煥彩溝石刻
煥彩溝石刻是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哈密市煥彩溝的一處石刻。煥彩溝石刻三面刻有碑文,其中既有東漢永和時期的碑文,也有唐代貞觀年間的碑文,還有清代乾隆時期的碑文。煥彩溝石刻是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第一批古代名碑名刻文物。
煥彩溝石刻 | |
---|---|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 | |
地址 |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哈密市伊州區 |
分類 | 石窟寺及石刻 |
時代 | 東漢、唐 |
編號 | 8-0515-4-038 |
認定時間 | 2019年10月7日 |
石刻的現狀
煥彩溝石刻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哈密市伊州區天山鄉道溝村以西的煥彩溝溝口。煥彩溝石刻位於距離哈密市區45千米左右的老哈巴公路東側。煥彩溝石刻是一塊未經過人工造型的長方形天然岩石,形狀如橫臥在地上的饅頭。南北長超過3米,東西1米有餘,高不到2米。煥彩溝石刻南側有隸書碑文,但因風蝕水侵導致石刻表面斑駁不平,大部分字跡漫漶不清,字數及行數也難以識別。不過,該側右端第一行的十一個字清晰可讀,為「唯漢永和五年六月十二日」,第二行有「沙海」二字。其餘字跡不可識辨。煥彩溝石刻的北側也有一些字,然而已然模糊不清,無法辨認。煥彩溝石刻的西側朝向道路,上有橫刻楷書「煥彩溝」三字。這一面的左端有兩行楷書文字,末尾一行似有「貞觀」二字,其下「十四年六月」五字可以辨認,前一行下方有「唐姜行本」四字,其中「唐」字相對清楚,「姜」字不難辨認,「行本」二字相對模糊。「煥彩溝」三字附近還有一些楷體文字的痕跡,然而基本已被磨平。[書 1][書 2][刊 1][刊 2][刊 3]
1990年,煥彩溝石刻以「煥彩溝漢碑」的名字被列為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文物保護單位[書 1]。2019年10月,煥彩溝石刻被列入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網 1]。2023年,被列入《第一批古代名碑名刻文物名錄》。[網 2]
歷史與猜測
東漢時期石刻
煥彩溝石刻在清代以前並未被記載,不過石刻上共有東漢、唐代和清代三個時代的石刻。煥彩溝石刻最早的內容出現在東漢永和五年(公元140年)六月十五日。但關於其碑文,清代金石學家們所記載的幾乎都不一樣。徐松釋為「惟漢永和五年六月十五日…臣雲中沙南侯」[史 1]。何紹基引薩迎阿所寫《寄尹林農書》中將其釋為「惟漢永和三年六月十五日…馬雲中沙海侯」[史 2]。陸增祥釋為「惟漢永和五年六月十五日伊…馬雲中沙南侯獲字伯…孝」[史 3]。張之洞釋為「惟漢永和三年六月十五日伊吾司馬雲中沙南侯獲字祖奮…孝廉菑邱烏將張掖長…君父字伷…羽林監…次兄字仲德…議郎…井陘安國…」[史 3]。王樹枏釋為「惟漢永和三年六月十五日伊…馬雲中沙南侯獲字伯…孝廉…君…字伯…次元字仲…陘安…陶…束…建寧…奚斯…」[史 4]。因王樹枏等人將碑文釋為沙南侯,並理解其為《續漢書》中雲中郡的沙南縣[史 5],所以一度稱該石刻為「沙南侯碑」,且該稱位流傳較廣[刊 3]。1981年,馬雍前往哈密實地考察,認為王樹枏錯將「沙海」認為「沙南」,且「海」字較為清楚,而「侯」字已完全模糊,故他認為,「沙海」為沙漠瀚海之意而非爵名[刊 1]。除此之外,該石刻還被稱為河南侯碑、沙南侯獲碑、伊吾司馬侯猗題字以及伊吾司馬碑[刊 3]。關於石刻的內容,何紹基等人推測為是紀功之刻,如同裴岑紀功碑一般。張之洞等人則認為該石刻是伊吾司馬的「紀功德政」之碑[刊 3]。潘祖蔭推測此碑內容為永和五年,馬續等人率部擊破南匈奴句龍王吾斯的戰績。而馬雍認為這次戰役距離西域很遠,應不會產生需要樹碑的影響[刊 3][刊 1]。馬雍認為此石刻是為了記錄某事而立,然而因為文獻不足,無法考究[刊 1]。
唐代石刻
煥彩溝石刻的唐代石刻因清代被人另刻「煥彩溝」三字而變的不易辨認。不過依然留有像是「貞觀」的字,以及可以辨認的「十四年六月」、「唐姜行本」等字,故可判斷該石刻於唐代貞觀十四年(公元640年)所刻。《舊唐書》曾提及姜行本磨去班超紀功碑碑文,重新鐫刻銘文[史 6]。而唐時的伊州便是漢時的伊吾,《後漢書》曾有記載班超在永平十六年(公元73年),從匈奴手中奪取伊吾,但並未提及刻碑紀功之事[史 7]。
馬雍認為,姜行本所磨之碑便是位於煥彩溝的石碑,而非班超所刻之碑。其原因除了班超紀功碑並未在漢代史書中出現外,還因為就算姜行本不好學,或不重視古蹟,也不至於把班超的碑文抹去。而且因為煥彩溝石刻的漢代碑文並未出現在史書之中,此石刻正處在峽口當間,四周並未有其他大石頭,所以姜行本才將其磨去重新刻碑。另外,傳世已久的「姜行本紀功碑」原立於松樹塘。馬雍認為是貞觀十四年(公元640年)姜行本先是在南山口(煥彩溝口)磨去漢代石刻並重新勒銘,後又在山北(松樹塘)另外在一塊新石碑上勒文。煥彩溝石刻是《舊唐書》誤傳為班超紀功碑的石刻,但因為姜行本所刻文字大多漫漶不清,而漢永和碑文卻依然清晰,所以世人只知漢碑不知唐刻。而且世人僅知道姜行本碑為姜所刻石碑,便將其認為在松樹塘發現的石碑是《舊唐書》所敘之碑[刊 1][書 1]。
清代石刻
到了清代,便有了碑文「煥彩溝」三個楷體漢字。最初煥彩溝名為「棺材溝」,岳鍾琪在雍正七年(公元1727年)駐軍巴里坤路過此處時,認為天然棺材在路旁並不吉利,遂將其改為「煥彩溝」[書 2]。石刻上「煥彩溝」三個楷體文字是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由理藩院筆帖式田輔仁書寫而成,後在其中填為紅色[史 1][史 2][書 3]。道光十五年(公元1835年),薩迎阿派人前往所拓的拓片可能是該石刻最早的拓片[史 2][書 3]。
參考文獻
- 史料
- ^ 1.0 1.1 徐松. 西域水道记.
東南行三十五里,為煥彩溝。(按:舊名棺材溝,岳威信公改今名,見熊懋獎《西行紀略》。)煥彩溝三字,立石路側,理藩院筆帖式正書,填以朱,其石亦漢碑。石之陰隸書四行,首行曰:惟漢永和五年六月十五日,二行曰「臣雲中沙南侯」,余皆不可識。
- ^ 2.0 2.1 2.2 何紹基; 薩迎阿. 东洲草堂诗钞(十一)·《寄尹林农书》.
伊吾城北行沙漠百二十里……入口十里,道旁有石,刻「煥采溝」三字,乾隆十五年田輔仁書也。道光十五年,許子直游天山歸,言石上有隸書,不可辨。余遣吏往拓,得兩行,有曰:「惟漢永和三年六月十五日」(下系付字)。次行「馬」字,下有「雲中沙海侯」字。碑三面刻字可辨者尚有「睦堂陶君」等字,想亦紀功之作。
- ^ 3.0 3.1 陸增祥. 八琼室金石补正·卷四.
沙南侯獲碑:高五尺七寸,廣二尺九寸三行…字經四寸許分,書在鎮西。惟漢永和五年六月十五日伊…馬雲中沙南侯獲字伯…孝。南皮張孝達釋文:惟漢永和三年六月十五日,伊吾司馬雲中沙南侯獲字祖奮…孝廉菑邱烏將張掖長…君父字伷緒(借緒為之)…羽林監…次兄字仲德…議郎…井陘安國…
- ^ 王樹枏. 新疆图志·金石卷.
- ^ 司馬彪. 后汉书《志》第二十三. 維基文庫 (中文).
雲中郡秦置。十一城…沙南。
- ^ 劉昫. 旧唐书·卷五十九. 維基文庫 (中文).
及高昌之役,以行本為行軍副總管,率眾先出伊州。未至柳谷百餘里,依山造攻具。其處有班超紀功碑,行本磨去其文,更刻頌,陳國威德而去。
- ^ 范曄. 后汉书·卷四十七. 維基文庫 (中文).
十六年,奉車都尉竇固出擊匈奴,以超為假司馬,將兵別擊伊吾,戰於蒲類海,多斬首虜而還。
- 書目
- ^ 1.0 1.1 1.2 戴良佐. 西域碑铭录. 新疆人民出版總社新疆人民出版社. 2013: 9. ISBN 9787228152544.
- ^ 2.0 2.1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文物局 (編).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成果集成·哈密地区卷. 科學出版社. 2011: 261. ISBN 978-7-03-032568-6.
- ^ 3.0 3.1 朱玉麒. 瀚海零缣——西域文献研究一集--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丛刊. 中華書局. 2019. ISBN 978-7101141337.
- 期刊
- 網站
- ^ 国务院关于核定并公布 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 [2021-04-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0-16).
- ^ 國家文物局. 国家文物局关于印发《第一批古代名碑名刻文物名录》的通知. 微信公眾平台. 2023-07-14 [2023-07-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7-16) (中文(中國大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