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麵
淋麵(馬來文:Lam Mee)是一道流行於馬來西亞華人社區的麵食,與大滷麵類似,將高湯熬煮好後,加入太白粉、鹽、雞蛋等勾芡,然後「淋」在已煮好的麵條上,在檳城的華人社區中,也有類似的麵食料理,分別為娘惹淋麵(Nyonya Lam Mee,又稱為「檳城淋麵」)和滷麵(Lor Mee)。
來源與做法
淋麵是由早期從漳州、泉州、莆田、福州等福建地區的移民所帶來,在當地文化中,是豐年過節、婚壽喜慶中必備的麵食料理[1]。在泉州與莆田一帶,是將麵條與湯汁一同烹煮,最後才勾芡打入蛋花,且湯汁顏色較淺。傳至吉隆坡一帶後,為適應當地的氣溫,開始在豬骨高湯中加入江魚仔、左口魚乾、黑醬油、醬油、蠔油等,熬製出顏色較深,味道濃郁的黏稠高湯。吉隆坡一帶的淋麵是使用將粗的黃麵,將黃麵燙熟後,擺上蝦仁、雞肉絲、豬肉片、豆芽、切片的水煮蛋等,再淋上濃稠的湯汁,最後再灑上蔥花、香菜、油蔥酥和胡椒粉用作擺盤,及為料理添味,吃時會搭配巴拉盞辣椒醬[2]。因為各地對這道麵食的不同名稱與呈現形式的相似,經常會發生將淋麵、娘惹淋麵和滷麵弄混淆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