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爐壁的女孩
〈火爐壁的女孩〉(英語:The Girl in the Fireplace)是英國科幻電視劇《異世奇人》第2季的第4集,2006年5月6日在BBC One首播。本集由史蒂芬·莫法特編劇,並由伊雲·羅蘭茲擔當導演。演員方面,除了固定班底——飾演博士大衛·田納特和飾演羅斯·泰勒的比莉·派佩外,還有飾演米基·史密夫的洛爾·克拉克及扮演龐巴度夫人的索菲亞·邁爾斯也是主演。
171 – 「火爐壁的女孩」 | |||||
---|---|---|---|---|---|
《異世奇人》劇集 | |||||
演員 | |||||
其他 | |||||
製片 | |||||
編劇 | 史蒂芬·莫法特 | ||||
導演 | 伊雲·羅蘭茲 | ||||
劇本編輯 | 海倫·雷娜 | ||||
製片人 | 菲爾·歌連臣 | ||||
執行製片 | 拉塞爾·T·戴維斯 祖利亞·加德納 | ||||
製作代碼 | 2.4 | ||||
系列 | 系列2 | ||||
長度 | 45分鐘 | ||||
首播日期 | 2006年5月6日 | ||||
劇集時序 | |||||
| |||||
這集講述博士等人到來一部51世紀的太空船,卻發現這兒空無一人,並有一個能通住18世紀的火爐壁。在18世紀,博士結識到龐巴度夫人,並協助她擊退想要她的命的外星生物。最終,這集共吸引790萬人收看,並取得正面的評價。同時,這集還奪得雨果獎最佳戲劇呈現(短片)獎。
劇情
博士、泰勒和米基步出TARDIS,發現正身處一部51世紀的太空船上,但奇怪的是,這部太空船空無一人。隨後,博士更在太空船上發現一個18世紀的火爐壁。穿過這火爐壁,博士來到1727年一個女孩的房間。女孩自稱為雷內特(Reinette),又指床下一直躲藏着古怪的東西。博士赫然發現這些古怪的東西是「發條橙」—一種人形身上有多個齒輪的外星生物。然而,博士不解「發條橙」為何會對這女孩感到興趣。回到太空船,博士告訴泰勒和米基火爐壁是一道能通住指定地點和時間的「時間窗」,並叮囑二人須多加提防「發條橙」。
之後,博士再次返回雷內特的房間,發現她已長大成人,二人久別重逢,深情一吻。此時,雷內特被路易十五的下人叫走。原來,雷內特正是路易十五的情婦龐巴度夫人。博士再次回到太空船,泰勒發現船上還有其它「時間窗」能穿越龐巴度夫人身處的時代。奇怪的是,雖然「發條橙」多次埋伏龐巴度夫人,卻從未對她不利。博士猛然想到箇中之故:「發條橙」騎劫了太空船,並殺光了所有船員,豈料船員都是太空船零件的一部份。沒有了這些零件,太空船動彈不得,成為了無用的廢鐵。為重新啟動太空船,「發條橙」計劃取得龐巴度夫人的腦部。但是,考慮到龐巴度夫人的腦部尚未完全成熟,使「發條橙」一直未對她下手。
未幾,博士發現龐巴度夫人的腦部將於37歲時完全成熟。轉眼間,龐巴度夫人已到37歲。當晚,「發條橙」展開攻勢。博士聞之,隨即從「時間窗」救走龐巴度夫人,又把所有「時間窗」關閉。「發條橙」有見已無法得到龐巴度夫人,又無法從「時間窗」回到太空船,只好自盡。龐巴度夫人對博士表示儘管「時間窗」已被關閉,但她知道凡爾賽宮尚有一個窗可用——火爐壁。於是,博士回到太空船後再通過「時間窗」,希望能找到龐巴度夫人。可是,當博士來到之時,她已離世七年,這讓博士大為難過。最後一幕,鏡頭拍著太空船的外部,這船正是名為龐巴度夫人號。
製作
劇本創作
〈火爐壁的女孩〉的概念取自於《浪蕩公子》,一部以18世紀為背景的BBC電視劇。此劇的編劇正是《異世奇人》的執行製作人拉塞爾·T·戴維斯。戴維斯指他對18世紀感到興趣,在收集有關的資料時他認識到龐巴度夫人,並深被這歷史人物吸引。為此,戴維斯希望創作一部關於她發明土耳其行棋傀儡的作品[1]。史蒂芬·莫法特後來被邀請編寫劇本,伊雲·羅蘭茲也在不久後被委任為導演。
戴維斯在《獨立報》的訪問中表示這集「顯示是關於博士的愛情故事……美麗而平淡,同時還想道出時間領主與一女子戀愛時泰勒的反應」[2]。莫法特又解釋儘管劇情上的安排有所不同,劇本是受到奧黛麗·尼芬格的《時空旅人之妻》啟發[3]。此外,莫法特在最初設計「發條橙」時打算用假髮蓋着他們的臉,但這提案被製片人菲爾·歌連臣以不利拍攝而遭到反對[1]。最終,劇組為「發條橙」戴上狂歡節面具[1]。
拍攝
《火爐壁的女孩》於2005年10月12日至27日間拍攝[1]。龐巴度夫人的房間和客廳取景自威爾斯紐波特的特雷迪加宅第,奧爾斯特的利格拉廳則充當劇中的舞廳[4]。至於太空船的戲則是拍攝於紐波特的錄影廠[1]。
另外,為拍攝此劇,劇組借來了兩匹馬﹕一匹出現在太空船上,另一匹則在舞廳內[5]。據《異世奇人解密》表示,阻於拍攝角度問題,博士騎馬勇救龐巴度夫人的一幕並非真的在舞廳內拍攝,而是在色鍵前拍攝後合成的[6]。同時,本身騎在馬上的並不是大衛·田納特,而是一名特技演員[7]。
發行和反響
《火爐壁的女孩》2006年5月6日在英國BBC One首映,當晚共有790萬人通過電視收看這集,欣賞指數為84分[1]。該集入圍了星雲獎的最佳劇本獎[8],並奪得雨果獎最佳戲劇呈現(短片)獎[9]。
這集還取得好評。IGN在10分為滿分下給了這集8.8分,盛讚田納特和邁爾斯出色的表現使得這集「非常感人」,並指這集可能是整個系列中最好的一集。不過,該雜誌認為如莫法特能解釋為何博士不在龐巴度夫人死前利用TARDIS見她一面會有更好的效果[10]。《Metro》認為「發條橙」是《異世奇人》中最令人難忘的怪物[11],而《衛報》則指這集是新版《異世奇人》中最精彩的一集[12]。《偏鋒雜誌》表示這集打破了舊版《異世奇人》的框架,令這長壽的科幻劇進入了「新的里程碑」[13]。
參考資料
- ^ 1.0 1.1 1.2 1.3 1.4 1.5 A Brief History of Time (Travel): The Girl in the Fireplace. www.shannonsullivan.com. [2013-05-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3-30).
- ^ Byrne, Clar. Russell T Davies: The saviour of Saturday night drama. The Independent. 2006-04-10 [2006-04-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9-25).
- ^ Johnston, Garth. Steven Moffat, Executive Producer of Doctor Who. Gothamist. 2011-04-21 [2011-10-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3-18).
- ^ The Girl In The Fireplace locations guide. Wales, UK: BBC. [2006-05-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6-25).
- ^ Doctor Who – Fact File – Episode 4: The Girl in the Fireplace. BBC. [2013-05-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08).
- ^ Narrator: Mark Gatiss. Script to Screen. Doctor Who Confidentia]. 第2季. 第4集. 2006-05-06. BBC Three.
- ^ Clarke, Noel; Moffat, Steven. The Girl In the Fireplace Audio Commentary (MP3). BBC. [2008-01-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08).
- ^ 2006 Final Nebula Award Ballot. Science Fiction and Fantasy Writers of America. [2007-04-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3-22).
- ^ 2007 Hugo Awards. World Science Fiction Society. 2007-09-01 [2007-09-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12-18).
- ^ Haque, Ahsan. Doctor Who: "The Girl in the Fireplace" Review. IGN. 2006-10-23 [2013-05-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25).
- ^ Doctor Who’s Matt Smith: Steven Moffat has ‘written his best script yet’. Metro. 2010-09-27 [2013-05-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24).
- ^ Martin, Daniel. Doctor Who: Matt Smith makes debut. The Guardian. 2010-03-18 [2013-05-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4-16).
- ^ Ruediger, Ross. Doctor Who, Season Two, Ep. 4: "The Girl in the Fireplace". Slant Magazine. 2006-10-20 [2013-05-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