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素說(英語:Phlogiston theory),是一個已被取代的化學理論,起源於17世紀。這個理論假設,任何物質在燃燒時,都會釋放出一種名叫燃素(Phlogiston)的成分。

科學家在17世紀提出燃素說,解釋燃燒及鐵鏽等氧化過程

這個學說於18世紀被法國化學家安托萬-洛朗·德·拉瓦節推翻。

歷史

帕拉塞爾蘇斯曾設想化學物質含有三大元素為易燃的元素,為流動性和揮發性的元素,為固定和不活動的元素。

17世紀,美因茨大學醫學教授約翰·約阿希姆·貝歇爾略微修改了醫療化學的學說,於1669年主張固體的泥土物質一般含有三種成分:

  1. 「石土」,存在於一切固體中的一種固定的土,相當於早期醫療化學家的鹽元素
  2. 「油土」,存在於一切可燃物體中的一種油性的土,相當於硫元素
  3. 「汞土」,一種流動性的土,相當於汞元素

貝歇爾認為,一切可以燃燒的物體含有硫質的、油性的「油土」,在燃燒過程中,它在與其他「土」結合時逃了出來;也就是說,燃燒是一種分解作用,物質燃燒後,留下的灰燼是成分更簡單的物質。

燃素說認為,燃燒和鍛燒的過程牽涉到化合物分解為組成部分的過程,在最簡單的情況下,也就是分解為硫質的「油土」和固定的「 石土」。理論上,簡單的物體不能發生燃燒,因為含有「油土」和另一種土的物質必然是化合物。

18世紀,新的化學概念和燃素學說雙方支持者展開激烈辯論。1703年,德國哈雷大學的醫學與化學教授格奧爾格·恩斯特·史塔爾把貝歇爾的「油土」重新命名為「燃素」,並把這個理論發展成更廣泛的理論體系,用以說明氧化呼吸燃燒分解等很多化學現象。金屬是灰碴與燃素的化合物,加熱釋放了燃素而剩下灰碴。總的說來,燃素為一切可燃物體的根本要素,油、脂、木、炭及其他燃料含有特別多的燃素。當這些物體燃燒時,燃素便釋出,或則進入大氣中,或則進入一個可以與它化合的物質中如灰碴,從而形成金屬。

到1740年,燃素理論在法國被普遍接受;十年以後,這種觀點成為化學的公認理論。

然而,燃素說未能合理解釋定量實驗的結果;根據燃素說,在燃燒後會釋出燃素,但實際上質量不減反增。其後拉瓦節證明在燃燒過程中必不可少,解釋了鎂燃燒後增加重量的現象,並為其後的熱質說奠下基礎。至於許多有機化合物燃燒後重量變輕的原因,則是因為燃燒產物為氣體,消散在空氣中,因此只留下無法燃燒的灰碴,才會有燃燒後重量變輕的錯覺。

參考文獻

  • 〔英〕斯蒂芬·F·梅森,上海外國自然科學哲學著作編譯組 譯,《自然科學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54-159.

參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