國鋼鐵公司捐獻資金來維護世博會大地球儀]. 紐約時報. 1966-03-21 [2019-11-04]. ISSN 0362-43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08) (英語).
- ^ Huang, Vivian. Let us spray for Unisphere [讓我們給大地球儀噴一噴]. 紐約每日新聞. 1994-06-01: 293 [2019-11-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1-23) –透過newspapers.com (英語).
- ^ 18.0 18.1 Muschamp, Herbert. Summer's Last Hurrah: The Final Fling Before the Fall; Recircling the Globe [夏天最後的呼拉舞:秋天前的最後一搏;環繞地球]. 紐約時報. 1994-09-02 [2019-11-04]. ISSN 0362-43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19) (英語).
- ^ Belluck, Pam. Queens Beauty Contest: Basic Brick Is Beautiful [皇后區選美大賽:美麗的基礎磚]. 紐約時報. 1995-10-11 [2019-11-04]. ISSN 0362-43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08) (英語).
- ^ Avashti, Surabhi. Unisphere nears landmark status [大地球儀接近地標地位]. 紐約每日新聞. 1995-05-15: 292 [2019-11-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1-23) –透過newspapers.com (英語).
- ^ Hirshon, Nicholas. Fountain's Return [噴泉歸來]. 紐約每日新聞 (紐約). 2010-08-13 [2010-09-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8-25) (英語).
- ^ Kilgannon, Corey. When a Tornado in Queens Becomes an International Incident [當皇后區的龍捲風成為國際事件時]. City Room. 2011-08-21 [2019-11-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09) (英語).
- ^ Focus on Fabrication - Rigidized Metals [專注於製造—剛性金屬]. 建築師的報紙. 2013-05-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2-26) (英語).
- ^ Short, Daniel. Unisphere: Symbol of the 1964-1965 New York World's Fair [大地球儀:1964-1965年紐約世博會的象徵] 1st. Arethusa Press. 2016. ISBN 978-0-692-50867-1 (英語).
- ^ (Creosote) Performance: Proved By More Than 75 Years Service [(礦物雜酚油)性能:以75年以上的服務證明] (PDF). [2020-03-15].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7-04-10) (英語).
- ^ Von Eckardt, Wolf. Senior Citizens' 'World' A Happy Change of Pace [老年人的「世界」步伐的快樂變化]. 華盛頓郵報. 1966-04-24: G7 (英語).
- ^ Kim, Elizabeth. Man Climbs World's Fair Unisphere To Draw Attention To Climate Change [有人爬上世博會大地球儀以引起人們對氣候變化的關注]. 哥譚派. 2019-09-09 [2019-09-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9-10) (英語).
- ^ World's Fair [世界博覽會]. TV.com. [2020-03-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24) (英語).
外部連結
- nywf64.com(1964/1965紐約世界博覽會網站)大地球儀在世博會上的故事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英文)
- 大地球儀地標認定報告(PDF)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英文)
- 大地球儀的圖片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英文)
- 互聯網檔案館:《大地球儀:地球上最大的世界》(1964年),關於創造大地球儀的電影 (英文)
- 《大地球儀:地球上最大的世界》在Cinemaniacal上(英文)
- 互聯網檔案館:紐約世界博覽會,1964/03/02(1964),以大地球儀為特色的新聞媒體。(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