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音藝廊
波音藝廊(北波音藝廊和南波音藝廊)是一個位於美國芝加哥盧普區千禧公園的戶外展覽空間。它靠着南北中層平台,並位於瑞格雷廣場(Wrigley Square)和皇冠噴泉(Crown Fountain)的東邊。[1]波音公司的主席及行政總裁詹姆斯·貝爾(James Bell)在一次於芝加哥文化中心舉行的會議中向芝加哥市長李察·米高·戴利宣佈波音公司會為這塊空地的工程提供5百萬美元的捐款。[1]
波音藝廊 Boeing Galleries | |
---|---|
成立 | 2005年6月 |
地址 | 美國 伊利諾伊州芝加哥的千禧公園 |
類型 | 露天藝廊 |
網站 | http://www.millenniumpark.org/parkevents/ |
地圖 | |
細節
位於密歇根湖東部和河床西邊的格蘭特公園從19世紀中旬開始就一直是芝加哥的主要公園。在它西北方的伊利諾伊中央鐵路公司鐵路站場和停車場[2]於1997年被芝加哥選為千禧公園的地址[3]。這公園於2007年成為芝加哥的第二大景點,並排在海軍碼頭後面[4]。
波音公司向芝加哥提供了6百萬美元的經濟支助[5] 他們捐款的目的為資助一個可以用來舉行視覺藝術及塑像藝術展覽的露天藝廊空間。這些展覽主要於春季和夏季舉行。[1] 藝廊在公園經過其第一個暑假後的2004年12月開放,[6] 它為現代及當代藝術作品提供一個正式的展覽地點。[7]波音公司也資助了一個名為「走遍美國」(Family Album)的攝影展覽,此展覽於千禧公園的開幕周中舉行。[1][8]
藝廊的建造工程於2005年3月和6月舉行,藝廊的南翼為19200平方尺,北翼為14400平方尺。[6]它由在芝加哥非常罕見的梧桐樹包圍着。[7] 參觀者可以坐在其黑花崗岩的階梯上,這顏色與於藝廊東邊的皇冠噴泉相呼應。藝廊南翼和噴泉由由一個預製混凝土樓梯連接。[7] 此外,藝廊由花崗岩鋪蓋,[9]其南北翼被AT&T廣場及雲門分開。[10]
展覽
已舉辦的展覽
- 2005年
第一個於波音藝廊南翼和大通長廊舉行的展覽為「芝加哥建築之旅:建築的表面張力」(Revealing Chicago: An Aerial Portrait),於2005年6月至10月期間舉行。[1][11]這次的展覽展示了一百張在2003年3月和2004年8月期間於芝加哥都會區拍攝的照片。[11] 芝加哥攝影師特里·埃文斯(Terry Evans)說道,雖然有90%的照片都是在直升機上拍的,但是她更喜歡用熱氣球,可是芝加哥風大,不適合在氣球上拍照。[12]波音藝廊的北翼沒有在這次展覽舉行前完工,以至展覽的其中一部分改在大通長廊舉行。
- 2006年
藝廊在2006年5月12日至2006年10月期間舉辦了為名「尋找天堂:世界上偉大的花園」(In Search of Paradise: Great Gardens of the World)的展覽。這次展覽由芝加哥植物園(Chicago Botanic Garden)策劃,並展示了來自21個國家的65張壁畫式照片。這些照片都拍攝了不到五年。[13] 此外,展覽得到千禧公園、芝加哥文化部、波音公司和理查德·德賴豪斯基金(Richard H. Driehaus Foundation)的支持,並由佩內洛佩·霍布豪斯(Penelope Hobhouse)助理策劃工作。[14]這些照片的尺寸為4尺長和6尺寬。[15]製造這些照片的所需時間比想像中還要長,以至展覽延遲了一個星期才舉行。[13] 這次展覽的主題主要是根據芝加哥的座右銘「Urbs in Horto」而定的,其意思為「在城市的花園」,[15]它也參照了於2003年在芝加哥植物園舉行的展覽。[16] 此外,參觀者可以在展覽中欣賞各種園林設計、美觀以及園藝設計。[17]
- 2007至2008年
馬克·迪蘇維洛(Mark di Suvero)於2007年4月17日至2008年10月2日期間於藝廊舉行了其大型抽象表現主義作品展覽。[18]展覽原本是要在2008年4月1日結束的,但是其後其展覽時間被延長至2008年的秋季。[19][20] 此外,展覽得到了千禧公園、芝加哥文化部、波音公司和理查德·德賴豪斯基金支持,並由波音公司資助。[20]
展覽中有5件作品,其中2件位於波音藝廊的北翼,其餘3件位於南翼。[19][20]然而,公園在開始的時候只打算展示其中4件作品。[18]「獵戶座」是這些作品裏最大的,它有亮橘色的外形,高53尺和重12噸。其展示地點為波音藝廊北翼。[19][20] 此外,展覽也展示了一件互動作品「商」(Shang),參觀者可以爬到其上面。它高25尺,並擁有一個可以當作鞦韆的懸浮不鏽鋼秤桿。[19][20]
芝加哥論壇報的藝術評論員艾倫·埃特納(Alan G. Artner)認為波音藝廊這次給予展覽的地方有點窄小。他解釋這就是為什麼迪蘇維洛覺得大通長廊是一個更好的展覽地點和他只能展示中型作品的原因。此外,他還不能從他多元化的作品中選擇。埃特納還質疑為什麼一個勇於為公共藝術作品奮鬥的城市,不敢為迪蘇維洛冒險。[21]
- 2009–2010年
迪蘇維洛的展覽品於2008年10月搬離波音藝廊。 [22]公園於2009年3月宣佈要在2010年4月9日至10月期間舉行展示4件來自中國的大型戶外當代塑像的展覽。[23][24]這次展覽被命名為「與芝加哥談話:來自中國的塑像」與在芝加哥文化中心舉行的展覽「大世界:中國最近的藝術」(The Big World: Recent Art From China)相呼應,但是這個展覽擁有完全一樣同的構思和作品。[25] 陳文令的藝術品「英勇鬥爭第11號」(Valiant Struggle No. 11)象徵着中國社會。隋建國的作品「風城恐龍」上刻着「中國製造」以批評中國的出口經濟由大量低成本的貨品組成。而沈少民的石油設備諷刺漫畫「磕頭泵」則只能在6月11日至8月27日期間的星期四展出。展望的作品「假山石第46號」是一個描述供石的不鏽鋼抽象作品。[25]
最近舉辦的展覽
- 2011–2012
芝加哥於2011年2月1日宣佈要在2011年4月6日至2012年10月期間於藝廊舉行一個展示墨西哥藝術家伊風·杜明戈(Yvonne Domenge)大型戶外塑像展覽,這次展覽名為「互相連接:伊風·杜明戈的塑像」。展覽得到國家文化及藝術委員會、理查德·德賴豪斯基金、墨西哥藝術館和墨西哥領事館的贊助。[26]這次展覽標誌了首位在波音藝廊舉行展覽的拉丁裔女藝術家。這是慶祝墨西哥獨立戰爭及其革命百年紀念的最後一個活動。[27]它也是拉丁裔藝術家首次在千禧公園舉行的展覽。[28]展覽的3年籌備草圖於2010年秋季在芝加哥文化中心展出。[29]此外,塑像的安裝設計草圖也做為預覽在那裏展示了出來。[30]
人們形容杜明戈的塑像為由自然世界中幾何規律帶出的「對立的統一」和「不一致的和諧」的作品。[26]這4件塑像中包括了一個坐落於波音藝廊北翼的紅漆銅像「生命之樹」,其高16尺,為眾多作品中最高的塑像。塑像上的樹和種子都代表了生命的完整和其新的誕生。[31]它們都被認為代表着「生生不息」。[28]其餘3件作品則在波音藝廊的南翼展示,它們包括:高13尺的黃漆塑像「埃斯孔絲帶」、高16尺的白色塑「雲浪」及高10尺的藍色塑像「歡唱」。杜明戈的球型塑像向空間和引力提出了挑戰,並傳達着一種富節奏感的美和一個較大的宇宙次序。[31]波音藝廊把作品放在位於瑞格雷廣場東邊的北翼和位於皇冠噴泉東邊的南翼[32]杜明戈表明她嘗試表達通過花草的分子結構來表達幾何圖形的美。她覺得那些在南翼的球型塑像完美地表現了,並在一個「色彩和形式的節日」里中慶祝了幾何秩序。[27]此外,這次的作品並沒有使用任何螺絲和接焊,以表達和諧的特性和對她公園的尊重。[29]
註釋
- ^ 1.0 1.1 1.2 1.3 1.4 (英文)Boeing to Fund Open-air Gallery Spaces in Chicago's Millennium Park. Boeing. 2005年3月16日 [2008年6月10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年4月8日).
- ^ 位於門羅街(Monroe Street)和芝加哥藝術學院(Art Institute of Chicago)的北方,密歇根大道(Michigan Avenue)的東方, 蘭多夫街(Randolph Street)的南方和哥倫布大道(Columbus Drive)的西方
- ^ (英文)Gilfoyle, Timothy J. Millennium Park. The New York Times (The New York Times Company). 2006年8月6日 [2008年6月24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年8月12日).
- ^ (英文)Crain's List Largest Tourist Attractions (Sightseeing): Ranked by 2007 attendance. Crain's Chicago Business (Crain Communications Inc.). 2008年6月23日: 22.
- ^ (英文)Greising, David. Boeing lands chance to buy pile of goodwill. Chicago Tribune. 2001年8月8日 [2009年5月28日].
- ^ 6.0 6.1 (英文)Art & Architecture: PROJECT: Boeing Galleries. City of Chicago. [2008-06-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年5月11日).
- ^ 7.0 7.1 7.2 (英文)Art & Architecture: Boeing Galleries. City of Chicago. [2008-06-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年5月28日).
- ^ (英文)Millennium Park Grand Opening July 16–18; Weekend Long Celebration Features Free Events and Performances. Public Building Commission of Chicago. 2004年6月25日 [2008-06-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年11月12日).
- ^ (英文)Kamin, Blair. The Millennium Park effect - It has emerged as a sparkling example ... of how big cities can get big things done. Chicago Tribune (Newsbank). 2005年6月26日 [2008年6月11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年3月4日).
- ^ (英文)Millennium Park Map (PDF). Millenniumpark.org. 2005年6月 [2009年5月3日].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08年12月18日).
- ^ 11.0 11.1 (英文)REVEALING CHICAGO: AN AERIAL PORTRAIT: BY TERRY EVANS (PDF). City of Chicago. [2008年6月10日].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06年9月29日).
- ^ (英文)Davenport, Misha. VANTAGE POINTS // AERIAL PHOTOS PAINT GLORIOUS PORTRAITS OF CHICAGO AREA. Chicago Sun-Times (Newsbank). 2005年6月10日 [2008年6月11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年10月6日).
- ^ 13.0 13.1 (英文)Hurwitz, Jill. IN SEARCH OF PARADISE: GREAT GARDENS OF THE WORLD (PDF). City of Chicago. 2006年4月28日 [2008年6月11日].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06年9月29日).
- ^ (英文)In Search of Paradise: Great Gardens of the World (03/2006). City of Chicago. 2006年3月21日 [2008年6月11日].[永久失效連結]
- ^ 15.0 15.1 (英文)Storch, Charles. It will be `Paradise' at Millennium Park. Chicago Tribune (Newsbank). 2006年3月21日 [2008年6月11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年3月4日).
- ^ (英文)Botts, Beth. Garden Clippings. Chicago Tribune (Newsbank). 2006年4月30日 [2008年6月11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年3月3日).
- ^ (英文)Davenport, Misha. 'Paradise' found: Large-scale photos show 'Great Gardens' in all their blooming glory. Chicago Sun-Times (Newsbank). 2006年5月12日 [2008年6月11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年3月4日).
- ^ 18.0 18.1 (英文)Mark di Suvero / Millennium Park. millenniumpark.org. [2008年6月10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年5月17日).
- ^ 19.0 19.1 19.2 19.3 (英文)Sculptures by Artist Mark di Suvero Installed in Park: Extended Through October 12, 2008. City of Chicago. [2008年6月10日].[永久失效連結]
- ^ 20.0 20.1 20.2 20.3 20.4 (英文)Mark Di Suvero/ Millennium Park Extended Through October 12, 2008. City of Chicago, Department of Cultural Affairs. [2008年6月10日].[永久失效連結]
- ^ (英文)Artner, Alan G. Midsize di Suvero works still a big deal - Solo show for sculptor who shocked with scale. Chicago Tribune. 2007年4月26日 [2008年6月13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年10月6日).
- ^ (英文)'Merry Widow' auditions to be held. Chicago Tribune. 2008年10月8日 [2009年5月14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年3月3日).
- ^ (英文)Artner, Alan G. Clumsy layout detracts from works. Chicago Tribune. 2009年3月5日 [2009年5月14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年3月4日).
- ^ (英文)A Conversation with Chicago: Contemporary Sculptures from China. CityofChicago.org. [2009年5月14日].
- ^ 25.0 25.1 (英文)Artner, Alan G. Whimsical dialogue? Hardly. Chicago Tribune. 2009年4月9日 [2009年5月14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年1月24日).
- ^ 26.0 26.1 (英文)February 1, 2011: Interconnected: The Sculptures of Yvonne Domenge. City of Chicago. 2011年2月1日 [2011年6月30日]. [失效連結]
- ^ 27.0 27.1 (英文)Escalona, Alejandro. Latina sculptor’s work aims to ‘celebrate life’. Chicago Sun-Times. 2011年4月6日 [2011年6月30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年6月19日).
- ^ 28.0 28.1 (英文)Gutierrez, Theresa. Mexican sculptor makes history at Millennium Park. WLS-TV. 2011年4月5日 [2011年6月30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年10月10日).
- ^ 29.0 29.1 (英文)Viera, Lauren. Sculptor's spheres of interest in Millennium Park. Chicago Tribune. 2011年3月29日 [2011年6月30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年9月30日).
- ^ (英文)Nusser, Madeline. Yvonne Domenge sculptures: A Mexican artist begins to install in Millennium Park.. Time Out Chicago. 2011年3月30日 [2011年6月30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年3月15日).
- ^ 31.0 31.1 (英文)Interconnected: The Sculptures of Yvonne Domenge. City of Chicago. [2011年6月30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年8月17日).
- ^ (英文)Brewer, Carole Kuhrt. Interconnected: Dramatic New Public Art Exhibit to Shine in Chicago's Millennium Park.. ChicagoNow.com. 2011年3月30日 [2011年6月30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年4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