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因斯坦十字
引力透镜效应最著名的例证
Q2237+030,亦稱愛因斯坦十字或愛因斯坦十字架(Einstein Cross),位於飛馬座內(赤經:22h 40m 31s,赤緯:+03° 21′ 30.3″),是重力透鏡效應最著名的例證之一。它包括較遠處一個類星體的四重影像,以及較近處被稱為修茲勞的透鏡的前景星系核心。
QSO 2237+0305 | |
---|---|
觀測資料(曆元 J2000) | |
星座 | 飛馬座 |
赤經 | 22h 40m 30.3s |
赤緯 | +3° 21′ 31″ |
紅移 | 1.695 |
距離 | ×109 8光年 (×109 2.5秒差距) |
類型 | LeQ |
視大小 (V) | < 2" |
視星等 (V) | 16.78 |
其他編號 | |
LEDA 69457, Z 378-15 | |
參見:類星體,類星體列表 | |
根據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重力透鏡效應是指當背景光源發出的光在重力場(比如 星系、星系團及黑洞)附近經過時,光線會像通過透鏡一樣發生彎曲。在愛因斯坦十字中,背景光源是距離地球80億光年的類星體QSO 2237+0305,而產生重力場的是其正前方距離地球約4億光年的前景星系ZW 2237+030。類星體的光線因重力透鏡效應形成四重影像,對稱分佈於前景星系的核心四周,與其組成一個近似的十字形,故此得名。
該天體系統是在哈佛-史密松天體物理中心的一次紅移巡天中由約翰·修茲勞所發現。