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路
元朝行政区划
歷史
唐朝時為楚州,又改臨淮郡,又仍為楚州。宋朝時為淮安州。至元十三年(1276年),行淮東安撫司。至元十四年,改立總管府,領山陽、鹽城、淮安、淮陰、新城、清河、桃園七縣,設錄事司。至元二十年(1283年)升為淮安府路,並淮安、新城、淮陰三縣入山陽,兼領臨淮府、海寧、泗、安東四郡,其盱眙、天長、臨淮、虹、五河、贛榆、朐山、沐陽各歸所隸。二十七年,革臨淮府,以盱眙、天長隸泗州。
戶九萬一千二十二,口五十四萬七千三百七十七。領司一,下轄四縣、三州。州領八縣。治所在山陽縣(今江蘇省淮安市淮安區)。轄境相當今江蘇省贛榆、新沂以南,洪澤、鹽城以北,安徽省泗縣、五河以東地區。至元二十三年,於本路之白水塘、黃家疃等處立洪澤屯田萬戶村。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朱元璋改為淮安府。
行政區劃
州名 | 縣名 | 現在地名 | 簡介 | 備註 |
---|---|---|---|---|
山陽縣 | 上。至元十二年,安東州歸附,以本縣馬羅軍寨作山陽縣。十三年,淮安路歸附,仍存淮安縣。二十年,省淮安、新城入焉。 | |||
鹽城縣 | 今江蘇省鹽城市鹽都區、亭湖區 | 上。 | ||
桃園縣 | 今江蘇省宿遷市泗陽縣 | 下。 | ||
清河縣 | 下。本泗州之清河口,宋朝時立清河軍,至元十五年為縣。 | |||
海寧州 元至元十五年,升為海州路總管府,復改為海寧府,未幾降為州,隸淮安路。初設錄事司,二十年,與東海縣併入朐山。領三縣。 |
朐山縣 | 今江蘇省連雲港市 | 中。 | |
沐陽縣 | 下。 | |||
贛榆縣 | 下。 | |||
泗州 宋朝隸淮南東路。元朝至元十三年,降為下州。舊領五縣:臨淮縣、淮平縣、虹縣、靈壁縣、睢寧縣。十六年,割睢寧縣屬邳州。十七年,割靈壁縣入宿州,以五河縣來屬。二十一年,並淮平縣入臨淮。二十七年,廢臨淮府,以盱眙縣和天長縣隸焉。領五縣。 |
臨淮縣 | 下。 | ||
虹縣 | 下。 | |||
五河縣 | 今安徽省蚌埠市五河縣 | 下。元朝時,隸臨淮府,十七年來屬。 | ||
盱眙縣 | 上。宋朝時為招信軍。至元十三年,行招信軍安撫司事,領四縣:盱眙縣、天長縣、招信縣、五河縣。明年,升招信路總管府。十五年,改為臨淮府。十七年,以五河縣在淮之北,改屬泗州。二十年,並招信入盱眙。二十七年,廢臨淮府為盱眙縣。 | |||
天長縣 | 今安徽省天長市 | 中。 | ||
安東州 | 今江蘇省淮安市漣水縣 | 下。 |
參考資料
- 《元史 志第十一 地理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